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DdYdbVizF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夏季高发!这些情况可能是脑卒中前兆,3个数字关键时刻能救命/e3pmh19vt/e3prv5gfn脑卒中,就是俗称的中风 是我国居民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研究显示,当气温高于32℃时 脑卒中发生风险就会显著升高 并且危险性随气温上升而加剧 一旦发作,怎样快速识别症状? 往下看,一起了解↓ 夏季高温容易诱发脑卒中 你知道吗?全世界范围内,每6个人就有一个人发生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一个病人因为脑卒中而死亡;同时每6秒钟,就有一个病人因为脑卒中而新发残疾。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型,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即急性脑梗死约占70%。夏季高温易诱发脑卒中,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人体水分流失:高温环境下,人体通过出汗散热,水分大量流失。若水分未及时补充,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速度减慢,易形成血栓,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 血压波动:高温使血管扩张,血压可能下降,但部分人因高温影响睡眠、情绪烦躁,或使用空调导致室内外温差大,血管反复收缩舒张,易引发血压骤升骤降,增加出血性脑卒中风险。 体温调节负担:高温时身体为散热,会使心脏泵血频率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同时脑部供血可能受到影响。 3个数字快速识别脑卒中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可能因脑血管短暂阻塞,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预警信号,这些症状被视为大脑发出的“最后求救信号”。 牢记“1、2、0”口诀,快速识别脑卒中。一旦发生这三个症状中的任何一个,都要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尽快到医院救治↓ “1”是一张脸:观察患者面部是否对称,有无嘴角歪斜。如果患者脸部两侧不对称,或一侧嘴角明显歪斜,即为异常表现。 “2”是两只胳膊:检查患者两只手臂是否存在单侧无力症状,能否正常抬起。让患者闭眼,双臂平举10秒钟,若有一侧手臂无法保持水平,出现无力下垂的情况,即为异常。 “0”是聆听:聆听患者说话是否口齿清晰,能否准确表达意思。向患者提问,若出现吐字含糊不清、表达混乱,甚至无法言语的情况,即为异常。 抓住4.5小时黄金救治期 专家提示,脑卒中救治一定要分秒必争,及早把血管打通。若能在4.5小时之内打通血管,患者就能得到恢复。 当身边有人疑似发生脑卒中,一定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清晰告知调度员患者的症状情况和详细地址,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切勿自行开车送医。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让患者就地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堵塞气道引发窒息; 解开领口、领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顺畅; 若患者佩戴假牙,也要及时取出。 陪护人员记录发病时间,精确到分钟,为医生选择溶栓或取栓方案提供依据。 脑卒中发病 4个错误做法要不得 错误做法一:急切搬动患者 发现患者发病后,切勿立即将患者抱起或剧烈摇晃头部,此类动作可能加剧脑出血,导致病情恶化。 错误做法二:高声呼叫患者 避免大声呼喊患者,强烈的声音刺激易引发情绪紧张,促使血压骤升,加重脑血管负担。 错误做法三:盲目自行用药 在未明确病因时,禁止擅自喂食降压药、阿司匹林等药物,错误用药可能使卒中症状加剧。 错误做法四:不当喂食饮品 不可因误判为饥饿而喂食糖水,不当喂食极易引发呕吐,甚至造成窒息风险,干扰黄金救治时机。 脑卒中发病 4大常见误区要避开 脑卒中救治要舍近求远去大医院? 答:不对,救治需要遵循“就近原则”和“就能力原则”,大部分地区的医院都能保证脑卒中急救。 定期输液能预防脑卒中? 答:不对,输液没有预防作用。真正的预防还是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要定期检查。 中青年不必担心脑卒中? 答:不对,由于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误区,中青年也会有高血压、高血脂,甚至是糖尿病、肥胖等问题,而这一类人群是脑卒中的高危群体。 脑卒中康复靠卧床静养? 答:不对,康复训练一定要动起来。而且脑卒中以后,强调早期康复,也就是越早训练越好。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综合《朝闻天下》《生活圈》 1750721066593责编:秦璐敏央视一套175072106659311[]{"email":"qinlumin@huanqiu.com","name":"秦璐敏"}
脑卒中,就是俗称的中风 是我国居民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研究显示,当气温高于32℃时 脑卒中发生风险就会显著升高 并且危险性随气温上升而加剧 一旦发作,怎样快速识别症状? 往下看,一起了解↓ 夏季高温容易诱发脑卒中 你知道吗?全世界范围内,每6个人就有一个人发生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一个病人因为脑卒中而死亡;同时每6秒钟,就有一个病人因为脑卒中而新发残疾。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型,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即急性脑梗死约占70%。夏季高温易诱发脑卒中,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人体水分流失:高温环境下,人体通过出汗散热,水分大量流失。若水分未及时补充,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速度减慢,易形成血栓,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 血压波动:高温使血管扩张,血压可能下降,但部分人因高温影响睡眠、情绪烦躁,或使用空调导致室内外温差大,血管反复收缩舒张,易引发血压骤升骤降,增加出血性脑卒中风险。 体温调节负担:高温时身体为散热,会使心脏泵血频率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同时脑部供血可能受到影响。 3个数字快速识别脑卒中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可能因脑血管短暂阻塞,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预警信号,这些症状被视为大脑发出的“最后求救信号”。 牢记“1、2、0”口诀,快速识别脑卒中。一旦发生这三个症状中的任何一个,都要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尽快到医院救治↓ “1”是一张脸:观察患者面部是否对称,有无嘴角歪斜。如果患者脸部两侧不对称,或一侧嘴角明显歪斜,即为异常表现。 “2”是两只胳膊:检查患者两只手臂是否存在单侧无力症状,能否正常抬起。让患者闭眼,双臂平举10秒钟,若有一侧手臂无法保持水平,出现无力下垂的情况,即为异常。 “0”是聆听:聆听患者说话是否口齿清晰,能否准确表达意思。向患者提问,若出现吐字含糊不清、表达混乱,甚至无法言语的情况,即为异常。 抓住4.5小时黄金救治期 专家提示,脑卒中救治一定要分秒必争,及早把血管打通。若能在4.5小时之内打通血管,患者就能得到恢复。 当身边有人疑似发生脑卒中,一定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清晰告知调度员患者的症状情况和详细地址,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切勿自行开车送医。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让患者就地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堵塞气道引发窒息; 解开领口、领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顺畅; 若患者佩戴假牙,也要及时取出。 陪护人员记录发病时间,精确到分钟,为医生选择溶栓或取栓方案提供依据。 脑卒中发病 4个错误做法要不得 错误做法一:急切搬动患者 发现患者发病后,切勿立即将患者抱起或剧烈摇晃头部,此类动作可能加剧脑出血,导致病情恶化。 错误做法二:高声呼叫患者 避免大声呼喊患者,强烈的声音刺激易引发情绪紧张,促使血压骤升,加重脑血管负担。 错误做法三:盲目自行用药 在未明确病因时,禁止擅自喂食降压药、阿司匹林等药物,错误用药可能使卒中症状加剧。 错误做法四:不当喂食饮品 不可因误判为饥饿而喂食糖水,不当喂食极易引发呕吐,甚至造成窒息风险,干扰黄金救治时机。 脑卒中发病 4大常见误区要避开 脑卒中救治要舍近求远去大医院? 答:不对,救治需要遵循“就近原则”和“就能力原则”,大部分地区的医院都能保证脑卒中急救。 定期输液能预防脑卒中? 答:不对,输液没有预防作用。真正的预防还是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要定期检查。 中青年不必担心脑卒中? 答:不对,由于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误区,中青年也会有高血压、高血脂,甚至是糖尿病、肥胖等问题,而这一类人群是脑卒中的高危群体。 脑卒中康复靠卧床静养? 答:不对,康复训练一定要动起来。而且脑卒中以后,强调早期康复,也就是越早训练越好。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综合《朝闻天下》《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