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Fpjj china.huanqiu.comarticle抗击埃博拉凸显共同体意识/e3pmh1nnq/e3prkassa/e3prkb0dq埃博拉病毒持续肆虐西非,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已先后进入紧急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紧急会议磋商应对措施。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世界各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已经很难有独善其身的选项。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中国不仅高度关切埃博拉疫情进展,参与到第一线抗击病毒,还将在国际协同行动中,积累和传播中国经验,为人类共同福祉作出贡献。埃博拉病毒号称史上最致命,却并非新生事物,早在1976年就已经逞凶于世人眼前,近40年来发生过多次疫情。很难说目前的致死人数已经超过历史过往,因为在当时条件下,对埃博拉的监控能力显然远远落后于今天。中国人对埃博拉的了解过程也同样遵循这一规律。直到21世纪初,埃博拉始终远离国人视线,从未走出国际新闻的边沿位置。然而今年病毒在非洲爆发后,不仅在国内迅速成为舆论焦点之一,中国人也首次与埃博拉病毒狭路相逢。坚守几内亚的中国医疗队医生就在第一时间接触到了埃博拉感染者。虽然还没有中国人感染这一病毒,疫情爆发地也仍在万里之外,但埃博拉与中国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都在越来越近,这对我们的全球应变处置能力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在这一方面,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确具有先发经验。比如说,美国政府敢于冒着国内舆论压力,接回两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国人,“美非峰会”如期举行,这些举措都有着相应的底气:一是掌握抗埃博拉病毒的新药,两名感染者已经接受这一处于试验阶段的新药治疗;二是基于强大的检疫和防控能力,美国目前已经启动最高疫情响应级别。目前,中国虽然还没有遭遇与美国相似的问题,但类似风险同样无法回避,国内民众对埃博拉病毒疫情也高度关注。国家卫计委上周宣布已做好阻击疫情入境的防控措施,中国已具备应对埃博拉疫情的科技储备,包括检测、诊断试剂、抗体生产能力,以及疫苗的研发。这正是对社会关切的积极回应。事实上,早在2008年,我国就开始攻关埃博拉病毒研究,为今天的主动创造了空间。即便存在最小的可能性,也要以最大的努力来对待,这是对传染病的最有效防疫。 “未雨绸缪彻桑土,御冬旨蓄备桃诸。”如果当初不具备这种全球视野,以为远在天边的病毒与中国关系不大,显然就不能跟上现在的形势。全球化时代,人类的命运越来越跨越国界和种族,寄托于同一个命运共同体,近年来的一系列国际事件包括埃博拉疫情,都在印证这一观点。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作为全球新兴大国的重要一员,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与世界相联系,中国人民的利益更是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攸关。地球任何一个地方的危机,都可能影响到中国。在本次埃博拉疫情爆发的西非四国,就有近2万名中国同胞在当地工作生活。因此,除了防御性的对应措施,埃博拉疫情也是对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一次检验。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已经两次向当地提供紧急援助,并且在最危险、最艰巨的卫生防疫领域也始终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这些举措显示了中国与疫区人民共同应对挑战的决心。中国防控“非典”积累的知识与办法,以及中国医疗队几十年来坚持在非洲行医施药打下的坚实基础,都在为抗击埃博拉病毒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同时,在疫区第一线对抗埃博拉的经验,反过来也为中国的病毒防治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素材。我们有理由期待在这场人类对埃博拉的阻击战中,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解放日报施平)1407774970000责编:千帆求是理论网1407774970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埃博拉病毒持续肆虐西非,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已先后进入紧急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紧急会议磋商应对措施。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世界各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已经很难有独善其身的选项。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中国不仅高度关切埃博拉疫情进展,参与到第一线抗击病毒,还将在国际协同行动中,积累和传播中国经验,为人类共同福祉作出贡献。埃博拉病毒号称史上最致命,却并非新生事物,早在1976年就已经逞凶于世人眼前,近40年来发生过多次疫情。很难说目前的致死人数已经超过历史过往,因为在当时条件下,对埃博拉的监控能力显然远远落后于今天。中国人对埃博拉的了解过程也同样遵循这一规律。直到21世纪初,埃博拉始终远离国人视线,从未走出国际新闻的边沿位置。然而今年病毒在非洲爆发后,不仅在国内迅速成为舆论焦点之一,中国人也首次与埃博拉病毒狭路相逢。坚守几内亚的中国医疗队医生就在第一时间接触到了埃博拉感染者。虽然还没有中国人感染这一病毒,疫情爆发地也仍在万里之外,但埃博拉与中国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都在越来越近,这对我们的全球应变处置能力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在这一方面,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确具有先发经验。比如说,美国政府敢于冒着国内舆论压力,接回两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国人,“美非峰会”如期举行,这些举措都有着相应的底气:一是掌握抗埃博拉病毒的新药,两名感染者已经接受这一处于试验阶段的新药治疗;二是基于强大的检疫和防控能力,美国目前已经启动最高疫情响应级别。目前,中国虽然还没有遭遇与美国相似的问题,但类似风险同样无法回避,国内民众对埃博拉病毒疫情也高度关注。国家卫计委上周宣布已做好阻击疫情入境的防控措施,中国已具备应对埃博拉疫情的科技储备,包括检测、诊断试剂、抗体生产能力,以及疫苗的研发。这正是对社会关切的积极回应。事实上,早在2008年,我国就开始攻关埃博拉病毒研究,为今天的主动创造了空间。即便存在最小的可能性,也要以最大的努力来对待,这是对传染病的最有效防疫。 “未雨绸缪彻桑土,御冬旨蓄备桃诸。”如果当初不具备这种全球视野,以为远在天边的病毒与中国关系不大,显然就不能跟上现在的形势。全球化时代,人类的命运越来越跨越国界和种族,寄托于同一个命运共同体,近年来的一系列国际事件包括埃博拉疫情,都在印证这一观点。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作为全球新兴大国的重要一员,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与世界相联系,中国人民的利益更是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攸关。地球任何一个地方的危机,都可能影响到中国。在本次埃博拉疫情爆发的西非四国,就有近2万名中国同胞在当地工作生活。因此,除了防御性的对应措施,埃博拉疫情也是对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一次检验。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已经两次向当地提供紧急援助,并且在最危险、最艰巨的卫生防疫领域也始终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这些举措显示了中国与疫区人民共同应对挑战的决心。中国防控“非典”积累的知识与办法,以及中国医疗队几十年来坚持在非洲行医施药打下的坚实基础,都在为抗击埃博拉病毒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同时,在疫区第一线对抗埃博拉的经验,反过来也为中国的病毒防治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素材。我们有理由期待在这场人类对埃博拉的阻击战中,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解放日报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