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ylZHW21s8S china.huanqiu.comarticle成都市青白江区创新提能谋发展 赋能营商新环境/e3pmh1nnq/e3pn60p0i成都市青白江区位于成都市东北部,是成德绵经济走廊核心区域,是全国唯一依托铁路港设立的自贸区,拥有首批国家级物流枢纽,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青白江区也是“一带一路”大港区的引领区,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中成都北部发展的主战场和桥头堡。2019年底成功获批综保区,正在申报铁路港国家级经开区核心区。这“四区一枢纽”叠加的战略优势,成为青白江转型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2019年,青白江区营商环境建设取得诸多成效,组建全省首家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建设局,自贸区80余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企业实现“0费用开办、2小时领照、4小时营业”,部分重点许可事项提速90%以上等等。2020年,围绕“创新提能”这一主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堵点,按照“国际可比、国内领先、青白江特色”的原则,对标世行和国家、省、市营商环境测评体系,制定出台《成都市青白江区进一步优化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暨优化营商环境“新政30条”,明确30项重点任务264条改革举措,涵盖企业从初创、经营到注销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内容,以企业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迅速提升,取得多项新成效。一、对标国际水准,打造世界一流铁路港,贸易环境更加高效优渥一是推进口岸减税降费。实施口岸基础作业“零收费”。连续四年向成都铁路口岸运营平台购买国际业务操作服务,全面实现成都铁路口岸基础作业“零收费”,截止目前累计为企业节约物流操作费用超亿元。全面开展关税保证保险试点改革。成都国际铁路港自2018年11月启动关税保证保险试点改革以来,共开展300余票,担保税款1.1亿元,大幅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国首创中欧班列运费机制改革。率先试点中欧班列“一单到底、两段结算”运费机制改革试点,实现国内段运费不计入进口货物完税价格,拓展应用品类从进口整车扩大到锌精矿、纸浆、冻肉等商品,有效降低企业税务负担。二是压缩货物整体通关时效。建立通关时效公示机制。定期召开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专项工作协调会,集中解决关联单位之间联动不够、场站操作效率不高以及通关异常等问题。建立通关时效工作群,以目标为导向定期预警并通报通关时间超长企业名单。优化通关模式。加快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货物抵港后企业可自行高效转场至保(B),无需再经成都铁路口岸转关;加快506《运抵报告》数据申报通道建设,实现“电子运抵、自动放行”,进一步压缩整体通关时效。强化通关服务保障。场站作业实行“7*24”小时转运制,铁路口岸及保(B)实施“7*24”通关服务,及时响应客户转运、查验等作业需求,全面压缩进出口货物等待通关时间。二、创新智慧服务,拓宽办事渠道,政务环境更加便企利民一是探索智慧勘验新模式。运输经营许可以钉钉办公软件为支撑,再造远程审批流程,通过直播连线勘验、线上签字填表、网上传输结果等,做到审批全程“零跑路”,无需企业法人到达现场。1-5月,实施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智慧勘验47件,占申请总数的64%。食品经营许可采取外网申报、远程勘验、内网审批、限时办结等方式,运用QQ、微信等工具远程勘验食品经营场所设置、设施设备等现场条件,平均勘验时间由1小时/户缩短至15分钟/户,整体提速75%。1-5月共实施食品经营许可智慧勘验300余次,占勘验申请总数的70%。 二是拓展渠道优服务。推行青广合作“跨区通办”,围绕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和加快推进青白江与广汉跨区域融合发展要求,在全省率先打破行政地域限制,实现企业开办、税务、户政等33个行政审批事项跨区域同标准办理。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向产业功能区延伸,建成欧洲产业城小欧政务e站,可集中办理企业注册登记、工程建设、纳税申报等27个事项。健全网上办事大厅,全面梳理网上办事指南,实现全区涉企事项100%网上可办。出台免费寄递服务制度,在三级政务服务系统全面开展免费寄递服务。创新建设专业化、社会化、集成化、标准化“智能问税”云平台,常见涉税问题自动识别和应答,已接听电话13161通,答复率100%。三是科技防疫保安全。实行“公众号+服务前移”。依托“青白江服务”微信公众号,优化政务服务一键咨询功能,公开全区政务服务体系咨询电话35个,为办事群众提供精准的事前咨询引导服务,减少因资料不全造成往返跑腿的现象。实行“自助办+分秒可取”。拓展24小时政务智能自助服务功能,新增多台自助设备,实现税务、医疗、社保、公积金、房产、护照、身份证等事务“零排队、零等待”自助办理,日均减少200余名办事群众进入政务大厅排队聚集。实行“健康码+智能排查”。在政务大厅入口处专门安装2台天府健康通二维码扫描登记仪和1台热成像自动体温检测仪,创新实施“看、问、测、核、办”五步工作法和健康情况“自主申报+智慧管理”,对大厅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逐一进行健康排查,着力维护健康、安全、和谐的办事环境。三、放宽市场准入,持续擦亮“青松办”品牌,市场环境更加宽松便利一是市场主体服务再优化。坚持“五个一样”服务标准,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外商投资“非禁即入”。深入推进企业开业“2小时领照、4小时营业”“五个一”服务模式,依托“营商通”APP,实现手机端自助办理营业执照登记、公章刻制备案、涉税事项填报、银行开户预约、银行融资等业务,坚持为新办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印章服务,有关经验被省政府办公厅纳入“放管服”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市场活力持续高涨,1-5月,全区共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9066户,同比增长69.1%。二是项目审批服务再提速。不断精简审批流程,大幅压缩审批时限,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审批耗时由原来的200多个工作日压缩至50个工作日内。创新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限提速64.7%,已有82个项目纳入承诺制服务,涉及总投资约526亿元,其中58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大力推进区域评估“1+8”决策模式,实现企业拿地即可开工。在自贸区探索试行6类项目施工许可豁免,有效压减报建周期。自贸区内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纳入承诺制管理,审批部门不再组织技术评审,实现企业即来即办、现场办结。三是涉疫审批服务再加快。坚持为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生产线建设等防疫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即来即办,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服务,高效为科尔化工、棉之坊等企业办理涉疫审批400余件,确保相关企业顺利开展医疗用品生产工作,为抗击疫情提供物资保障。四、创新监管方式,强化权益保障,法治环境更加公平正义一是优化监管执法。深入推进信用分类分级监管。依托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完成全区11万余户市场主体的信用积分评分;在全国率先实施“一单四库”市场监管新模式,积极探索食品等重点领域“双随机+信用分类”监管,实现随机监管与专项整治的有机融合,形成的《“一单四库”市场监管新模式》改革案例分别被省自贸办推荐申报商务部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通过中国市场监管学会“智慧监管十大创新举措”初选。实施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体系建设工程,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蓝天”行动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严厉打击严重恶意侵权、反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截止目前,累计查处各类知识产权违法案件11件,结案11件(移送公安分局1件)。推进知识产权非诉纠纷解决,已设立知识产权非诉纠纷维权调解站(点)28个、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站6个。二是提升办案质效。创新案件繁简识别、分配、办理方式,推动不同类型、不同需求案件分层办理,大力实施多元调解、简案快办、繁案精审,70%以上案件进入审执快车道,民商、执行案件办案用时分别下降12天、21天。实现院庭长办案常态化,优质审判资源效应充分释放。积极稳妥开展破产清算工作,引导产能落后、丧失经营价值的企业有序退出市场,盘活存量资产和闲置资源,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老工业基本转型升级。盘活闲置工业和仓储用地361亩,化解债务192亿余元。九三集团成都粮油食品公司破产清算案作为全省首例由中小投资者申请破产的创新性案例,受到省、市两级法院高度肯定。三是优化法律服务。开展“律师进园区助防疫帮复工”专项行动,组建“中小微企业服务团”,深入产业功能区提供“政策解读”、“法律帮扶”、“建言献策”等服务,助力企业应对疫情期间的法律难题。组织全区18名律师成立“不可抗力”事实证明专项服务律师团,减少疫情给外贸企业造成的国际贸易合同、承包合同违约损失;推行涉出入境签证等7大类公证“最多跑一次”,除疑难复杂公证事项外,实现46项公证事项立等可取或24小时出证;推行法律援助申请受理“全域通办”,实行“容缺办理”,解决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异地不能办,重复跑、多次跑”等问题。2020年,青白江区将顺应时代发展,强力推进营商环境各领域工作创新提能,在更多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青”松办品牌举措,更多领域营商环境指标进入国际国内先进行列,让企业身处营商新环境,“青”松办成事!159287906971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时报159287906971210[]{"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成都市青白江区位于成都市东北部,是成德绵经济走廊核心区域,是全国唯一依托铁路港设立的自贸区,拥有首批国家级物流枢纽,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青白江区也是“一带一路”大港区的引领区,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中成都北部发展的主战场和桥头堡。2019年底成功获批综保区,正在申报铁路港国家级经开区核心区。这“四区一枢纽”叠加的战略优势,成为青白江转型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2019年,青白江区营商环境建设取得诸多成效,组建全省首家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建设局,自贸区80余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企业实现“0费用开办、2小时领照、4小时营业”,部分重点许可事项提速90%以上等等。2020年,围绕“创新提能”这一主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堵点,按照“国际可比、国内领先、青白江特色”的原则,对标世行和国家、省、市营商环境测评体系,制定出台《成都市青白江区进一步优化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暨优化营商环境“新政30条”,明确30项重点任务264条改革举措,涵盖企业从初创、经营到注销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内容,以企业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迅速提升,取得多项新成效。一、对标国际水准,打造世界一流铁路港,贸易环境更加高效优渥一是推进口岸减税降费。实施口岸基础作业“零收费”。连续四年向成都铁路口岸运营平台购买国际业务操作服务,全面实现成都铁路口岸基础作业“零收费”,截止目前累计为企业节约物流操作费用超亿元。全面开展关税保证保险试点改革。成都国际铁路港自2018年11月启动关税保证保险试点改革以来,共开展300余票,担保税款1.1亿元,大幅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国首创中欧班列运费机制改革。率先试点中欧班列“一单到底、两段结算”运费机制改革试点,实现国内段运费不计入进口货物完税价格,拓展应用品类从进口整车扩大到锌精矿、纸浆、冻肉等商品,有效降低企业税务负担。二是压缩货物整体通关时效。建立通关时效公示机制。定期召开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专项工作协调会,集中解决关联单位之间联动不够、场站操作效率不高以及通关异常等问题。建立通关时效工作群,以目标为导向定期预警并通报通关时间超长企业名单。优化通关模式。加快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货物抵港后企业可自行高效转场至保(B),无需再经成都铁路口岸转关;加快506《运抵报告》数据申报通道建设,实现“电子运抵、自动放行”,进一步压缩整体通关时效。强化通关服务保障。场站作业实行“7*24”小时转运制,铁路口岸及保(B)实施“7*24”通关服务,及时响应客户转运、查验等作业需求,全面压缩进出口货物等待通关时间。二、创新智慧服务,拓宽办事渠道,政务环境更加便企利民一是探索智慧勘验新模式。运输经营许可以钉钉办公软件为支撑,再造远程审批流程,通过直播连线勘验、线上签字填表、网上传输结果等,做到审批全程“零跑路”,无需企业法人到达现场。1-5月,实施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智慧勘验47件,占申请总数的64%。食品经营许可采取外网申报、远程勘验、内网审批、限时办结等方式,运用QQ、微信等工具远程勘验食品经营场所设置、设施设备等现场条件,平均勘验时间由1小时/户缩短至15分钟/户,整体提速75%。1-5月共实施食品经营许可智慧勘验300余次,占勘验申请总数的70%。 二是拓展渠道优服务。推行青广合作“跨区通办”,围绕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和加快推进青白江与广汉跨区域融合发展要求,在全省率先打破行政地域限制,实现企业开办、税务、户政等33个行政审批事项跨区域同标准办理。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向产业功能区延伸,建成欧洲产业城小欧政务e站,可集中办理企业注册登记、工程建设、纳税申报等27个事项。健全网上办事大厅,全面梳理网上办事指南,实现全区涉企事项100%网上可办。出台免费寄递服务制度,在三级政务服务系统全面开展免费寄递服务。创新建设专业化、社会化、集成化、标准化“智能问税”云平台,常见涉税问题自动识别和应答,已接听电话13161通,答复率100%。三是科技防疫保安全。实行“公众号+服务前移”。依托“青白江服务”微信公众号,优化政务服务一键咨询功能,公开全区政务服务体系咨询电话35个,为办事群众提供精准的事前咨询引导服务,减少因资料不全造成往返跑腿的现象。实行“自助办+分秒可取”。拓展24小时政务智能自助服务功能,新增多台自助设备,实现税务、医疗、社保、公积金、房产、护照、身份证等事务“零排队、零等待”自助办理,日均减少200余名办事群众进入政务大厅排队聚集。实行“健康码+智能排查”。在政务大厅入口处专门安装2台天府健康通二维码扫描登记仪和1台热成像自动体温检测仪,创新实施“看、问、测、核、办”五步工作法和健康情况“自主申报+智慧管理”,对大厅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逐一进行健康排查,着力维护健康、安全、和谐的办事环境。三、放宽市场准入,持续擦亮“青松办”品牌,市场环境更加宽松便利一是市场主体服务再优化。坚持“五个一样”服务标准,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外商投资“非禁即入”。深入推进企业开业“2小时领照、4小时营业”“五个一”服务模式,依托“营商通”APP,实现手机端自助办理营业执照登记、公章刻制备案、涉税事项填报、银行开户预约、银行融资等业务,坚持为新办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印章服务,有关经验被省政府办公厅纳入“放管服”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市场活力持续高涨,1-5月,全区共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9066户,同比增长69.1%。二是项目审批服务再提速。不断精简审批流程,大幅压缩审批时限,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审批耗时由原来的200多个工作日压缩至50个工作日内。创新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限提速64.7%,已有82个项目纳入承诺制服务,涉及总投资约526亿元,其中58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大力推进区域评估“1+8”决策模式,实现企业拿地即可开工。在自贸区探索试行6类项目施工许可豁免,有效压减报建周期。自贸区内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纳入承诺制管理,审批部门不再组织技术评审,实现企业即来即办、现场办结。三是涉疫审批服务再加快。坚持为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生产线建设等防疫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即来即办,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服务,高效为科尔化工、棉之坊等企业办理涉疫审批400余件,确保相关企业顺利开展医疗用品生产工作,为抗击疫情提供物资保障。四、创新监管方式,强化权益保障,法治环境更加公平正义一是优化监管执法。深入推进信用分类分级监管。依托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完成全区11万余户市场主体的信用积分评分;在全国率先实施“一单四库”市场监管新模式,积极探索食品等重点领域“双随机+信用分类”监管,实现随机监管与专项整治的有机融合,形成的《“一单四库”市场监管新模式》改革案例分别被省自贸办推荐申报商务部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通过中国市场监管学会“智慧监管十大创新举措”初选。实施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体系建设工程,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蓝天”行动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严厉打击严重恶意侵权、反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截止目前,累计查处各类知识产权违法案件11件,结案11件(移送公安分局1件)。推进知识产权非诉纠纷解决,已设立知识产权非诉纠纷维权调解站(点)28个、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站6个。二是提升办案质效。创新案件繁简识别、分配、办理方式,推动不同类型、不同需求案件分层办理,大力实施多元调解、简案快办、繁案精审,70%以上案件进入审执快车道,民商、执行案件办案用时分别下降12天、21天。实现院庭长办案常态化,优质审判资源效应充分释放。积极稳妥开展破产清算工作,引导产能落后、丧失经营价值的企业有序退出市场,盘活存量资产和闲置资源,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老工业基本转型升级。盘活闲置工业和仓储用地361亩,化解债务192亿余元。九三集团成都粮油食品公司破产清算案作为全省首例由中小投资者申请破产的创新性案例,受到省、市两级法院高度肯定。三是优化法律服务。开展“律师进园区助防疫帮复工”专项行动,组建“中小微企业服务团”,深入产业功能区提供“政策解读”、“法律帮扶”、“建言献策”等服务,助力企业应对疫情期间的法律难题。组织全区18名律师成立“不可抗力”事实证明专项服务律师团,减少疫情给外贸企业造成的国际贸易合同、承包合同违约损失;推行涉出入境签证等7大类公证“最多跑一次”,除疑难复杂公证事项外,实现46项公证事项立等可取或24小时出证;推行法律援助申请受理“全域通办”,实行“容缺办理”,解决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异地不能办,重复跑、多次跑”等问题。2020年,青白江区将顺应时代发展,强力推进营商环境各领域工作创新提能,在更多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青”松办品牌举措,更多领域营商环境指标进入国际国内先进行列,让企业身处营商新环境,“青”松办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