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yPCWoZPb1e china.huanqiu.comarticle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经济发展/e3pmh1nnq/e3pn60p0i“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坚定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一环。 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改革的步伐深入推进,2019年初,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加快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南京海关所属苏州工业园区海关积极推出服务园区发展十大项目,着力推动提效降费,进一步完善外贸营商环境,助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 争当制度创新的“排头兵” 苏州工业园区海关以探索建立现代海关制度先行区、“试验田”为己任,争当制度创新的“排头兵”。园区海关依托中新合作平台,持续探索海关制度创新,配合地方政府积极争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先行先试的改革举措,近年来共争取到涉及海关的政策27项,在海关总署的支持下全部得到落实。 建设综保区“五大中心”、打造“保税+”区内外联动平台,是园区海关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值得一提的是,全国首家保税检测内外联动业务试点于去年11月14日顺利启动,标志着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在全国首家试点打造保税检测集聚区”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是最早一批试点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综保区。自试点以来,园区海关不断优化一般纳税人管理模式,持续扩大一般纳税人政策试点运用范围。试点政策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增强特殊监管区域产业聚集功能等方面成效明显。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拦路石”,园区海关牵头建立“关助融”公共服务合作机制,发挥海关进出口信用数据“画像”功能,帮助企业在金融机构增加担保授信额度,切实为企业减负增效;除此之外,园区海关还积极推动关税保证保险等新型海关事务担保模式扩大试点,落实国务院减税降费政策,减少企业提交担保资金的压力。 生物医药产业是苏州工业园区重点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海关大力支持园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建设,在总结前期进口人血相关产品风险评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多次召开出入境特殊物品风评机制研讨会,推动形成进境特殊物品、生物材料长效准入机制,助力园区打造生物医药发展新高地。 甘做服务企业的“贴心人”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机构的服务意识要跟得上。当好“贴心人”,做好“服务员”,是新时代新海关服务企业、为经济保驾护航的生动阐释。 去年以来,园区海关深挖统计数据潜力,瞄准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贸易国,先后实地走访企业调研66人次,海关领导牵头形成调研报告10篇,为园区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开展精准服务,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关务咨询,举办政策宣讲活动,就快速通关、保金保函、保税维修检测等企业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帮助企业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充分释放政策红利;走进社区、走进校园,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普及食品安全法律知识,介绍海关在打击食品走私方面取得的成果,努力营造进出口食品安全氛围;“晓青山”志愿服务团队提供常态化咨询服务,通过QQ群、微信群、政策宣讲会、关务论坛等方式宣传海关改革政策,解答企业疑惑。2019年全年,共组织开展政策宣讲会25场,服务企业2390余家,受理并解决问题275个。 园区海关大力开展企业信用培育,建立高级认证企业联络员制度,对“高认”意向企业开展一对一辅导,协调解决企业业务疑难,使企业真正享受到互认国家及地区的优惠通关措施。 着力破解企业发展难点痛点问题,确保企业需求有求必应,是切实增加广大进出口企业获得感的有力举措。去年以来,园区海关坚持以“积极回应企业关切”为主线,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疑难问题收集、处理、反馈、共享工作机制,企业诉求办理“全链条”“闭环式”管理模式初步成型,推进解决了海思半导体高级认证、罗氏诊断血清进境等企业、行业协会、地方政府关注的一批问题诉求。 当好经济发展的“守护人” 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让企业和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当好经济发展的“守护人”,是新时代赋予新海关的重要使命。 园区海关主动服务,采取“专人盯、大力推、重点抓、努力防、主动疏”的综合措施,不断压缩进口整体通关时间。除此之外,园区海关还通过优化时效性商品的通关流程,加快时效性商品通关速度,对不同风险级别的商品分类处置,探索采用全程监管、预约查验、快速检验、远程鉴定等技术和管理手段,加快现场验放速度。目前,已经开辟鲜活、药品、生物制品、种苗等时效性商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 跨境电商是近年来兴起的贸易新业态。园区海关主动作为,构建以新企业、新商品备案评审机制,入境质量控制分析机制,税收及风险管控机制,商品监测、质量检验机制,过程追溯机制,协同治理机制等六项机制为主体的跨境电商新型立体监管体系,实现“管得住、管得准、管得快”。据统计,今年“女神节”促销期间,苏州工业园海关共验放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清单57641票。 今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海关积极落细落实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外贸稳增长“海关总署10条”“南京海关18条”等一系列支持举措,全力帮助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缓解疫情带来的生产经营困难,促进辖区外贸平稳健康发展。下一步,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将在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基础上,全力以赴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助力园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 聚力综合保税区 助推高质量发展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五大中心”发展目标提出21项任务举措。政策利好,赋能全国首家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区海关认真贯彻落实、聚焦发力,推动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再次焕发新动力。 建设综保区“五大中心” 打造“保税+”区内外联动平台 “五大中心”发展目标,为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的优化升级指明了发展方向。面对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园区海关会同园区管委会,迅速抓好贯彻落实,推动新政开花结果,成效显著。 去年11月4日,位于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内的西奥检测一票进口待检测LED灯样品,顺利在综保区外的合作实验室开展检测,这是全国首单保税检测综保区内外联动业务。承接西奥公司外发检测业务的UL美华负责人表示,本次试点完成各项通关手续节省了2天时间,切切实实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 园区海关驻唯亭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试点业务的顺利启动,标志着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在全国首家试点打造保税检测集聚区”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一方面拓宽了区内企业检测业务范围,提升了企业检测承接能力,有利于提升保税检测产业向区内积聚;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区内检测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发挥综保区“保税+”平台功能,促进园区检测检验产业发展。 这仅是园区海关推动综保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园区海关积极培育综保区的新动能新优势,率先在区内保税研发、保税检测等创新业务上取得全国首单,推动舒尔电子等4家企业拓展保税研发检测维修等新业务。碧迪快速诊断产品(苏州)有限公司物料经理顾雁宾表示,开展保税研发业务,企业可以节省成本几十万元。 扩大一般纳税人试点 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如果说打造“保税+”区内外联动平台引领了综保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那么,一般纳税人政策则是推动综保区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轮。一般纳税人试点政策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便利企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等方面成效显著。 作为第一家参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的企业,康普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的运营总监刘书禹表示,试点政策下区内区外实现了税负公平,基于这项政策利好,集团公司已在区内成立新的子公司,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 据试点企业三星电子家电(苏州)有限公司相关人士介绍,试点政策较好满足了企业的业务需求,国内货物出区和入区手续均大幅简化,平均每票货物出入区时间节约了近1天,该公司和国内供应商在报关方面的人力和资金投入每年降低近300万元。 试点政策下,国内货物入区增值税征退税差消除,区外企业的进项增值税可以全额抵扣,区内企业的采购成本下降。卡特彼勒(苏州)有限公司80%的料件自国内采购,参与试点后,平均每个月降低成本100万元。 自2016年11月1日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开始试点一般纳税人政策以来,园区海关持续扩大一般纳税人政策试点运用范围,不断优化一般纳税人管理模式,目前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共有25家企业参加试点,今年1-4月保税进口货值5.2亿美元、非保税货物59.2亿元。 政策红利,接踵而至。去年3月,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启动实施简化进出区管理模式,允许对境内入区的不涉出口关税、不涉贸易管制证件、不要求退税且不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物品实施便捷进出区管理模式。其中,机器设备、办公用品、包装物料等8类货物、物品可不采用报关单、备案清单方式办理进出区手续。在该模式下,企业只需自主报备,即可便捷完成出入区,省时省力省钱,推进了贸易便利化,增强了企业获得感。目前,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纳入简化进出区管理的企业已超百家。 构建新型监管体系 助推跨境电商健康发展 去年“双11”,苏州工业园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迎来大考。南京海关所属苏州工业园区海关驻唯亭办事处跨境电商监管科关员宗锐,目不转睛地盯着X光机的机检图像,传送带上是从跨境电商区内保税仓发出的五花八门的商品。 为应对“双11”电商促销,园区海关未雨绸缪,建立应急工作机制,强化风险防控,利用风险管理手段,提升监管效能,预先评估监管业务量,合理调配监管资源,加快办理进口商品入区通关手续,规划设计跨境电商商品出区专用路线,提升通关效率,全力确保跨境电商“双11”促销期间通关顺畅。据统计,2019年全年,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共审核验放网购保税进口清单204.4万票,货值3.6亿元。 实际上,早在去年年初,园区海关就提出建立新企业、新商品备案评审机制,入境质量控制分析机制,税收及风险管控机制,商品监测、质量检验机制,过程追溯机制,协同治理机制等6项机制,构建跨境电商新型立体监管体系,实现“管得住、管得准、管得快”的目标,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在跨境电商六项工作规范的基础上,园区海关总结提炼了跨境电商监管作业工作法,完成“金关”二期系统跨境电商专用账册与企业对接的业务需求,帮助企业如期完成通关,为企业切实带来获得感。1590550382773责编:崔舒飞新华日报159055038277312[]//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8b4b0e2c697b9b3159112c9333c47422.pn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坚定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一环。 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改革的步伐深入推进,2019年初,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加快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南京海关所属苏州工业园区海关积极推出服务园区发展十大项目,着力推动提效降费,进一步完善外贸营商环境,助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 争当制度创新的“排头兵” 苏州工业园区海关以探索建立现代海关制度先行区、“试验田”为己任,争当制度创新的“排头兵”。园区海关依托中新合作平台,持续探索海关制度创新,配合地方政府积极争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先行先试的改革举措,近年来共争取到涉及海关的政策27项,在海关总署的支持下全部得到落实。 建设综保区“五大中心”、打造“保税+”区内外联动平台,是园区海关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值得一提的是,全国首家保税检测内外联动业务试点于去年11月14日顺利启动,标志着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在全国首家试点打造保税检测集聚区”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是最早一批试点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综保区。自试点以来,园区海关不断优化一般纳税人管理模式,持续扩大一般纳税人政策试点运用范围。试点政策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增强特殊监管区域产业聚集功能等方面成效明显。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拦路石”,园区海关牵头建立“关助融”公共服务合作机制,发挥海关进出口信用数据“画像”功能,帮助企业在金融机构增加担保授信额度,切实为企业减负增效;除此之外,园区海关还积极推动关税保证保险等新型海关事务担保模式扩大试点,落实国务院减税降费政策,减少企业提交担保资金的压力。 生物医药产业是苏州工业园区重点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海关大力支持园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建设,在总结前期进口人血相关产品风险评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多次召开出入境特殊物品风评机制研讨会,推动形成进境特殊物品、生物材料长效准入机制,助力园区打造生物医药发展新高地。 甘做服务企业的“贴心人”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机构的服务意识要跟得上。当好“贴心人”,做好“服务员”,是新时代新海关服务企业、为经济保驾护航的生动阐释。 去年以来,园区海关深挖统计数据潜力,瞄准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贸易国,先后实地走访企业调研66人次,海关领导牵头形成调研报告10篇,为园区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开展精准服务,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关务咨询,举办政策宣讲活动,就快速通关、保金保函、保税维修检测等企业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帮助企业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充分释放政策红利;走进社区、走进校园,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普及食品安全法律知识,介绍海关在打击食品走私方面取得的成果,努力营造进出口食品安全氛围;“晓青山”志愿服务团队提供常态化咨询服务,通过QQ群、微信群、政策宣讲会、关务论坛等方式宣传海关改革政策,解答企业疑惑。2019年全年,共组织开展政策宣讲会25场,服务企业2390余家,受理并解决问题275个。 园区海关大力开展企业信用培育,建立高级认证企业联络员制度,对“高认”意向企业开展一对一辅导,协调解决企业业务疑难,使企业真正享受到互认国家及地区的优惠通关措施。 着力破解企业发展难点痛点问题,确保企业需求有求必应,是切实增加广大进出口企业获得感的有力举措。去年以来,园区海关坚持以“积极回应企业关切”为主线,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疑难问题收集、处理、反馈、共享工作机制,企业诉求办理“全链条”“闭环式”管理模式初步成型,推进解决了海思半导体高级认证、罗氏诊断血清进境等企业、行业协会、地方政府关注的一批问题诉求。 当好经济发展的“守护人” 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让企业和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当好经济发展的“守护人”,是新时代赋予新海关的重要使命。 园区海关主动服务,采取“专人盯、大力推、重点抓、努力防、主动疏”的综合措施,不断压缩进口整体通关时间。除此之外,园区海关还通过优化时效性商品的通关流程,加快时效性商品通关速度,对不同风险级别的商品分类处置,探索采用全程监管、预约查验、快速检验、远程鉴定等技术和管理手段,加快现场验放速度。目前,已经开辟鲜活、药品、生物制品、种苗等时效性商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 跨境电商是近年来兴起的贸易新业态。园区海关主动作为,构建以新企业、新商品备案评审机制,入境质量控制分析机制,税收及风险管控机制,商品监测、质量检验机制,过程追溯机制,协同治理机制等六项机制为主体的跨境电商新型立体监管体系,实现“管得住、管得准、管得快”。据统计,今年“女神节”促销期间,苏州工业园海关共验放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清单57641票。 今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海关积极落细落实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外贸稳增长“海关总署10条”“南京海关18条”等一系列支持举措,全力帮助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缓解疫情带来的生产经营困难,促进辖区外贸平稳健康发展。下一步,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将在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基础上,全力以赴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助力园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 聚力综合保税区 助推高质量发展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五大中心”发展目标提出21项任务举措。政策利好,赋能全国首家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区海关认真贯彻落实、聚焦发力,推动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再次焕发新动力。 建设综保区“五大中心” 打造“保税+”区内外联动平台 “五大中心”发展目标,为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的优化升级指明了发展方向。面对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园区海关会同园区管委会,迅速抓好贯彻落实,推动新政开花结果,成效显著。 去年11月4日,位于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内的西奥检测一票进口待检测LED灯样品,顺利在综保区外的合作实验室开展检测,这是全国首单保税检测综保区内外联动业务。承接西奥公司外发检测业务的UL美华负责人表示,本次试点完成各项通关手续节省了2天时间,切切实实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 园区海关驻唯亭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试点业务的顺利启动,标志着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在全国首家试点打造保税检测集聚区”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一方面拓宽了区内企业检测业务范围,提升了企业检测承接能力,有利于提升保税检测产业向区内积聚;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区内检测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发挥综保区“保税+”平台功能,促进园区检测检验产业发展。 这仅是园区海关推动综保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园区海关积极培育综保区的新动能新优势,率先在区内保税研发、保税检测等创新业务上取得全国首单,推动舒尔电子等4家企业拓展保税研发检测维修等新业务。碧迪快速诊断产品(苏州)有限公司物料经理顾雁宾表示,开展保税研发业务,企业可以节省成本几十万元。 扩大一般纳税人试点 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如果说打造“保税+”区内外联动平台引领了综保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那么,一般纳税人政策则是推动综保区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轮。一般纳税人试点政策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便利企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等方面成效显著。 作为第一家参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的企业,康普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的运营总监刘书禹表示,试点政策下区内区外实现了税负公平,基于这项政策利好,集团公司已在区内成立新的子公司,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 据试点企业三星电子家电(苏州)有限公司相关人士介绍,试点政策较好满足了企业的业务需求,国内货物出区和入区手续均大幅简化,平均每票货物出入区时间节约了近1天,该公司和国内供应商在报关方面的人力和资金投入每年降低近300万元。 试点政策下,国内货物入区增值税征退税差消除,区外企业的进项增值税可以全额抵扣,区内企业的采购成本下降。卡特彼勒(苏州)有限公司80%的料件自国内采购,参与试点后,平均每个月降低成本100万元。 自2016年11月1日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开始试点一般纳税人政策以来,园区海关持续扩大一般纳税人政策试点运用范围,不断优化一般纳税人管理模式,目前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共有25家企业参加试点,今年1-4月保税进口货值5.2亿美元、非保税货物59.2亿元。 政策红利,接踵而至。去年3月,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启动实施简化进出区管理模式,允许对境内入区的不涉出口关税、不涉贸易管制证件、不要求退税且不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物品实施便捷进出区管理模式。其中,机器设备、办公用品、包装物料等8类货物、物品可不采用报关单、备案清单方式办理进出区手续。在该模式下,企业只需自主报备,即可便捷完成出入区,省时省力省钱,推进了贸易便利化,增强了企业获得感。目前,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纳入简化进出区管理的企业已超百家。 构建新型监管体系 助推跨境电商健康发展 去年“双11”,苏州工业园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迎来大考。南京海关所属苏州工业园区海关驻唯亭办事处跨境电商监管科关员宗锐,目不转睛地盯着X光机的机检图像,传送带上是从跨境电商区内保税仓发出的五花八门的商品。 为应对“双11”电商促销,园区海关未雨绸缪,建立应急工作机制,强化风险防控,利用风险管理手段,提升监管效能,预先评估监管业务量,合理调配监管资源,加快办理进口商品入区通关手续,规划设计跨境电商商品出区专用路线,提升通关效率,全力确保跨境电商“双11”促销期间通关顺畅。据统计,2019年全年,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共审核验放网购保税进口清单204.4万票,货值3.6亿元。 实际上,早在去年年初,园区海关就提出建立新企业、新商品备案评审机制,入境质量控制分析机制,税收及风险管控机制,商品监测、质量检验机制,过程追溯机制,协同治理机制等6项机制,构建跨境电商新型立体监管体系,实现“管得住、管得准、管得快”的目标,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在跨境电商六项工作规范的基础上,园区海关总结提炼了跨境电商监管作业工作法,完成“金关”二期系统跨境电商专用账册与企业对接的业务需求,帮助企业如期完成通关,为企业切实带来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