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gyQCQVf3Q china.huanqiu.comarticle重庆市涪陵区营商环境简介/e3pmh1nnq/e3pn60p0i涪陵区位于长江、乌江交汇之处,幅员面积2942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街道,城市建成区面积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1.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2.7%,以“世界榨菜之乡”、水下碑林“白鹤梁”和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而闻名。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504.37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0亿元、增长0.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0亿元、增长2.6%,居全市第4位。 ——涪陵生态人文好,是一座宜居宜游的山水之城。涪陵依山傍水、江峡相拥,森林覆盖率52%,是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涪陵人文底蕴深厚,孕育了枳巴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易理文化和榨菜文化等本源文化,拥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易理文化圣地“点易洞”、世界最大地下人工洞体“816工程”等。涪陵是重庆7个革命老区之一,贺龙、刘伯承等曾战斗于此。 ——涪陵区位优势好,是一座内畅外联的枢纽之城。涪陵是重庆主城都市区连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的枢纽城市,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乌江流域通江达海的中转站,重庆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两大辅枢纽之一。已有3条铁路、5条高速公路通行,龙头港是5000吨级船舶和万吨级船队常年可抵达的长江最上游港口,具备进境粮食中转运营资格,常态化开行涪陵至广西钦州铁海联运班列,初步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交通枢纽、区域性物流中心。 ——涪陵产业基础好,是一座特色鲜明的产业之城。涪陵是工业强区,拥有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块金字招牌,构建形成以涪陵高新区、临港经济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为承载的工业发展格局,正加快构建“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即聚力打造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部件“2”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升级打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页岩气及清洁能源、汽车船舶及智能装备“3”个“500亿级”支柱产业集群,创新打造榨菜、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精细化工等“4”个“100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前沿新材料、生物制造、生命科学、智能建造关键技术与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潮玩文创、高端纺织、软件信息服务等“9”个“新星”产业集群。 ——涪陵营商环境好,是一座要素富集的活力之城。涪陵是首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关检机构、涉外金融机构、进出口资质企业数量等区域领先,拥有涪陵综保区、重庆自贸试验区涪陵联动创新区等开放平台。全区现有亿元级工业企业137户,其中百亿级6户、10亿级企业48户,在沪深上市公司5户,34户企业上榜重庆“双百”企业名单。要素保障齐备,形成“双电网”“多气源”能源供应保障格局。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持续叫响做亮涪陵“服(涪)到位、零(陵)距离”营商环境品牌。 ——涪陵干部状态好,是一座昂扬向上的奋进之城。涪陵历来有“团结求实、文明诚信、艰苦创业、不甘人后”的精神品质,呈现出了政治生态持续向好、精神状态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 ——涪陵未来前景好,是一座充满生机的希望之城。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市委、市政府明确涪陵是主城都市区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一区”连接“两群”的重要节点,在全市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推动涪陵建设重要战略支点城市,支持涪陵建设百万人口规模大城市,给涪陵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涪陵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切实担负起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的使命任务,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勇挑重担、争当排头兵。 1689225510735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网1689225510735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9f34a74db3c766d78f7ddc402bba7a28u5.jpg{"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涪陵区位于长江、乌江交汇之处,幅员面积2942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街道,城市建成区面积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1.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2.7%,以“世界榨菜之乡”、水下碑林“白鹤梁”和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而闻名。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504.37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0亿元、增长0.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0亿元、增长2.6%,居全市第4位。 ——涪陵生态人文好,是一座宜居宜游的山水之城。涪陵依山傍水、江峡相拥,森林覆盖率52%,是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涪陵人文底蕴深厚,孕育了枳巴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易理文化和榨菜文化等本源文化,拥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易理文化圣地“点易洞”、世界最大地下人工洞体“816工程”等。涪陵是重庆7个革命老区之一,贺龙、刘伯承等曾战斗于此。 ——涪陵区位优势好,是一座内畅外联的枢纽之城。涪陵是重庆主城都市区连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的枢纽城市,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乌江流域通江达海的中转站,重庆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两大辅枢纽之一。已有3条铁路、5条高速公路通行,龙头港是5000吨级船舶和万吨级船队常年可抵达的长江最上游港口,具备进境粮食中转运营资格,常态化开行涪陵至广西钦州铁海联运班列,初步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交通枢纽、区域性物流中心。 ——涪陵产业基础好,是一座特色鲜明的产业之城。涪陵是工业强区,拥有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块金字招牌,构建形成以涪陵高新区、临港经济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为承载的工业发展格局,正加快构建“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即聚力打造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部件“2”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升级打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页岩气及清洁能源、汽车船舶及智能装备“3”个“500亿级”支柱产业集群,创新打造榨菜、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精细化工等“4”个“100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前沿新材料、生物制造、生命科学、智能建造关键技术与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潮玩文创、高端纺织、软件信息服务等“9”个“新星”产业集群。 ——涪陵营商环境好,是一座要素富集的活力之城。涪陵是首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关检机构、涉外金融机构、进出口资质企业数量等区域领先,拥有涪陵综保区、重庆自贸试验区涪陵联动创新区等开放平台。全区现有亿元级工业企业137户,其中百亿级6户、10亿级企业48户,在沪深上市公司5户,34户企业上榜重庆“双百”企业名单。要素保障齐备,形成“双电网”“多气源”能源供应保障格局。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持续叫响做亮涪陵“服(涪)到位、零(陵)距离”营商环境品牌。 ——涪陵干部状态好,是一座昂扬向上的奋进之城。涪陵历来有“团结求实、文明诚信、艰苦创业、不甘人后”的精神品质,呈现出了政治生态持续向好、精神状态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 ——涪陵未来前景好,是一座充满生机的希望之城。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市委、市政府明确涪陵是主城都市区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一区”连接“两群”的重要节点,在全市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推动涪陵建设重要战略支点城市,支持涪陵建设百万人口规模大城市,给涪陵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涪陵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切实担负起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的使命任务,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勇挑重担、争当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