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aPRgr25le china.huanqiu.comarticle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高质量发展创新情况/e3pmh1nnq/e3pn60p0i2019年8月,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获国务院批复正式设立,实施范围52平方公里,全部位于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设立三年来,青岛自贸片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累计形成285项制度创新成果,11项获国家部委在全国推广,52项在全省复制推广,步入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一梯队;完成外贸进出口5327亿元,占近十年的55.4%;实际利用外资21.9亿美元,占近十年的70%;共引进过亿元以上投资项目593个,其中过亿美元以上项目25个,过50亿元以上项目9个;连续获评“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十佳园区”“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产业园区”“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园区”等称号。 一、制度创新,先行先试,打造改革创新高地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深化功能区体制改革,推行“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机制创新,建立“功能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制度,整合优化资源,激发创新活力。放大新区、自贸区、综合保税区等功能政策叠加优势,建立“区关港”“区税银”等联动创新制度,推出“货物储运状态分类监管”“进口大宗商品智慧鉴定”“自贸智税”等50余项创新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前湾综合保税区两年提升16个位次,在全国137个综保区中排名第10位。 突出首创性创新。聚焦监管模式和规制规则,开展先行探索突破,在全国率先推出仓单状态下国际中转集拼、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退税等创新措施,全国“首单”橡胶区块链、保税原油数字仓单质押融资业务顺利落地;中储京科“货兑宝”平台入选国家“区块链+贸易金融”创新应用试点,首创首单全国领先。通过运用新技术、重构新流程、整合新事项、创造新体系,推出保税原油“混兑调和”“先放后检”等79项首创性创新,大幅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 坚持差异化探索。围绕提升口岸港航能级,探索推行“国际中转集拼”、混矿“随卸随混”等45项创新举措,畅通物流大通道,服务东北亚航运枢纽建设。设立全国自贸区首个海事法院审判区,首例海洋领域涉港、涉台案件审结。首创基于绿色低碳理念下的全球首个“绿色自贸”发展指标体系,获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被生态环境部全国推广。成立全省首个市场化才企服务集团,已服务企业1万余家,促进就业七千余人。二、经略海洋,内外联动,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推动航贸金融合创新发展。聚焦航运、贸易便利化改革和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东北亚国际船舶交易中心、国际冷链物流交易中心相继建成运营,总投资240亿元的千亩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创新基地(海辰园)开工建设。发布全国首个数字仓单标准,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运营,交易额突破1200亿元。“易货达”“离岸达”两个全省首个新型贸易平台上线,首单0130跨境易货贸易出口货物通关;新型离岸贸易总额占全省80%;跨境电商保税仓内直播单次交易过亿元创全国纪录,全国两个之一的航空物流超级货站建成。在全国率先推出口退税“核实可视、信用赋能”,800余家“白名单”企业实现8小时退税,提速60%。境外人民币资金池试点落地,率先推行“自贸贷”“汇率避险”政策,助企缓解金融风险超10亿美元。 日韩德地方经贸深度合作。创建日本、德国“国际客厅”,全省首个境外世界500强总部——日本欧力士项目建成运营,搭建中日产业超级链接者平台,吸引日本伊藤忠、荏原等产业项目落地,德国倍世等35家德国行业领军企业入驻。中日韩消费专区日韩服贸港建成运营,新开通至大阪、东京全货运包机,输韩食品农产品“前置检测”缩减在韩通关时间20天、每箱节省600-1000美元。深化与RCEP国家经贸合作,货物贸易进出口突破800亿元。 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深化港区、园区、城区“三区互融”,服务建设黄河流域物流大通道,首创“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监管模式,实现海关、海港、内陆港、铁路协同运行,货物通关由20小时缩短至3小时,累计完成海铁联运520万标箱,海铁联运箱量连续多年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建设国际贸易联动创新区,推动首批临沂、日照、潍坊等6个综保区、开发区加快发展大宗商品贸易和跨境电商。发起组建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协会联盟和跨境电商供应链联盟,成功举办首届“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38个国家和地区400多家跨境电商相关企业1.22万余种产品参展。 三、聚焦产业,优化生态,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优势产业智能制造提质扩容。建成全球首个5G+工业互联网全连接示范园区,卡奥斯智能工厂获国家工信部等十部委认可,获评全国“2021工业互联网先锋榜TOP100”榜首。占地1251亩海尔智能家电产业园集中开工,总投资30亿元的海尔水联网生态制造基地及物流配套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30亿元的潍柴动力全球未来科技研发中心建成试运行,朗进新能源设备、中德博佩发动机零部件等一批智能制造项目竣工,德国代傲、日本荏原等先进装备项目相继开工。海尔特大冰箱、中央空调互联工厂获评“灯塔工厂”。 新兴产业集成电路成园成势。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正式揭牌。“链主”项目产能提速,高端封测项目填补山东省产业空白。高端人才集聚中心和专业人才培育中心开工建设,国际人才社区会客厅启用,青岛市青年人才发展友好型示范园区揭牌。 未来产业基因科技快速布局。基因科技产业园(基因谷)全面开建,华大健康产业园、清原育种中心相继开工。建成国内首个多模块自动化集成测序酶试剂生产基地,产能居全球第二。全球二代测序设备E25实现量产,填补全省多项空白。海洋领域免疫抗肿瘤一类新药BG136成功获得临床试验批准。组建国际海洋基因组学联盟,与国内外178个科研院所开展883个项目合作。建成全球最大海洋基因库,海洋基因测序全球贡献度28%,居首位。清原农冠全球首创基因敲高等技术基因编辑量居全球第三、全国第一,金卓化合物工业互联网平台(KINGDRAW)覆盖180个国家150多万用户、位居全球第二。青欧生命科学高等研究院20名博士研究生入学,华大研究院获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1688542101755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网1688542101755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3b597cc85f54f1c6c52cbdbda4799e70u5.jpg{"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2019年8月,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获国务院批复正式设立,实施范围52平方公里,全部位于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设立三年来,青岛自贸片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累计形成285项制度创新成果,11项获国家部委在全国推广,52项在全省复制推广,步入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一梯队;完成外贸进出口5327亿元,占近十年的55.4%;实际利用外资21.9亿美元,占近十年的70%;共引进过亿元以上投资项目593个,其中过亿美元以上项目25个,过50亿元以上项目9个;连续获评“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十佳园区”“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产业园区”“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园区”等称号。 一、制度创新,先行先试,打造改革创新高地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深化功能区体制改革,推行“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机制创新,建立“功能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制度,整合优化资源,激发创新活力。放大新区、自贸区、综合保税区等功能政策叠加优势,建立“区关港”“区税银”等联动创新制度,推出“货物储运状态分类监管”“进口大宗商品智慧鉴定”“自贸智税”等50余项创新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前湾综合保税区两年提升16个位次,在全国137个综保区中排名第10位。 突出首创性创新。聚焦监管模式和规制规则,开展先行探索突破,在全国率先推出仓单状态下国际中转集拼、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退税等创新措施,全国“首单”橡胶区块链、保税原油数字仓单质押融资业务顺利落地;中储京科“货兑宝”平台入选国家“区块链+贸易金融”创新应用试点,首创首单全国领先。通过运用新技术、重构新流程、整合新事项、创造新体系,推出保税原油“混兑调和”“先放后检”等79项首创性创新,大幅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 坚持差异化探索。围绕提升口岸港航能级,探索推行“国际中转集拼”、混矿“随卸随混”等45项创新举措,畅通物流大通道,服务东北亚航运枢纽建设。设立全国自贸区首个海事法院审判区,首例海洋领域涉港、涉台案件审结。首创基于绿色低碳理念下的全球首个“绿色自贸”发展指标体系,获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被生态环境部全国推广。成立全省首个市场化才企服务集团,已服务企业1万余家,促进就业七千余人。二、经略海洋,内外联动,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推动航贸金融合创新发展。聚焦航运、贸易便利化改革和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东北亚国际船舶交易中心、国际冷链物流交易中心相继建成运营,总投资240亿元的千亩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创新基地(海辰园)开工建设。发布全国首个数字仓单标准,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运营,交易额突破1200亿元。“易货达”“离岸达”两个全省首个新型贸易平台上线,首单0130跨境易货贸易出口货物通关;新型离岸贸易总额占全省80%;跨境电商保税仓内直播单次交易过亿元创全国纪录,全国两个之一的航空物流超级货站建成。在全国率先推出口退税“核实可视、信用赋能”,800余家“白名单”企业实现8小时退税,提速60%。境外人民币资金池试点落地,率先推行“自贸贷”“汇率避险”政策,助企缓解金融风险超10亿美元。 日韩德地方经贸深度合作。创建日本、德国“国际客厅”,全省首个境外世界500强总部——日本欧力士项目建成运营,搭建中日产业超级链接者平台,吸引日本伊藤忠、荏原等产业项目落地,德国倍世等35家德国行业领军企业入驻。中日韩消费专区日韩服贸港建成运营,新开通至大阪、东京全货运包机,输韩食品农产品“前置检测”缩减在韩通关时间20天、每箱节省600-1000美元。深化与RCEP国家经贸合作,货物贸易进出口突破800亿元。 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深化港区、园区、城区“三区互融”,服务建设黄河流域物流大通道,首创“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监管模式,实现海关、海港、内陆港、铁路协同运行,货物通关由20小时缩短至3小时,累计完成海铁联运520万标箱,海铁联运箱量连续多年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建设国际贸易联动创新区,推动首批临沂、日照、潍坊等6个综保区、开发区加快发展大宗商品贸易和跨境电商。发起组建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协会联盟和跨境电商供应链联盟,成功举办首届“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38个国家和地区400多家跨境电商相关企业1.22万余种产品参展。 三、聚焦产业,优化生态,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优势产业智能制造提质扩容。建成全球首个5G+工业互联网全连接示范园区,卡奥斯智能工厂获国家工信部等十部委认可,获评全国“2021工业互联网先锋榜TOP100”榜首。占地1251亩海尔智能家电产业园集中开工,总投资30亿元的海尔水联网生态制造基地及物流配套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30亿元的潍柴动力全球未来科技研发中心建成试运行,朗进新能源设备、中德博佩发动机零部件等一批智能制造项目竣工,德国代傲、日本荏原等先进装备项目相继开工。海尔特大冰箱、中央空调互联工厂获评“灯塔工厂”。 新兴产业集成电路成园成势。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正式揭牌。“链主”项目产能提速,高端封测项目填补山东省产业空白。高端人才集聚中心和专业人才培育中心开工建设,国际人才社区会客厅启用,青岛市青年人才发展友好型示范园区揭牌。 未来产业基因科技快速布局。基因科技产业园(基因谷)全面开建,华大健康产业园、清原育种中心相继开工。建成国内首个多模块自动化集成测序酶试剂生产基地,产能居全球第二。全球二代测序设备E25实现量产,填补全省多项空白。海洋领域免疫抗肿瘤一类新药BG136成功获得临床试验批准。组建国际海洋基因组学联盟,与国内外178个科研院所开展883个项目合作。建成全球最大海洋基因库,海洋基因测序全球贡献度28%,居首位。清原农冠全球首创基因敲高等技术基因编辑量居全球第三、全国第一,金卓化合物工业互联网平台(KINGDRAW)覆盖180个国家150多万用户、位居全球第二。青欧生命科学高等研究院20名博士研究生入学,华大研究院获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