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YV7sX3r0v china.huanqiu.comarticle百公里耗油3.25升还高了?试驾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平息油电之争/e3pmh1nnq/e3pn60p0i【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汗青】电动汽车VS燃油汽车谁体验更好?网络上不少人对此争执得不可开交。电动车的支持者认为电车噪音低、提速快、动力响应迅速、使用成本低;燃油车的支持者们则通常都会强调油车没有里程焦虑。而比亚迪新推出的DM-i超级混动技术或许可以避免不少准车主的纠结:它将这些优点集于一体。1月16日,记者亲身试驾的搭载此技术的秦PLUS DM-i轿车,在普通道路中开出了仅3.25升/百公里的油耗。另一名同事则驾驶市面上常见的同级纯燃油车作为对照组同行,其最终油耗为6.4升/百公里。而在驾驶感受上,这辆秦PLUS DM-i也几乎可以说兼顾了燃油车与电动汽车的优点。不能全归因于“黄金右脚”众所周知,老司机开车凭借细腻稳定的油门控制、提前预判与柔和的刹车会开出相对较低的油耗/电耗,这次笔者与另一位参与驾驶的媒体老师开车也都算稳重。但须知,我们的这个油耗成绩并不算“节油王”。省油的主因还是科技的力量。与比亚迪强调性能的DM-p不同,DM-i的设计上更强调经济性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70%,有过半的进口石油需要经马六甲海峡运输,我们的石油储备也有上限,中国减少石油依赖比其他国家更加紧迫。中国消耗掉的石油中有70%被燃油汽车消耗,而如果新能源汽车能发展得再快一些,就能更快促进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变革,减轻石油对中国发展带来的不确定影响。因此,加速新能源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改变能源消费结构,事关重大。DM-i超级混动的推出,就是来源于比亚迪产业报国的情怀和社会责任的担当。据介绍,DM-i超级混动系统架构上包括: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EHS电混系统、DM-i超级混动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以及交直流车载充电器等核心零部件。同时整车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也完全自主研发。DM-i超级混动是基于超级电混系统,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主要依靠大功率高效电机进行驱动,汽油发动机的主要功能是在高效转速区发电,适时直驱。它改变了传统混动技术主要依赖发动机、以油为主的设计架构,从而大幅降低了油耗,是新能源技术的全新物种。值得一提的是,与许多混合动力车型“普通燃油发动机+电力系统”不同的是,DM-i超级混动是一个以电为主的驱动架构,全系统不过多依靠发动机。DM-i所采用的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具有超高的热效率,且系统只按照行驶工况来使用发动机,这就让发动机不需要全面兼顾高、低速转速区间,只需要聚焦高效转速区间。发动机的做工冲程时间更长,缸内燃烧更加充分,降低了燃油的消耗率,而爆发力方面的损失则正好由电机进行弥补。表现不算好,但更有意义的节油赛本次笔者试驾的是秦PLUS DM-i纯电续航55公里的版本,官方亏电综合油耗3.8升/百公里。需要注意这是亏电油耗,因为一些插混车辆的油耗参数是电池与燃油混用的结果。为了验证这个亏电油耗,我们的车辆在正式启程前也都把电量消耗到亏电状态的25%。一些续航测试是在封闭道路用60公里/小时的等速跑出来的,而这次我们的试驾活动则是在深圳的开放道路进行,有部分拥堵城市道路、也有部分高速,个人感觉这比较接近于城郊的综合使用体验,是很有参考意义的。一些节油赛还会出现各种歪招,据说有些人甚至连中控屏幕都关了,还有些人甚至会采用紧跟大卡车、低速行驶等有危险性的方式压低能耗。而我们这几辆车开得都比较佛系,都是按照导航点各自跑完全程,速度也都不慢。笔者和同车的另一位媒体老师开得也都算正常,算是日常可见的比较稳重的那种司机。我们的这辆秦PLUS DM-i在起点处加满油后,油箱即被贴上封条。按照导航跑完所有导航点后表显小计里程112公里,此时再加满油,加油量3.64升。算完平均油耗3.25升/百公里。这样的成绩在5辆同行的秦PLUS DM-i中只排第二。输了,而且舒得心服口服,因为油耗最低的A6号车开得似乎很肆意,至少车速比我们还快。值得一提的是,同行的一些车评人还是更热衷于体验性能,开得更“放飞自我”,但最高油耗数据也没有超过官方给出的3.8L的参数。一同参与测试的还有一组宋PLUS DM-i,不过具体驾驶风格笔者并不清楚,贴出油耗测试数据供参考。驾驶感受:兼具燃油车与电动车的优点DM-i在设计上更强调经济性,但并不意味着它性能不好。我们所驾驶的这辆纯电续航55公里版本的秦PLUS DM-i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7.9秒。这样的性能已经相当于一台搭载2.0T发动机的主流水平的燃油车了,这已经很不错了。而从实际驾驶的体验来看,混动可以扬长避短,DM-i超级混动的驾驶技术带来了更多的肆意感。在起步时、在低速行驶的城市工况,电动汽车开起来最舒服。因为它起步快、动力响应迅速、安静,车流中见缝插针非常肆意。而且电车充电便宜、怠速不费电、减速时的动能还能回收并反充进电池,堵车也没那么焦虑……在你最想开电动车时,DM-i超级混动就是靠电机驱动,它就是一辆电动车。但电动车也有它的不足,电机加速的后段乏力、高速能耗增加、而且跑长途有里程焦虑……在你最想换回燃油车的时候,DM-i超级混动的内燃机介入了,它就又变成了一辆燃油车。以上就是本次试驾的全部内容。驾驶感受很难用语言描绘清楚,而且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仍然希望大家能亲自去试驾感受。但可以肯定的是,电动车还是燃油车?要省油还是要性能?要便宜还是要续航?一个个让消费者们为难的选择,正在技术的发展下实现了“全都要”。1610883584606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王怡环球网1610883584606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ed42fd6f69adaeae9ba488e9759d9501u1.pn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汗青】电动汽车VS燃油汽车谁体验更好?网络上不少人对此争执得不可开交。电动车的支持者认为电车噪音低、提速快、动力响应迅速、使用成本低;燃油车的支持者们则通常都会强调油车没有里程焦虑。而比亚迪新推出的DM-i超级混动技术或许可以避免不少准车主的纠结:它将这些优点集于一体。1月16日,记者亲身试驾的搭载此技术的秦PLUS DM-i轿车,在普通道路中开出了仅3.25升/百公里的油耗。另一名同事则驾驶市面上常见的同级纯燃油车作为对照组同行,其最终油耗为6.4升/百公里。而在驾驶感受上,这辆秦PLUS DM-i也几乎可以说兼顾了燃油车与电动汽车的优点。不能全归因于“黄金右脚”众所周知,老司机开车凭借细腻稳定的油门控制、提前预判与柔和的刹车会开出相对较低的油耗/电耗,这次笔者与另一位参与驾驶的媒体老师开车也都算稳重。但须知,我们的这个油耗成绩并不算“节油王”。省油的主因还是科技的力量。与比亚迪强调性能的DM-p不同,DM-i的设计上更强调经济性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70%,有过半的进口石油需要经马六甲海峡运输,我们的石油储备也有上限,中国减少石油依赖比其他国家更加紧迫。中国消耗掉的石油中有70%被燃油汽车消耗,而如果新能源汽车能发展得再快一些,就能更快促进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变革,减轻石油对中国发展带来的不确定影响。因此,加速新能源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改变能源消费结构,事关重大。DM-i超级混动的推出,就是来源于比亚迪产业报国的情怀和社会责任的担当。据介绍,DM-i超级混动系统架构上包括: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EHS电混系统、DM-i超级混动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以及交直流车载充电器等核心零部件。同时整车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也完全自主研发。DM-i超级混动是基于超级电混系统,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主要依靠大功率高效电机进行驱动,汽油发动机的主要功能是在高效转速区发电,适时直驱。它改变了传统混动技术主要依赖发动机、以油为主的设计架构,从而大幅降低了油耗,是新能源技术的全新物种。值得一提的是,与许多混合动力车型“普通燃油发动机+电力系统”不同的是,DM-i超级混动是一个以电为主的驱动架构,全系统不过多依靠发动机。DM-i所采用的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具有超高的热效率,且系统只按照行驶工况来使用发动机,这就让发动机不需要全面兼顾高、低速转速区间,只需要聚焦高效转速区间。发动机的做工冲程时间更长,缸内燃烧更加充分,降低了燃油的消耗率,而爆发力方面的损失则正好由电机进行弥补。表现不算好,但更有意义的节油赛本次笔者试驾的是秦PLUS DM-i纯电续航55公里的版本,官方亏电综合油耗3.8升/百公里。需要注意这是亏电油耗,因为一些插混车辆的油耗参数是电池与燃油混用的结果。为了验证这个亏电油耗,我们的车辆在正式启程前也都把电量消耗到亏电状态的25%。一些续航测试是在封闭道路用60公里/小时的等速跑出来的,而这次我们的试驾活动则是在深圳的开放道路进行,有部分拥堵城市道路、也有部分高速,个人感觉这比较接近于城郊的综合使用体验,是很有参考意义的。一些节油赛还会出现各种歪招,据说有些人甚至连中控屏幕都关了,还有些人甚至会采用紧跟大卡车、低速行驶等有危险性的方式压低能耗。而我们这几辆车开得都比较佛系,都是按照导航点各自跑完全程,速度也都不慢。笔者和同车的另一位媒体老师开得也都算正常,算是日常可见的比较稳重的那种司机。我们的这辆秦PLUS DM-i在起点处加满油后,油箱即被贴上封条。按照导航跑完所有导航点后表显小计里程112公里,此时再加满油,加油量3.64升。算完平均油耗3.25升/百公里。这样的成绩在5辆同行的秦PLUS DM-i中只排第二。输了,而且舒得心服口服,因为油耗最低的A6号车开得似乎很肆意,至少车速比我们还快。值得一提的是,同行的一些车评人还是更热衷于体验性能,开得更“放飞自我”,但最高油耗数据也没有超过官方给出的3.8L的参数。一同参与测试的还有一组宋PLUS DM-i,不过具体驾驶风格笔者并不清楚,贴出油耗测试数据供参考。驾驶感受:兼具燃油车与电动车的优点DM-i在设计上更强调经济性,但并不意味着它性能不好。我们所驾驶的这辆纯电续航55公里版本的秦PLUS DM-i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7.9秒。这样的性能已经相当于一台搭载2.0T发动机的主流水平的燃油车了,这已经很不错了。而从实际驾驶的体验来看,混动可以扬长避短,DM-i超级混动的驾驶技术带来了更多的肆意感。在起步时、在低速行驶的城市工况,电动汽车开起来最舒服。因为它起步快、动力响应迅速、安静,车流中见缝插针非常肆意。而且电车充电便宜、怠速不费电、减速时的动能还能回收并反充进电池,堵车也没那么焦虑……在你最想开电动车时,DM-i超级混动就是靠电机驱动,它就是一辆电动车。但电动车也有它的不足,电机加速的后段乏力、高速能耗增加、而且跑长途有里程焦虑……在你最想换回燃油车的时候,DM-i超级混动的内燃机介入了,它就又变成了一辆燃油车。以上就是本次试驾的全部内容。驾驶感受很难用语言描绘清楚,而且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仍然希望大家能亲自去试驾感受。但可以肯定的是,电动车还是燃油车?要省油还是要性能?要便宜还是要续航?一个个让消费者们为难的选择,正在技术的发展下实现了“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