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r7Fuvvjrd作者:倪浩 陈丽华china.huanqiu.comarticle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凸显韧性/e3pmh1nnq/e7tl4e309【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 陈丽华】4月份,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加快,实现有力有效应对外部挑战,展现出我国工业强大韧性和抗冲击能力。尤其是以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动能行业利润增长较快,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数据,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年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利润增长1.4%,较1—3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其中,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0%,较3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 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彭博社此前预测,中国工业企业利润4月将出现1.5%的环比下降。27日数据发布后,彭博社在报道中称,尽管面临美国高关税的压力,但中国推出的以旧换新计划推动了市场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4月,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加快,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彭博社称,工业企业利润改善对增强企业信心至关重要,这能推动企业更积极进行投资和增加用工。 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生产“压舱石”作用凸显,在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中的引领作用突出。1—4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2%,较1—3月份加快4.8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3.6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的引领作用突出。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更为引人关注。前4个月,从行业看,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持续推进,生物药品制品制造、飞机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4.3%、27.0%;“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电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5.1%、43.1%、42.2%;智能化产品助力数智化转型,相关的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77.4%、167.9%、80.9%。 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的介绍,“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1—4月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推动“两新”加力扩围政策继续显效。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下,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3.2%、11.7%,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9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家用电力器具专用配件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非电力家用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7.2%、17.1%、15.1%。 “中国的出口和工业生产超出预期,当月均实现强劲增长。”美国《华尔街日报》27日报道称。在数据发布后,路透社、美国CNBC网站、《华尔街日报》等外媒纷纷报道表示,中国经济在贸易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展现出韧性。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外部环境冲击下,中国正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4月份“两重”“两新”政策加快落地见效,带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进一步改善。 展望5月,马泓认为,由于中美经贸会谈出现积极信号,短期外部环境的改善将有助于积压订单的消化,带动工业生产和出口增长,进而提升工业企业利润增长。 5月26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作出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稳定的决定。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当日表示,“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一揽子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经济指标回升向好,市场预期和信心稳定,债务中长期可持续性增强,穆迪作出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稳定的决定,是对中国经济向好前景的正面反映。” 于卫宁27日在解读数据时表示,总体看,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稳定恢复,展现出我国工业强大韧性和抗冲击能力。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变数仍多,需求不足、价格下降等制约因素仍然存在,工业企业效益稳步恢复的基础还需继续巩固。于卫宁表示,下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恢复向好。174837634519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4838603358911[]{"email":"weishaopu@huanqiu.com","name":"魏少璞"}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 陈丽华】4月份,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加快,实现有力有效应对外部挑战,展现出我国工业强大韧性和抗冲击能力。尤其是以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动能行业利润增长较快,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数据,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年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利润增长1.4%,较1—3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其中,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0%,较3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 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彭博社此前预测,中国工业企业利润4月将出现1.5%的环比下降。27日数据发布后,彭博社在报道中称,尽管面临美国高关税的压力,但中国推出的以旧换新计划推动了市场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4月,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加快,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彭博社称,工业企业利润改善对增强企业信心至关重要,这能推动企业更积极进行投资和增加用工。 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生产“压舱石”作用凸显,在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中的引领作用突出。1—4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2%,较1—3月份加快4.8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3.6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的引领作用突出。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更为引人关注。前4个月,从行业看,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持续推进,生物药品制品制造、飞机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4.3%、27.0%;“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电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5.1%、43.1%、42.2%;智能化产品助力数智化转型,相关的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77.4%、167.9%、80.9%。 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的介绍,“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1—4月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推动“两新”加力扩围政策继续显效。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下,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3.2%、11.7%,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9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家用电力器具专用配件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非电力家用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7.2%、17.1%、15.1%。 “中国的出口和工业生产超出预期,当月均实现强劲增长。”美国《华尔街日报》27日报道称。在数据发布后,路透社、美国CNBC网站、《华尔街日报》等外媒纷纷报道表示,中国经济在贸易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展现出韧性。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外部环境冲击下,中国正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4月份“两重”“两新”政策加快落地见效,带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进一步改善。 展望5月,马泓认为,由于中美经贸会谈出现积极信号,短期外部环境的改善将有助于积压订单的消化,带动工业生产和出口增长,进而提升工业企业利润增长。 5月26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作出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稳定的决定。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当日表示,“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一揽子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经济指标回升向好,市场预期和信心稳定,债务中长期可持续性增强,穆迪作出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稳定的决定,是对中国经济向好前景的正面反映。” 于卫宁27日在解读数据时表示,总体看,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稳定恢复,展现出我国工业强大韧性和抗冲击能力。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变数仍多,需求不足、价格下降等制约因素仍然存在,工业企业效益稳步恢复的基础还需继续巩固。于卫宁表示,下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恢复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