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论员:深化改革要更加突出解决实际问题】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对标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为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打下决定性基础。”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强调改革工作重点要更多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为不断把改革推向纵深提供了重要遵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为支持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提出以下意见。
【中央深改委会议定了这些大事!】1月2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他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要对标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为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打下决定性基础。
【五年来,习近平这样论述“全面深化改革”】回望历史,总有一些关键节点值得铭记。5年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战略决策。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新华社《学习进行时》为您梳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
【打好深改硬仗,习近平这样部署】
“要对标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为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打下决定性基础。”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以“打硬仗”“啃硬骨头”“干一件成一件”这样铿锵有力的话语,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注入新动力。
改革关头勇者胜。中国前进的每一步,靠的正是那么一股子闯劲和勇气。我们唯有继续大胆探索、勇于开拓,敢啃“硬骨头”,肯下“硬功夫”,永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才能打赢全面深改这场“硬仗”。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年来的一贯要求。
【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勇攀新时代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新高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改革开放40年来政法领域改革走过不平凡历程,取得历史性成就。当前,政法领域改革进入新阶段,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动改革理念再深化、改革格局再拓展、改革任务再落实、改革方法再创新,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蹄疾步稳、步步为营、久久为功,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取得实效,勇攀新时代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新高峰。
【这十项任务,要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
1月2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他强调,要对标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为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打下决定性基础。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1月23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要对标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为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打下决定性基础。
【习近平深改“实”字诀】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5年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习近平任组长。
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贯推崇“实干”二字,亲自主持召开40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5次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400多个重要改革文件,推出1932个改革方案,以制度构建落实新发展理念,一些酝酿多年的改革频频破题,一些久拖不决、久攻不下的难题逐步突破。
【亲自抓、带头干,习近平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10个瞬间】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拉开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
5年来,习近平始终站在改革第一线,亲自抓、带头干,总揽全局、统筹谋划,指引改革航程。一项项改革举措,攻坚克难,逐一得到落实。
这些改革瞬间,值得铭记!
【跋山涉水接力跑——全面深化改革的“广东探索”】全面深化改革5年多来,面对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新时代命题,广东扭住改革的“牛鼻子”,坚持盯住市场要活力、咬住创新要动力、聚焦问题谋推力,打通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闯出了一条贴合广东实际的改革路子,在一棒接着一棒的改革接力跑中“一张蓝图绘到底”,开创了发展的新局面。
【记者调查: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实现得怎么样?】
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半年多时间过去了,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实现得怎么样?为进一步便民利民,各地有怎样的新探索?采用了哪些新技术?产生了何种新变化?近日,记者在浙江、广东、宁夏办事服务窗口进行了探访。
【共建“一带一路” 共享开放成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共建“一带一路”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提出要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五年多来,五通建设进展顺利,“一带一路”从倡议变为现实,正在让沿线各国人民共享开放成果。
早上6点,搭载着来自欧洲多国汽车零部件、高档服装的卢森堡货运航班抵达郑州;两小时后,它满载着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箱包等返回卢森堡。郑州至卢森堡货运航线开辟的空中新丝路,已经从2014年的每周两班加密到现在的18班,目前双方已签署开通客运航线的合作意向。
临近春节,广西钦州港格外忙碌,甘肃的洋葱坐火车南下,从这里转运新加坡,法国的红酒由此进入中国。便捷的物流得益于一条西部国际陆海新通道。
这条西部陆海新通道,由我国西部10省、市、区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联合打造。它以重庆为中心,向南纵贯中南半岛直到新加坡,向西北与横亘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相连,实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无缝衔接。开通一年多来,已通达全球6大洲的60个国家和地区的116个港口……
【改革持续加力 活力不断激发】
全面深化改革5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激发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的作用逐步显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2019年1月1日起,更多真金白银的减税“红包”开始进入百姓“腰包”。在享受每月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和“三险一金”专项扣除基础上,纳税人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6项附加扣除。而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全年减税降费规模预计超过1.3万亿元,比年初目标还要多出2000亿元。
满满获得感,彰显改革含金量。
【激发伟大自我革命新动能】
隆冬,北京。国家博物馆内,人流如织,严寒挡不住热情。“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的一件件展品,承载时代记忆,引人驻足沉思……
【站上新起点 改革再出发】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五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五年多来,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
新年伊始,又有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新规划、新举措开始实施。《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获得批复。从1月1日起,《土壤污染防治法》施行,加快修复生态环境。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 民众收获这些“大礼包”】
2013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并提出了大批惠民、利民的改革举措。这些年来,诸多改革措施已经落地开花,民众收获一系列影响钱袋子的“大礼包”,获得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五周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角,“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为一场重要战役。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人民要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同志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提出了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推动新时代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
【文化体制改革 纵深推进有成效】 2013年11月26日,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两周后,刚刚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座谈。在听取大家关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研究的情况介绍后,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5年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重大创新成果。改革激发了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张燕生:深改这5年,开放的涵义深刻变化】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重大理论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影响随时间推移在逐步显现出来。按照全会决定的安排,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将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因此,总结和评估5年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将为下一步推动体制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吴波:回望深改这5年,满满的获得感】和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40年中国改革开放史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这次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总目标,这标志着起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文化建设,持续释放创新创造活力】5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文化战线围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进一步释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群众文化获得感大幅提升,文化事业呈现出百花争艳、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文化产业展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壮美风姿。
【改革2018】2018年1月1日,天安门。霞光洒满金色的北京。天安门城楼上第一次吹响升旗号角,仪仗队礼兵在金水桥南侧列队迎接。历史在这一天翻开了新的一页。经党中央批准,自2018年1月1日起,天安门广场的升降旗任务正式由人民解放军担负……
【最高检内设机构改革情况公布:设立十个业务检察厅】最高检内设机构改革后,更加突出专业化建设,实行捕诉一体,按照案件类型重新组建专业化刑事办案机构;此外,强化民事、行政、公益诉讼职能建设,做实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改革后,设立十个业务检察厅,业务职能如下……
【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述】……在广州,像景泰涌这样的黑臭水体不在少数。2018年9月,景泰涌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提速。补污水管网建设短板、清污分流、清除底泥……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加速推进。景泰涌变了。以往河涌厚厚的黑色底泥已“一去不复返”,站在河边也闻不到难闻的臭味,河段水质已经接近三类水的标准。一条小河的蜕变,映射出的是我国近年来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更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政治建设,蹄疾步稳迈入新境界】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组建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组建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
【跨越转型关口 激发创造活力——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综述】“我们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滞,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再次宣示了中国在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幕,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是新时代改革再出发的顶层设计,是4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新时代改革再出发的重要里程碑——写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五周年之际】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其中,一些点睛之笔,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显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幕,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是新时代改革再出发的顶层设计,是4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