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hdxRvmC71 china.huanqiu.comarticle安康高新区:积极推行“五+”服务举措,着力构建“五心”服务体系/e3pmh1nnq/e3pn60p0i由人民日报社指导、《环球时报》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2020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发展评估报告》发布会近日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应对外部压力,推动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展开全方位讨论,形成诸多共识。发布会上,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荣获十佳优质营商环境产业园区荣誉称号。安康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罗武侠在论坛上接受采访时说,2015年9月成功升级国家高新区以来,安康高新区始终秉持“经济发展、企业发财、干部成长、人民幸福”的使命,以打造“营商环境最安康”为目标,积极推行“五+”服务举措,构建“五心”服务体系,营商环境质量排名保持全省第一方阵。“一委统筹”+“全程代办”,让市场主体舒心。高新区充分运用体制机制优势,打破部门壁垒,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组建营商环境“一委九中心”(即:营商环境委员会和全程代办、落地运营、产业大招工、现代金融、科技资源统筹、企业人才、口岸外贸、法律服务、监督投诉等九大服务中心),开发“高新区营商环境综合服务网上办事系统”,并与省、市政务服务系统深度链接融合,企业落地后240余项行政审批和九大中心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互联互通、无缝对接”,形成了全链条、全要素、系统化、精准化的高效服务体系。 “一网通办”+“集中审批”,让市场主体省心。高新区坚持以减量为核心、提速为目标、“互联网+”为手段,扎实推进以“集中审批、分类监管、全程服务、综合执法”为核心内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承接实施省政府委托下放全省四类“功能区”91项行政管理事项,创新推出环评优化、联合勘审等系列举措,坚持审批网络化、服务自助化、办事移动化为重点,纵深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探索建立“掌上办事大厅”、24小时“智慧政务”和“不打烊”自助信包箱,集中审批事项达98%以上,网上可办率达95%以上,“最多跑一次”事项达90%以上,实现了集中审批一张表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一网通办”审批模式。“一套优惠”+“叠加政策”,让市场主体放心。高新区秉持企业至上、企业家至上,创新推行“轻资产入驻”招商模式,并在科技研发、人才引进、员工购房、子女就学、产业招工等方全面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全面厚植招商竞争优势。我们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全力提供“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国家政策性金融、国家生态健康养老、陕南绿色循环发展、企业上市绿色通道等多元政策服务。“一次跑路”+“专班助企”,让市场主体安心。高新区始终聚焦掣肘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问题,围绕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推动企业快速投运、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指导企业科技创新、推进外贸服务便利便捷、帮助企业产品销售、营造舒心创业环境、维护企业经营秩序等八大要素保障,创新推出“亲商助企”、“三抓一保”(即:包抓领导+包抓部门+包抓责任人+环境保障)等服务机制,切实让企业“省力、省事、省心”,营造了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和产业生态,新增企业连续5年实现连年倍增,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一人包干”+“首问负责”,让市场主体暖心。高新区始终教育引导干部员工把服务企业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品格、一种责任,自觉践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五个不允许(即:不允许说“不知道”、“不归我管”、“这事没找过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允许因自已方便导致企业办事不方便)“三个要做到”(即:用心主动、竭尽全力、实干担当)基本工作要求,尽职尽责当好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全心服务,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的“发展指数”,构建了风清气正、规范高效的发展环境。159892545759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时报159892545759210[]{"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由人民日报社指导、《环球时报》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2020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发展评估报告》发布会近日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应对外部压力,推动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展开全方位讨论,形成诸多共识。发布会上,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荣获十佳优质营商环境产业园区荣誉称号。安康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罗武侠在论坛上接受采访时说,2015年9月成功升级国家高新区以来,安康高新区始终秉持“经济发展、企业发财、干部成长、人民幸福”的使命,以打造“营商环境最安康”为目标,积极推行“五+”服务举措,构建“五心”服务体系,营商环境质量排名保持全省第一方阵。“一委统筹”+“全程代办”,让市场主体舒心。高新区充分运用体制机制优势,打破部门壁垒,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组建营商环境“一委九中心”(即:营商环境委员会和全程代办、落地运营、产业大招工、现代金融、科技资源统筹、企业人才、口岸外贸、法律服务、监督投诉等九大服务中心),开发“高新区营商环境综合服务网上办事系统”,并与省、市政务服务系统深度链接融合,企业落地后240余项行政审批和九大中心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互联互通、无缝对接”,形成了全链条、全要素、系统化、精准化的高效服务体系。 “一网通办”+“集中审批”,让市场主体省心。高新区坚持以减量为核心、提速为目标、“互联网+”为手段,扎实推进以“集中审批、分类监管、全程服务、综合执法”为核心内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承接实施省政府委托下放全省四类“功能区”91项行政管理事项,创新推出环评优化、联合勘审等系列举措,坚持审批网络化、服务自助化、办事移动化为重点,纵深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探索建立“掌上办事大厅”、24小时“智慧政务”和“不打烊”自助信包箱,集中审批事项达98%以上,网上可办率达95%以上,“最多跑一次”事项达90%以上,实现了集中审批一张表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一网通办”审批模式。“一套优惠”+“叠加政策”,让市场主体放心。高新区秉持企业至上、企业家至上,创新推行“轻资产入驻”招商模式,并在科技研发、人才引进、员工购房、子女就学、产业招工等方全面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全面厚植招商竞争优势。我们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全力提供“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国家政策性金融、国家生态健康养老、陕南绿色循环发展、企业上市绿色通道等多元政策服务。“一次跑路”+“专班助企”,让市场主体安心。高新区始终聚焦掣肘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问题,围绕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推动企业快速投运、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指导企业科技创新、推进外贸服务便利便捷、帮助企业产品销售、营造舒心创业环境、维护企业经营秩序等八大要素保障,创新推出“亲商助企”、“三抓一保”(即:包抓领导+包抓部门+包抓责任人+环境保障)等服务机制,切实让企业“省力、省事、省心”,营造了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和产业生态,新增企业连续5年实现连年倍增,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一人包干”+“首问负责”,让市场主体暖心。高新区始终教育引导干部员工把服务企业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品格、一种责任,自觉践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五个不允许(即:不允许说“不知道”、“不归我管”、“这事没找过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允许因自已方便导致企业办事不方便)“三个要做到”(即:用心主动、竭尽全力、实干担当)基本工作要求,尽职尽责当好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全心服务,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的“发展指数”,构建了风清气正、规范高效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