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yt1mgRBJ7n china.huanqiu.comarticle优化政务服务生态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e3pmh1nnq/e3pn60p0i寿光市牢固树立“政府就是企业的服务员、服务企业是本质”的理念,拿出为家人办事的态度服务企业,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以全天候不打烊的店小二服务,全力打造企业满意的寿光品牌。2019年在山东省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中,位居全省137个县市区第一名,获得潍坊市营商环境工作考核第一名。实际工作中紧盯优化政务服务生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总目标,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智能化、区块化、便民化、一体化”的“四化”建设,实现了重点工作有突破、常规工作有创新、日常工作有提升。(一)坚持“数聚赋能”,推动政务服务“智能化”。一是实行标准化流程再造。精选“一件事”50项,开设网上联办模块,公布零基础标准模板,逐个事项通过并联审批、容缺办理、帮代办等措施进行整链条流程再造,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一看就明白、一填就正确、一次就办好”;在传统“一窗受理”工作基础上创新思路,一方面提倡网办优先,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线上常办事项、指南知晓率,引导群众网上办事,另一方面对确须线下提报事项实行无差别一窗受理,开创“一窗受理+网上审批”新模式。二是深化网上办理。建成24小时不打烊电子政务大厅和自助服务区,并将常办事项流程制成系列小视频公开发布,指导企业和群众线上办理业务,让政务事项办理就像网购一样便捷。其中,针对企业注册业务,专门开发了企业注册远程身份认证系统,实行企业注册“线上申报、预审、办理、公开和监督”,新设企业通过网上申报、一窗受理,同步完成登记、刻章、开户、涉税、社保、医保、公积金开户等网络备案,今年企业登记网上办理9573件,网办率达到 93%,基本实现“零纸张、零见面、零跑腿”。三是加快数据共享。全面开展政务服务数据统筹,共享共用全市20个审批相关部门的信息数据,开发并应用于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义务教育入学服务、户籍落户查询、工程建设项目电子证照辅助审批等8个便民利企模块,累计减少群众、企业跑腿49.5万次,审批效能大幅提高。 (二)首创“验收即拿证”,推行政务服务“区块化”。聚焦工程建设项目手续办理的堵点难点,大力推行“验收即拿证”机制,对工程自竣工验收到办理不动产证整段流程进行大刀阔斧改革。改革前,建设单位需先后对接五、六个业务部门,程序多、时间长;改革后,推行区块化审批,划分为“联合验收”“竣工备案”“不动产登记”三个区块,实现了区块间的信息推送共享、材料同步审查,打破了部门壁垒,有效压缩了审批之外的“空窗期”。今年3月份,北大荒粮食集团寿光分公司为粮食仓库办理手续,从竣工验收备案到获取不动产权证书,耗时仅1小时,节省办理时间45天。4月29日,中南·世纪星城2栋高层住宅在联合验收通过后就进行网上验收备案,次日上午即办结了首次不动产登记,小区业主同步实现了“交房即拿证”。经统计,我市已精简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审批要件84项,从立项到验收备案审批时间压减至30天以内,20多个项目已享受到“验收即拿证”服务,整体审批效率提速70%以上,经验做法多次在省新闻联播、大众日报等重点媒体报道、推广。(三)坚持“主动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一是提供“面对面”代办服务。专门组建市代办服务办公室,建立市、镇、园区三级代办机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到项目现场面对面提供审批服务,2019年12月,对寿光农产品交易市场项目进行上门服务、全程代办,完成了立项、土地出让合同、施工许可证等9项审批手续,其中,从取得土地到施工许可2周之内完成。目前已对74家企业签订代办服务协议、开展上门服务215次、代办手续370多件,为59个市级重点项目提供了现场审批服务,企业满意度100%。二是发放零成本“服务大礼包”。全面推行4枚印章、证照邮寄、打印复印等服务费用“政府开支、企业免单”,发放优化营商环境“口袋书”、税费政策宣传册、单位公积金及社保办理流程图等企业开办事项说明的“服务大礼包”,实现一站送服务、打包送政策。目前有新设立企业5400余家享受到 “免单”服务,为企业节约成本40余万元,惠及广大企业和群众。三是提供“好差评”投诉服务。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综合运用电话回访、现场随访、纸质测评卡、电子评价器、投诉建议二维码、监督投诉电话等多种评价渠道,全方位收集办事群众意见建议,形成评价、归集、分析、核实、整改、再评价的闭环链条,确保群众的“好差评”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今年以来,共收集“好差评”8605条,整体好评率99.7%。(四)坚持“市镇同步”,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瞄准“办事群众和企业来自哪里,改革就延伸覆盖到哪里”的目标,加快推进市镇行政审批“一张网”建设。一方面,致力拓展“一体化”广度。坚持标准引领,以“六有一能”(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网络、有设备、有经费、能办事)为基本要求,进一步提升镇街(区)及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便民服务标准化水平。在全市15个镇街区、59家银行网点开设企业开办专区,并将营业执照申领、印章刻制、银行开户、涉税办理、社保登记、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开户等业务纳入企业开办“一条龙”服务,办事群众不出乡镇就能开公司、办企业,全流程仅需1个环节、0.5个工作日。目前,已对银行网点负责企业开办的65名人员进行了培训,专属服务遍布各乡镇街道,服务于全市经济。另一方面,致力拓展“一体化”深度。按照“五减一增”要求公布了“市镇通办”清单,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网、“寿光云”APP和政务服务微信平台等线上平台,在15个镇街区设置自助服务终端,推动政务服务向乡镇、社区、村庄延伸,届时网办事项可直接通过终端机办理,构建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审批服务新格局。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以“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为主线,紧盯企业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诉求愿望,以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为抓手,不断完善审批服务标准化体系,加快提升审批服务信息化服务水平,全力打造宽进、严管、便民、公开全省政务服务示范标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159365572123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时报159365572123210[]//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808e94cf68f593501d27bb4323f112c5u5.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寿光市牢固树立“政府就是企业的服务员、服务企业是本质”的理念,拿出为家人办事的态度服务企业,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以全天候不打烊的店小二服务,全力打造企业满意的寿光品牌。2019年在山东省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中,位居全省137个县市区第一名,获得潍坊市营商环境工作考核第一名。实际工作中紧盯优化政务服务生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总目标,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智能化、区块化、便民化、一体化”的“四化”建设,实现了重点工作有突破、常规工作有创新、日常工作有提升。(一)坚持“数聚赋能”,推动政务服务“智能化”。一是实行标准化流程再造。精选“一件事”50项,开设网上联办模块,公布零基础标准模板,逐个事项通过并联审批、容缺办理、帮代办等措施进行整链条流程再造,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一看就明白、一填就正确、一次就办好”;在传统“一窗受理”工作基础上创新思路,一方面提倡网办优先,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线上常办事项、指南知晓率,引导群众网上办事,另一方面对确须线下提报事项实行无差别一窗受理,开创“一窗受理+网上审批”新模式。二是深化网上办理。建成24小时不打烊电子政务大厅和自助服务区,并将常办事项流程制成系列小视频公开发布,指导企业和群众线上办理业务,让政务事项办理就像网购一样便捷。其中,针对企业注册业务,专门开发了企业注册远程身份认证系统,实行企业注册“线上申报、预审、办理、公开和监督”,新设企业通过网上申报、一窗受理,同步完成登记、刻章、开户、涉税、社保、医保、公积金开户等网络备案,今年企业登记网上办理9573件,网办率达到 93%,基本实现“零纸张、零见面、零跑腿”。三是加快数据共享。全面开展政务服务数据统筹,共享共用全市20个审批相关部门的信息数据,开发并应用于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义务教育入学服务、户籍落户查询、工程建设项目电子证照辅助审批等8个便民利企模块,累计减少群众、企业跑腿49.5万次,审批效能大幅提高。 (二)首创“验收即拿证”,推行政务服务“区块化”。聚焦工程建设项目手续办理的堵点难点,大力推行“验收即拿证”机制,对工程自竣工验收到办理不动产证整段流程进行大刀阔斧改革。改革前,建设单位需先后对接五、六个业务部门,程序多、时间长;改革后,推行区块化审批,划分为“联合验收”“竣工备案”“不动产登记”三个区块,实现了区块间的信息推送共享、材料同步审查,打破了部门壁垒,有效压缩了审批之外的“空窗期”。今年3月份,北大荒粮食集团寿光分公司为粮食仓库办理手续,从竣工验收备案到获取不动产权证书,耗时仅1小时,节省办理时间45天。4月29日,中南·世纪星城2栋高层住宅在联合验收通过后就进行网上验收备案,次日上午即办结了首次不动产登记,小区业主同步实现了“交房即拿证”。经统计,我市已精简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审批要件84项,从立项到验收备案审批时间压减至30天以内,20多个项目已享受到“验收即拿证”服务,整体审批效率提速70%以上,经验做法多次在省新闻联播、大众日报等重点媒体报道、推广。(三)坚持“主动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一是提供“面对面”代办服务。专门组建市代办服务办公室,建立市、镇、园区三级代办机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到项目现场面对面提供审批服务,2019年12月,对寿光农产品交易市场项目进行上门服务、全程代办,完成了立项、土地出让合同、施工许可证等9项审批手续,其中,从取得土地到施工许可2周之内完成。目前已对74家企业签订代办服务协议、开展上门服务215次、代办手续370多件,为59个市级重点项目提供了现场审批服务,企业满意度100%。二是发放零成本“服务大礼包”。全面推行4枚印章、证照邮寄、打印复印等服务费用“政府开支、企业免单”,发放优化营商环境“口袋书”、税费政策宣传册、单位公积金及社保办理流程图等企业开办事项说明的“服务大礼包”,实现一站送服务、打包送政策。目前有新设立企业5400余家享受到 “免单”服务,为企业节约成本40余万元,惠及广大企业和群众。三是提供“好差评”投诉服务。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综合运用电话回访、现场随访、纸质测评卡、电子评价器、投诉建议二维码、监督投诉电话等多种评价渠道,全方位收集办事群众意见建议,形成评价、归集、分析、核实、整改、再评价的闭环链条,确保群众的“好差评”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今年以来,共收集“好差评”8605条,整体好评率99.7%。(四)坚持“市镇同步”,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瞄准“办事群众和企业来自哪里,改革就延伸覆盖到哪里”的目标,加快推进市镇行政审批“一张网”建设。一方面,致力拓展“一体化”广度。坚持标准引领,以“六有一能”(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网络、有设备、有经费、能办事)为基本要求,进一步提升镇街(区)及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便民服务标准化水平。在全市15个镇街区、59家银行网点开设企业开办专区,并将营业执照申领、印章刻制、银行开户、涉税办理、社保登记、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开户等业务纳入企业开办“一条龙”服务,办事群众不出乡镇就能开公司、办企业,全流程仅需1个环节、0.5个工作日。目前,已对银行网点负责企业开办的65名人员进行了培训,专属服务遍布各乡镇街道,服务于全市经济。另一方面,致力拓展“一体化”深度。按照“五减一增”要求公布了“市镇通办”清单,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网、“寿光云”APP和政务服务微信平台等线上平台,在15个镇街区设置自助服务终端,推动政务服务向乡镇、社区、村庄延伸,届时网办事项可直接通过终端机办理,构建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审批服务新格局。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以“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为主线,紧盯企业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诉求愿望,以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为抓手,不断完善审批服务标准化体系,加快提升审批服务信息化服务水平,全力打造宽进、严管、便民、公开全省政务服务示范标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