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pR225oaXo china.huanqiu.comarticle走好造血式产业扶贫新路——记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e3pmh1nnq/e7tl4e309【劳动者之歌】6年前的4月10日,“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教授因病去世。6年后的4月10日,李保国生前的家人、好友、同学、学生等受到李保国精神鼓舞的人,纷纷通过网络遥寄哀思。李保国的学生齐兴朝留言:“李老师,您的关爱我永远忘不掉,我会牢记您的教导,用您的精神指引我的工作和生活方向,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工作。” 扛起“李保国精神”的旗帜,接过李保国教授接力棒,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多年来始终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致力于太行山综合治理与经济林产业化开发,不断走好造血式产业扶贫新路,继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1981年,李保国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上班仅十几天,他便和同事们一起扎进太行山,搞起了山区开发研究。初入太行,他就选择了当时最穷最荒的前南峪村搞起了开发试点。在那里,李保国和课题组的同事们刻苦钻研技术,跟石头山较起了劲儿。前南峪村的荒山秃岭,经李保国和同事们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变成了“山顶洋槐戴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梯田抱脚”,林木覆盖率达90.7%,植被覆盖率达94.6%。从前南峪村开始,李保国就把“家”安在了太行山区。为了帮助内丘县岗底村的百姓致富,李保国潜心研究出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管理工序。仅苹果种植这一项,村民人均年收入就从不足百元增长到3万多元。李保国的手机里有900多个号码,近一半都是果农朋友的手机号。对大家提出的请求,他几乎从不拒绝。遇上电话中说不清楚的问题,他就抽出时间亲自开车跑一趟。一年超过4万公里的行程,全是辗转各地村镇跑出来的,一台越野车几乎成了李保国流动的家。30多年间,李保国的足迹踏遍太行山区,经他直接帮扶的村庄有三四十个,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庄有上百个,受益群众10万多人。就在离世前一晚,李保国还在电话里跟工作人员沟通南和县的树莓采摘项目,而这也是他生前留给世界的最后话语。李保国曾说,他一生最高兴的是“把我变成了农民,把农民变成了‘我’”。李保国变成农民,赢得了农民的信任;把农民变成他,让他们成为懂技术、能致富的农业专家。用科技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在李保国逝世后的第三天,李保国的妻子、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强忍着悲痛,在烈士陵园召开课题组会议,毅然扛起“李保国精神”的旗帜,率领20余人组成的“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继续李保国未竟的事业。郭素萍和团队成员坚持用科技创新打造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在老苹果园大苗原位重建早期丰产技术方面实现了突破。2018年该技术在核心示范基地内丘县岗底村实现了1年栽树、2年有产、3年亩产苹果2881.1公斤的可喜成果。在滦州市大宋家峪村,生于斯、长于斯的武铁友于2015年投资兴建了鸡冠山生态农业产业园,开始开发荒山、绿化荒山。2017年,产业园整理出400亩石坎梯田,并在郭素萍和团队的指导下种上了“2001”富士苹果树和樱桃树,将大树苗建果园模式推广应用到鸡冠山。目前该园区已形成了“坡上栽树、林下养殖、地上种菜”的立体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郭素萍和团队还开发出核桃低产劣质园改造技术,通过高接换优使低产低效核桃园亩产量提高了110千克,亩产值提高了2200元。团队开发的红树莓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使三年生红树莓亩产值达1万元以上,红树莓组培中心实现了工厂化育苗,年产苗量400万株以上。团队开发的新型果袋技术、广谱性引诱剂技术、害虫智能监测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使桃子在采摘前免喷农药的基础上蛀果率由30%以上降低到1%以下,每亩增收3920元。人才引育构建发展新模式在内丘县岗底村,村民安建军这几年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果树技工。“现在我也可以给别人指导技术了,感到很自豪。”安建军兴奋地说。安建军角色的变化来自郭素萍和团队近年来的新尝试。为了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团队实施“育+重+引”人才振兴策略。在特色基地内“育”一支技术过硬的现代职业农民队伍。团队通过与当地相关部门合作培训,把讲台搬到了山坡上,手把手地教农民将128道生产工序贯穿到苹果生产中。目前,岗底村全村191名村民分别获得农业农村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果树初、中级工证书,岗底村成为全国首个“持证下田”的村庄。在培育人才的同时,郭素萍和团队还不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在太行山区,他们根据前南峪特有的集体经济模式,设置了“集体+农户”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在鸡冠山生态农业产业园,团队构建起现代化生态农业园,形成燕山地区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此外,郭素萍和团队还“重”用一批具有现代化专业技术的人才,联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农科院等多家单位对技术瓶颈展开联合攻关,实现成果的快速形成与转化;外“引”一批优秀人才,团队先后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引进太行学者、青年才俊6人,有力充实了团队人才力量,形成特色产业与专业人才的有效融合,高效对接乡村振兴战略。近6年来,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成员每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奔走在生产一线,开展思想和技术扶贫。“李保国走了,但李保国服务热线会一直畅通,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不会散,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永远不会离开。我们会继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更多农民掌握农业技术。”郭素萍动情地说。1651376540367责编:魏少璞光明日报165137654036711[]{"email":"weishaopu@huanqiu.com","name":"魏少璞"}
【劳动者之歌】6年前的4月10日,“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教授因病去世。6年后的4月10日,李保国生前的家人、好友、同学、学生等受到李保国精神鼓舞的人,纷纷通过网络遥寄哀思。李保国的学生齐兴朝留言:“李老师,您的关爱我永远忘不掉,我会牢记您的教导,用您的精神指引我的工作和生活方向,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工作。” 扛起“李保国精神”的旗帜,接过李保国教授接力棒,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多年来始终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致力于太行山综合治理与经济林产业化开发,不断走好造血式产业扶贫新路,继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1981年,李保国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上班仅十几天,他便和同事们一起扎进太行山,搞起了山区开发研究。初入太行,他就选择了当时最穷最荒的前南峪村搞起了开发试点。在那里,李保国和课题组的同事们刻苦钻研技术,跟石头山较起了劲儿。前南峪村的荒山秃岭,经李保国和同事们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变成了“山顶洋槐戴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梯田抱脚”,林木覆盖率达90.7%,植被覆盖率达94.6%。从前南峪村开始,李保国就把“家”安在了太行山区。为了帮助内丘县岗底村的百姓致富,李保国潜心研究出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管理工序。仅苹果种植这一项,村民人均年收入就从不足百元增长到3万多元。李保国的手机里有900多个号码,近一半都是果农朋友的手机号。对大家提出的请求,他几乎从不拒绝。遇上电话中说不清楚的问题,他就抽出时间亲自开车跑一趟。一年超过4万公里的行程,全是辗转各地村镇跑出来的,一台越野车几乎成了李保国流动的家。30多年间,李保国的足迹踏遍太行山区,经他直接帮扶的村庄有三四十个,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庄有上百个,受益群众10万多人。就在离世前一晚,李保国还在电话里跟工作人员沟通南和县的树莓采摘项目,而这也是他生前留给世界的最后话语。李保国曾说,他一生最高兴的是“把我变成了农民,把农民变成了‘我’”。李保国变成农民,赢得了农民的信任;把农民变成他,让他们成为懂技术、能致富的农业专家。用科技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在李保国逝世后的第三天,李保国的妻子、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强忍着悲痛,在烈士陵园召开课题组会议,毅然扛起“李保国精神”的旗帜,率领20余人组成的“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继续李保国未竟的事业。郭素萍和团队成员坚持用科技创新打造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在老苹果园大苗原位重建早期丰产技术方面实现了突破。2018年该技术在核心示范基地内丘县岗底村实现了1年栽树、2年有产、3年亩产苹果2881.1公斤的可喜成果。在滦州市大宋家峪村,生于斯、长于斯的武铁友于2015年投资兴建了鸡冠山生态农业产业园,开始开发荒山、绿化荒山。2017年,产业园整理出400亩石坎梯田,并在郭素萍和团队的指导下种上了“2001”富士苹果树和樱桃树,将大树苗建果园模式推广应用到鸡冠山。目前该园区已形成了“坡上栽树、林下养殖、地上种菜”的立体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郭素萍和团队还开发出核桃低产劣质园改造技术,通过高接换优使低产低效核桃园亩产量提高了110千克,亩产值提高了2200元。团队开发的红树莓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使三年生红树莓亩产值达1万元以上,红树莓组培中心实现了工厂化育苗,年产苗量400万株以上。团队开发的新型果袋技术、广谱性引诱剂技术、害虫智能监测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使桃子在采摘前免喷农药的基础上蛀果率由30%以上降低到1%以下,每亩增收3920元。人才引育构建发展新模式在内丘县岗底村,村民安建军这几年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果树技工。“现在我也可以给别人指导技术了,感到很自豪。”安建军兴奋地说。安建军角色的变化来自郭素萍和团队近年来的新尝试。为了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团队实施“育+重+引”人才振兴策略。在特色基地内“育”一支技术过硬的现代职业农民队伍。团队通过与当地相关部门合作培训,把讲台搬到了山坡上,手把手地教农民将128道生产工序贯穿到苹果生产中。目前,岗底村全村191名村民分别获得农业农村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果树初、中级工证书,岗底村成为全国首个“持证下田”的村庄。在培育人才的同时,郭素萍和团队还不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在太行山区,他们根据前南峪特有的集体经济模式,设置了“集体+农户”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在鸡冠山生态农业产业园,团队构建起现代化生态农业园,形成燕山地区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此外,郭素萍和团队还“重”用一批具有现代化专业技术的人才,联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农科院等多家单位对技术瓶颈展开联合攻关,实现成果的快速形成与转化;外“引”一批优秀人才,团队先后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引进太行学者、青年才俊6人,有力充实了团队人才力量,形成特色产业与专业人才的有效融合,高效对接乡村振兴战略。近6年来,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成员每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奔走在生产一线,开展思想和技术扶贫。“李保国走了,但李保国服务热线会一直畅通,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不会散,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永远不会离开。我们会继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更多农民掌握农业技术。”郭素萍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