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eRaRgJTFv society.huanqiu.comarticle路边突然出现这种水果,最贵60元/斤,但连DeepSeek都不知道是什么……/e3pmh19vt/e3ps21dgq近日有网友发帖称 浙江杭州街头有人卖一种水果 号称叫“冬厘果”,说是新疆的 价格还挺贵 “小果15元一斤,中果30元一斤,大果60元一斤,买的人挺多。但是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没看到有这种水果,是不是骗局啊?” 记者走访发现,街头摊贩售卖的“冬厘果”有三个价位,最便宜的(15元/斤)果子品相差一点,最贵的60元/斤。果子形状像苹果,颜色像梨,底部都有一圈棕色的印子,但具体是苹果还是梨,不得而知。记者又走访了沿街的几家水果店,并未发现有售卖“冬厘果”,水果店老板都没有听说过这种水果。在电商平台搜索“冬厘果”,亦没看到相关产品。问了DeepSeek,显示查无此果。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也可见有不少有关“冬厘果”的讨论有网友在某食品博览交易会上 看到了售卖“冬厘果”的展区 果子的价格和杭州街头摊贩售卖的价格一致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表示:遇到过“冬厘果” “很坑,和试吃的不一样”“试吃的时候刀片上抹了糖水” 有网友表示“价格太贵” “味道和苹果一样,比苹果贵10倍” “买了4个138元!” 摊贩称“冬厘果”产自新疆,但有媒体记者询问了几位在新疆工作多年的朋友,均表示没有听说过这种水果,在新疆的市场也没有见过。 “冬厘果”到底是什么果? 底部一圈棕色的印子到底是什么? 浙江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所副所长吴群对此回复:“看样子像是河北那边的皇冠梨或雪梨, 采用了茌梨去萼的办法。吴群表示,为了让梨口感更好、病虫不在花萼里隐藏,在幼果期就把果顶花萼突出这块给削掉,愈合后形成一个深褐色有凹陷疤痕,像猴屁股。“不懂的人容易被骗。”据悉,普通的皇冠梨、雪梨的售价约为5~8元/斤,与“冬厘果”售价相差8倍多。 水果骗局层出不穷 多位网友曾中过招 不只“冬厘果”让消费者踩坑,此前,还有种号称“藏乌梨”的水果一度走红市场,这种梨外皮乌黑,切开和普通梨没有太大差别,但价格贵很多。商家宣称是“世界之巅、川藏特产”,专家打假称,根本不存在天然种植的“藏乌梨”,绝对添加了“科技与狠活”,全是智商税。 图源:社交媒体另外,川渝一带热门景点街头还曾出现过“哈儿果”(又称“金西梅”),形如乒乓球、颜色红黄、通体发亮,看起来十分奇特,引人好奇购买。 摊主们打着“天然水果”的说法,售价昂贵。据科普中国消息,事实上,金西梅根本就不是西梅,甚至不是新鲜的水果,而是一种蜜饯。一般是拿桃树疏果后淘汰掉的小毛桃或者烂李子,加点糖和色素腌渍而成。各种“新奇水果”骗局层出不穷 其实正是抓住了人的猎奇心理 来源:杭州日报、四川发布、新闻坊、科普中国、广州日报等1747057020997责编:赵钰阳厦门日报174705771030611[]{"email":"zhaoyuyang@huanqiu.com","name":"赵钰阳"}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 浙江杭州街头有人卖一种水果 号称叫“冬厘果”,说是新疆的 价格还挺贵 “小果15元一斤,中果30元一斤,大果60元一斤,买的人挺多。但是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没看到有这种水果,是不是骗局啊?” 记者走访发现,街头摊贩售卖的“冬厘果”有三个价位,最便宜的(15元/斤)果子品相差一点,最贵的60元/斤。果子形状像苹果,颜色像梨,底部都有一圈棕色的印子,但具体是苹果还是梨,不得而知。记者又走访了沿街的几家水果店,并未发现有售卖“冬厘果”,水果店老板都没有听说过这种水果。在电商平台搜索“冬厘果”,亦没看到相关产品。问了DeepSeek,显示查无此果。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也可见有不少有关“冬厘果”的讨论有网友在某食品博览交易会上 看到了售卖“冬厘果”的展区 果子的价格和杭州街头摊贩售卖的价格一致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表示:遇到过“冬厘果” “很坑,和试吃的不一样”“试吃的时候刀片上抹了糖水” 有网友表示“价格太贵” “味道和苹果一样,比苹果贵10倍” “买了4个138元!” 摊贩称“冬厘果”产自新疆,但有媒体记者询问了几位在新疆工作多年的朋友,均表示没有听说过这种水果,在新疆的市场也没有见过。 “冬厘果”到底是什么果? 底部一圈棕色的印子到底是什么? 浙江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所副所长吴群对此回复:“看样子像是河北那边的皇冠梨或雪梨, 采用了茌梨去萼的办法。吴群表示,为了让梨口感更好、病虫不在花萼里隐藏,在幼果期就把果顶花萼突出这块给削掉,愈合后形成一个深褐色有凹陷疤痕,像猴屁股。“不懂的人容易被骗。”据悉,普通的皇冠梨、雪梨的售价约为5~8元/斤,与“冬厘果”售价相差8倍多。 水果骗局层出不穷 多位网友曾中过招 不只“冬厘果”让消费者踩坑,此前,还有种号称“藏乌梨”的水果一度走红市场,这种梨外皮乌黑,切开和普通梨没有太大差别,但价格贵很多。商家宣称是“世界之巅、川藏特产”,专家打假称,根本不存在天然种植的“藏乌梨”,绝对添加了“科技与狠活”,全是智商税。 图源:社交媒体另外,川渝一带热门景点街头还曾出现过“哈儿果”(又称“金西梅”),形如乒乓球、颜色红黄、通体发亮,看起来十分奇特,引人好奇购买。 摊主们打着“天然水果”的说法,售价昂贵。据科普中国消息,事实上,金西梅根本就不是西梅,甚至不是新鲜的水果,而是一种蜜饯。一般是拿桃树疏果后淘汰掉的小毛桃或者烂李子,加点糖和色素腌渍而成。各种“新奇水果”骗局层出不穷 其实正是抓住了人的猎奇心理 来源:杭州日报、四川发布、新闻坊、科普中国、广州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