4NN0KXNRvhm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冬泳健将、摄影达人、根雕高手!福州79岁大爷,太硬核!/e3pmh19vt/e3ps21dgq79岁印尼归侨陈宏忠 是福州连江著名的“斜杠爷爷”: 全国游泳比赛获奖 纯手工制作整套根雕家具 摄影作品入选多个摄影展 从热带少年到冬泳队传奇 从根雕匠人到摄影高手 他的硬核人生 年轻人看了,都点赞! 每天早上,福州连江城关玉荷西路都会出现陈宏忠骑山地车的身影。 骑行半小时抵达金狮潭附近的菜地,停好车后,他给地里的菜豆、青豆、黄瓜、丝瓜、茄子、冬瓜、苋菜等蔬菜浇水,再施肥打理一番。 上午10点,他按时来到金狮潭泳池下水游上600米,然后再骑车回家。 1 冬泳六十载 游出高水平 陈宏忠自幼展现出过人水性 3岁学会游泳,5岁就能连续游5千米 1961年从印尼归国后 他在闽侯华侨农场遭遇了人生第一个寒冬 手脚都被冻伤 为适应严寒,他开始了抗寒训练:每天凌晨4点半起床,用井水冲凉后长跑。晚自修结束后,又坚持用冷水擦身。两年后,他已能逐渐适应福州的寒冬。 1963年,陈宏忠随家人迁到连江长龙华侨农场。受举重名将陈镜开的影响,他开始系统练习举重。 1965年就读连江一中时,其举重成绩已超越最轻量级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 1965年 陈宏忠开启了他的冬泳生涯 每天清晨5点 敖江畔都会准时出现他的身影: 半小时千米游泳,上岸后再慢跑两公里 这一游就是六十年,风雪无阻 “江边疯子”的称号伴随了他很多年。在洗衣妇女们关注的目光中,他日复一日地破冰入水。 在2001年那场罕见大雪中,他在积雪盈尺的岸边脱衣入水,成为不少冬泳爱好者难以忘记的经典画面。 2004年,陈宏忠组建“飞鱼冬泳队” 许多夏天在江里游泳的人 跟着他坚持游下去,游过了整个冬天 冬泳队从最初的10人小队,发展到如今数百人的规模。 陈宏忠用自己的坚持改变了人们对冬泳的认知,带动连江冬泳运动蓬勃发展。 花甲之年 陈宏忠仍活跃在冬泳赛场 多次在全国、省、市游泳比赛中获奖 2007年元旦,他在第三届东南地区冬泳联谊赛中获600米E组第四名。 2007年4月的第十三届全国冬泳锦标赛,他获60—65岁组50米蛙泳第五名,100米蛙泳第六名。 2013年1月上海第20届全国冬泳锦标赛,他获60—65岁组50米仰泳第五名,100米蛙泳第七名。 2013年3月福建省第二届冬泳锦标赛获60岁组50米仰泳银牌,100米蛙泳第5名。 2007年10月,他在福州市的万米游泳挑战赛中名列第十七。2008年6月第十一届全国公开水域游泳公开赛,他还获得60—64岁组2000米第七名。 2 根雕三十年 朽木焕生机 1985年 陈宏忠在福州参观根雕展览 首次接触根雕作品后 立即被深深吸引 当时他在连江牛溪水电站工作 发现当地榕树根形态奇特 萌生了创作冲动 电站地处山区,取材方便。他开始钻研根雕技艺,通过查阅资料和反复实践,逐渐掌握了将枯朽树根化腐朽为神奇的技巧。 1994年 陈宏忠搬到文明东路的新居 面对空荡荡的屋子 他决定自己动手制作家具 “以前没什么工具,都是纯手工 制作一张餐桌,就花了五六个月时间” 走进陈宏忠的家,随处可见他三十年前制作的根雕家具:餐桌、茶几、电视柜......其中最特别之处是桌腿和椅子靠背都由树根拼成,没有使用一颗钉子。 这些家具他至今仍在使用。陈宏忠说,亲戚朋友上门看到,都会夸他的家具别具一格。 在三十年多年里 每周陈宏忠都骑一小时的自行车 到单位的老宿舍 潜心钻研他的根雕艺术 在6米长的宿舍大厅里,上千件形态各异的树根、树桩整齐陈列,其中有一些是已完成或半成品的根雕作品。 这些看似普通的树根,在陈宏忠的巧手下焕发新生——有的化作展翅翱翔的苍鹰,有的变成身姿曼妙的舞女,还有的成了憨态可掬的蜗牛…… 三十多年来,陈宏忠创作了数百件根雕艺术品。2011年,他的《刘翔跨栏》《纤夫》等作品在“连江民俗风情展”中展出,赢得广泛赞誉。 为了寻找合适的根材 陈宏忠常常带着干粮深入山林 甚至冒险攀爬悬崖 遇到特别沉重的树根 他还会雇人帮忙搬运 他回忆道:“70岁那年,我在挖树根时不小心从2米高的地方摔到大石头上,胸口都摔伤了。” 随着年龄增长,现在他的手劲不如从前,因为担心操作切割机械时发生意外,才渐渐减少了根雕创作。 3 “好摄”半世纪 记录身边风景 1974年,陈宏忠的四姐一家出国定居 后来四姐夫从国外买了一台蔡司120相机 寄给陈宏忠 从此,开启了他的摄影生涯 1986年,他报名参加第一届中国摄影函授学院,系统学习摄影技术并顺利结业。 1989年,他撰写的《摄影——我痴情地爱你》一文被《大众摄影》杂志刊登,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光影艺术的挚爱。 陈宏忠的摄影作品 始终扎根于生活 记录身边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2001年,《憩》《溪趣》《家园》三幅作品同时入选福州市第九届文艺百花奖——旅游文化摄影展,展现了连江的山水风情。 2010年,他的《梅溪春暖鸭先知》在梅洋梅花节摄影大赛中脱颖而出。 2012年,作品《悬崖蜘蛛人》《浴龙》又入选“连江马祖摄影展”,用镜头讲述着这片土地的故事。 如今 陈宏忠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 他常常骑着自行车 带着相机穿梭于山林溪涧 寻找昆虫飞禽生动的画面 记者 张旭阳 文/摄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751696321197责编:李莹莹福州晚报175169632119711[]{"email":"liyingying@huanqiu.com","name":"李莹莹"}
79岁印尼归侨陈宏忠 是福州连江著名的“斜杠爷爷”: 全国游泳比赛获奖 纯手工制作整套根雕家具 摄影作品入选多个摄影展 从热带少年到冬泳队传奇 从根雕匠人到摄影高手 他的硬核人生 年轻人看了,都点赞! 每天早上,福州连江城关玉荷西路都会出现陈宏忠骑山地车的身影。 骑行半小时抵达金狮潭附近的菜地,停好车后,他给地里的菜豆、青豆、黄瓜、丝瓜、茄子、冬瓜、苋菜等蔬菜浇水,再施肥打理一番。 上午10点,他按时来到金狮潭泳池下水游上600米,然后再骑车回家。 1 冬泳六十载 游出高水平 陈宏忠自幼展现出过人水性 3岁学会游泳,5岁就能连续游5千米 1961年从印尼归国后 他在闽侯华侨农场遭遇了人生第一个寒冬 手脚都被冻伤 为适应严寒,他开始了抗寒训练:每天凌晨4点半起床,用井水冲凉后长跑。晚自修结束后,又坚持用冷水擦身。两年后,他已能逐渐适应福州的寒冬。 1963年,陈宏忠随家人迁到连江长龙华侨农场。受举重名将陈镜开的影响,他开始系统练习举重。 1965年就读连江一中时,其举重成绩已超越最轻量级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 1965年 陈宏忠开启了他的冬泳生涯 每天清晨5点 敖江畔都会准时出现他的身影: 半小时千米游泳,上岸后再慢跑两公里 这一游就是六十年,风雪无阻 “江边疯子”的称号伴随了他很多年。在洗衣妇女们关注的目光中,他日复一日地破冰入水。 在2001年那场罕见大雪中,他在积雪盈尺的岸边脱衣入水,成为不少冬泳爱好者难以忘记的经典画面。 2004年,陈宏忠组建“飞鱼冬泳队” 许多夏天在江里游泳的人 跟着他坚持游下去,游过了整个冬天 冬泳队从最初的10人小队,发展到如今数百人的规模。 陈宏忠用自己的坚持改变了人们对冬泳的认知,带动连江冬泳运动蓬勃发展。 花甲之年 陈宏忠仍活跃在冬泳赛场 多次在全国、省、市游泳比赛中获奖 2007年元旦,他在第三届东南地区冬泳联谊赛中获600米E组第四名。 2007年4月的第十三届全国冬泳锦标赛,他获60—65岁组50米蛙泳第五名,100米蛙泳第六名。 2013年1月上海第20届全国冬泳锦标赛,他获60—65岁组50米仰泳第五名,100米蛙泳第七名。 2013年3月福建省第二届冬泳锦标赛获60岁组50米仰泳银牌,100米蛙泳第5名。 2007年10月,他在福州市的万米游泳挑战赛中名列第十七。2008年6月第十一届全国公开水域游泳公开赛,他还获得60—64岁组2000米第七名。 2 根雕三十年 朽木焕生机 1985年 陈宏忠在福州参观根雕展览 首次接触根雕作品后 立即被深深吸引 当时他在连江牛溪水电站工作 发现当地榕树根形态奇特 萌生了创作冲动 电站地处山区,取材方便。他开始钻研根雕技艺,通过查阅资料和反复实践,逐渐掌握了将枯朽树根化腐朽为神奇的技巧。 1994年 陈宏忠搬到文明东路的新居 面对空荡荡的屋子 他决定自己动手制作家具 “以前没什么工具,都是纯手工 制作一张餐桌,就花了五六个月时间” 走进陈宏忠的家,随处可见他三十年前制作的根雕家具:餐桌、茶几、电视柜......其中最特别之处是桌腿和椅子靠背都由树根拼成,没有使用一颗钉子。 这些家具他至今仍在使用。陈宏忠说,亲戚朋友上门看到,都会夸他的家具别具一格。 在三十年多年里 每周陈宏忠都骑一小时的自行车 到单位的老宿舍 潜心钻研他的根雕艺术 在6米长的宿舍大厅里,上千件形态各异的树根、树桩整齐陈列,其中有一些是已完成或半成品的根雕作品。 这些看似普通的树根,在陈宏忠的巧手下焕发新生——有的化作展翅翱翔的苍鹰,有的变成身姿曼妙的舞女,还有的成了憨态可掬的蜗牛…… 三十多年来,陈宏忠创作了数百件根雕艺术品。2011年,他的《刘翔跨栏》《纤夫》等作品在“连江民俗风情展”中展出,赢得广泛赞誉。 为了寻找合适的根材 陈宏忠常常带着干粮深入山林 甚至冒险攀爬悬崖 遇到特别沉重的树根 他还会雇人帮忙搬运 他回忆道:“70岁那年,我在挖树根时不小心从2米高的地方摔到大石头上,胸口都摔伤了。” 随着年龄增长,现在他的手劲不如从前,因为担心操作切割机械时发生意外,才渐渐减少了根雕创作。 3 “好摄”半世纪 记录身边风景 1974年,陈宏忠的四姐一家出国定居 后来四姐夫从国外买了一台蔡司120相机 寄给陈宏忠 从此,开启了他的摄影生涯 1986年,他报名参加第一届中国摄影函授学院,系统学习摄影技术并顺利结业。 1989年,他撰写的《摄影——我痴情地爱你》一文被《大众摄影》杂志刊登,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光影艺术的挚爱。 陈宏忠的摄影作品 始终扎根于生活 记录身边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2001年,《憩》《溪趣》《家园》三幅作品同时入选福州市第九届文艺百花奖——旅游文化摄影展,展现了连江的山水风情。 2010年,他的《梅溪春暖鸭先知》在梅洋梅花节摄影大赛中脱颖而出。 2012年,作品《悬崖蜘蛛人》《浴龙》又入选“连江马祖摄影展”,用镜头讲述着这片土地的故事。 如今 陈宏忠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 他常常骑着自行车 带着相机穿梭于山林溪涧 寻找昆虫飞禽生动的画面 记者 张旭阳 文/摄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