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fbfOOXHyo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这类病不疼不痒,却能一步步榨干你的肾!出现这些征兆一定要重视/e3pmh19vt/e3ps21dgq很多人觉得自己身体不错,平时也不太关注,直到被告知“肾功能异常”“尿蛋白升高”的那一刻,才意识到肾脏出了问题。据第六次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已有超过8200万成年人患有慢性肾病,却只有一成的人知道自己患病。 这是一种典型的“沉默病”,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走向肾衰竭,甚至终身透析。 慢性肾病之所以危险,就在于它的“沉默”:不疼、不痒、不出声,却在悄悄损耗肾功能。肾脏不像心脏那样“叫得响”,但一旦功能受损,往往很难逆转,甚至逐步发展到终末期肾病,最终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而在这之前,它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贫血、骨质疏松、感染等一连串的全身性并发症。这些信号可能是肾脏在“报警” 慢性肾病最早期的表现,往往藏在尿液中——比如清晨尿泡增多、泡沫久久不散,又或者是体检中“尿蛋白阳性”“微量白蛋白升高”。这些异常多由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破坏所致,是肾病最早期、最敏感的提示之一。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等高危人群,即使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仍在正常范围内,只要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就应高度警惕肾脏的“隐形损伤”。 除了尿液信号,轻微但持续的水肿也值得留意——比如早上醒来时眼皮浮肿,或傍晚脚踝发胀,却在白天自行缓解。有些人会觉得最近总是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哪怕睡足八小时也疲惫不堪。这些看似“亚健康”的状态,可能反映的是体内代谢废物开始积聚,而肾脏清除能力正在悄然下降。 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数字——血压。长期血压控制不良,不仅是肾病的“元凶”之一,也往往是肾功能恶化的“放大器”。研究指出,血压若长期高于130/80mmHg,将显著加速肾小球硬化,降低GFR水平。而BUN(尿素氮)、血钾等指标,也可作为肾功能受损的附加线索,当它们异常升高时,常意味着体内正在发生代谢废物堆积或电解质紊乱。如何早发现、早预防? 高盐饮食会升高血压,而高血压是损害肾脏最主要的“慢性杀手”。糖尿病也是一样,血糖控制不当会让肾小球承受过多负担,时间久了便撑不住。 因此,少吃咸,多喝水,控制体重,适度运动,保持血压和血糖平稳。如果你是单肾人群(比如做过肾脏手术、先天只有一个肾),那更要保护好这仅剩的一颗“生命过滤器”,饮食不要太重口,尽量避免高蛋白摄入。早发现、早干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定期做个“血+尿”的组合检查。查查血肌酐、估算一下肾小球滤过率(eGFR),再做个尿白蛋白检测。特别是这些人群,更应该把它们列入年度检查清单: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肥胖人群;家里有人得过肾病;年纪超过65岁的人;曾经肾功能异常或用过伤肾药物的人。 来源:科普中国 1747178060025责编:张燕萍央视财经174717806002511[]{"email":"zhangyanping@huanqiu.com","name":"张燕萍"}
很多人觉得自己身体不错,平时也不太关注,直到被告知“肾功能异常”“尿蛋白升高”的那一刻,才意识到肾脏出了问题。据第六次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已有超过8200万成年人患有慢性肾病,却只有一成的人知道自己患病。 这是一种典型的“沉默病”,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走向肾衰竭,甚至终身透析。 慢性肾病之所以危险,就在于它的“沉默”:不疼、不痒、不出声,却在悄悄损耗肾功能。肾脏不像心脏那样“叫得响”,但一旦功能受损,往往很难逆转,甚至逐步发展到终末期肾病,最终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而在这之前,它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贫血、骨质疏松、感染等一连串的全身性并发症。这些信号可能是肾脏在“报警” 慢性肾病最早期的表现,往往藏在尿液中——比如清晨尿泡增多、泡沫久久不散,又或者是体检中“尿蛋白阳性”“微量白蛋白升高”。这些异常多由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破坏所致,是肾病最早期、最敏感的提示之一。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等高危人群,即使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仍在正常范围内,只要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就应高度警惕肾脏的“隐形损伤”。 除了尿液信号,轻微但持续的水肿也值得留意——比如早上醒来时眼皮浮肿,或傍晚脚踝发胀,却在白天自行缓解。有些人会觉得最近总是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哪怕睡足八小时也疲惫不堪。这些看似“亚健康”的状态,可能反映的是体内代谢废物开始积聚,而肾脏清除能力正在悄然下降。 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数字——血压。长期血压控制不良,不仅是肾病的“元凶”之一,也往往是肾功能恶化的“放大器”。研究指出,血压若长期高于130/80mmHg,将显著加速肾小球硬化,降低GFR水平。而BUN(尿素氮)、血钾等指标,也可作为肾功能受损的附加线索,当它们异常升高时,常意味着体内正在发生代谢废物堆积或电解质紊乱。如何早发现、早预防? 高盐饮食会升高血压,而高血压是损害肾脏最主要的“慢性杀手”。糖尿病也是一样,血糖控制不当会让肾小球承受过多负担,时间久了便撑不住。 因此,少吃咸,多喝水,控制体重,适度运动,保持血压和血糖平稳。如果你是单肾人群(比如做过肾脏手术、先天只有一个肾),那更要保护好这仅剩的一颗“生命过滤器”,饮食不要太重口,尽量避免高蛋白摄入。早发现、早干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定期做个“血+尿”的组合检查。查查血肌酐、估算一下肾小球滤过率(eGFR),再做个尿白蛋白检测。特别是这些人群,更应该把它们列入年度检查清单: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肥胖人群;家里有人得过肾病;年纪超过65岁的人;曾经肾功能异常或用过伤肾药物的人。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