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nhF9yQSWv china.huanqiu.comarticle帮受灾群众重新建好家园(体验·新时代·追梦人·牢记嘱托 筑牢民生底线③)/e3pmh1nnq/e7tl4e309图①:午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马湖村村支书王新龙(左一)来到王国玉(右一)家走访。 袁国强摄 图②:王国玉妻子赵清芝在麦田里给小麦施肥。 朱佩娴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加大对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的临时救助力度”。 各地各部门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筑牢民生底线。本期“体验”栏目,记者走进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了解因洪涝灾害遇困群众的生活变化。 ——编 者 谷雨时节,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马湖村的农田里,绿油油的麦苗生机勃勃,一眼望不到边。61岁的农民王国玉和妻子刚刚喷完一遍病虫害防治药剂和叶面肥,站在田垄边歇会儿脚。 “庄稼生命力强着呢,抗灾夺丰收,苗情缓过来了!”王国玉说。 回忆起去年的水灾,王国玉说:“洪水把庄稼全淹了,雨下得可大咧,俺们都撤离了。大水之后回来一看,院里墙上的水印有半人高,屋里的水印没过膝盖,沙发家具全泡水里头了。” 2021年7月,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浚县境内5个蓄滞洪区全部启用,全县近一半地区被洪水淹没,受灾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8.7%。农作物受灾总面积86.3万亩,占全县耕地的80.2%。 “党和政府一直都关心着俺们受灾群众。灾后困难,从生产到生活,党和政府都给俺解决了!”王国玉说。从农田到村庄,记者跟随王国玉的脚步,实地探访浚县,感受村民们一年来的变化。 提供公益岗位,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浚县古称黎阳,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王马湖村地处粮食核心产区,王国玉老两口把家里的8亩地看得很重。 “哪怕没活,每天都要去地里瞧瞧。”一大早,王国玉和妻子赵清芝就骑着电动车下了地。这天,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给土地浇水施肥,一直忙到正午,才回到村里。 春日里,村路两旁绿树成荫,道路平整宽阔、十分整洁。赵清芝得意地说:“这都是俺们早上一起打扫的。现在都养成习惯了,看哪里有乱丢的垃圾,都会主动拾起来。” 原来,赵清芝还是村里的卫生保洁员,每天早上7:30到9:30,她都会穿上红马甲,拿起大扫帚,认真清扫村里的街道。“因为俺家受灾严重,去年10月,村里给俺一个新工作,负责打扫家门口的几条马路,一个月多了660元的收入。”对于这份工作,赵清芝很珍惜,“真没想到,俺也能每个月领工资,日常吃穿不愁啦!” 由于王国玉身有残疾,老两口除了种地之外没有其他收入,前几年还供两个儿子读书,被村里认定为贫困户。“这两年脱了贫,没想到赶上水灾,村里根据政策,给俺家申请了公益岗位,这样一来就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村里也给俺一个工作——小麦保险协管员,给大家讲讲怎么给庄稼上保险,一年有750元的收入。”王国玉掰起手指,算起两人的收入,“再加上养老金、低保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一个月能有1300多元。” 王国玉告诉记者,“去年刚受灾时,心里可难受了。多亏了政府给的耕地补偿款和生活补助金,这两项加起来就有1.6万多元,再加上公益岗位收入,俺家才渡过难关。” 发放危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确保群众住上安全房、放心房 午后阳光正好,王国玉和妻子吃罢午饭,闲不下来,坐在沙发上一起剥起了花生。 坐北朝南的房屋宽敞明亮,墙面重新刷了白漆,沙发、茶几等家具也换了新的。要不是院里墙上的水印,看不出屋内曾被大水浸泡过。 “房子当时被鉴定为C级危房,按照面积补偿了俺们1.78万元。用这笔钱,俺们把家里四间主房、两间配房重新维修加固了一遍。现在看起来跟新房似的,比水灾前住得都好,连小儿子的婚房都准备出来啦!”王国玉告诉记者,今年开春,小儿子带着女朋友回家,两家人很快就把亲事定了下来,“按照农村习俗,这就是订婚啦。” 据介绍,灾情发生后,浚县把群众住房恢复重建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来抓,通过协调施工人员、出台奖补措施、提供贷款支持等方式,帮助群众加快修复进度,确保群众早日住上安全房、放心房。目前,已累计为受灾群众发放危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13.1亿元。 在生活救助方面,中央、省级财政加大对浚县受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力度,累计发放临时生活救助、过渡期生活补助、冬春生活救助资金7.4亿元,救助群众42.1万人次。推行“以工代赈”,为86个村发放救灾补助资金860万元,安置1720名困难群众临时就业,守住了不发生因灾返贫致贫的底线。 撸起袖子加油干,接续奋斗新生活 “老王,家里最近有啥困难没?”记者正和王国玉唠着磕,村支书王新龙来串门。 王新龙隔三差五就会到王国玉家瞧瞧。这次,他专门为王国玉的小儿子王鹏俊带来市里的创业贷款优惠政策,贷款额度提高到了20万元,利率降低了,担保人员范围更广了。 王鹏俊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务工。去年10月,他和两位同学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如今,三个人一起成立的装修装饰公司正在筹备中,预计“五一”后开业。说起小儿子的创业计划,王国玉两口子很骄傲,“儿子说今年计划完成两件人生大事,生活有希望,工作有奔头。” 谈及儿子回乡创业的初衷,王国玉说:“当年要不是村里资助,家里肯定供不了孩子读书。儿子说现在国家推进乡村振兴,希望能对家乡有所回馈。” “浚县发展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大家现在都憋着一股劲,撸起袖子加油干!”浚县县委书记王海涛告诉记者,2022年是浚县灾后重建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浚县将坚决打赢打好灾后恢复重建攻坚战,守牢民生保障底线,守牢防返贫致贫底线,帮助受灾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受灾群众,确保各领域各行业全面安全度汛。1651195538202责编:秦璐敏人民日报16511955382022[]{"email":"qinlumin@huanqiu.com","name":"秦璐敏"}
图①:午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马湖村村支书王新龙(左一)来到王国玉(右一)家走访。 袁国强摄 图②:王国玉妻子赵清芝在麦田里给小麦施肥。 朱佩娴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加大对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的临时救助力度”。 各地各部门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筑牢民生底线。本期“体验”栏目,记者走进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了解因洪涝灾害遇困群众的生活变化。 ——编 者 谷雨时节,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马湖村的农田里,绿油油的麦苗生机勃勃,一眼望不到边。61岁的农民王国玉和妻子刚刚喷完一遍病虫害防治药剂和叶面肥,站在田垄边歇会儿脚。 “庄稼生命力强着呢,抗灾夺丰收,苗情缓过来了!”王国玉说。 回忆起去年的水灾,王国玉说:“洪水把庄稼全淹了,雨下得可大咧,俺们都撤离了。大水之后回来一看,院里墙上的水印有半人高,屋里的水印没过膝盖,沙发家具全泡水里头了。” 2021年7月,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浚县境内5个蓄滞洪区全部启用,全县近一半地区被洪水淹没,受灾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8.7%。农作物受灾总面积86.3万亩,占全县耕地的80.2%。 “党和政府一直都关心着俺们受灾群众。灾后困难,从生产到生活,党和政府都给俺解决了!”王国玉说。从农田到村庄,记者跟随王国玉的脚步,实地探访浚县,感受村民们一年来的变化。 提供公益岗位,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浚县古称黎阳,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王马湖村地处粮食核心产区,王国玉老两口把家里的8亩地看得很重。 “哪怕没活,每天都要去地里瞧瞧。”一大早,王国玉和妻子赵清芝就骑着电动车下了地。这天,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给土地浇水施肥,一直忙到正午,才回到村里。 春日里,村路两旁绿树成荫,道路平整宽阔、十分整洁。赵清芝得意地说:“这都是俺们早上一起打扫的。现在都养成习惯了,看哪里有乱丢的垃圾,都会主动拾起来。” 原来,赵清芝还是村里的卫生保洁员,每天早上7:30到9:30,她都会穿上红马甲,拿起大扫帚,认真清扫村里的街道。“因为俺家受灾严重,去年10月,村里给俺一个新工作,负责打扫家门口的几条马路,一个月多了660元的收入。”对于这份工作,赵清芝很珍惜,“真没想到,俺也能每个月领工资,日常吃穿不愁啦!” 由于王国玉身有残疾,老两口除了种地之外没有其他收入,前几年还供两个儿子读书,被村里认定为贫困户。“这两年脱了贫,没想到赶上水灾,村里根据政策,给俺家申请了公益岗位,这样一来就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村里也给俺一个工作——小麦保险协管员,给大家讲讲怎么给庄稼上保险,一年有750元的收入。”王国玉掰起手指,算起两人的收入,“再加上养老金、低保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一个月能有1300多元。” 王国玉告诉记者,“去年刚受灾时,心里可难受了。多亏了政府给的耕地补偿款和生活补助金,这两项加起来就有1.6万多元,再加上公益岗位收入,俺家才渡过难关。” 发放危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确保群众住上安全房、放心房 午后阳光正好,王国玉和妻子吃罢午饭,闲不下来,坐在沙发上一起剥起了花生。 坐北朝南的房屋宽敞明亮,墙面重新刷了白漆,沙发、茶几等家具也换了新的。要不是院里墙上的水印,看不出屋内曾被大水浸泡过。 “房子当时被鉴定为C级危房,按照面积补偿了俺们1.78万元。用这笔钱,俺们把家里四间主房、两间配房重新维修加固了一遍。现在看起来跟新房似的,比水灾前住得都好,连小儿子的婚房都准备出来啦!”王国玉告诉记者,今年开春,小儿子带着女朋友回家,两家人很快就把亲事定了下来,“按照农村习俗,这就是订婚啦。” 据介绍,灾情发生后,浚县把群众住房恢复重建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来抓,通过协调施工人员、出台奖补措施、提供贷款支持等方式,帮助群众加快修复进度,确保群众早日住上安全房、放心房。目前,已累计为受灾群众发放危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13.1亿元。 在生活救助方面,中央、省级财政加大对浚县受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力度,累计发放临时生活救助、过渡期生活补助、冬春生活救助资金7.4亿元,救助群众42.1万人次。推行“以工代赈”,为86个村发放救灾补助资金860万元,安置1720名困难群众临时就业,守住了不发生因灾返贫致贫的底线。 撸起袖子加油干,接续奋斗新生活 “老王,家里最近有啥困难没?”记者正和王国玉唠着磕,村支书王新龙来串门。 王新龙隔三差五就会到王国玉家瞧瞧。这次,他专门为王国玉的小儿子王鹏俊带来市里的创业贷款优惠政策,贷款额度提高到了20万元,利率降低了,担保人员范围更广了。 王鹏俊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务工。去年10月,他和两位同学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如今,三个人一起成立的装修装饰公司正在筹备中,预计“五一”后开业。说起小儿子的创业计划,王国玉两口子很骄傲,“儿子说今年计划完成两件人生大事,生活有希望,工作有奔头。” 谈及儿子回乡创业的初衷,王国玉说:“当年要不是村里资助,家里肯定供不了孩子读书。儿子说现在国家推进乡村振兴,希望能对家乡有所回馈。” “浚县发展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大家现在都憋着一股劲,撸起袖子加油干!”浚县县委书记王海涛告诉记者,2022年是浚县灾后重建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浚县将坚决打赢打好灾后恢复重建攻坚战,守牢民生保障底线,守牢防返贫致贫底线,帮助受灾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受灾群众,确保各领域各行业全面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