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e0u83di8d china.huanqiu.comarticle对重大灾害隐患主动防治 我国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用上了航天技术/e3pmh1nnq/e7tl4e309今天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2025年全国极端气候事件总体呈多发态势,地质灾害防治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如何科学预防地质灾害?目前,我国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体系,已经实现对重大灾害隐患的主动防治。目前,我国已经有10多颗遥感卫星应用于重大自然灾害的防控,包括光学卫星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从2020年至今,自然资源部门开始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截至目前,已经在全国识别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4.6万多处。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遥感技术研究所所长 葛大庆: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这些省份,一些大型隐患的识别正确率达到80%。对于那些地面调查工作难以到达的地区,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卫星识别出风险源以后,通过航空无人机的低空观测,可以进一步提高识别的精细程度,再结合地面的调查,就可以确定地质灾害的风险隐患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卫星、无人机和地面调查,我国可实现对重大灾害隐患的主动防治。近年来,我国还通过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北斗滑坡监测仪、泥位计等传感器,实现对地质灾害风险的实时监控。北斗滑坡监测仪对地表形变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目前,全国有27个省份建设了自动化监测台站,覆盖了7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1747012214691责编:张燕萍央视新闻客户端1747012214691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88cb6338c17ff812d1a0b4233b8f7855.jpg{"email":"zhangyanping@huanqiu.com","name":"张燕萍"}
今天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2025年全国极端气候事件总体呈多发态势,地质灾害防治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如何科学预防地质灾害?目前,我国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体系,已经实现对重大灾害隐患的主动防治。目前,我国已经有10多颗遥感卫星应用于重大自然灾害的防控,包括光学卫星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从2020年至今,自然资源部门开始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截至目前,已经在全国识别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4.6万多处。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遥感技术研究所所长 葛大庆: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这些省份,一些大型隐患的识别正确率达到80%。对于那些地面调查工作难以到达的地区,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卫星识别出风险源以后,通过航空无人机的低空观测,可以进一步提高识别的精细程度,再结合地面的调查,就可以确定地质灾害的风险隐患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卫星、无人机和地面调查,我国可实现对重大灾害隐患的主动防治。近年来,我国还通过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北斗滑坡监测仪、泥位计等传感器,实现对地质灾害风险的实时监控。北斗滑坡监测仪对地表形变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目前,全国有27个省份建设了自动化监测台站,覆盖了7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