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ygWj0vJKfz china.huanqiu.comarticle三位一体协同推进 多措并举深化改革为西安高质量发展加速增效/e3pmh1nnq/e3pn60p0i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号工程”和“关键一招”,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互联网+政务服务”三位一体协同推进,聚力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坚持思想破局,强化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根子在“人”。西安市始终紧抓“思想革命”这个关键,坚持问题导向,聚力破解服务意识不强、“庸、懒、散、慢、虚、粗”等阻碍发展的作风顽疾,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事不过夜马上办”的实干观念,增强当好“五星级店小二”的服务意识,从根子上有效破除了干部普遍存在的固化思维和落后思想,在全市形成了优化营商环境“从跟跑到并跑、从并跑到领跑”的“追赶超越”思想共识。二、坚持系统谋划,夯实制度保障抓好营商环境建设,既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做引领,也要有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做保障。西安市始终坚持科学谋划、系统推进思路不动摇,2018年成立了加强和改善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西安市加强和改善营商环境“1+21+5+1”系列文件》,从机制构建、体系建立、指标优化、问责问效等方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打下坚实基础;2019年大力实施“123”系列举措,以贯彻《西安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为总纲,着力优化政务服务、产业发展、投资贸易、创新创业、诚信法治、人居人文等“6大环境”;2020年,按照打造“审批项目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快、服务水平最优”营商环境工作目标,编制形成了《西安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对未来三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制度体系。 西安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以前瞻性、可比性、可落地为主线,聚焦提效率、降成本、优服务,全面对标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系统制定提升方案,持续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审批项目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快、服务水平最优”的“四最”西安营商环境品牌,全速构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三、紧盯重点环节,持续深化改革西安市坚持把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推动政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一是全力建好“一网通办”平台。聚焦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实现政务数据整合共享,搭建完成政府数字化转型“133N”体系(1个政务云平台、3大支撑体系、3大保障体系和N个应用系统),建成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等7大基础数据库,累计归集数据74.4亿条,开发数据服务接口260个、电子证照32个,制定规范性文件13项。建成全市“一网通办”总门户,600个高频事项上线运行,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过90%、群众办事材料精简60%以上;开发“i西安”政务服务APP,130项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二是大力推进“只进一扇门”。建成市、区县(开发区)、镇(街)、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机构3615个,新增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面积共10.36万平方米。加快建设“15分钟政务服务圈”,推动行政审批事项向市(区)集中、公共服务事项向镇(街)延伸、便民服务事项向社区下沉,全市首批31个镇街、34个社区试点工作全面展开,企业群众办事加快实现“就近办”。三是促进更多事项实现“一次办”。按照“一件事一次办”的思路,制定出台《西安市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方案》,推出“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套餐服务477个,在全市全面实行公章免费刻制,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占比达到90%以上。四、强化过程监管,创新服务模式在抓好简政放权的同时,西安市坚持把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创新服务模式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持续用力、紧抓不放。一方面,实行监管“一把尺”,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秩序。严厉打击破坏营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2019年共破获与营商环境相关的9类刑事案件3431起,刑拘4912人;大力整治市场秩序,2019年共查办制假造假以及广告、商标、专利、网络交易等各类违法案件891起,受理消费者投诉2632件;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法院,受理办结知识产权维权案件1932件。另一方面,坚持改革“一条路”,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在全市所有区县、开发区设立行政审批局,实行区县、开发区行政审批权统一向行政审批局集中,全市共划转事项4322个,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全覆盖。积极探索“无差别全科受理”升级模式,试点开展“全市通办”,让群众和企业在全市任何一个政务服务窗口都能办成事。规范涉审中介服务,建成西安市中介服务网上超市,375余家中介机构注册上线。推进企业员工安居服务,落实人才安居房9万套,为新毕业大学生提供人才安居公租房2万套。成立专业化的破产法庭,改革涉及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程序的相关制度和流程,切实缩短破产案件审理周期。五、坚持多措并举,聚力推动落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抓好落实是基础,西安市坚持多措并举,推动建立了全流程落实链。一是专项督查保落实。市委、市政府定期组织会议,组织各级各部门互学互鉴,在全市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同时,制定出台《西安市加强和改善营商环境专项督查工作方案》,采用“四不一直”的方式,深入企业一线,发现堵点难点,督促工作落实。二是全面监督促改进。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开设营商环境问题专线,强化受理、转办、回复等全过程监督,确保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及时解决。三是考核问责传压力。出台《西安市损害营商环境问责办法》,对损害营商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制定印发《西安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项考核方案》,采取“分层、分类”的方式,对各区县、开发区及市级相关单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进行考核。四是广泛宣传造氛围。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大讨论、大调研、知识竞赛和“我为营商环境建言献策”等系列活动,着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六、效能叠加释放,工作成效突出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合力攻坚,西安营商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城市吸引力、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突出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市场旺。市场主体持续“井喷式”增长,2019年新增市场主体88.3万户、同比增长62.6%,市场主体增速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二是人才聚。2019年,新增落户人口30.6万人,其中人才占比达到56.9%,人才净流入量居全国城市前列。三是税费降。扎实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2019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220.56亿元。四是通关畅。截至2020年5月17日,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1161列,同比增长230%,运送货物总重91.9万吨,重载率、货运量、实载开行量3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五是成效好。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西安经济社会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稳健前行,2019年全市经济增速达到7%,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15923542134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时报159235421340010[]//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69fb44323f5e93d7d1f891ddf6bdee88u5.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号工程”和“关键一招”,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互联网+政务服务”三位一体协同推进,聚力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坚持思想破局,强化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根子在“人”。西安市始终紧抓“思想革命”这个关键,坚持问题导向,聚力破解服务意识不强、“庸、懒、散、慢、虚、粗”等阻碍发展的作风顽疾,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事不过夜马上办”的实干观念,增强当好“五星级店小二”的服务意识,从根子上有效破除了干部普遍存在的固化思维和落后思想,在全市形成了优化营商环境“从跟跑到并跑、从并跑到领跑”的“追赶超越”思想共识。二、坚持系统谋划,夯实制度保障抓好营商环境建设,既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做引领,也要有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做保障。西安市始终坚持科学谋划、系统推进思路不动摇,2018年成立了加强和改善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西安市加强和改善营商环境“1+21+5+1”系列文件》,从机制构建、体系建立、指标优化、问责问效等方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打下坚实基础;2019年大力实施“123”系列举措,以贯彻《西安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为总纲,着力优化政务服务、产业发展、投资贸易、创新创业、诚信法治、人居人文等“6大环境”;2020年,按照打造“审批项目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快、服务水平最优”营商环境工作目标,编制形成了《西安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对未来三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制度体系。 西安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以前瞻性、可比性、可落地为主线,聚焦提效率、降成本、优服务,全面对标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系统制定提升方案,持续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审批项目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快、服务水平最优”的“四最”西安营商环境品牌,全速构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三、紧盯重点环节,持续深化改革西安市坚持把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推动政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一是全力建好“一网通办”平台。聚焦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实现政务数据整合共享,搭建完成政府数字化转型“133N”体系(1个政务云平台、3大支撑体系、3大保障体系和N个应用系统),建成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等7大基础数据库,累计归集数据74.4亿条,开发数据服务接口260个、电子证照32个,制定规范性文件13项。建成全市“一网通办”总门户,600个高频事项上线运行,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过90%、群众办事材料精简60%以上;开发“i西安”政务服务APP,130项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二是大力推进“只进一扇门”。建成市、区县(开发区)、镇(街)、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机构3615个,新增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面积共10.36万平方米。加快建设“15分钟政务服务圈”,推动行政审批事项向市(区)集中、公共服务事项向镇(街)延伸、便民服务事项向社区下沉,全市首批31个镇街、34个社区试点工作全面展开,企业群众办事加快实现“就近办”。三是促进更多事项实现“一次办”。按照“一件事一次办”的思路,制定出台《西安市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方案》,推出“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套餐服务477个,在全市全面实行公章免费刻制,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占比达到90%以上。四、强化过程监管,创新服务模式在抓好简政放权的同时,西安市坚持把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创新服务模式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持续用力、紧抓不放。一方面,实行监管“一把尺”,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秩序。严厉打击破坏营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2019年共破获与营商环境相关的9类刑事案件3431起,刑拘4912人;大力整治市场秩序,2019年共查办制假造假以及广告、商标、专利、网络交易等各类违法案件891起,受理消费者投诉2632件;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法院,受理办结知识产权维权案件1932件。另一方面,坚持改革“一条路”,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在全市所有区县、开发区设立行政审批局,实行区县、开发区行政审批权统一向行政审批局集中,全市共划转事项4322个,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全覆盖。积极探索“无差别全科受理”升级模式,试点开展“全市通办”,让群众和企业在全市任何一个政务服务窗口都能办成事。规范涉审中介服务,建成西安市中介服务网上超市,375余家中介机构注册上线。推进企业员工安居服务,落实人才安居房9万套,为新毕业大学生提供人才安居公租房2万套。成立专业化的破产法庭,改革涉及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程序的相关制度和流程,切实缩短破产案件审理周期。五、坚持多措并举,聚力推动落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抓好落实是基础,西安市坚持多措并举,推动建立了全流程落实链。一是专项督查保落实。市委、市政府定期组织会议,组织各级各部门互学互鉴,在全市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同时,制定出台《西安市加强和改善营商环境专项督查工作方案》,采用“四不一直”的方式,深入企业一线,发现堵点难点,督促工作落实。二是全面监督促改进。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开设营商环境问题专线,强化受理、转办、回复等全过程监督,确保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及时解决。三是考核问责传压力。出台《西安市损害营商环境问责办法》,对损害营商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制定印发《西安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项考核方案》,采取“分层、分类”的方式,对各区县、开发区及市级相关单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进行考核。四是广泛宣传造氛围。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大讨论、大调研、知识竞赛和“我为营商环境建言献策”等系列活动,着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六、效能叠加释放,工作成效突出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合力攻坚,西安营商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城市吸引力、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突出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市场旺。市场主体持续“井喷式”增长,2019年新增市场主体88.3万户、同比增长62.6%,市场主体增速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二是人才聚。2019年,新增落户人口30.6万人,其中人才占比达到56.9%,人才净流入量居全国城市前列。三是税费降。扎实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2019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220.56亿元。四是通关畅。截至2020年5月17日,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1161列,同比增长230%,运送货物总重91.9万吨,重载率、货运量、实载开行量3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五是成效好。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西安经济社会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稳健前行,2019年全市经济增速达到7%,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