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CtQOZEpLm china.huanqiu.comarticle温暖世界的城市——鄂尔多斯/e3pmh1nnq/e3pn60p0i鄂尔多斯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全面构筑世界级能源产业、世界级现代煤化工产业、世界级新能源产业、世界级羊绒产业“四个世界级产业”,着力建设生态治理典范、文明城市典范、共同富裕典范、市域社会治理典范“四个国家典范”,大力打造全国一流创新生态、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全国一流城市形象、全国一流干部队伍“四个全国一流”。 一、区位优势:畅联九州,通达世界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辖7旗2区,总人口220万。历史上的鄂尔多斯是沟通关中与塞外,乃至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是草原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和中心区域。今天的鄂尔多斯地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腹地,是国家规划的呼包鄂榆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内融京津冀,周联晋陕甘宁,外通“中俄蒙经济走廊”,。开放设施平台完善,2700多公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15条铁路货运干线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国际机场可直达国内外近50个城市,中欧班列、综合保税区、航空口岸、跨境直营中心全面运营,2022年成功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二、能力优势:天赐能量,资源富集鄂尔多斯素有“羊煤土气风光好”的美誉。羊绒产量3300吨,羊绒制品生产能力占全国的1/2、世界的2/5;煤炭储量2500多亿吨,占全国的1/6,每天产煤200多万吨,保障了25个省区市的煤炭供应;高岭土储量65亿吨,在全国硬质高岭土中质量最优;天然气储量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3,每天输出6300多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保障京津冀40多个城市气源供应;风能、太阳能开发潜力1.2亿千瓦以上,每天发电3.7亿度,打通全区首条绿电外送通道,是国家14个大型煤炭基地、9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和西气东输重要基地。鄂尔多斯扛起能源保供的政治责任,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以一市之力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全面彰显国家能源基地的“温暖担当”。 作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排头兵,2022年鄂尔多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13亿元,居全国地级市第45位,人均GDP全国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2亿元,居全国地级市第3位。9个旗区中2个GDP超千亿元,3个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区,6个进入西部百强县区。2023年全市GDP将迈过6000亿元,力争五年内进入万亿GDP城市。 三、产业优势:跃升能级,链式转型鄂尔多斯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当前,正在系统重塑产业体系,加快构筑多能互补、多业并进、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生态,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建强能源产业链。到2025年,打造十亿吨级煤炭、亿千瓦级电力装机、330亿立方米,20万吨氢能、80亿千瓦时新型储能、8000亿元总产值的能源支柱产业。二是贯通现代煤化工新材料产业链。鄂尔多斯是全国四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建成现代煤化工产能近2000万吨。当前,正聚力建设国家非常规能源战略储备、煤基可降解材料、煤基高端化学品等“六大基地”,推动煤化工产品向终端化、链条向高端化攀升,到2025年现代煤化工产能达到3000万吨,产值2000亿元。三是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抢抓国家支持新能源发展战略机遇,全面构筑“风光氢储车”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远景、隆基、天合光能、上汽红岩等头部企业在鄂尔多斯都有项目落地,到2025年建成光伏装备100GW、储能装备100GWh、风电装备9GW、氢燃料电池3万套、新能源汽车30万辆,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四是壮大新兴产业链。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积极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生态环保等产业,京东方、长城计算机智能制造、尚德艾康医药等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华为“矿鸿”操作系统、新能源智慧陆港数字物流园区等智能化平台建成投用,到2025年形成若干个超百亿元产值的新兴产业集群。五是做优现代农牧业产业链。粮食产量稳定在40亿斤以上,羊绒年产量3300吨,肉类产量21万吨,奶类产量42万吨,正在加快推进一产重塑,打造粮食、羊绒、肉羊、肉牛、奶业五个百亿级产业,到2025年农牧业全产业链产值600亿元。六是做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布局服务业链,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升级三年行动,大力发展能源配套、仓储物流、金融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做大现代商贸、文旅融合、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到2025年三产增加值占比提升到40%以上。 四、人才优势:济济多士,乃成大业 鄂尔多斯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引领,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政策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近悦远来”的全国一流人才科创高地。深入实施人才和科技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出台人才新政30条、科技新政30条,制定13项配套政策,建立财政科技投入逐年递增15%机制。 建成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建碳中和研究院,建设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鄂尔多斯实验室、羊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先进电解水制氢、煤基纳米碳氢材料工业化制备、抗脑胶质瘤新药等17项科技成果加速产出。坚持“双招双引”,启动建设“一心两园八基地”,大力引进国家级科研项目、国家级创新团队,“一事一议”招引顶尖人才、团队,已有高端人才97人,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科技领军人才10名、高技能人才5785名,专利授权量增长20%,“人才盆景”正在转为“人才森林”,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城市,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五、环境优势:宜居宜业,亲商重商 鄂尔多斯全域为黄河流域,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森林覆盖率达27.3%,植被覆盖度稳定在70%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2.7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0%左右。8.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沙漠、大草原、大峡谷交相辉映,草原文明、农耕文明、现代文明交汇融合,拥有响沙湾、成吉思汗陵2家5A级景区和27家4A级景区。连续四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入选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城市。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和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鄂尔多斯有着“亲商、爱商、重商”的深厚底蕴,我们全力创建全国营商环境优秀城市,坚持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四个环境”一体建设,全面打造政策最贴心、办事最省心、投资最安心、服务最暖心、生活最舒心的“五心”营商环境品牌。实施建设最优营商环境行动500条,制定支持产业集群发展若干政策,开展十项金融赋能行动,设立超百亿规模的产业基金,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和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居西部地区前列,位列全国全面小康指数百强城市第12位,连续三年在全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中位居第一,连续9年上榜全国最安全城市,荣获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鄂尔多斯,不仅是很多人的诗与远方,更是很多人的亲亲故乡。 作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排头兵”,鄂尔多斯以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建设“四个国家典范”、打造“四个全国一流”为主引擎,提速起步、笃行致远。 167963875416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网1679638754160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a71d5fd464483db3c01dfbc6b9caeb4cu5.jpg{"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鄂尔多斯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全面构筑世界级能源产业、世界级现代煤化工产业、世界级新能源产业、世界级羊绒产业“四个世界级产业”,着力建设生态治理典范、文明城市典范、共同富裕典范、市域社会治理典范“四个国家典范”,大力打造全国一流创新生态、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全国一流城市形象、全国一流干部队伍“四个全国一流”。 一、区位优势:畅联九州,通达世界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辖7旗2区,总人口220万。历史上的鄂尔多斯是沟通关中与塞外,乃至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是草原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和中心区域。今天的鄂尔多斯地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腹地,是国家规划的呼包鄂榆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内融京津冀,周联晋陕甘宁,外通“中俄蒙经济走廊”,。开放设施平台完善,2700多公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15条铁路货运干线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国际机场可直达国内外近50个城市,中欧班列、综合保税区、航空口岸、跨境直营中心全面运营,2022年成功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二、能力优势:天赐能量,资源富集鄂尔多斯素有“羊煤土气风光好”的美誉。羊绒产量3300吨,羊绒制品生产能力占全国的1/2、世界的2/5;煤炭储量2500多亿吨,占全国的1/6,每天产煤200多万吨,保障了25个省区市的煤炭供应;高岭土储量65亿吨,在全国硬质高岭土中质量最优;天然气储量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3,每天输出6300多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保障京津冀40多个城市气源供应;风能、太阳能开发潜力1.2亿千瓦以上,每天发电3.7亿度,打通全区首条绿电外送通道,是国家14个大型煤炭基地、9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和西气东输重要基地。鄂尔多斯扛起能源保供的政治责任,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以一市之力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全面彰显国家能源基地的“温暖担当”。 作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排头兵,2022年鄂尔多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13亿元,居全国地级市第45位,人均GDP全国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2亿元,居全国地级市第3位。9个旗区中2个GDP超千亿元,3个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区,6个进入西部百强县区。2023年全市GDP将迈过6000亿元,力争五年内进入万亿GDP城市。 三、产业优势:跃升能级,链式转型鄂尔多斯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当前,正在系统重塑产业体系,加快构筑多能互补、多业并进、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生态,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建强能源产业链。到2025年,打造十亿吨级煤炭、亿千瓦级电力装机、330亿立方米,20万吨氢能、80亿千瓦时新型储能、8000亿元总产值的能源支柱产业。二是贯通现代煤化工新材料产业链。鄂尔多斯是全国四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建成现代煤化工产能近2000万吨。当前,正聚力建设国家非常规能源战略储备、煤基可降解材料、煤基高端化学品等“六大基地”,推动煤化工产品向终端化、链条向高端化攀升,到2025年现代煤化工产能达到3000万吨,产值2000亿元。三是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抢抓国家支持新能源发展战略机遇,全面构筑“风光氢储车”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远景、隆基、天合光能、上汽红岩等头部企业在鄂尔多斯都有项目落地,到2025年建成光伏装备100GW、储能装备100GWh、风电装备9GW、氢燃料电池3万套、新能源汽车30万辆,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四是壮大新兴产业链。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积极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生态环保等产业,京东方、长城计算机智能制造、尚德艾康医药等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华为“矿鸿”操作系统、新能源智慧陆港数字物流园区等智能化平台建成投用,到2025年形成若干个超百亿元产值的新兴产业集群。五是做优现代农牧业产业链。粮食产量稳定在40亿斤以上,羊绒年产量3300吨,肉类产量21万吨,奶类产量42万吨,正在加快推进一产重塑,打造粮食、羊绒、肉羊、肉牛、奶业五个百亿级产业,到2025年农牧业全产业链产值600亿元。六是做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布局服务业链,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升级三年行动,大力发展能源配套、仓储物流、金融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做大现代商贸、文旅融合、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到2025年三产增加值占比提升到40%以上。 四、人才优势:济济多士,乃成大业 鄂尔多斯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引领,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政策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近悦远来”的全国一流人才科创高地。深入实施人才和科技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出台人才新政30条、科技新政30条,制定13项配套政策,建立财政科技投入逐年递增15%机制。 建成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建碳中和研究院,建设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鄂尔多斯实验室、羊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先进电解水制氢、煤基纳米碳氢材料工业化制备、抗脑胶质瘤新药等17项科技成果加速产出。坚持“双招双引”,启动建设“一心两园八基地”,大力引进国家级科研项目、国家级创新团队,“一事一议”招引顶尖人才、团队,已有高端人才97人,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科技领军人才10名、高技能人才5785名,专利授权量增长20%,“人才盆景”正在转为“人才森林”,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城市,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五、环境优势:宜居宜业,亲商重商 鄂尔多斯全域为黄河流域,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森林覆盖率达27.3%,植被覆盖度稳定在70%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2.7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0%左右。8.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沙漠、大草原、大峡谷交相辉映,草原文明、农耕文明、现代文明交汇融合,拥有响沙湾、成吉思汗陵2家5A级景区和27家4A级景区。连续四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入选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城市。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和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鄂尔多斯有着“亲商、爱商、重商”的深厚底蕴,我们全力创建全国营商环境优秀城市,坚持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四个环境”一体建设,全面打造政策最贴心、办事最省心、投资最安心、服务最暖心、生活最舒心的“五心”营商环境品牌。实施建设最优营商环境行动500条,制定支持产业集群发展若干政策,开展十项金融赋能行动,设立超百亿规模的产业基金,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和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居西部地区前列,位列全国全面小康指数百强城市第12位,连续三年在全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中位居第一,连续9年上榜全国最安全城市,荣获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鄂尔多斯,不仅是很多人的诗与远方,更是很多人的亲亲故乡。 作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排头兵”,鄂尔多斯以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建设“四个国家典范”、打造“四个全国一流”为主引擎,提速起步、笃行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