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Bug6xZpTuP china.huanqiu.comarticle浏阳市:全力打造“营商福地看浏阳”升级版/e3pmh1nnq/e3pn60p0i浏阳地域面积5007平方公里,是湖南省人口第一、面积第二大县,享有“烟花之乡”“花木之乡”“将军之乡”“千年古县”等美誉。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1722.5亿元,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跃居全国第7,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排名全省第1,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省县(市)前列。获评“企业家最具幸福感城市”“2022年优化政务(投资)环境优秀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县级排名全国第八、中西部地区第一,排名创历史新高。 2022年,全市新引进项目133个,其中“三类500强”项目4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总投资额500余亿元。目前,浏阳市场主体达15万户,其中民营企业3.6万户,上市企业9家,规模以上企业95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7家,高新技术企业565家,创造了民营经济“9996”新格局,即民营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为全市贡献了约90%的GDP、90%的就业和60%的税收。 一、处湘赣通衢之地,区位优越 浏阳地处武汉-长沙-南昌“中三角”核心位置,是长沙东线经济走廊重要板块,东联湘赣边,西融长株潭。杭长、浏洪、武深三条高速贯穿全境,高速总里程为全省县(市)第一,全市有14个高速互通口,各乡镇均可15分钟上高速。无费直达长沙的金阳大道全线贯通,30分钟到黄花机场,60分钟到长沙主城,70分钟到长沙霞凝新港。开工建设长赣高铁(长沙段),从浏阳城区出发,20多分钟就能抵达长沙高铁南站,联通全国铁路网。与此同时,长沙黄花机场T3航站楼加速建设,今后浏阳经开区5分钟即可达到机场。 二、聚集群发展之势,产业兴旺 浏阳聚焦“三主四特两新”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千亿级的电子信息、五百亿级的生物医药和智能装备等10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拥有9家A股上市企业,为全省县(市)第一。现有院士工作站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8家、科研人员1万多名,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日益完备。全市工业用电量2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2%,全市10条重点产业链产值增长13.7%,规工企业增加值增长8.4%,规工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8.8%,在全省县(市)中排名第一。 三、建最具幸福之城,宜居宜业 浏阳构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多层次城市公园网络,森林覆盖率66.2%,空气质量优良率98.1%,获评“中国生态魅力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在全省率先探索构建信用医疗服务体系,本地就医率达到96%,社港骨伤科、集里眼科等乡镇医院在专业领域可与三甲医院同台竞技,每年约有30%来浏就诊人员来自省外。创新城市宣传营销模式,举办全国县域首届文旅发展大会,“一河诗画、满城烟花”的城市形象可亲可感、广受赞誉。 四、集五心服务之力,环境一流 浏阳市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为市场主体提供“诚心、用心、专心、精心、清心”的“五心‘极’服务”,全力打造“顶格服务、顶真支持、顶诚护航”的一流营商环境。 (一)诚心联络,让企业享有“极高”的尊崇礼遇。2018年至今累计颁发五批775张“企业家绿卡”,为企业家在政务服务、子女入学、出行(出游)、就医、评优评先、企业涉诉六个方面获得优质、便捷的服务。2022年开始将每月18日定为“企业家接待日”,由市委书记、市长等接待企业家;常态化开展“千企帮扶”“千名干部联千企”“政企面对面”等行动,全力助企纾困解难,2022年共收集解决问题1606个。 (二)用心帮扶,让企业享有“极优”的政策支持。出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花炮十条》《文旅十条》等一系列惠企政策,成立湖南省首个促企上市博士服务站,持续开展“政金企”“信易贷”等各类特色融资活动;大力实施人才强市“百千千万”工程,推行水电气报装“四零”服务模式。2022年,帮助499家企业获得银行授信71.64亿元,“信易贷”授信金额389.35亿元,帮助企业招聘员工3.5万人;新增减税降费14亿元,本级政策“免申即享”11条,惠及市场主体513家,兑现金额突破4亿元。 (三)专心服务,让企业享有“极速”的办事效率。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升级版,敲响国有土地有偿出让的“三湘第一锣”,在全省率先启动“最多跑一次”“跨省通办”“无证明城市”等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成为全国试点,“自然资源服务乡村振兴18条”为全省唯一。电力建设项目水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创下全省首例“交地即拿证”;博大汽车轻量化精密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项目建设,1天拿到施工许可证;总投资280亿元的惠科光电项目,仅用14个月建成一座世界一流超高清面板生产基地。 (四)精心护航,让企业享有“极强”的法治保障。坚持“无事不扰、无微不至、无时不在”工作理念,建立健全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建设全国首个县级知识产权保护协作示范区。截止2022年12月底,全市有效商标注册量达22878件,蝉联中部地区县(市)榜首。依法构建了“一心+五站”多元解纷组织体系,共受理纠纷911件,调解成功552件,标的额约1.15亿元。入选全国工商联系统“创新中国”最佳案例,入选《中国改革报》营商环境创新发展典型重点推介的优秀案例,获评最高人民法院“十大最具品质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均为全省县市唯一。 (五)清心交往,让企业享有“极佳”的政企互动。围绕企业服务,浏阳市人大、政协将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纳入年度专项监督工作重点,市纪委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负面清单,市政府设立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服务专线、设置营商环境监测点、聘请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四大家”班子成员,园区、市直单位“一把手”带头开展“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广大干部在阳光下与企业家交往,堂堂正正走进企业、干干净净接触企业。 1677742369508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网1677742369508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84964245179a249ac778ad62dc3deea7u5.jpg{"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浏阳地域面积5007平方公里,是湖南省人口第一、面积第二大县,享有“烟花之乡”“花木之乡”“将军之乡”“千年古县”等美誉。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1722.5亿元,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跃居全国第7,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排名全省第1,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省县(市)前列。获评“企业家最具幸福感城市”“2022年优化政务(投资)环境优秀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县级排名全国第八、中西部地区第一,排名创历史新高。 2022年,全市新引进项目133个,其中“三类500强”项目4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总投资额500余亿元。目前,浏阳市场主体达15万户,其中民营企业3.6万户,上市企业9家,规模以上企业95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7家,高新技术企业565家,创造了民营经济“9996”新格局,即民营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为全市贡献了约90%的GDP、90%的就业和60%的税收。 一、处湘赣通衢之地,区位优越 浏阳地处武汉-长沙-南昌“中三角”核心位置,是长沙东线经济走廊重要板块,东联湘赣边,西融长株潭。杭长、浏洪、武深三条高速贯穿全境,高速总里程为全省县(市)第一,全市有14个高速互通口,各乡镇均可15分钟上高速。无费直达长沙的金阳大道全线贯通,30分钟到黄花机场,60分钟到长沙主城,70分钟到长沙霞凝新港。开工建设长赣高铁(长沙段),从浏阳城区出发,20多分钟就能抵达长沙高铁南站,联通全国铁路网。与此同时,长沙黄花机场T3航站楼加速建设,今后浏阳经开区5分钟即可达到机场。 二、聚集群发展之势,产业兴旺 浏阳聚焦“三主四特两新”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千亿级的电子信息、五百亿级的生物医药和智能装备等10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拥有9家A股上市企业,为全省县(市)第一。现有院士工作站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8家、科研人员1万多名,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日益完备。全市工业用电量2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2%,全市10条重点产业链产值增长13.7%,规工企业增加值增长8.4%,规工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8.8%,在全省县(市)中排名第一。 三、建最具幸福之城,宜居宜业 浏阳构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多层次城市公园网络,森林覆盖率66.2%,空气质量优良率98.1%,获评“中国生态魅力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在全省率先探索构建信用医疗服务体系,本地就医率达到96%,社港骨伤科、集里眼科等乡镇医院在专业领域可与三甲医院同台竞技,每年约有30%来浏就诊人员来自省外。创新城市宣传营销模式,举办全国县域首届文旅发展大会,“一河诗画、满城烟花”的城市形象可亲可感、广受赞誉。 四、集五心服务之力,环境一流 浏阳市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为市场主体提供“诚心、用心、专心、精心、清心”的“五心‘极’服务”,全力打造“顶格服务、顶真支持、顶诚护航”的一流营商环境。 (一)诚心联络,让企业享有“极高”的尊崇礼遇。2018年至今累计颁发五批775张“企业家绿卡”,为企业家在政务服务、子女入学、出行(出游)、就医、评优评先、企业涉诉六个方面获得优质、便捷的服务。2022年开始将每月18日定为“企业家接待日”,由市委书记、市长等接待企业家;常态化开展“千企帮扶”“千名干部联千企”“政企面对面”等行动,全力助企纾困解难,2022年共收集解决问题1606个。 (二)用心帮扶,让企业享有“极优”的政策支持。出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花炮十条》《文旅十条》等一系列惠企政策,成立湖南省首个促企上市博士服务站,持续开展“政金企”“信易贷”等各类特色融资活动;大力实施人才强市“百千千万”工程,推行水电气报装“四零”服务模式。2022年,帮助499家企业获得银行授信71.64亿元,“信易贷”授信金额389.35亿元,帮助企业招聘员工3.5万人;新增减税降费14亿元,本级政策“免申即享”11条,惠及市场主体513家,兑现金额突破4亿元。 (三)专心服务,让企业享有“极速”的办事效率。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升级版,敲响国有土地有偿出让的“三湘第一锣”,在全省率先启动“最多跑一次”“跨省通办”“无证明城市”等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成为全国试点,“自然资源服务乡村振兴18条”为全省唯一。电力建设项目水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创下全省首例“交地即拿证”;博大汽车轻量化精密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项目建设,1天拿到施工许可证;总投资280亿元的惠科光电项目,仅用14个月建成一座世界一流超高清面板生产基地。 (四)精心护航,让企业享有“极强”的法治保障。坚持“无事不扰、无微不至、无时不在”工作理念,建立健全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建设全国首个县级知识产权保护协作示范区。截止2022年12月底,全市有效商标注册量达22878件,蝉联中部地区县(市)榜首。依法构建了“一心+五站”多元解纷组织体系,共受理纠纷911件,调解成功552件,标的额约1.15亿元。入选全国工商联系统“创新中国”最佳案例,入选《中国改革报》营商环境创新发展典型重点推介的优秀案例,获评最高人民法院“十大最具品质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均为全省县市唯一。 (五)清心交往,让企业享有“极佳”的政企互动。围绕企业服务,浏阳市人大、政协将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纳入年度专项监督工作重点,市纪委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负面清单,市政府设立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服务专线、设置营商环境监测点、聘请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四大家”班子成员,园区、市直单位“一把手”带头开展“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广大干部在阳光下与企业家交往,堂堂正正走进企业、干干净净接触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