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rsG7pNgIe作者:杨伟民 陈青青china.huanqiu.comarticle香港爱国教育支援中心揭幕,李家超:让学生正确培养国民身份认同/e3pmh1nnq/e3pn61c2g【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杨伟民 环球时报记者 陈青青】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等联合主办的“2022年香港爱国主义教育高峰论坛暨爱国教育支援中心揭幕仪式”16日举行,主礼嘉宾包括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外交部驻港副特派员杨义瑞、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等。超过300名校长、办学团体及教育团体代表出席。新学年正式投入服务据香港《星岛日报》17日报道,李家超在致辞时表示,“过去,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勾结外部势力,刻意误导青年对国家的观念,长期把国民教育污名化”。他表示,教育局将全面支持学校有系统地规划和推行国民教育,让学生从小正确认识国家历史,体会中华文化和价值观,尊重国家象征和标志,认识宪法、基本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国民身份认同。 活动上,各主礼嘉宾一起为爱国教育支援中心举行揭幕仪式,象征中心正式投入服务。该中心位于香港沙田,由教联会负责运作,预计新学年正式投入服务,设有四个主题展览室,除介绍国情、中国近代史外,也有“模拟联合国”会议,让师生开展不同活动,把国情教育全面推展到全港中小学和幼儿园。以视频致辞的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说,在过去两年,爱国主义教育在香港持续改善。他勉励香港教育界高举爱国伟大旗帜,抓紧教育重点领域、用好支持关键环节。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在随后举行的论坛上做主题演讲。她提及早前特区政府安排11所学校学生参与制作《我和我的祖国》音乐录像,被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士无理批评,令参与学校与师生承受不必要压力。她表示,将不断充实、完善国民教育体系,让学生“自觉尊重与维护国家的根本制度”。中国史学会前会长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前所长张海鹏认为,在加强香港的中国历史教育方面,既要注重教师的历史专业素养,也要注重教师的政治立场。他强调,只有爱国的好教师,才能教出爱国的好学生。张海鹏还说,香港历史教材编写,应以厚今薄古为原则,重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教学,做到通过历史教材,让香港中学生了解新中国的诞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外交事业成就,以及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国际事务中的贡献等。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立法会议员刘智鹏建议,有关部门应改良现行的初中中史科课程,包括考虑将文化史、社会史作为课程主体,并改以考察报告或专题研习方式等取代传统答卷式的考试等,借此更有效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通识教师联会解散值得关注的是,就在爱国教育支援中心揭幕的同一天,通识教师联会一致通过解散。据香港《明报》17日报道,随着最后一届修读通识教育科的学生9月升读高三,公民与社会发展科明年将取代通识科。约20多人16日上午出席通识教育教师联会的特别会员大会,连同授权票,以约40票一致通过解散,为成立17年的联会画上句号。下午,联会在网站发表约百字声明交代解散决议,称“愿大家教育路上有缘再会”。网站上的干事名单、活动记录等数据,已经无法查阅。至于是否再组织公民科教师联会,联会临时行政委员会主席罗洁玲表示,联会属民间团体,初期由教师自发组成,“不排除公民科老师自己组会”。一名联会会员、资深通识科教师认为,公民科的优化不会让教师失去教学空间,他强调日后授课需要跟从“香港是中国一部分”的宗旨,建议学生要认真读公民科,“课程设计是好的,可以了解国民身份认同,就像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所讲,学生要认清志向”。教联会主席黄锦良早在16日表示,通识科过去备受社会争议,尊重联会解散决定。为爱国主义教育“正名”现任特首李家超的竞选政纲有四大政策纲要,其中一项是关于“同建关爱共融社会,增加青年上流机会”,其核心政策包括“优化教育装备未来”,重点涉及加强教师专业操守和培训,表扬才德兼备的教师,完善老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充实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有评论称,香港教育近年来积存不少严重的弊端和问题,天经地义的国民教育反而被反对派肆意污名化。因此对于推动爱国教育,教师无疑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必须优化现行的教师注册制度,在培训课程中加入国民教育及国家安全教育的元素,并可考虑要求定期通过考核才可以继续注册。特区政府也应增拨资源,设法加强对教师推广国情教育的支持,资助教师定期赴内地交流和考察。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教联会副主席邓飞1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不仅是把课程、教材完善化,更是要名正言顺地使用“爱国主义教育”这个名称。“以前,香港社会总是用比较‘中性’的方式称之为‘国民教育’”,从上任特首林郑月娥开始,第一届爱国教育高峰论坛时就已明确说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这一届特首也再次强调这样“正式的命名”。邓飞向记者介绍称,爱国教育支援中心是教研会下的一个新生机构,不仅有展馆,还将陆续有很多活动邀请学校参与,无论是老师培训,还是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些活动计划的规模会越来越大,而且覆盖面也越来越广。邓飞认为,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最关键仍是教材和课程权威化。“如果课堂教学都没搞定,课外活动是补足不了课内教学的。”至于教材,他表示应有一个权威的解读。“对历史和爱国教育的解读,不能各自发挥,必须统筹起来。”他表示,对于接下来香港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改善,必须让教师培训和教材都跟上,让老师更加熟悉新的课程。165808547313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郭晓鹏环球时报165809714047011[]{"email":"guoxiaopeng@huanqiu.com","name":"郭晓鹏"}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杨伟民 环球时报记者 陈青青】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等联合主办的“2022年香港爱国主义教育高峰论坛暨爱国教育支援中心揭幕仪式”16日举行,主礼嘉宾包括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外交部驻港副特派员杨义瑞、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等。超过300名校长、办学团体及教育团体代表出席。新学年正式投入服务据香港《星岛日报》17日报道,李家超在致辞时表示,“过去,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勾结外部势力,刻意误导青年对国家的观念,长期把国民教育污名化”。他表示,教育局将全面支持学校有系统地规划和推行国民教育,让学生从小正确认识国家历史,体会中华文化和价值观,尊重国家象征和标志,认识宪法、基本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国民身份认同。 活动上,各主礼嘉宾一起为爱国教育支援中心举行揭幕仪式,象征中心正式投入服务。该中心位于香港沙田,由教联会负责运作,预计新学年正式投入服务,设有四个主题展览室,除介绍国情、中国近代史外,也有“模拟联合国”会议,让师生开展不同活动,把国情教育全面推展到全港中小学和幼儿园。以视频致辞的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说,在过去两年,爱国主义教育在香港持续改善。他勉励香港教育界高举爱国伟大旗帜,抓紧教育重点领域、用好支持关键环节。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在随后举行的论坛上做主题演讲。她提及早前特区政府安排11所学校学生参与制作《我和我的祖国》音乐录像,被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士无理批评,令参与学校与师生承受不必要压力。她表示,将不断充实、完善国民教育体系,让学生“自觉尊重与维护国家的根本制度”。中国史学会前会长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前所长张海鹏认为,在加强香港的中国历史教育方面,既要注重教师的历史专业素养,也要注重教师的政治立场。他强调,只有爱国的好教师,才能教出爱国的好学生。张海鹏还说,香港历史教材编写,应以厚今薄古为原则,重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教学,做到通过历史教材,让香港中学生了解新中国的诞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外交事业成就,以及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国际事务中的贡献等。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立法会议员刘智鹏建议,有关部门应改良现行的初中中史科课程,包括考虑将文化史、社会史作为课程主体,并改以考察报告或专题研习方式等取代传统答卷式的考试等,借此更有效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通识教师联会解散值得关注的是,就在爱国教育支援中心揭幕的同一天,通识教师联会一致通过解散。据香港《明报》17日报道,随着最后一届修读通识教育科的学生9月升读高三,公民与社会发展科明年将取代通识科。约20多人16日上午出席通识教育教师联会的特别会员大会,连同授权票,以约40票一致通过解散,为成立17年的联会画上句号。下午,联会在网站发表约百字声明交代解散决议,称“愿大家教育路上有缘再会”。网站上的干事名单、活动记录等数据,已经无法查阅。至于是否再组织公民科教师联会,联会临时行政委员会主席罗洁玲表示,联会属民间团体,初期由教师自发组成,“不排除公民科老师自己组会”。一名联会会员、资深通识科教师认为,公民科的优化不会让教师失去教学空间,他强调日后授课需要跟从“香港是中国一部分”的宗旨,建议学生要认真读公民科,“课程设计是好的,可以了解国民身份认同,就像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所讲,学生要认清志向”。教联会主席黄锦良早在16日表示,通识科过去备受社会争议,尊重联会解散决定。为爱国主义教育“正名”现任特首李家超的竞选政纲有四大政策纲要,其中一项是关于“同建关爱共融社会,增加青年上流机会”,其核心政策包括“优化教育装备未来”,重点涉及加强教师专业操守和培训,表扬才德兼备的教师,完善老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充实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有评论称,香港教育近年来积存不少严重的弊端和问题,天经地义的国民教育反而被反对派肆意污名化。因此对于推动爱国教育,教师无疑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必须优化现行的教师注册制度,在培训课程中加入国民教育及国家安全教育的元素,并可考虑要求定期通过考核才可以继续注册。特区政府也应增拨资源,设法加强对教师推广国情教育的支持,资助教师定期赴内地交流和考察。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教联会副主席邓飞1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不仅是把课程、教材完善化,更是要名正言顺地使用“爱国主义教育”这个名称。“以前,香港社会总是用比较‘中性’的方式称之为‘国民教育’”,从上任特首林郑月娥开始,第一届爱国教育高峰论坛时就已明确说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这一届特首也再次强调这样“正式的命名”。邓飞向记者介绍称,爱国教育支援中心是教研会下的一个新生机构,不仅有展馆,还将陆续有很多活动邀请学校参与,无论是老师培训,还是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些活动计划的规模会越来越大,而且覆盖面也越来越广。邓飞认为,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最关键仍是教材和课程权威化。“如果课堂教学都没搞定,课外活动是补足不了课内教学的。”至于教材,他表示应有一个权威的解读。“对历史和爱国教育的解读,不能各自发挥,必须统筹起来。”他表示,对于接下来香港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改善,必须让教师培训和教材都跟上,让老师更加熟悉新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