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B3wx8sSi9t作者:叶 蓝 余 枫china.huanqiu.comarticle【2022年终报道】2022年,香港进一步完善政治架构/e3pmh1nnq/e3pn61c2g【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叶 蓝 余 枫】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和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使香港社会恢复安全稳定。2022年以来,香港进一步完善政治架构,1月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宣誓就职,5月8日特首选举,7月1日特首就任,10月19日特首李家超发表首份《施政报告》。香港新选制的进步性优越性在这一年里得到充分彰显。新一届立法会不再“惊涛骇浪”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产生的新一届立法会,一改过去乱象丛生的局面,团结协作、求同存异、顾全大局成为主流。2022年新年伊始,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宣誓就职。在高悬的国徽之下,90名议员齐声高唱国歌。这是香港立法会议员首次在国徽下宣誓,也是在特区立法会议员宣誓仪式中首次引入奏唱国歌的环节。 早在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决定》,完善包括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立法会议员的候选人参选资格与议席产生办法。2021年9月19日,香港特区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一般选举圆满结束;同年12月19日,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投票顺利结束,这是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后的首次立法会选举。第七届立法会任期自2022年1月1日开始,任期4年。立法会主席梁君彦本月中旬在立法会记者会上,总结了今年的立法会工作。截至12月15日,第七届立法会共举行33次会议,计264小时22分;举行五次行政长官问答会,共回答103项质询;政府提交共25项法案,其中17项获通过。梁君彦提到,前厅交流会今年共举行5次,他希望活化前厅,以此促进议员和官员交流。在具体工作上,香港立法会官方网站上显示,今年通过的重要法案包括修订《雇佣条例》以加强保障雇员因遵守防疫规定而缺勤的权益;实施疫情期间暂缓追讨商户的欠租安排;旨在取消强积金“对冲”安排,以及配合落实在香港设立国际调解院筹备工作办公室安排的法案;《2022年版权(修订)条例草案》。梁君彦表示,随着香港完善选举制度,本届立法会议员由70人增加至90人,汇聚不同阶层、不同专业有志之士,更具广泛代表性,议会气氛亦更平和,更能做好民意发言人的角色。尽管议会不再“惊涛骇浪”,不代表监察力度减弱,只是由以往的恶性阻扰政府施政转变为良性监察。“立法会不会轻易举手支持任何政府法案,监察力度完全不少。”梁君彦表示,现在议员是理性务实为民做事,意见是多元的,不会“清一色”。“由乱到治”后首场特首选举今年5月8日,李家超以1416的高票当选特首,得票率高达99.16%。这是香港实现由乱到治重大转折后举行的首场特首选举,也是继2021年选举委员会选举和第七届立法会选举之后,香港新选举制度又一次成功实践。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表示,这是一次“展现新选制新气象的成功选举”,李家超高票当选,充分反映香港社会对其高度认同和肯定。香港中联办说,这次选举进一步贯彻“爱国者治港”原则,彰显新选制的进步性优越性,是发展香港特色民主的又一次成功实践。10月19日,李家超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到,香港面临百年未见大变局,包括通胀高企、加息潮、货币紧缩政策、贸易争端和地缘局势紧张等问题,但同时香港自身优势强,在“一国两制”下机遇处处,极具中西文化荟萃的吸引力。住房一直是历任特首在《施政报告》中重点阐述的问题。李家超说,解决“住”的问题是本届政府重中之重,《施政报告》提出兴建3万个简约公屋,使未来5年公营房屋较上一个5年期增加约五成。此外,报告在为年轻人创造机遇、抗疫、交通、教育和福利等方面都着墨甚多。党的二十大也为香港由治及兴再添新动力。12月21日,李家超赴北京进行任内首次述职。回到香港后,他发表文章称,特区政府将聚焦三大方面工作:一是把握好国家赋予香港的机遇,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二是把握好“一国两制”独特优势所带来的机遇,从国际的密切联系带给香港无限风光;第三,为确保发展及竞争力不断强大,政府会吸引和培育人才,推动青年发展。香港《星岛日报》28日称,饱受疫情困扰3年的香港正提速复常,为让世界知道“香港回来了”,特区政府全方位说好香港故事。金管局11月初首办“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为香港复常打响头炮。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进一步透露,峰会过后,已有4家大银行计划2023年第一季度重返香港举行大型会议。金管局拟在明年11月再办扩容版金融峰会,规模或增加到400人。政府架构重组,各领域增强对青少年关注李家超正式上任之前,于5月17日进行了政府架构重组,由原来的3司13局增加到3司15局,政务司司长将监督9个政策局的工作,财政司司长监督6个政策局,同时增设3名副司长职位。据了解,新增的两个政策局,一个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运输及房屋局则拆分为两个政策局,分别是运输及物流局和房屋局,并由原本政务司司长监督改为由财政司司长监督。创新及科技局更名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民政事务局重组为“民政及青年事务局”,环境局扩大并改名为“环境及生态局”,食物及卫生局改组成“医务卫生局”。部分部门也有所调整。香港舆论称,此次改组反映出维护国家安全、破解土地房屋问题、发展新产业、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进国民教育和关爱年轻人是李家超政府的工作重点。在新的架构下,政治任命官员大增,有利于强化特区政府领导及驾驭行政机关和公务员队伍的能力,也让领导班子更有能力开拓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和在政治上争取话语权。时事评论员刘勇飞分析称,特区政府设立3名副司长,一来分工清晰;二来有利于培养政治人才;第三还有利于统筹跨局、跨部门,以达成政策目标,包括配合国家政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香港社会一年来在各个领域都在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学校是重中之重。2022年元旦起,全港中小学加强升旗仪式、奏唱国歌环节。从2022/2023学年起,公立学校新聘教师均须通过香港基本法测试。在2022年的香港书展上,不少图书出版商推出关于家国题材的新书,并摆放在显眼位置重点推介。在儿童读物展区,讲述祖国地理历史、文化艺术的书籍也比往年更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本月20日,《青年发展蓝图》公布,这是特区政府成立以来首份总结及勾划未来青年工作方向和发展的蓝图。香港《明报》一篇评论称,这是送给广大香港青年的礼物,其中160多个具体行动和措施均体现了政府对青年参与公共事务的鼓励和肯定。“期待政府在凝聚青年智慧、寻找共同基础上的努力和尝试。”167225267948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袁小存环球时报167226827408412[]//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d08daadf556a64b3fe1b5de824663fbeu5.jpg{"email":"qinlumin@huanqiu.com","name":"秦璐敏"}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叶 蓝 余 枫】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和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使香港社会恢复安全稳定。2022年以来,香港进一步完善政治架构,1月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宣誓就职,5月8日特首选举,7月1日特首就任,10月19日特首李家超发表首份《施政报告》。香港新选制的进步性优越性在这一年里得到充分彰显。新一届立法会不再“惊涛骇浪”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产生的新一届立法会,一改过去乱象丛生的局面,团结协作、求同存异、顾全大局成为主流。2022年新年伊始,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宣誓就职。在高悬的国徽之下,90名议员齐声高唱国歌。这是香港立法会议员首次在国徽下宣誓,也是在特区立法会议员宣誓仪式中首次引入奏唱国歌的环节。 早在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决定》,完善包括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立法会议员的候选人参选资格与议席产生办法。2021年9月19日,香港特区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一般选举圆满结束;同年12月19日,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投票顺利结束,这是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后的首次立法会选举。第七届立法会任期自2022年1月1日开始,任期4年。立法会主席梁君彦本月中旬在立法会记者会上,总结了今年的立法会工作。截至12月15日,第七届立法会共举行33次会议,计264小时22分;举行五次行政长官问答会,共回答103项质询;政府提交共25项法案,其中17项获通过。梁君彦提到,前厅交流会今年共举行5次,他希望活化前厅,以此促进议员和官员交流。在具体工作上,香港立法会官方网站上显示,今年通过的重要法案包括修订《雇佣条例》以加强保障雇员因遵守防疫规定而缺勤的权益;实施疫情期间暂缓追讨商户的欠租安排;旨在取消强积金“对冲”安排,以及配合落实在香港设立国际调解院筹备工作办公室安排的法案;《2022年版权(修订)条例草案》。梁君彦表示,随着香港完善选举制度,本届立法会议员由70人增加至90人,汇聚不同阶层、不同专业有志之士,更具广泛代表性,议会气氛亦更平和,更能做好民意发言人的角色。尽管议会不再“惊涛骇浪”,不代表监察力度减弱,只是由以往的恶性阻扰政府施政转变为良性监察。“立法会不会轻易举手支持任何政府法案,监察力度完全不少。”梁君彦表示,现在议员是理性务实为民做事,意见是多元的,不会“清一色”。“由乱到治”后首场特首选举今年5月8日,李家超以1416的高票当选特首,得票率高达99.16%。这是香港实现由乱到治重大转折后举行的首场特首选举,也是继2021年选举委员会选举和第七届立法会选举之后,香港新选举制度又一次成功实践。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表示,这是一次“展现新选制新气象的成功选举”,李家超高票当选,充分反映香港社会对其高度认同和肯定。香港中联办说,这次选举进一步贯彻“爱国者治港”原则,彰显新选制的进步性优越性,是发展香港特色民主的又一次成功实践。10月19日,李家超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到,香港面临百年未见大变局,包括通胀高企、加息潮、货币紧缩政策、贸易争端和地缘局势紧张等问题,但同时香港自身优势强,在“一国两制”下机遇处处,极具中西文化荟萃的吸引力。住房一直是历任特首在《施政报告》中重点阐述的问题。李家超说,解决“住”的问题是本届政府重中之重,《施政报告》提出兴建3万个简约公屋,使未来5年公营房屋较上一个5年期增加约五成。此外,报告在为年轻人创造机遇、抗疫、交通、教育和福利等方面都着墨甚多。党的二十大也为香港由治及兴再添新动力。12月21日,李家超赴北京进行任内首次述职。回到香港后,他发表文章称,特区政府将聚焦三大方面工作:一是把握好国家赋予香港的机遇,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二是把握好“一国两制”独特优势所带来的机遇,从国际的密切联系带给香港无限风光;第三,为确保发展及竞争力不断强大,政府会吸引和培育人才,推动青年发展。香港《星岛日报》28日称,饱受疫情困扰3年的香港正提速复常,为让世界知道“香港回来了”,特区政府全方位说好香港故事。金管局11月初首办“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为香港复常打响头炮。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进一步透露,峰会过后,已有4家大银行计划2023年第一季度重返香港举行大型会议。金管局拟在明年11月再办扩容版金融峰会,规模或增加到400人。政府架构重组,各领域增强对青少年关注李家超正式上任之前,于5月17日进行了政府架构重组,由原来的3司13局增加到3司15局,政务司司长将监督9个政策局的工作,财政司司长监督6个政策局,同时增设3名副司长职位。据了解,新增的两个政策局,一个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运输及房屋局则拆分为两个政策局,分别是运输及物流局和房屋局,并由原本政务司司长监督改为由财政司司长监督。创新及科技局更名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民政事务局重组为“民政及青年事务局”,环境局扩大并改名为“环境及生态局”,食物及卫生局改组成“医务卫生局”。部分部门也有所调整。香港舆论称,此次改组反映出维护国家安全、破解土地房屋问题、发展新产业、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进国民教育和关爱年轻人是李家超政府的工作重点。在新的架构下,政治任命官员大增,有利于强化特区政府领导及驾驭行政机关和公务员队伍的能力,也让领导班子更有能力开拓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和在政治上争取话语权。时事评论员刘勇飞分析称,特区政府设立3名副司长,一来分工清晰;二来有利于培养政治人才;第三还有利于统筹跨局、跨部门,以达成政策目标,包括配合国家政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香港社会一年来在各个领域都在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学校是重中之重。2022年元旦起,全港中小学加强升旗仪式、奏唱国歌环节。从2022/2023学年起,公立学校新聘教师均须通过香港基本法测试。在2022年的香港书展上,不少图书出版商推出关于家国题材的新书,并摆放在显眼位置重点推介。在儿童读物展区,讲述祖国地理历史、文化艺术的书籍也比往年更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本月20日,《青年发展蓝图》公布,这是特区政府成立以来首份总结及勾划未来青年工作方向和发展的蓝图。香港《明报》一篇评论称,这是送给广大香港青年的礼物,其中160多个具体行动和措施均体现了政府对青年参与公共事务的鼓励和肯定。“期待政府在凝聚青年智慧、寻找共同基础上的努力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