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GFzFnR1k5 china.huanqiu.comarticle温州营商环境介绍/e3pmh1nnq/e3pn60p0i温州古称瓯,因气候温和而得名,地处浙江省东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陆域面积1210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649平方公里,现辖鹿城、龙湾、瓯海、洞头4个区,乐清、瑞安、龙港3个县级市,永嘉、文成、平阳、泰顺、苍南5个县,此外还有温州湾新区和温州海经区两大国家级产业平台。2022年末常住人口967.9万人。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达8029亿元),稳居全国30强,五大传统优势产业(电气、鞋业、服装、汽车零部件和泵阀)产值8000亿元,五大新兴产业(新能源、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材料)产值7000亿元。 温州市高度重视招商引智工作,对大项目、优秀人才是高规格礼敬、高质量服务、高标准激励,正在积极打响“来温州·创未来”品牌。去年,全市招商引资签约落地21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4119亿元,其中百亿以上制造业项目7个。当前的温州,充满机遇、蓄势待发,发展前景十分美好,越来越多企业家被吸引,选择温州投资兴业。 1.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人们经常说,只要鸟飞得到的地方就有温州人,可以说“温州天生有创业的基因,温州天生能够产生企业家”。改革开放40多年来,温州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和“敢为人先、特别能创新创业”的温州人精神,“民办、民营、民资、民富、民享”是温州经济最鲜明的特征。目前温州本地有130多万户市场主体,相当于每8个温州人中就有一个经商办企业。“温州商人”享誉海内外,在温州市域外创造了远超本土经济的“温州人经济”,近250万温州人在国内外投资创业,175万在国内、70万在国外,在全国建立了268个异地温州商会,在海外有350个温籍侨团,形成了覆盖全国、连接世界的温商网络。 2.温州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赋予温州“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三大重要定位,辐射浙南闽北赣东将近4000万人口。温州作为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四大都市区之一,是连接长三角、粤闽浙沿海城市群的重要节点,目前正在向着“千千万万”的目标迈进,即千万人口,千亿级财政,万亿级GDP,以及传统支柱产业、新兴主导产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3.温州是全国唯一“两个健康”先行区。“两个健康”,是指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自2018年温州获批创建全国首个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以来,我们实施了190多项改革举措、形成了150余个制度文件、75项成果全国全省引领示范,对外不断叫响“民营经济看温州”,连续两年排名中国营商环境最好的十个城市第二位。 4.温州是国家创新型城市。这几年来,温州深入实施创新首位战略,系统构筑“一区一廊一会一室一集群”创新格局,在去年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特别是连续四年举办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2022青科会就邀请到包括迈克尔•莱维特等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钟南山、杨玉良等68位海内外院士、联合国所属有关组织及知名国际科技组织代表、国内外大院名校代表,以及企业家、创投家代表在内的共1300多位嘉宾出席,将温州的城市影响力推向全球。2023年第五届青科会将以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名义,联合全世界53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为办会我们专门了成立世界青年科学家基金会,2023年将全年办会,每月都有精彩的活动。 5.温州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2018年国务院批复成为全国第18个国家自创区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民营经济创新创业”这个主题来探索示范,持续擦亮自创区金名片,努力打造民营经济创新创业新高地,特别是温州国家高新区连续6年在全国高新区中排名位次前移,去年排名进入全国前44%。 6.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是浙江三大“硅谷”之一。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是全省三大科创走廊之一,科创走廊定义为浙江的“硅谷”,可以说是非常生动。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主攻生命健康、智能装备两大主导产业,聚焦眼健康、基因药物、激光光电、物联网等重点领域,在这条走廊上,我们布局了五谷丰登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国际云软件谷、中国新光谷、还有和浙江大学与中国人工智能协会共同合作谋划的中国人工智能谷,相关的论坛将会把温州作为永久会址。 7.温州正大力推进千万平方、百万青年创业创新的大孵化器集群。我们举全市之力实施大孵化器集群战略,目前我们已有230多万平方米的孵化空间,预计到2025年要打造800万平方米的孵化器集群,到2027年可达1000万平方米,为百万人才聚温州提供充足的空间支撑(按照每10个平方吸引1名年轻人创业,1000万平方米就可以吸引100万温州新青年)。 8.温州正在全力打造专精特新之城。温州有15万家以上的工业企业,其中中小微企业占99%以上,企业数量不仅多,而且质量也很高,我们提出要打造专精特新之城,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梯度培育。目前全市现有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4家、省隐形冠军5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7家(居全省第3,全国20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99家(数量全省第2),今年可突破1000家。 9.温州正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领跑区。近年来,温州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全力打造数字经济领跑区,跻身全国“千兆”城市,入选全国移动物联网“物超人”领先城市,获评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全国十大优秀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位列中国城市数字化能力50强第24位(全省第3)、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百强城市第27位(全省第3),特别是去年落地了中国数安港、国际云软件谷等大平台,为建设数字经济集聚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10.温州是“千年商港”,重商文化是温州营商友好城市的最好基因。自古以来,温州区位优势独特,商贸物流繁荣,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更是东瓯王国故地,迄今已有2200多年行政建制史,今年迎来郭璞建城1700周年。温州从来不是个缺少文化的地方,中原文化、重商文化、山地文化、海洋文化在这里交织交汇,将“义利并举、经世致用”的事功思想深深根植于心。2021年,温州被授予“东亚文化之都”,而去年发现的朔门古港遗址,更是实证了温州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千年商港和历史文化名城。大家可以看到,今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首次走出北京演播室、走进了我们温州,正是因为“百戏之祖是南戏,南戏故里在温州”。 温州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先行区和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四千精神”诠释了温州人敢想敢干敢闯敢拼的精神。生机勃发、产业兴旺是温州的鲜明标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是温州的激扬旋律,登崇俊良、求贤若渴是温州的隽永品格。温州的未来值得期待! 167998897954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网1679988979543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d8b0fbe5d7bcb024eba55a4ea774e4d8u1.png{"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温州古称瓯,因气候温和而得名,地处浙江省东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陆域面积1210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649平方公里,现辖鹿城、龙湾、瓯海、洞头4个区,乐清、瑞安、龙港3个县级市,永嘉、文成、平阳、泰顺、苍南5个县,此外还有温州湾新区和温州海经区两大国家级产业平台。2022年末常住人口967.9万人。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达8029亿元),稳居全国30强,五大传统优势产业(电气、鞋业、服装、汽车零部件和泵阀)产值8000亿元,五大新兴产业(新能源、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材料)产值7000亿元。 温州市高度重视招商引智工作,对大项目、优秀人才是高规格礼敬、高质量服务、高标准激励,正在积极打响“来温州·创未来”品牌。去年,全市招商引资签约落地21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4119亿元,其中百亿以上制造业项目7个。当前的温州,充满机遇、蓄势待发,发展前景十分美好,越来越多企业家被吸引,选择温州投资兴业。 1.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人们经常说,只要鸟飞得到的地方就有温州人,可以说“温州天生有创业的基因,温州天生能够产生企业家”。改革开放40多年来,温州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和“敢为人先、特别能创新创业”的温州人精神,“民办、民营、民资、民富、民享”是温州经济最鲜明的特征。目前温州本地有130多万户市场主体,相当于每8个温州人中就有一个经商办企业。“温州商人”享誉海内外,在温州市域外创造了远超本土经济的“温州人经济”,近250万温州人在国内外投资创业,175万在国内、70万在国外,在全国建立了268个异地温州商会,在海外有350个温籍侨团,形成了覆盖全国、连接世界的温商网络。 2.温州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赋予温州“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三大重要定位,辐射浙南闽北赣东将近4000万人口。温州作为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四大都市区之一,是连接长三角、粤闽浙沿海城市群的重要节点,目前正在向着“千千万万”的目标迈进,即千万人口,千亿级财政,万亿级GDP,以及传统支柱产业、新兴主导产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3.温州是全国唯一“两个健康”先行区。“两个健康”,是指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自2018年温州获批创建全国首个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以来,我们实施了190多项改革举措、形成了150余个制度文件、75项成果全国全省引领示范,对外不断叫响“民营经济看温州”,连续两年排名中国营商环境最好的十个城市第二位。 4.温州是国家创新型城市。这几年来,温州深入实施创新首位战略,系统构筑“一区一廊一会一室一集群”创新格局,在去年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特别是连续四年举办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2022青科会就邀请到包括迈克尔•莱维特等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钟南山、杨玉良等68位海内外院士、联合国所属有关组织及知名国际科技组织代表、国内外大院名校代表,以及企业家、创投家代表在内的共1300多位嘉宾出席,将温州的城市影响力推向全球。2023年第五届青科会将以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名义,联合全世界53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为办会我们专门了成立世界青年科学家基金会,2023年将全年办会,每月都有精彩的活动。 5.温州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2018年国务院批复成为全国第18个国家自创区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民营经济创新创业”这个主题来探索示范,持续擦亮自创区金名片,努力打造民营经济创新创业新高地,特别是温州国家高新区连续6年在全国高新区中排名位次前移,去年排名进入全国前44%。 6.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是浙江三大“硅谷”之一。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是全省三大科创走廊之一,科创走廊定义为浙江的“硅谷”,可以说是非常生动。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主攻生命健康、智能装备两大主导产业,聚焦眼健康、基因药物、激光光电、物联网等重点领域,在这条走廊上,我们布局了五谷丰登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国际云软件谷、中国新光谷、还有和浙江大学与中国人工智能协会共同合作谋划的中国人工智能谷,相关的论坛将会把温州作为永久会址。 7.温州正大力推进千万平方、百万青年创业创新的大孵化器集群。我们举全市之力实施大孵化器集群战略,目前我们已有230多万平方米的孵化空间,预计到2025年要打造800万平方米的孵化器集群,到2027年可达1000万平方米,为百万人才聚温州提供充足的空间支撑(按照每10个平方吸引1名年轻人创业,1000万平方米就可以吸引100万温州新青年)。 8.温州正在全力打造专精特新之城。温州有15万家以上的工业企业,其中中小微企业占99%以上,企业数量不仅多,而且质量也很高,我们提出要打造专精特新之城,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梯度培育。目前全市现有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4家、省隐形冠军5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7家(居全省第3,全国20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99家(数量全省第2),今年可突破1000家。 9.温州正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领跑区。近年来,温州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全力打造数字经济领跑区,跻身全国“千兆”城市,入选全国移动物联网“物超人”领先城市,获评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全国十大优秀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位列中国城市数字化能力50强第24位(全省第3)、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百强城市第27位(全省第3),特别是去年落地了中国数安港、国际云软件谷等大平台,为建设数字经济集聚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10.温州是“千年商港”,重商文化是温州营商友好城市的最好基因。自古以来,温州区位优势独特,商贸物流繁荣,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更是东瓯王国故地,迄今已有2200多年行政建制史,今年迎来郭璞建城1700周年。温州从来不是个缺少文化的地方,中原文化、重商文化、山地文化、海洋文化在这里交织交汇,将“义利并举、经世致用”的事功思想深深根植于心。2021年,温州被授予“东亚文化之都”,而去年发现的朔门古港遗址,更是实证了温州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千年商港和历史文化名城。大家可以看到,今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首次走出北京演播室、走进了我们温州,正是因为“百戏之祖是南戏,南戏故里在温州”。 温州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先行区和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四千精神”诠释了温州人敢想敢干敢闯敢拼的精神。生机勃发、产业兴旺是温州的鲜明标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是温州的激扬旋律,登崇俊良、求贤若渴是温州的隽永品格。温州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