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6J5MKpYwQ china.huanqiu.comarticle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概况/e3pmh1nnq/e3pn60p0i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原为1992年由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庙山小区,2006年3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2018年2月,为壮大产业底盘,凝聚发展力量,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藏龙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大桥现代产业园、金港汽车产业园四个园区重新整合为新的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目前,江夏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202.33平方公里,辖庙山、藏龙岛、大桥、金港四个产业园区,29个行政村、36个社区,户籍人口24.5万、常住人口66万人(大学生25万),有楼盘小区143个、各类院校110所(高校23所),市场主体50087户,“四上”企业462家,高新技术企业20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16家,省级专精特新57家,院士工作站1个。 2022年江夏经济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214.5亿元,增长11.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4.5亿元,增长24.3%;工业投资完成168亿元,增长25.9%;完成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9亿元,增幅42.4%;进出口贸易额31.9亿元,增幅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8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5.17亿美元,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增长,增幅皆超25%,是江夏区经济发展主战场和社会治理主阵地。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江夏经济开发区形成了整车及零部件、光电子信息、大健康、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数字经济六大主导产业,引进了上汽通用、博世华域、腾讯科技、百度百捷、海康威视、光迅科技、中信科电子、凡谷电子、中国中车、中铁重工、中铁科工轨道、楚能新能源、金盘科技、武汉新能源、启瑞药业、诺安药业、快游科技、掌游科技、永旺梦乐城等龙头企业,打造了庙山光电子产业园、阳光创谷、中关村信息谷、通达广场、科创广场、百捷光谷国际大厦等亿元楼宇经济。 当前开发区正处于产业转型突破期,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融圈组团发展机遇期和推进车光跨界融合的起步期,开发区将把握武鄂黄黄都市圈战略机遇,把握开发区在逊湖组团主体区、核心区战略地位,立足打造山水融合之城,把开发区打造为科创策源高地、智能制造高地、成果转化高地、现代服务高地和名企云集高地。目标:力争通过5年努力,在十四五期末GDP达到2000亿元,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按照北城南业,东服(服务业)西工(工业),中间是客厅的总体布局。以星光大道、文化大道十字架为轴,北部发展城镇和房地产,南部发展工业,东部发展服务业,西部发展工业,中间是江夏城市客厅。藏龙岛产业园打造藏龙云谷专精特新产业园、科创成果孵化园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军民融合示范区,楼宇经济示范区。庙山产业园建设汤逊湖科创半岛、数字经济科创小镇、金种子产业园、智能医疗园,打造汤逊湖核心区。大桥产业园重塑高端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建设新能源绿电园区,打造黄家湖高端商务区和金融一条街。金港产业园打造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神山湖商务区、沿江观光旅游集聚区。 按照区“3+3+1”产业发展布局,依托上汽通用、百度百捷、腾讯、久之洋、海康威视、中船710所、三全食品、中百中央厨房、祖茗食品等行业龙头企业,壮大以“车、光、康”产业,“智能安防、新能源、预制菜”产业以及百度导航、智能驾驶为代表的未来产业集群,打造中部高端产业集聚区。 坚持招商育商,真正把营商环境落在为企业服务的各个环节,打造优质人才环境创业环境,建设湿地公园、中央大公园两个人才公园和神山湖、杨桥湖两个高端人才居住集聚区。坚持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引领,实现强规一张图修到底。推进铁水公共大走廊建设,贯通江边到机场物流大通道。推进车光联动快速通道工程,实现外向型、联通型、通达型交通网络。实现数字赋能,将数字化运用到机关日常管理,运用到各个企业车间。建设园区智能微型公交工程,引入宇通集团、T3出行,打造无人驾驶、智能出行示范基地。按服务100万人口实施水电气提升工程,改善电力排水设施。大力推进金融基础提升工程,着力推进新一轮空间拓展,实施庙山、藏龙岛旧城改造、片区开发,打造新型城镇经济。 167895305581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网1678953055813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44e4f3def13d17da781acc5f8b8ad2ccu5.jpg{"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原为1992年由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庙山小区,2006年3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2018年2月,为壮大产业底盘,凝聚发展力量,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藏龙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大桥现代产业园、金港汽车产业园四个园区重新整合为新的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目前,江夏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202.33平方公里,辖庙山、藏龙岛、大桥、金港四个产业园区,29个行政村、36个社区,户籍人口24.5万、常住人口66万人(大学生25万),有楼盘小区143个、各类院校110所(高校23所),市场主体50087户,“四上”企业462家,高新技术企业20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16家,省级专精特新57家,院士工作站1个。 2022年江夏经济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214.5亿元,增长11.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4.5亿元,增长24.3%;工业投资完成168亿元,增长25.9%;完成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9亿元,增幅42.4%;进出口贸易额31.9亿元,增幅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8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5.17亿美元,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增长,增幅皆超25%,是江夏区经济发展主战场和社会治理主阵地。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江夏经济开发区形成了整车及零部件、光电子信息、大健康、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数字经济六大主导产业,引进了上汽通用、博世华域、腾讯科技、百度百捷、海康威视、光迅科技、中信科电子、凡谷电子、中国中车、中铁重工、中铁科工轨道、楚能新能源、金盘科技、武汉新能源、启瑞药业、诺安药业、快游科技、掌游科技、永旺梦乐城等龙头企业,打造了庙山光电子产业园、阳光创谷、中关村信息谷、通达广场、科创广场、百捷光谷国际大厦等亿元楼宇经济。 当前开发区正处于产业转型突破期,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融圈组团发展机遇期和推进车光跨界融合的起步期,开发区将把握武鄂黄黄都市圈战略机遇,把握开发区在逊湖组团主体区、核心区战略地位,立足打造山水融合之城,把开发区打造为科创策源高地、智能制造高地、成果转化高地、现代服务高地和名企云集高地。目标:力争通过5年努力,在十四五期末GDP达到2000亿元,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按照北城南业,东服(服务业)西工(工业),中间是客厅的总体布局。以星光大道、文化大道十字架为轴,北部发展城镇和房地产,南部发展工业,东部发展服务业,西部发展工业,中间是江夏城市客厅。藏龙岛产业园打造藏龙云谷专精特新产业园、科创成果孵化园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军民融合示范区,楼宇经济示范区。庙山产业园建设汤逊湖科创半岛、数字经济科创小镇、金种子产业园、智能医疗园,打造汤逊湖核心区。大桥产业园重塑高端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建设新能源绿电园区,打造黄家湖高端商务区和金融一条街。金港产业园打造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神山湖商务区、沿江观光旅游集聚区。 按照区“3+3+1”产业发展布局,依托上汽通用、百度百捷、腾讯、久之洋、海康威视、中船710所、三全食品、中百中央厨房、祖茗食品等行业龙头企业,壮大以“车、光、康”产业,“智能安防、新能源、预制菜”产业以及百度导航、智能驾驶为代表的未来产业集群,打造中部高端产业集聚区。 坚持招商育商,真正把营商环境落在为企业服务的各个环节,打造优质人才环境创业环境,建设湿地公园、中央大公园两个人才公园和神山湖、杨桥湖两个高端人才居住集聚区。坚持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引领,实现强规一张图修到底。推进铁水公共大走廊建设,贯通江边到机场物流大通道。推进车光联动快速通道工程,实现外向型、联通型、通达型交通网络。实现数字赋能,将数字化运用到机关日常管理,运用到各个企业车间。建设园区智能微型公交工程,引入宇通集团、T3出行,打造无人驾驶、智能出行示范基地。按服务100万人口实施水电气提升工程,改善电力排水设施。大力推进金融基础提升工程,着力推进新一轮空间拓展,实施庙山、藏龙岛旧城改造、片区开发,打造新型城镇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