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ygmDLaZ5Bu china.huanqiu.comarticle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当好东北振兴的排头兵/e3pmh1nnq/e3pn60p0i葫芦岛市将2020年确定为营商环境建设年,并调整完善了以市委书记和市长为组长的市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葫芦岛市市长王力威对营商环境工作提出“要树立大口径、大格局的全新理念,把‘内涵做够、做透’、‘外延到边、到沿’”。高位推动,精准发力取得新突破2019年,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葫芦岛市认真完成了各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8月,国家发改委组织开展了东北地区(含内蒙古)营商环境试评价活动,葫芦岛市成为其21个城市之一参与其中。目前,葫芦岛市已形成全新的组织领导制度,高位推动、谋划营商环境建设。调整完善了以市委书记和市长为组长的市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体制机制创新、市场环境优化、企业减负、诚信葫芦岛、法治体系建设、营商文化等9个专题组;市政府创新营商环境建设领导机制,由市长分管市营商局,副市长协助市长负责分管领域的营商环境建设,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同步调整领导分工;建立了周协调、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的常态化工作机制。高位推动下,葫芦岛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不断取得新突破。夯实平台,抓服务。目前,葫芦岛市电子政务外网覆盖市、县、乡(镇),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3%;基本完成了“10+1”政务服务事项入库,政务服务事项入库2万多个(按要求,7100多个完成流程定制)。同时,取消、下放、调整行政职权325项,全力推进了“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面推动了政务服务向移动端延伸,例如葫芦岛“城市频道”及社保、医保、公安等相关政务服务纳入“辽事通”(省便民服务APP),这一典型做法在辽宁全省得以推广。如今,葫芦岛市在认领事项、工作进度和完成质量等方面均居全省前列。深化改革,抓活力。今年以来,葫芦岛市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攻坚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办事难、效率低、负担重等痛点堵点问题,深入查找分析原因,制定方案逐一整改落实,目前,市县各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其中,有30个可进行“不见面办理”;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保证百姓办事只进一门。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实现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完善制度,抓效能。去年,葫芦岛市完成了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搬迁改造,30余家单位、692个政务服务事项集中进厅审批。在强化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的规范管理的同时,推行了“一窗通办”、“主动帮办、协同代办”、自助办、证照EMS免费寄等服务和容缺受理、“好差评”等制度,实现了 “项目管家”全覆盖(企业〈项目〉共1233户),目前,共解决各类问题491余个。紧盯问题,抓整治。2019年,葫芦岛市统筹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突出问题”及第二批“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解决了各类问题214个,建立长效机制153项。同时,辽宁省营商局对全省专项整治进行了中期考核评估,葫芦岛市被评为“好”等次。开展了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梳理了葫芦岛市政府失信问题共259个,截至目前,已清还拖欠款近2亿多元。开展“零容忍”、“严追责”查处案件行动,2017年以来,我市共受理涉企营商环境投诉案件158件,已办结151件。同时,加大对损害营商环境案件追责、问责力度。全市共通报(曝光)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33起,处理56人。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取得好成效不动产服务,是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为创新不动产服务新模式,葫芦岛市积极探索组建不动产登记中心,坚持业务办理“零次跑理念”,以“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工作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登记发证时限由30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并开展手机移动支付、自助打证取证、网上司法查询等10多项便民服务。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营商环境开展科学评估,并引入世界银行标准,共发现问题273个,已解决229个。2017年11月,在全省率先全面下调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为全市纳税人减轻税负1.2亿元左右,受惠面达90%以上。学习先进经验,完善工作制度2018年以来,我市先后到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深圳、天津、成都、重庆、武汉和湖南等先进地区学习营商环境建设经验,复制了“非工程建设审批区”等10多项措施, 同时,在兴城设立国内首个“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园区”,按照企业和群众要求,建立项目管家工作站、营商环境监督员工作站,配置税务等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落实现有政策,试验创新做法,并复制推广。从2018年起,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制、优化准入服务等方式,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特殊情况1个工作日),尤其是2019年以来,我市自加压力,将一般性企业设立登记时间由3天压缩为1.5天。我市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针对8大类工程建设项目、4个阶段,采取统一“派转”、“一个窗口”收件出件、“一枚印章”审批、“一网、一表、一档、一卷”等审批模式,做到任务、主体、时限“三明确”实现了9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我市将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向基层延伸,完善了基层乡镇、街道和社区的营商环境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以连山区化工街道为代表的基层乡镇街道实现了职能服务窗口前移,打造了一站式服务。创新服务,疫情期间“不打烊”疫情防控期间,葫芦岛市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手段,采取网上办为主、现场办为辅的服务模式,全力推行网上办、预约办、快递送达及不见面审批,切实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政务服务。积极破题,树立大格局的全新理念今年,葫芦岛市将以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以“优化营商环境、转变工作作风”为主线,以“重强抓”专项行动为载体,以“营商环境建设年”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全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为葫芦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优良的环境保障。对此,葫芦岛市市长王力威提出,要努力在营商环境“顺”字上破题,树立大口径、大格局的全新理念,进一步强化“八抓十改”,全方位谋划、推进营商环境建设。159238022351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时报159238022351210[]//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47624c6c1b217124971fa1d8fd63edc4u5.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葫芦岛市将2020年确定为营商环境建设年,并调整完善了以市委书记和市长为组长的市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葫芦岛市市长王力威对营商环境工作提出“要树立大口径、大格局的全新理念,把‘内涵做够、做透’、‘外延到边、到沿’”。高位推动,精准发力取得新突破2019年,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葫芦岛市认真完成了各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8月,国家发改委组织开展了东北地区(含内蒙古)营商环境试评价活动,葫芦岛市成为其21个城市之一参与其中。目前,葫芦岛市已形成全新的组织领导制度,高位推动、谋划营商环境建设。调整完善了以市委书记和市长为组长的市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体制机制创新、市场环境优化、企业减负、诚信葫芦岛、法治体系建设、营商文化等9个专题组;市政府创新营商环境建设领导机制,由市长分管市营商局,副市长协助市长负责分管领域的营商环境建设,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同步调整领导分工;建立了周协调、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的常态化工作机制。高位推动下,葫芦岛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不断取得新突破。夯实平台,抓服务。目前,葫芦岛市电子政务外网覆盖市、县、乡(镇),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3%;基本完成了“10+1”政务服务事项入库,政务服务事项入库2万多个(按要求,7100多个完成流程定制)。同时,取消、下放、调整行政职权325项,全力推进了“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面推动了政务服务向移动端延伸,例如葫芦岛“城市频道”及社保、医保、公安等相关政务服务纳入“辽事通”(省便民服务APP),这一典型做法在辽宁全省得以推广。如今,葫芦岛市在认领事项、工作进度和完成质量等方面均居全省前列。深化改革,抓活力。今年以来,葫芦岛市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攻坚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办事难、效率低、负担重等痛点堵点问题,深入查找分析原因,制定方案逐一整改落实,目前,市县各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其中,有30个可进行“不见面办理”;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保证百姓办事只进一门。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实现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完善制度,抓效能。去年,葫芦岛市完成了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搬迁改造,30余家单位、692个政务服务事项集中进厅审批。在强化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的规范管理的同时,推行了“一窗通办”、“主动帮办、协同代办”、自助办、证照EMS免费寄等服务和容缺受理、“好差评”等制度,实现了 “项目管家”全覆盖(企业〈项目〉共1233户),目前,共解决各类问题491余个。紧盯问题,抓整治。2019年,葫芦岛市统筹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突出问题”及第二批“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解决了各类问题214个,建立长效机制153项。同时,辽宁省营商局对全省专项整治进行了中期考核评估,葫芦岛市被评为“好”等次。开展了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梳理了葫芦岛市政府失信问题共259个,截至目前,已清还拖欠款近2亿多元。开展“零容忍”、“严追责”查处案件行动,2017年以来,我市共受理涉企营商环境投诉案件158件,已办结151件。同时,加大对损害营商环境案件追责、问责力度。全市共通报(曝光)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33起,处理56人。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取得好成效不动产服务,是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为创新不动产服务新模式,葫芦岛市积极探索组建不动产登记中心,坚持业务办理“零次跑理念”,以“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工作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登记发证时限由30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并开展手机移动支付、自助打证取证、网上司法查询等10多项便民服务。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营商环境开展科学评估,并引入世界银行标准,共发现问题273个,已解决229个。2017年11月,在全省率先全面下调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为全市纳税人减轻税负1.2亿元左右,受惠面达90%以上。学习先进经验,完善工作制度2018年以来,我市先后到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深圳、天津、成都、重庆、武汉和湖南等先进地区学习营商环境建设经验,复制了“非工程建设审批区”等10多项措施, 同时,在兴城设立国内首个“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园区”,按照企业和群众要求,建立项目管家工作站、营商环境监督员工作站,配置税务等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落实现有政策,试验创新做法,并复制推广。从2018年起,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制、优化准入服务等方式,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特殊情况1个工作日),尤其是2019年以来,我市自加压力,将一般性企业设立登记时间由3天压缩为1.5天。我市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针对8大类工程建设项目、4个阶段,采取统一“派转”、“一个窗口”收件出件、“一枚印章”审批、“一网、一表、一档、一卷”等审批模式,做到任务、主体、时限“三明确”实现了9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我市将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向基层延伸,完善了基层乡镇、街道和社区的营商环境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以连山区化工街道为代表的基层乡镇街道实现了职能服务窗口前移,打造了一站式服务。创新服务,疫情期间“不打烊”疫情防控期间,葫芦岛市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手段,采取网上办为主、现场办为辅的服务模式,全力推行网上办、预约办、快递送达及不见面审批,切实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政务服务。积极破题,树立大格局的全新理念今年,葫芦岛市将以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以“优化营商环境、转变工作作风”为主线,以“重强抓”专项行动为载体,以“营商环境建设年”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全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为葫芦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优良的环境保障。对此,葫芦岛市市长王力威提出,要努力在营商环境“顺”字上破题,树立大口径、大格局的全新理念,进一步强化“八抓十改”,全方位谋划、推进营商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