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EqtO作者:朱马烈china.huanqiu.comarticle2013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报告:大米猪肉成热点/e3pmh1nnq/e3pmtdr7f2012年度超热度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排序【环球网报道 记者 朱马烈】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些年来,时有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广大百姓的共同愿望。2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江南大学等联合在京召开《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3)》、《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3)》出版新闻发布会。《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研究团队主要负责人,江南大学洪巍副教授认为,目前社会各界对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有着不同的声音,调查也显示,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状况有着不同程度的担忧。因此不能因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正在向好”而掩盖这些问题。洪巍副教授指出,“瘦肉精”、“黄浦江死猪”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强烈关注,由此激发了巨大的网络声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悲观、无奈、恐慌,或许是当下人们对当前食品安全状况所持有的某种心态。事实上,任何国家、任何地点,食品安全零风险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处于转型中的中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洪巍称《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研究团队运用网络舆情统计的专业软件,对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进行研究与整理,得到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热度超过5000条的98个食品安全主要热点网络舆情。在98个食品安全主要热点网络舆情中,热度超过50万个及以上的有7个,分别是白酒塑化剂、45天速成鸡、果冻老酸奶由明胶制作、湖南黄金大米、白菜上喷甲醛、毒猪肉、变质动物内脏制售地沟油等。也就说这7个舆情成为2012年度最受网民关注的超热度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洪巍在报告中提到,上述7个舆情成为2012年网民最关注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事件绝非偶然,一方面,它们大多与公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鸡肉、大米、白菜、猪肉、食用油等,是一日三餐中的必需品,因而会引起大部分公众的共鸣与恐慌;另一方面,上述舆情事件大多数由人源性因素所引发,即由于造假、非法添加、加工不当、不当添加、无证生产加工等人为性因素所引发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因而更容易激发公众的愤怒情绪。最后洪巍呼吁,对于受众范围广且较为敏感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事件,政府部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选择合适的监管时机,将舆情事件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同时努力发挥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方面的积极作用。13935726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朱马烈环球网139357266000011[]{"email":"zhumalie@huanqiu.com","name":"朱马烈"}
2012年度超热度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排序【环球网报道 记者 朱马烈】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些年来,时有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广大百姓的共同愿望。2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江南大学等联合在京召开《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3)》、《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3)》出版新闻发布会。《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研究团队主要负责人,江南大学洪巍副教授认为,目前社会各界对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有着不同的声音,调查也显示,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状况有着不同程度的担忧。因此不能因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正在向好”而掩盖这些问题。洪巍副教授指出,“瘦肉精”、“黄浦江死猪”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强烈关注,由此激发了巨大的网络声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悲观、无奈、恐慌,或许是当下人们对当前食品安全状况所持有的某种心态。事实上,任何国家、任何地点,食品安全零风险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处于转型中的中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洪巍称《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研究团队运用网络舆情统计的专业软件,对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进行研究与整理,得到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热度超过5000条的98个食品安全主要热点网络舆情。在98个食品安全主要热点网络舆情中,热度超过50万个及以上的有7个,分别是白酒塑化剂、45天速成鸡、果冻老酸奶由明胶制作、湖南黄金大米、白菜上喷甲醛、毒猪肉、变质动物内脏制售地沟油等。也就说这7个舆情成为2012年度最受网民关注的超热度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洪巍在报告中提到,上述7个舆情成为2012年网民最关注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事件绝非偶然,一方面,它们大多与公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鸡肉、大米、白菜、猪肉、食用油等,是一日三餐中的必需品,因而会引起大部分公众的共鸣与恐慌;另一方面,上述舆情事件大多数由人源性因素所引发,即由于造假、非法添加、加工不当、不当添加、无证生产加工等人为性因素所引发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因而更容易激发公众的愤怒情绪。最后洪巍呼吁,对于受众范围广且较为敏感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事件,政府部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选择合适的监管时机,将舆情事件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同时努力发挥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