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xMVt7e3C china.huanqiu.comarticle剪影式牦牛、绶带鸟、盘羊......藏北凿刻岩画中的精灵背后藏着这些秘密/e3pmh1nnq/e7tl4e309由青藏高原考古研究专家团队与总台记者组成的“纳木错环湖科考队”走进藏北高原和无人区,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古代岩画、古遗址、古墓葬及地质地理环境,展开综合考察,并首次对藏北的凿刻岩画进行科学测年。科考队员对尼玛县128幅岩画的调查发现,藏北高海拔地区不少动物形象都在岩画中有所反映,体现了羌塘高原独特的自然与人文之美。总台记者 陈琴:现在我们是跟随科考队员来到了海拔4700米的加林山岩画这么一个分布区域,这里的位置就是在尼玛县荣玛乡依布茶卡盐湖的旁边,我们看见科考队员正在对这幅岩画进行登记和记录。加林山岩画是凿刻在火成岩上的岩画,仔细观察这个编号为55号的岩画,由方格和其他几何纹、牦牛、羊等动物组成。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 张建林:比较古老,剪影式牦牛,还有下边剪影式动物,表面还有长期风吹雨淋形成的岩晒。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国际岩画断代中心主任 汤惠生:这个穿方格的这种筒裙的这样的一个形象,跟栅栏有关。每个栅栏下都有一个动物,表明已经捕获的意思,所以说这就是北方草原的,还是一个体系一个风格。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有西藏学者到访过加林山岩画,但是像纳木错环湖科考这样系统全面调查,而且以科学测年方式展开,还是第一次。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国际岩画断代中心主任 汤惠生:这是火成岩,这里面有石英颗粒,就是比较大的石英颗粒,这看得见。测年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利用40倍显微镜,观察岩画刻痕内石英晶体的亏损情况,也就是对微腐蚀痕的观测。来自河北师范大学国际岩画断代中心的汤惠生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岩画科学测年,这也是他第一次在藏北对凿刻岩画进行科学测年。经过仔细观察,科考队在加林山岩画点共提取到五组用于科学测年的数据。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国际岩画断代中心主任 汤惠生:我把测量数据读取了,回去跟这个已知年代的石亏数据进行对比,然后就知道它的这个大概年代了。岩画上的“动物世界” 解读藏北岩画魅力野牦牛、藏羚羊、盘羊、鹰等等,这些栖息在羌塘高原的精灵出现在藏北岩画中,一幅幅生动活泼、极具藏北岩画艺术魅力的远古图画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一起去听听科考专家的解读。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 张建林:你看这个骑着马弯弓射箭这样的题材。居于中间的这个羚羊,前后有两个狼来撕咬它,这是前面一个,这后边一个,这中间是一个大羚羊,一个小羚羊,构成了一个完整画面。一大一小的两只公藏羚羊,角向前伸,旁边还有一个执弓猎人。在海拔4760米的班戈县多易岩画点,牦牛、羊、狼、鹰、猎人、巫师等图像组合的狩猎场景还很多,表现了高原史前狩猎文化的特征。这只公羊,它长长的角向后弯曲,既像北山羊,也像是藏原羚,这些都是古人的艺术想象。羌塘,即藏语“北方高地”之意,如今已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野生动物。在多易山,科考队共发现了173幅凿刻岩画。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 张建林:非常重要的发现,对我们研究藏北地区早期的游牧文化和早期文明,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料。藏北岩画既有旷野凿刻类,也有洞穴涂绘类。牦牛、羊、鹿、马、鹰、犬等动物图像,猎人、牧人、武士、巫师等人物形象居多,题材以狩猎、放牧、角斗、祭祀为主。洞穴涂绘岩画,也有丰富的内涵。总台记者 陈琴:现在我们就来到纳木错环湖科考岩画调查点的1号点,您看到这个岩画是由红色的赭石这个颜料做成的,看起来特别像一只可爱的小鸟。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 张建林:这只鸟非常特殊,在它的脖子后面有一个类似飘带。鸟的脖子上缠着飘带,这种“绶带鸟”的样式最初来自中亚,至唐代时十分盛行,青海都兰吐蕃大墓出土丝织物中也有此类纹样。而纳木错岩画中的绶带鸟,嘴上衔着枝状物,所以又叫“含绶鸟”。在纳木错四周的洞穴岩画里,身体呈对顶三角形的羊和鹿也不少。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 张建林:这种两个三角形相对的这种动物躯体,是在中亚地区比较典型的。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研究课题。在扎西岛西区,科考人员发现了两只特别美丽的公鹿。它们的鹿角向内,肚子上分别画有两道杠和3个圆圈。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 张建林:这种三个圈的这种很少见。是一个新的装饰纹样吧。专家们认为,藏北岩画图像呈现出如此丰富的内涵,与藏北自然生态环境、游牧生业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息息相关。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 李永宪:它面对这个湖泊非常开阔,然后背靠高山,所以它还是有一种就是我们藏北游牧部落比较传统的一个领地意识,在岩石上留下我们特有的印记。科考记录珍贵的西藏早期“车辆”岩画车辆是古代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也是我国游牧生业区古代岩画中的重要题材,此次科考队在尼玛县夏桑岩画遗存地,记录了一幅珍贵的车辆图像,对于青藏高原早期交通有什么意义?一起来了解一下。总台记者 陈琴:现在我们是来到尼玛县城东南方向大概130公里的卓尼乡,这里的海拔大约是4700多米,那在整个山区有大概三个岩画点。为了在陡峭的山崖上寻找这幅“车辆岩画”,科考队员和县里、乡里的十几位干部,在崖壁上攀爬了几个小时。2001年,西藏大学艺术史学者洛桑扎西曾在藏北考察中,发现并记录了这幅车辆岩画,填补了西藏车辆岩画的空白。此次考察,专家们对藏北高原早期车辆岩画的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研究。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 张建林:这个确定成车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它这个是两个车轮嘛,这个是轴,这个是它的车舆,它跟后来秦汉以后那种双辕的这种车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早期的车。这幅车辆岩画,车轮有十字形辐条,前面的挽畜为二马,专家们认为其形制属秦汉时期或更早的风格。畜力车,最早出现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两河流域,后来经草原地区向东传播,至商代已在我国北方地区使用。科考队张建林、汤惠生教授曾经在西藏阿里、青海卢山、野牛沟等地发现过车辆岩画。青藏高原远古没有使用车辆的习惯,但为什么岩画上会有车呢?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国际岩画断代中心主任 汤惠生:车更多的是一种观念文化的考古,实际上,在青藏高原中,历史上来看没有车。那它为什么要描述呢?对于狩猎所寄予的希望,有更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象征在里头。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 张建林:欧亚草原东部的车辆岩画的制作的这种习俗,从北向南通过青海,翻过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到了藏北高原,然后进一步再传播,就是车辆岩画的这种传播的线路。为了更好地保存资料,科考队员决定把这幅包括有车辆图像的画面拓印下来。拓片被送到成都,由四川大学专业技师对它进行了装裱、拍照。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 李永宪:那么这样的一个图像马拉车,骑马的人、牦牛、三只鹿、公鹿,所有的动物、人物、车辆,它们都是朝一个方向行进。目前,西藏近百处岩画遗址中已发现十余幅车辆图像,集中分布在阿里和那曲等地区。专家认为,这些车辆图像在岩画中的出现,说明车辆在高原早期畜牧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值得深入研究。1633523450435责编:杨阳央视新闻客户端16335234504352[]{"email":"yangyang@huanqiu.com","name":"杨阳"}
由青藏高原考古研究专家团队与总台记者组成的“纳木错环湖科考队”走进藏北高原和无人区,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古代岩画、古遗址、古墓葬及地质地理环境,展开综合考察,并首次对藏北的凿刻岩画进行科学测年。科考队员对尼玛县128幅岩画的调查发现,藏北高海拔地区不少动物形象都在岩画中有所反映,体现了羌塘高原独特的自然与人文之美。总台记者 陈琴:现在我们是跟随科考队员来到了海拔4700米的加林山岩画这么一个分布区域,这里的位置就是在尼玛县荣玛乡依布茶卡盐湖的旁边,我们看见科考队员正在对这幅岩画进行登记和记录。加林山岩画是凿刻在火成岩上的岩画,仔细观察这个编号为55号的岩画,由方格和其他几何纹、牦牛、羊等动物组成。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 张建林:比较古老,剪影式牦牛,还有下边剪影式动物,表面还有长期风吹雨淋形成的岩晒。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国际岩画断代中心主任 汤惠生:这个穿方格的这种筒裙的这样的一个形象,跟栅栏有关。每个栅栏下都有一个动物,表明已经捕获的意思,所以说这就是北方草原的,还是一个体系一个风格。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有西藏学者到访过加林山岩画,但是像纳木错环湖科考这样系统全面调查,而且以科学测年方式展开,还是第一次。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国际岩画断代中心主任 汤惠生:这是火成岩,这里面有石英颗粒,就是比较大的石英颗粒,这看得见。测年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利用40倍显微镜,观察岩画刻痕内石英晶体的亏损情况,也就是对微腐蚀痕的观测。来自河北师范大学国际岩画断代中心的汤惠生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岩画科学测年,这也是他第一次在藏北对凿刻岩画进行科学测年。经过仔细观察,科考队在加林山岩画点共提取到五组用于科学测年的数据。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国际岩画断代中心主任 汤惠生:我把测量数据读取了,回去跟这个已知年代的石亏数据进行对比,然后就知道它的这个大概年代了。岩画上的“动物世界” 解读藏北岩画魅力野牦牛、藏羚羊、盘羊、鹰等等,这些栖息在羌塘高原的精灵出现在藏北岩画中,一幅幅生动活泼、极具藏北岩画艺术魅力的远古图画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一起去听听科考专家的解读。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 张建林:你看这个骑着马弯弓射箭这样的题材。居于中间的这个羚羊,前后有两个狼来撕咬它,这是前面一个,这后边一个,这中间是一个大羚羊,一个小羚羊,构成了一个完整画面。一大一小的两只公藏羚羊,角向前伸,旁边还有一个执弓猎人。在海拔4760米的班戈县多易岩画点,牦牛、羊、狼、鹰、猎人、巫师等图像组合的狩猎场景还很多,表现了高原史前狩猎文化的特征。这只公羊,它长长的角向后弯曲,既像北山羊,也像是藏原羚,这些都是古人的艺术想象。羌塘,即藏语“北方高地”之意,如今已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野生动物。在多易山,科考队共发现了173幅凿刻岩画。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 张建林:非常重要的发现,对我们研究藏北地区早期的游牧文化和早期文明,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料。藏北岩画既有旷野凿刻类,也有洞穴涂绘类。牦牛、羊、鹿、马、鹰、犬等动物图像,猎人、牧人、武士、巫师等人物形象居多,题材以狩猎、放牧、角斗、祭祀为主。洞穴涂绘岩画,也有丰富的内涵。总台记者 陈琴:现在我们就来到纳木错环湖科考岩画调查点的1号点,您看到这个岩画是由红色的赭石这个颜料做成的,看起来特别像一只可爱的小鸟。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 张建林:这只鸟非常特殊,在它的脖子后面有一个类似飘带。鸟的脖子上缠着飘带,这种“绶带鸟”的样式最初来自中亚,至唐代时十分盛行,青海都兰吐蕃大墓出土丝织物中也有此类纹样。而纳木错岩画中的绶带鸟,嘴上衔着枝状物,所以又叫“含绶鸟”。在纳木错四周的洞穴岩画里,身体呈对顶三角形的羊和鹿也不少。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 张建林:这种两个三角形相对的这种动物躯体,是在中亚地区比较典型的。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研究课题。在扎西岛西区,科考人员发现了两只特别美丽的公鹿。它们的鹿角向内,肚子上分别画有两道杠和3个圆圈。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 张建林:这种三个圈的这种很少见。是一个新的装饰纹样吧。专家们认为,藏北岩画图像呈现出如此丰富的内涵,与藏北自然生态环境、游牧生业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息息相关。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 李永宪:它面对这个湖泊非常开阔,然后背靠高山,所以它还是有一种就是我们藏北游牧部落比较传统的一个领地意识,在岩石上留下我们特有的印记。科考记录珍贵的西藏早期“车辆”岩画车辆是古代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也是我国游牧生业区古代岩画中的重要题材,此次科考队在尼玛县夏桑岩画遗存地,记录了一幅珍贵的车辆图像,对于青藏高原早期交通有什么意义?一起来了解一下。总台记者 陈琴:现在我们是来到尼玛县城东南方向大概130公里的卓尼乡,这里的海拔大约是4700多米,那在整个山区有大概三个岩画点。为了在陡峭的山崖上寻找这幅“车辆岩画”,科考队员和县里、乡里的十几位干部,在崖壁上攀爬了几个小时。2001年,西藏大学艺术史学者洛桑扎西曾在藏北考察中,发现并记录了这幅车辆岩画,填补了西藏车辆岩画的空白。此次考察,专家们对藏北高原早期车辆岩画的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研究。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 张建林:这个确定成车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它这个是两个车轮嘛,这个是轴,这个是它的车舆,它跟后来秦汉以后那种双辕的这种车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早期的车。这幅车辆岩画,车轮有十字形辐条,前面的挽畜为二马,专家们认为其形制属秦汉时期或更早的风格。畜力车,最早出现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两河流域,后来经草原地区向东传播,至商代已在我国北方地区使用。科考队张建林、汤惠生教授曾经在西藏阿里、青海卢山、野牛沟等地发现过车辆岩画。青藏高原远古没有使用车辆的习惯,但为什么岩画上会有车呢?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国际岩画断代中心主任 汤惠生:车更多的是一种观念文化的考古,实际上,在青藏高原中,历史上来看没有车。那它为什么要描述呢?对于狩猎所寄予的希望,有更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象征在里头。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 张建林:欧亚草原东部的车辆岩画的制作的这种习俗,从北向南通过青海,翻过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到了藏北高原,然后进一步再传播,就是车辆岩画的这种传播的线路。为了更好地保存资料,科考队员决定把这幅包括有车辆图像的画面拓印下来。拓片被送到成都,由四川大学专业技师对它进行了装裱、拍照。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 李永宪:那么这样的一个图像马拉车,骑马的人、牦牛、三只鹿、公鹿,所有的动物、人物、车辆,它们都是朝一个方向行进。目前,西藏近百处岩画遗址中已发现十余幅车辆图像,集中分布在阿里和那曲等地区。专家认为,这些车辆图像在岩画中的出现,说明车辆在高原早期畜牧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