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R1ff china.huanqiu.comarticle全面二孩每年或新增人口800万 人口形势已转变/e3pmh1nnq/e3pmh1obd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实施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预示着计划生育政策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全面放开二孩生育的背景,是中国人口形势已发生历史性转变,这些变化包括生育率进入超低水平,以及性别比失衡、老龄化和少子化等。其中,生育率过低成为谈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多位人口学专家向澎湃新闻表示,全面放开二孩是生育政策调整的进步。据多位学者的测算,全面放开而后新生儿的出生峰值可能在2017年到来,最乐观的估计新增人口峰值不会超过800万,对于提升生育率、扭转中国人口形势的作用可期,具体效果仍有待观察。每年或新增人口300-800万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的政策推进,官方的解释是为了避免生育堆积,平稳突进政策。今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会长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认为,根据2011年的数据,中国大概有1.5亿独生子女家庭,这些都是“全面二孩”的目标人群。 他分析,如果1.5亿个家庭中最终只有50%-60%的比例生育二孩,出生人口规模依旧会很大。选择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先实行一段时间“单独二孩”政策,可以先释放一部分生育能量,从而实现政策平稳的过渡。根据官方最新信息,符合政策的单独夫妇共有1100万对,全国各地启动时间不等,到2014年末有107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所占比例只有目标人群的十分之一。人口学专家、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黄文政告诉澎湃新闻,“全面二孩”实施后可能在2017年出现生育高峰。他预测,“全面二孩”每年带来的新增人口在300万-800万之间,估计中值为500万。他的预测是基于人口普查和近年国家统计局数据,使用人口预测模型得出的。但黄文政也从其他角度粗略地解释了他的估算。他提到,在1.5亿生育了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在0—15岁的家庭大约有7000万—8000万,这部分家庭应该是符合生育二孩政策并且年龄合适的生育主体。这其中,再除去符合“单独二孩”和农村“一孩半”政策的独生子女家庭,最后可能有6000万左右可能受益于“全面二孩”政策。按照“单独二孩”第一年的申请比例和最终实际出生人口来判断,“全面二孩”后新增年出生人口在300万-800万之间,中值为500万。加上目前每年1700万左右的出生人口,2017年出生的总人口在2000万—2500万之间,中间值为2100万。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乔晓春认为,“全面二孩”并不会像此前有关部门担心的那样,每年增加的出生人口最高估计只有600-700万,加上目前1600万左右的年出生人口,年出生人口峰值在2200万左右,但这样的水平预计只会持续一两年,很快就会一路走低。独立人口学者、《人口危局》作者何亚福的观点更加保守。他估计第一年申请的人数可能只有600万左右,而实际出生的可能只有400万左右。何亚福的结论依据公开数据和“单独二孩”的申请比例测算得出。黄文政告诉澎湃新闻,从2015至2025年10年间,24至29岁的生育旺盛期女性数量将从7387万降至4116万,这意味着10年后即使生育率保持不变,出生人数也将萎缩接近一半。人口形势已发生历史性转变如果从1980年“一胎化”算起,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了35年。相比当初担心“人口爆炸”,今天中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生育率过低、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青年占比下将等问题已经成为共识。按照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口学者郭志刚的研究,自1995年以来中国的生育率就处于不足1.5的低水平,远低于官方口径1.8。而出生性别比自1982年就偏离正常范围。人口学界认为,中国的生育率维持在2.2左右才能保证世代更替平衡,生育率过低将导致人口负增长。出生性别比失衡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随着生育管制政策的持续,生育率持续走低。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当年生育率为1.18,如果再加上漏报的数据,学界普遍认为仍在1.5以下,远低于世界2.5的世界平均水平。而中国治理性别比失衡13年,依然未将其拉回正常值。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告诉澎湃新闻,学界呼吁调整人口政策由来已久,学者们在2004年、2009年和2014年进行过3次影响较大的“建言”。2004年的“建言”就提到,中国应实行“分类实施、逐步放开、两步到位、平稳过渡”的人口政策调整方案。每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有不少人提交相关建议。民间的呼声更是不计其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党中央相应呼声,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即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人口政策的调整迈出重要一步。公开信息显示,符合政策的“单独”夫妇共有1100万对,全国各地启动时间不等,到2014年末有107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所占比例只有目标人群的十分之一。截至今年5月底,申请生育二孩的人数也只有13%左右。呈现逐渐走低趋势。郭志刚说,这一结果另许多学者都没有想到。之后,全面放开二孩的呼声持续高涨。诸多信号显示政策获将调整今年初开始,有关“五中全会”全面放开二孩的消息就开始流传。在国家卫计委举行的历次新闻发布会上,何时全面放开二孩生育被频频问起,卫计委的回答则偏保守。今年4月,一条“全放开‘二孩’生育已报国家通过并认定,预计在5月份之前将下发红头文件到各级政府”的消息,在社交媒体平台传开。澎湃新闻记者向国家卫计委核实,宣传司司长毛群安称“没有这个可能”。7月10日的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计委首次对“全面二孩”表达明确态度。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称,“我们现在正在按中央的要求抓紧推进有关工作”。7月底,有媒体报道国家卫计委正在对全面放开二孩等工作进行评估,最快年内可以实行。10月底,一份《中国未来人口发展报告》据称已上递到决策层,该报告建议立即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份报告实际上递交给了国家卫计委,并且是在国家卫计委要求下进行调研撰写的。他说,这种情况很少见,显示决策层已经非常重视这一问题。10月26日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制定“十三五”规划刚要,这也成为“全面二孩”的期待所在。一位渴望生育二孩的70后母亲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几天她每隔几分钟就要刷新一次新闻,甚至因此失眠。她已近40岁,“不能再等了”。近几日,多位人口学专家告诉澎湃新闻,十八届五中全会可能将有重大人口政策调整信息释放,“只是看怎么表述了”。人口学专家易富贤分析,按照以往的政策发布惯例,全会的“公报”主要谈党的重大方针,有关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具体内容,可能将在随后两天的决定中公布。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当天,新华社发布《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未提调整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11月15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推进社会改革事业创新”部分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易富贤分析,这次会议的信息发布很可能遵循此前的规律,预计在11月2日前后,会有较具体的计划生育政策改革信号发布。(来源:绿政公署)1446117060000责编:朱马烈澎湃新闻网144611706000011[]{"email":"zhumalie@huanqiu.com","name":"朱马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实施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预示着计划生育政策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全面放开二孩生育的背景,是中国人口形势已发生历史性转变,这些变化包括生育率进入超低水平,以及性别比失衡、老龄化和少子化等。其中,生育率过低成为谈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多位人口学专家向澎湃新闻表示,全面放开二孩是生育政策调整的进步。据多位学者的测算,全面放开而后新生儿的出生峰值可能在2017年到来,最乐观的估计新增人口峰值不会超过800万,对于提升生育率、扭转中国人口形势的作用可期,具体效果仍有待观察。每年或新增人口300-800万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的政策推进,官方的解释是为了避免生育堆积,平稳突进政策。今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会长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认为,根据2011年的数据,中国大概有1.5亿独生子女家庭,这些都是“全面二孩”的目标人群。 他分析,如果1.5亿个家庭中最终只有50%-60%的比例生育二孩,出生人口规模依旧会很大。选择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先实行一段时间“单独二孩”政策,可以先释放一部分生育能量,从而实现政策平稳的过渡。根据官方最新信息,符合政策的单独夫妇共有1100万对,全国各地启动时间不等,到2014年末有107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所占比例只有目标人群的十分之一。人口学专家、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黄文政告诉澎湃新闻,“全面二孩”实施后可能在2017年出现生育高峰。他预测,“全面二孩”每年带来的新增人口在300万-800万之间,估计中值为500万。他的预测是基于人口普查和近年国家统计局数据,使用人口预测模型得出的。但黄文政也从其他角度粗略地解释了他的估算。他提到,在1.5亿生育了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在0—15岁的家庭大约有7000万—8000万,这部分家庭应该是符合生育二孩政策并且年龄合适的生育主体。这其中,再除去符合“单独二孩”和农村“一孩半”政策的独生子女家庭,最后可能有6000万左右可能受益于“全面二孩”政策。按照“单独二孩”第一年的申请比例和最终实际出生人口来判断,“全面二孩”后新增年出生人口在300万-800万之间,中值为500万。加上目前每年1700万左右的出生人口,2017年出生的总人口在2000万—2500万之间,中间值为2100万。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乔晓春认为,“全面二孩”并不会像此前有关部门担心的那样,每年增加的出生人口最高估计只有600-700万,加上目前1600万左右的年出生人口,年出生人口峰值在2200万左右,但这样的水平预计只会持续一两年,很快就会一路走低。独立人口学者、《人口危局》作者何亚福的观点更加保守。他估计第一年申请的人数可能只有600万左右,而实际出生的可能只有400万左右。何亚福的结论依据公开数据和“单独二孩”的申请比例测算得出。黄文政告诉澎湃新闻,从2015至2025年10年间,24至29岁的生育旺盛期女性数量将从7387万降至4116万,这意味着10年后即使生育率保持不变,出生人数也将萎缩接近一半。人口形势已发生历史性转变如果从1980年“一胎化”算起,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了35年。相比当初担心“人口爆炸”,今天中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生育率过低、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青年占比下将等问题已经成为共识。按照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口学者郭志刚的研究,自1995年以来中国的生育率就处于不足1.5的低水平,远低于官方口径1.8。而出生性别比自1982年就偏离正常范围。人口学界认为,中国的生育率维持在2.2左右才能保证世代更替平衡,生育率过低将导致人口负增长。出生性别比失衡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随着生育管制政策的持续,生育率持续走低。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当年生育率为1.18,如果再加上漏报的数据,学界普遍认为仍在1.5以下,远低于世界2.5的世界平均水平。而中国治理性别比失衡13年,依然未将其拉回正常值。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告诉澎湃新闻,学界呼吁调整人口政策由来已久,学者们在2004年、2009年和2014年进行过3次影响较大的“建言”。2004年的“建言”就提到,中国应实行“分类实施、逐步放开、两步到位、平稳过渡”的人口政策调整方案。每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有不少人提交相关建议。民间的呼声更是不计其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党中央相应呼声,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即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人口政策的调整迈出重要一步。公开信息显示,符合政策的“单独”夫妇共有1100万对,全国各地启动时间不等,到2014年末有107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所占比例只有目标人群的十分之一。截至今年5月底,申请生育二孩的人数也只有13%左右。呈现逐渐走低趋势。郭志刚说,这一结果另许多学者都没有想到。之后,全面放开二孩的呼声持续高涨。诸多信号显示政策获将调整今年初开始,有关“五中全会”全面放开二孩的消息就开始流传。在国家卫计委举行的历次新闻发布会上,何时全面放开二孩生育被频频问起,卫计委的回答则偏保守。今年4月,一条“全放开‘二孩’生育已报国家通过并认定,预计在5月份之前将下发红头文件到各级政府”的消息,在社交媒体平台传开。澎湃新闻记者向国家卫计委核实,宣传司司长毛群安称“没有这个可能”。7月10日的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计委首次对“全面二孩”表达明确态度。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称,“我们现在正在按中央的要求抓紧推进有关工作”。7月底,有媒体报道国家卫计委正在对全面放开二孩等工作进行评估,最快年内可以实行。10月底,一份《中国未来人口发展报告》据称已上递到决策层,该报告建议立即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份报告实际上递交给了国家卫计委,并且是在国家卫计委要求下进行调研撰写的。他说,这种情况很少见,显示决策层已经非常重视这一问题。10月26日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制定“十三五”规划刚要,这也成为“全面二孩”的期待所在。一位渴望生育二孩的70后母亲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几天她每隔几分钟就要刷新一次新闻,甚至因此失眠。她已近40岁,“不能再等了”。近几日,多位人口学专家告诉澎湃新闻,十八届五中全会可能将有重大人口政策调整信息释放,“只是看怎么表述了”。人口学专家易富贤分析,按照以往的政策发布惯例,全会的“公报”主要谈党的重大方针,有关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具体内容,可能将在随后两天的决定中公布。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当天,新华社发布《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未提调整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11月15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推进社会改革事业创新”部分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易富贤分析,这次会议的信息发布很可能遵循此前的规律,预计在11月2日前后,会有较具体的计划生育政策改革信号发布。(来源:绿政公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