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WIQoCqE1y china.huanqiu.comarticle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六百年古腔传新声/e3pmh1nnq/e3pra70uk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芳、朱晨欣)鼓板轻敲,铙钹颤鸣……11月18日,弋阳县朱坑镇西童古戏台上,三位弋阳腔演员正在演绎一出《游园惊梦》。古老的弋阳腔,滚唱直白,非一字一音,却字字清晰,余声未落,帮腔和之,锣鼓追之,一展其戏曲“活化石”、高腔鼻祖的古韵质朴。弋阳腔,产生于宋末元初,是南戏传入弋阳县后产生的戏曲声腔,我国明代四大声腔之一。其声腔“本无宫调”,还可以“错用乡语”,根据演出地域变化,使用各地方言,有着极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到乐平就形成了乐平腔,至安徽就形成了青阳腔,去湖北就形成了清戏,全国大约有13个省市均有弋阳腔的传播足迹,40多个剧种受到弋阳腔的影响。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戏”,600余年历史的弋阳腔,在弋阳始终弦歌不辍。小雪时节,气温渐降,记者跟着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主任杨康来到弋阳县中畈乡显南村。刚一进村,就听到高亢激昂的锣鼓点和悦耳的戏曲声。村里翻新了文化礼堂,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送戏上门,连演六天。前来听戏的村民们把礼堂坐得满满当当,大家神情专注,随着台上的一举一动、一颦一蹙,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早已“入戏”。 “我从小就喜爱听戏,逢年过节、喜庆的日子,弋阳腔是我们必听的戏。”72岁的老戏迷余炎涛听到入情时,还会跟着哼上几句。“我们的戏在村里很受欢迎,中心一年要送戏下乡140到150天左右,场场爆满。”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主任杨康颇为自豪。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弋阳腔和许多地方戏曲一样,历经浮沉。上世纪80年代末,弋阳腔剧团解散,许多优秀剧目和唱腔曲牌濒临失传,陷入了几乎被人遗忘的尴尬境地。剧团没了,戏曲人却用热爱守住了一方小小戏台。82岁的弋阳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林西怀,6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弋阳腔的保护研究和“传帮带”,整理了十余本传统剧本,弋阳腔脸谱、头饰、戏剧服饰,收集整理锣鼓经与曲牌等,保存了很多弋阳腔珍贵资料。2005年,弋阳腔迎来春天,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弋阳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这一年,剧团重建。2013年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成立,原弋阳腔剧团的演员全部转入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担负起弋阳腔保护、传承重任。“说实话,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觉得弋阳腔太古老了,并没有意识到要传承文化。经过这几年的熏陶,我慢慢意识到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中心“95后”演员徐梦皎入行后,跟着林西怀学弋阳腔。从动作表现、唱腔设计到角色的性格展现,林西怀带着徐梦皎一点点打磨,把弋阳腔的精髓悉数传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江西省第二届“汤显祖戏剧奖·地方戏曲经典传统小戏、折子戏”大赛上,徐梦皎获得个人表演一等奖。从对弋阳腔一知半解,到把传承弋阳腔作为自己的责任,如今,徐梦皎也常对自己的徒弟说:“可不能让弋阳腔在我们手上断了!”戏曲是“角儿”的艺术,没有人才就出不了好戏。杨康说,近年来,中心先后5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这个成绩单,在省内同类院团中名列前茅。古腔要传“新声”,需要与时俱进,把那些立得住、传得久的经典传承好,同时也要赋予新的时代气息。现在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承担主要演出工作的,基本都是青年演员。从一出出折子戏演起,复排《张三借靴》《打金砖》《疯僧扫秦》等一批经典剧目,创排了《清贫》《祭碑出征》《方志敏》等现代剧目。中心不断为弋阳腔注入新元素、应用新手段,让古老戏种焕发青春。他们下一步的目标,是排“大戏”《可爱的中国》。“只有大戏才能培养演员,让弋阳腔为更多人知道。”杨康说。弋阳县还因地制宜,组织弋阳腔专家和演员精心打磨了《风雨同伞》《康伯家宴》等剧目,宣传移风易俗。“婚姻不为金钱束缚……爱的承诺才是最好的祝福。”如今,当地不少群众都能在茶余饭后唱出几句《风雨同伞》的唱词。更让弋阳腔演员和戏迷们激动的是,为了传承弋阳腔,省里还专门立了一部法——《上饶市弋阳腔保护传承条例》。“我们属于传承弋阳腔的新生代,《条例》一出,我们觉得传承弋阳腔更有保障了,信心自然上来了。”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弋阳腔学员班”的学员们兴奋不已。已是耄耋之年的林西怀,从未想过“退休”。她带着弋阳腔走进了校园,义务给孩子们办起了弋阳腔兴趣班。在林西怀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喜爱上了传统戏曲。中心的“00”后李慧轩,经常会在抖音上分享戏曲服装、扮相、唱腔。每当有网友为她点赞,她都非常开心,碰到能看出“门道”的网友,李慧轩总要和对方聊上几句,“谁说戏曲不能‘破圈’,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年轻人感受到戏曲的美。”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织中,在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中,弋阳腔这个古老剧种,正焕发新的青春活力。海报制作:朱晨欣海报图片供图:王蕴蓉编辑:朱宸廷复审:吴剑锋审签:陈化先1733298773695责编:刘倩江西日报173329877369511[]{"email":"liuqian@huanqiu.com","name":"刘倩"}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芳、朱晨欣)鼓板轻敲,铙钹颤鸣……11月18日,弋阳县朱坑镇西童古戏台上,三位弋阳腔演员正在演绎一出《游园惊梦》。古老的弋阳腔,滚唱直白,非一字一音,却字字清晰,余声未落,帮腔和之,锣鼓追之,一展其戏曲“活化石”、高腔鼻祖的古韵质朴。弋阳腔,产生于宋末元初,是南戏传入弋阳县后产生的戏曲声腔,我国明代四大声腔之一。其声腔“本无宫调”,还可以“错用乡语”,根据演出地域变化,使用各地方言,有着极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到乐平就形成了乐平腔,至安徽就形成了青阳腔,去湖北就形成了清戏,全国大约有13个省市均有弋阳腔的传播足迹,40多个剧种受到弋阳腔的影响。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戏”,600余年历史的弋阳腔,在弋阳始终弦歌不辍。小雪时节,气温渐降,记者跟着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主任杨康来到弋阳县中畈乡显南村。刚一进村,就听到高亢激昂的锣鼓点和悦耳的戏曲声。村里翻新了文化礼堂,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送戏上门,连演六天。前来听戏的村民们把礼堂坐得满满当当,大家神情专注,随着台上的一举一动、一颦一蹙,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早已“入戏”。 “我从小就喜爱听戏,逢年过节、喜庆的日子,弋阳腔是我们必听的戏。”72岁的老戏迷余炎涛听到入情时,还会跟着哼上几句。“我们的戏在村里很受欢迎,中心一年要送戏下乡140到150天左右,场场爆满。”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主任杨康颇为自豪。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弋阳腔和许多地方戏曲一样,历经浮沉。上世纪80年代末,弋阳腔剧团解散,许多优秀剧目和唱腔曲牌濒临失传,陷入了几乎被人遗忘的尴尬境地。剧团没了,戏曲人却用热爱守住了一方小小戏台。82岁的弋阳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林西怀,6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弋阳腔的保护研究和“传帮带”,整理了十余本传统剧本,弋阳腔脸谱、头饰、戏剧服饰,收集整理锣鼓经与曲牌等,保存了很多弋阳腔珍贵资料。2005年,弋阳腔迎来春天,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弋阳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这一年,剧团重建。2013年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成立,原弋阳腔剧团的演员全部转入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担负起弋阳腔保护、传承重任。“说实话,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觉得弋阳腔太古老了,并没有意识到要传承文化。经过这几年的熏陶,我慢慢意识到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中心“95后”演员徐梦皎入行后,跟着林西怀学弋阳腔。从动作表现、唱腔设计到角色的性格展现,林西怀带着徐梦皎一点点打磨,把弋阳腔的精髓悉数传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江西省第二届“汤显祖戏剧奖·地方戏曲经典传统小戏、折子戏”大赛上,徐梦皎获得个人表演一等奖。从对弋阳腔一知半解,到把传承弋阳腔作为自己的责任,如今,徐梦皎也常对自己的徒弟说:“可不能让弋阳腔在我们手上断了!”戏曲是“角儿”的艺术,没有人才就出不了好戏。杨康说,近年来,中心先后5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这个成绩单,在省内同类院团中名列前茅。古腔要传“新声”,需要与时俱进,把那些立得住、传得久的经典传承好,同时也要赋予新的时代气息。现在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承担主要演出工作的,基本都是青年演员。从一出出折子戏演起,复排《张三借靴》《打金砖》《疯僧扫秦》等一批经典剧目,创排了《清贫》《祭碑出征》《方志敏》等现代剧目。中心不断为弋阳腔注入新元素、应用新手段,让古老戏种焕发青春。他们下一步的目标,是排“大戏”《可爱的中国》。“只有大戏才能培养演员,让弋阳腔为更多人知道。”杨康说。弋阳县还因地制宜,组织弋阳腔专家和演员精心打磨了《风雨同伞》《康伯家宴》等剧目,宣传移风易俗。“婚姻不为金钱束缚……爱的承诺才是最好的祝福。”如今,当地不少群众都能在茶余饭后唱出几句《风雨同伞》的唱词。更让弋阳腔演员和戏迷们激动的是,为了传承弋阳腔,省里还专门立了一部法——《上饶市弋阳腔保护传承条例》。“我们属于传承弋阳腔的新生代,《条例》一出,我们觉得传承弋阳腔更有保障了,信心自然上来了。”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弋阳腔学员班”的学员们兴奋不已。已是耄耋之年的林西怀,从未想过“退休”。她带着弋阳腔走进了校园,义务给孩子们办起了弋阳腔兴趣班。在林西怀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喜爱上了传统戏曲。中心的“00”后李慧轩,经常会在抖音上分享戏曲服装、扮相、唱腔。每当有网友为她点赞,她都非常开心,碰到能看出“门道”的网友,李慧轩总要和对方聊上几句,“谁说戏曲不能‘破圈’,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年轻人感受到戏曲的美。”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织中,在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中,弋阳腔这个古老剧种,正焕发新的青春活力。海报制作:朱晨欣海报图片供图:王蕴蓉编辑:朱宸廷复审:吴剑锋审签:陈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