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f6QNe7DkJ china.huanqiu.comarticle救援继续!失联地质人员最小25岁,为何难寻?/e3pmh1nnq/e7tl4e309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11月13日进入镇沅县者东镇樟盆村哀牢山后失联。截至11月20日上午,暂未搜索到失联人员。 据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失联人员救援指挥部消息,针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失联野外作业人员的搜救工作正在紧张进行,19日投入8支救援队伍,救援人员370余人,累计投入1370余人次,调动直升机3架,大小无人机8台,锁定两个重点区域,目前仅发现4人的一些工作、生活用品。 普洱市森林消防支队79名指战员参与搜救工作,其中24名救援人员具备悬崖向上、斜向救援等绳索救援技术。 在山上搜救了了3天的一名消防指战员说,他们携带了北斗卫星,但山上的树很粗,大树中间夹杂着竹子,森林郁闭度大,很难接收信号,目前只能靠直升机空投救援人员的补给物资。 失联人员最小25岁 镇沅县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失联的四名队员年纪不大,均为80后、90后,最小的为1996年出生。 另据央视报道,四名队员都曾当过兵。 据此前报道,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一行6人(包含4名地质人员和2名司机),来到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樟盆村哀牢山开展野外作业。按照计划,2名司机在山外等候,4名地质人员徒步进入哀牢山内部,翻过山脉到达玉溪市新平县完成预定任务。 “队员们原计划13日下午或者14日上午下山,他们所携带的干粮仅能维持一天。但直至15日,仍未见他们下山,未进山的司机于是向镇沅县报告了4人失联的情况。”镇沅县有关部门一工作人员称,失联人员最后一次与外界取得联系是13日下午。 为何专业人员也会失联? 据央视报道,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局长王鸿东表示,经过几天的搜寻,我们陆续发现了一些失联人员的活动迹象,初步判断造成这4人失联的因素为: ①受恶劣气候影响,14日到16日持续降雨,气温下降,且大雾弥漫,能见度非常低,可能导致失联人员方位判断失误; ②这一片区属于哀牢山地形地貌最为复杂的区域,山壁坡度较大、多悬崖峭壁,就算是巡护人员在平时走得少的地方也可能出现短时间的迷路现象,失联人员在迷失方向的情况下很难走出去,并且复杂的地形可能也会导致失联人员有不容程度的受伤情况。王鸿东还表示,当前的季节,哀牢山保护区内植物最为丰富,同时也分布了较多溪流,水源丰富,失联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作为长期有野外工作经验的人,保障食物和水源应该没有问题。 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 张小松)综合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鲁皖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文凌)、极目新闻、央视新闻。 1637390837939责编:张燕萍中国青年报1637390837939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4ab7399e3ac52e1f11db348c7196931a.png{"email":"zhangyanping@huanqiu.com","name":"张燕萍"}
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11月13日进入镇沅县者东镇樟盆村哀牢山后失联。截至11月20日上午,暂未搜索到失联人员。 据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失联人员救援指挥部消息,针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失联野外作业人员的搜救工作正在紧张进行,19日投入8支救援队伍,救援人员370余人,累计投入1370余人次,调动直升机3架,大小无人机8台,锁定两个重点区域,目前仅发现4人的一些工作、生活用品。 普洱市森林消防支队79名指战员参与搜救工作,其中24名救援人员具备悬崖向上、斜向救援等绳索救援技术。 在山上搜救了了3天的一名消防指战员说,他们携带了北斗卫星,但山上的树很粗,大树中间夹杂着竹子,森林郁闭度大,很难接收信号,目前只能靠直升机空投救援人员的补给物资。 失联人员最小25岁 镇沅县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失联的四名队员年纪不大,均为80后、90后,最小的为1996年出生。 另据央视报道,四名队员都曾当过兵。 据此前报道,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一行6人(包含4名地质人员和2名司机),来到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樟盆村哀牢山开展野外作业。按照计划,2名司机在山外等候,4名地质人员徒步进入哀牢山内部,翻过山脉到达玉溪市新平县完成预定任务。 “队员们原计划13日下午或者14日上午下山,他们所携带的干粮仅能维持一天。但直至15日,仍未见他们下山,未进山的司机于是向镇沅县报告了4人失联的情况。”镇沅县有关部门一工作人员称,失联人员最后一次与外界取得联系是13日下午。 为何专业人员也会失联? 据央视报道,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局长王鸿东表示,经过几天的搜寻,我们陆续发现了一些失联人员的活动迹象,初步判断造成这4人失联的因素为: ①受恶劣气候影响,14日到16日持续降雨,气温下降,且大雾弥漫,能见度非常低,可能导致失联人员方位判断失误; ②这一片区属于哀牢山地形地貌最为复杂的区域,山壁坡度较大、多悬崖峭壁,就算是巡护人员在平时走得少的地方也可能出现短时间的迷路现象,失联人员在迷失方向的情况下很难走出去,并且复杂的地形可能也会导致失联人员有不容程度的受伤情况。王鸿东还表示,当前的季节,哀牢山保护区内植物最为丰富,同时也分布了较多溪流,水源丰富,失联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作为长期有野外工作经验的人,保障食物和水源应该没有问题。 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 张小松)综合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鲁皖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文凌)、极目新闻、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