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jyeuhZuK3 china.huanqiu.comarticle独家专访|演员宁理:真诚的角色永远打动观众/e3pmh1nnq/e3pn60p0i采访 孙小川 “演员的工作就是把观众带入剧情中,让他们忘掉以前的角色,相信并认可当下这一角色,跟着当下角色的喜怒哀乐再去体验感受。” 在都市生活剧《警察荣誉》中饰演基层民警陈新城的演员宁理近日接受《环球时报》专访,从《无证之罪》的李丰田到《对手》的林彧,从《爱情神话》的小皮匠到《警察荣誉》的陈新城,无论戏份多少,人物正邪,演员宁理总能从细微处传达出角色闪光的一面。 他告诉记者,剧本是“一剧之本”,只要剧本足够打动他,他不避讳饰演同一类型的角色。 环球时报:在饰演陈新城之前做过哪些准备? 宁理:整组的演员都有到派出所体验生活,拍戏过程中也有真正的基层民警来我们剧组指导,包括警察的工作规范,比如在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或沟通的时候手不能插在兜里,还有打开执法记录仪这些,我们都要提前进行培训。 导演丁黑对这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他始终跟我们说:“《警察荣誉》这个戏里,每个人都是主角,我们要呈现一个全景象的故事。” 他非常追求生活的真实,所以在拍摄办公室场景的时候,基本每个人都在现场。 可能这些人在剧本中并没有体现,但是为了整体拍摄的氛围,除了某些警察出警的时候,我们就像在派出所上班一样,基本全程都在,真的是沉浸式地体验了警察生活。 指导演员的民警还讲述了一个很震撼我们的故事,之前有位很优秀的交通民警在处理一起事故的时候不幸牺牲了。为什么震撼?因为我们以前也认为基层民警处理的大多是家长里短,但其实基层民警的工作风险非常大,就像片中的陈新城,在救人的时候他也会把自己的安全放到第二位,这些不容易是我们在日常中了解不到的。 环球时报:陈新城这个角色跟您有什么相似之处? 宁理:我自己也是父亲,有两个女儿,多多少少可以体会到陈新城对于女儿的爱和愧疚。我尽量去做一个好父亲,但是也有对孩子的亏欠,因为做演员经常需要各地跑,这不是早九晚五按时下班回家的工作,一进组可能几个月见不到孩子,会错过她们的成长。 在饰演陈新城这个角色的时候,我会把这种愧疚进行调整再展现出来,把自己生活中真正的体验拿出来做加工,尽可能通过真实的情感去打动观众。 环球时报:为何选择出演《警察荣誉》这部剧? 宁理:我看完剧本之后其实就像现在很多观众看剧的感觉一样,非常受感染,这个故事有笑有泪,有反转、有冲突,但同时又很落地,剧本因素肯定是首位;此外,我们的丁黑导演、整个团队都非常优秀。这次《警察荣誉》中的基层民警角色是我演艺生涯的第一次尝试,是全新的挑战,这也是它吸引我的地方。 环球时报:陈新城醉酒那场戏中有一个袜子破洞的细节,这是您自己的设计吗? 宁理:是的,导演会进行人物基调和总体的把握,至于这些细节都需要演员自己去思考。剧本首先有交代陈新城是一个很清贫的人,再加上他的工作24小时待命,经常需要出警在外跑,很难保证袜子没有破洞,其一是工作太忙,其二他单身,也没心思打理自己,这个情况就很正常。 我平时也会因为这个角色穿着破洞的袜子,那场戏正好露出来,虽然对于剧情没有推动,但它会让角色更加丰满。这些点滴的细节会扩展观众的想象,其实这也是演员的工作,演员最重要的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要让角色有血有肉。 环球时报:近几年您出演了不少悬疑、犯罪题材的影视剧,这次饰演警察会不会担心观众出戏? 宁理:这个很难控制,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也说过,表演艺术有它的特殊性,演员是创作者、是创作工具,也是创作作品本身,是三位一体的。除非做特效化妆,否则观众肯定能够认出演员,也会在看剧的时候把演员以前饰演的角色打在弹幕上,其实这对我来说更多是一种欣慰,因为这是大家对你过往创作的认可。 我觉得出戏与否这件事没必要过于较真儿,这张脸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每个角色也都不一样,演员的工作就是把观众带入剧情中,让他们忘掉以前的角色,相信并认可当下这一角色,跟着当下角色的喜怒哀乐再去体验感受。环球时报:如何看待有关于《警察荣誉》中“警察太委曲求全,不现实”的评论争议? 宁理:警察行业也有多种的表达方式,他们常常会面对不法者,需要在必要的时候给对方以震慑。也许有的警察表现比较亲和,有些警察可能相对冷淡,但是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帮老百姓解决困难。 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接触过的警察都是很热心、尽职的。所以作为演员,我也希望在表演的时候尽量把背后真实的东西呈现出来。其实戏剧无外乎是让观众看到一些平常没机会接触的事情,帮助观众透过现象看本质也是演员需要做的。 之前我跟编剧赵冬苓老师也聊了很久,她表示剧中所有的故事都来自于生活,没有杜撰,只不过是把它们用戏剧的方式表达了出来。所以像观众讨论说的《警察荣誉》中有些警察在处理人民群众矛盾的时候特别耐心、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这些也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并没有刻意粉饰这一职业,从这一次《警察荣誉》的拍摄中我也真正了解到了基层民警需要切实面对的事情。 环球时报:在塑造林彧、李丰田这类不日常的角色时,如何确保人物呈现的真实与落地? 宁理:在看到一个陌生职业、陌生角色的时候,我会找出他在观众那里共同熟悉的一面,而在饰演一个大家熟悉的角色时,我会先找到这一角色在观众面前陌生的一面,这就可以做到既能给观众熟悉之感,又能增加新意。 观众在看剧的时候不光会注意情感的传达,也会注重剧情的逻辑与完整度,最好还有一些“意想不到”,这也是我们作为创作人员要做的工作,要给观众新意和刺激。但是过于猎奇、不符合观众的审美也会导致弃剧,所以对于度的把握很重要,要让观众看到新鲜东西的同时也能看到熟悉的事物。 环球时报:会刻意选择反差较大的角色吗? 宁理:不会,其实每一个角色对我来说都是新挑战,因为即使角色从事的职业一样,但他们背后的故事各不相同。哪怕同一个编剧、同一个导演,他们的创作风格也在变化,只要角色和故事能够真正打动我,我就会去拍。 就像是《无证之罪》的李丰田之后,也有很多类似的杀手角色找到我,我也是认真地看完了每一个剧本之后才会做出决定,并没有刻意回避杀手这一角色类型。 环球时报:您的不少粉丝希望您能多演主角,被更多人认识,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宁理:每个演员都希望能够主演作品,但主演只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还是要从现实出发。首先要考虑主演是否真的适合,现在很多作品的主演无论在年龄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表演更应该看重的是角色是不是真正匹配,如果只是为了所谓番位的提高,那其实大可不必。 观众在看剧的时候,也不会因为主角配角去决定真正给他留下印象的是谁。所以这些年来,我都会坚持看剧本,无论多好的团队来找我都不敢轻易答应,首先是要看看角色能不能吸引我,其次也要评估下能否胜任。演员也是有局限性的,我并不是什么角色都能够完美诠释,如果对方对我很信任,但我去了之后发现然后胜任不了,那也是对对方的不负责任。 环球时报:前些年您常在微博分享自己的生活,近两年偏向工作内容是更希望以角色的身份跟观众交流吗? 宁理:孩子们逐渐长大了,有个人的世界和隐私,现在如果我想发些有关她们的微博都会提前问问,但她们也不太愿意,那我就要尊重她们的决定,所以有关生活的东西就少了许多。 加上这几年工作确实比之前忙了,而且我也希望保持作为一个演员的神秘感,让观众更多看到的是角色。 环球时报:“出圈”角色对演员来说是限制更多还是助力更多? 宁理:限制和助力都有可能,打个比方,哈珀·李写过不少作品,但只有《杀死一只知更鸟》成为了经典之作,很多人也只知道这一个作品,在我看来能创作出一部传世之作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我觉得能在某一类型上有所建树也是一种成功。 有一些演员可以在各类角色上发挥得游刃有余,而有一些则是将一类角色饰演得深入人心,其实两种都无可厚非,因为演员最终是让他诠释的角色被观众认可,能够让观众带入去感受作品,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成功。 从我个人来说,我没有刻意去选择,只是很幸运恰好出演了一些不同类型的角色,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我特别感恩,至于说将来怎样,我也没有一个特定的角色规划,还是要看剧本。环球时报:目前国内影视行业面临着哪些困难或问题? 宁理:我是一个演员,但是我认为一个戏的灵魂和核心是剧本。剧本有几种类型,有通过剧情推动的,也有通过角色推动的,作为演员我只是享受了优秀剧本的红利,比如李丰田这个角色的“出圈”。首先《无证之罪》剧本写得特别好,这样观众就很容易带入到剧情中去,而我作为演员来说,看了剧本之后也会更有想象力。 如果没有《无证之罪》本身的优秀,观众也看不到李丰田这个角色。剧本是“一剧之本”,但是目前很多编剧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我们国内影视行业应该对真正有创造性的编剧予以足够的尊重。 此外,我也想要安利我们本土的FIRST青年电影展,我之前参演的电影《爱情神话》的编剧兼导演邵艺辉就是在这个活动中被发现的。 因为我亲身接触过,我觉得这是一帮对于电影有着真正热爱和追求的人在一起做一些纯粹的事情,他们真的很有热情,也很率真,这样推动影视行业发展的活动真的值得大家的呵护和扶持。 环球时报: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应该对社会起到怎样的价值导向作用? 宁理:还是“真善美”这几个字,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么说很老套,我确实觉得真实、向善永远不会过时,这里提到的“美”也是基于真实之上的,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但做到真的很难。 环球时报:“影视寒冬”是对行业的净化吗? 宁理:这可能是一个过程,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万事都有高潮和低谷,有自己的规律。当我们批评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找缺点不是全部的意义所在,我们也应该再想想是否能在其中找到有利的一面。 有工作的时候就好好干活,没工作的时候可以多看看书充实自己、陪陪家人,让自己沉淀下来,这未见得就是完全的坏事。我年轻的时候也会觉得拍戏忙起来没办法陪家人,可工作不忙了在家又会焦虑,其实也没必要这么拧着自己,首先要把当下的事情做好。 165726331837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时报1657263318374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2657e7242015abb31ee4df0ecc6d3088u5.jpg{"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采访 孙小川 “演员的工作就是把观众带入剧情中,让他们忘掉以前的角色,相信并认可当下这一角色,跟着当下角色的喜怒哀乐再去体验感受。” 在都市生活剧《警察荣誉》中饰演基层民警陈新城的演员宁理近日接受《环球时报》专访,从《无证之罪》的李丰田到《对手》的林彧,从《爱情神话》的小皮匠到《警察荣誉》的陈新城,无论戏份多少,人物正邪,演员宁理总能从细微处传达出角色闪光的一面。 他告诉记者,剧本是“一剧之本”,只要剧本足够打动他,他不避讳饰演同一类型的角色。 环球时报:在饰演陈新城之前做过哪些准备? 宁理:整组的演员都有到派出所体验生活,拍戏过程中也有真正的基层民警来我们剧组指导,包括警察的工作规范,比如在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或沟通的时候手不能插在兜里,还有打开执法记录仪这些,我们都要提前进行培训。 导演丁黑对这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他始终跟我们说:“《警察荣誉》这个戏里,每个人都是主角,我们要呈现一个全景象的故事。” 他非常追求生活的真实,所以在拍摄办公室场景的时候,基本每个人都在现场。 可能这些人在剧本中并没有体现,但是为了整体拍摄的氛围,除了某些警察出警的时候,我们就像在派出所上班一样,基本全程都在,真的是沉浸式地体验了警察生活。 指导演员的民警还讲述了一个很震撼我们的故事,之前有位很优秀的交通民警在处理一起事故的时候不幸牺牲了。为什么震撼?因为我们以前也认为基层民警处理的大多是家长里短,但其实基层民警的工作风险非常大,就像片中的陈新城,在救人的时候他也会把自己的安全放到第二位,这些不容易是我们在日常中了解不到的。 环球时报:陈新城这个角色跟您有什么相似之处? 宁理:我自己也是父亲,有两个女儿,多多少少可以体会到陈新城对于女儿的爱和愧疚。我尽量去做一个好父亲,但是也有对孩子的亏欠,因为做演员经常需要各地跑,这不是早九晚五按时下班回家的工作,一进组可能几个月见不到孩子,会错过她们的成长。 在饰演陈新城这个角色的时候,我会把这种愧疚进行调整再展现出来,把自己生活中真正的体验拿出来做加工,尽可能通过真实的情感去打动观众。 环球时报:为何选择出演《警察荣誉》这部剧? 宁理:我看完剧本之后其实就像现在很多观众看剧的感觉一样,非常受感染,这个故事有笑有泪,有反转、有冲突,但同时又很落地,剧本因素肯定是首位;此外,我们的丁黑导演、整个团队都非常优秀。这次《警察荣誉》中的基层民警角色是我演艺生涯的第一次尝试,是全新的挑战,这也是它吸引我的地方。 环球时报:陈新城醉酒那场戏中有一个袜子破洞的细节,这是您自己的设计吗? 宁理:是的,导演会进行人物基调和总体的把握,至于这些细节都需要演员自己去思考。剧本首先有交代陈新城是一个很清贫的人,再加上他的工作24小时待命,经常需要出警在外跑,很难保证袜子没有破洞,其一是工作太忙,其二他单身,也没心思打理自己,这个情况就很正常。 我平时也会因为这个角色穿着破洞的袜子,那场戏正好露出来,虽然对于剧情没有推动,但它会让角色更加丰满。这些点滴的细节会扩展观众的想象,其实这也是演员的工作,演员最重要的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要让角色有血有肉。 环球时报:近几年您出演了不少悬疑、犯罪题材的影视剧,这次饰演警察会不会担心观众出戏? 宁理:这个很难控制,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也说过,表演艺术有它的特殊性,演员是创作者、是创作工具,也是创作作品本身,是三位一体的。除非做特效化妆,否则观众肯定能够认出演员,也会在看剧的时候把演员以前饰演的角色打在弹幕上,其实这对我来说更多是一种欣慰,因为这是大家对你过往创作的认可。 我觉得出戏与否这件事没必要过于较真儿,这张脸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每个角色也都不一样,演员的工作就是把观众带入剧情中,让他们忘掉以前的角色,相信并认可当下这一角色,跟着当下角色的喜怒哀乐再去体验感受。环球时报:如何看待有关于《警察荣誉》中“警察太委曲求全,不现实”的评论争议? 宁理:警察行业也有多种的表达方式,他们常常会面对不法者,需要在必要的时候给对方以震慑。也许有的警察表现比较亲和,有些警察可能相对冷淡,但是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帮老百姓解决困难。 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接触过的警察都是很热心、尽职的。所以作为演员,我也希望在表演的时候尽量把背后真实的东西呈现出来。其实戏剧无外乎是让观众看到一些平常没机会接触的事情,帮助观众透过现象看本质也是演员需要做的。 之前我跟编剧赵冬苓老师也聊了很久,她表示剧中所有的故事都来自于生活,没有杜撰,只不过是把它们用戏剧的方式表达了出来。所以像观众讨论说的《警察荣誉》中有些警察在处理人民群众矛盾的时候特别耐心、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这些也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并没有刻意粉饰这一职业,从这一次《警察荣誉》的拍摄中我也真正了解到了基层民警需要切实面对的事情。 环球时报:在塑造林彧、李丰田这类不日常的角色时,如何确保人物呈现的真实与落地? 宁理:在看到一个陌生职业、陌生角色的时候,我会找出他在观众那里共同熟悉的一面,而在饰演一个大家熟悉的角色时,我会先找到这一角色在观众面前陌生的一面,这就可以做到既能给观众熟悉之感,又能增加新意。 观众在看剧的时候不光会注意情感的传达,也会注重剧情的逻辑与完整度,最好还有一些“意想不到”,这也是我们作为创作人员要做的工作,要给观众新意和刺激。但是过于猎奇、不符合观众的审美也会导致弃剧,所以对于度的把握很重要,要让观众看到新鲜东西的同时也能看到熟悉的事物。 环球时报:会刻意选择反差较大的角色吗? 宁理:不会,其实每一个角色对我来说都是新挑战,因为即使角色从事的职业一样,但他们背后的故事各不相同。哪怕同一个编剧、同一个导演,他们的创作风格也在变化,只要角色和故事能够真正打动我,我就会去拍。 就像是《无证之罪》的李丰田之后,也有很多类似的杀手角色找到我,我也是认真地看完了每一个剧本之后才会做出决定,并没有刻意回避杀手这一角色类型。 环球时报:您的不少粉丝希望您能多演主角,被更多人认识,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宁理:每个演员都希望能够主演作品,但主演只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还是要从现实出发。首先要考虑主演是否真的适合,现在很多作品的主演无论在年龄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表演更应该看重的是角色是不是真正匹配,如果只是为了所谓番位的提高,那其实大可不必。 观众在看剧的时候,也不会因为主角配角去决定真正给他留下印象的是谁。所以这些年来,我都会坚持看剧本,无论多好的团队来找我都不敢轻易答应,首先是要看看角色能不能吸引我,其次也要评估下能否胜任。演员也是有局限性的,我并不是什么角色都能够完美诠释,如果对方对我很信任,但我去了之后发现然后胜任不了,那也是对对方的不负责任。 环球时报:前些年您常在微博分享自己的生活,近两年偏向工作内容是更希望以角色的身份跟观众交流吗? 宁理:孩子们逐渐长大了,有个人的世界和隐私,现在如果我想发些有关她们的微博都会提前问问,但她们也不太愿意,那我就要尊重她们的决定,所以有关生活的东西就少了许多。 加上这几年工作确实比之前忙了,而且我也希望保持作为一个演员的神秘感,让观众更多看到的是角色。 环球时报:“出圈”角色对演员来说是限制更多还是助力更多? 宁理:限制和助力都有可能,打个比方,哈珀·李写过不少作品,但只有《杀死一只知更鸟》成为了经典之作,很多人也只知道这一个作品,在我看来能创作出一部传世之作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我觉得能在某一类型上有所建树也是一种成功。 有一些演员可以在各类角色上发挥得游刃有余,而有一些则是将一类角色饰演得深入人心,其实两种都无可厚非,因为演员最终是让他诠释的角色被观众认可,能够让观众带入去感受作品,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成功。 从我个人来说,我没有刻意去选择,只是很幸运恰好出演了一些不同类型的角色,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我特别感恩,至于说将来怎样,我也没有一个特定的角色规划,还是要看剧本。环球时报:目前国内影视行业面临着哪些困难或问题? 宁理:我是一个演员,但是我认为一个戏的灵魂和核心是剧本。剧本有几种类型,有通过剧情推动的,也有通过角色推动的,作为演员我只是享受了优秀剧本的红利,比如李丰田这个角色的“出圈”。首先《无证之罪》剧本写得特别好,这样观众就很容易带入到剧情中去,而我作为演员来说,看了剧本之后也会更有想象力。 如果没有《无证之罪》本身的优秀,观众也看不到李丰田这个角色。剧本是“一剧之本”,但是目前很多编剧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我们国内影视行业应该对真正有创造性的编剧予以足够的尊重。 此外,我也想要安利我们本土的FIRST青年电影展,我之前参演的电影《爱情神话》的编剧兼导演邵艺辉就是在这个活动中被发现的。 因为我亲身接触过,我觉得这是一帮对于电影有着真正热爱和追求的人在一起做一些纯粹的事情,他们真的很有热情,也很率真,这样推动影视行业发展的活动真的值得大家的呵护和扶持。 环球时报: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应该对社会起到怎样的价值导向作用? 宁理:还是“真善美”这几个字,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么说很老套,我确实觉得真实、向善永远不会过时,这里提到的“美”也是基于真实之上的,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但做到真的很难。 环球时报:“影视寒冬”是对行业的净化吗? 宁理:这可能是一个过程,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万事都有高潮和低谷,有自己的规律。当我们批评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找缺点不是全部的意义所在,我们也应该再想想是否能在其中找到有利的一面。 有工作的时候就好好干活,没工作的时候可以多看看书充实自己、陪陪家人,让自己沉淀下来,这未见得就是完全的坏事。我年轻的时候也会觉得拍戏忙起来没办法陪家人,可工作不忙了在家又会焦虑,其实也没必要这么拧着自己,首先要把当下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