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un5u china.huanqiu.comarticle体育总局关注食品安全 禁止国家队在外吃肉/e3pmh1nnq/e3pmtdr7f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再次向各运动队下发注意食品安全的紧急通知——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让很多运动员心惊不已。“这对运动员来说是灾难性的消息。”北京奥运会男子85公斤级举重冠军陆永在自己的微博上表示,“现在只有我们的运动员食堂才能让我们放心吃饭了”。市场上部分猪牛羊肉安全指标超标,对于必须接受反兴奋剂监督的国家队运动员确实危害极大。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冠军佟文在2010年世锦赛后被检测出“克仑特罗阳性”,受到国际柔联两年禁赛的处罚。后佟文聘请专业律师团队在体育仲裁法庭上进行申诉才得以恢复清白,事后,佟文和教练吴卫凤均认为,问题根源在于“食用了不合格的猪肉”。记者去年前往天津付村基地采访佟文时,深刻感受到教练组对于食品安全的严格控制——肉类食物必须经卫生部门检验,就连教练家属送来的玉米,队员都不会随意食用。“队里传达了总局的文件,市场上很多猪牛羊肉都兴奋剂含量超标,连鱼类都有检测出问题的,所以规定国家队成员不能在外用餐。”一名国家举重队队员今天下午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如果有极特殊的情况需要在外面吃饭,也只能吃点儿素菜。” 无独有偶,上周国家马拉松集训队在丽江训练期间“养鸡”的消息,同样在体育界引起关注。尽管领队田晓君告诉记者,集训队并非是“养鸡”,“就是买了些土鸡,一天吃不完就放在院子里”。但田晓君同时表示,“现在要特别注意食品安全问题,有添加剂的食品不敢吃,当地的土鸡还算安全。”这已经不是国字号运动员第一次对食品安全问题给予“重点关注”了,今年1月下旬,在广州船艇训练基地训练的亚运会赛艇冠军黄文仪在微博中称,“国家体育总局下发通知禁止队员吃猪肉”,随后补发“领队说要养猪”的微博,表示“在外面不能吃羊肉牛肉,只能吃鸡和鱼”,“之前还能吃到北京空运过来的‘安全肉’,现在就连国家队自己给运动员养的猪都查出了瘦肉精”。尽管黄文仪很快删除了这两条微博,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也向记者澄清,所谓“养猪”一说只是队员之间的调侃,但面对食品安全方面的严峻形势,国家体育总局的谨慎不无道理。“元旦过后,体育总局召开了一个奥运备战期间食品安全问题的专门会议,会上建议运动员以后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但并没有不让运动员吃猪肉的硬性要求。据了解,会上只是重申了不允许运动员在外吃猪肉和牛羊肉,同时,运动训练基地的肉类也需要主动提交国家兴奋剂检测中心进行检测。”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记者近日得到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方面的证实,为避免运动员“克仑特罗”的“食源性摄入”,供在京备战奥运会运动队食用的所有肉类,均要由检测中心进行专项检测后方可食用。在京集训的各项目国字号队伍主要分布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和北京奥体中心两地,反兴奋剂中心工作人员对提供饮食部门每批次的进货均要进行检测,“购进的肉类放在冰库里不能直接吃,要采样检测合格后才能食用”。“体育科学学会定期公布《国家队集中采购运动营养食品目录》,反兴奋剂中心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负责对所有送检的样本进行检测,确保《目录》中的食品和营养品不含有任何违禁成分。这是一项长期工作,今年实验室仅对营养补剂的检测就达到43种。”中国反兴奋剂中心专家告诉记者,“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做好备战伦敦奥运会国家队运动员肉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实验室对肉食品的检测力度极大,只有检测合格的肉食品,运动员才能食用。”事实上,国人所说的“瘦肉精”,多指国际反兴奋剂机构《禁用清单》中的蛋白同化制剂类物质——克仑特罗,克仑特罗在医学临床和动物饲养领域大多以盐酸克仑特罗形式存在。“盐酸克仑特罗具有支气管扩张效应,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哮喘。同时它具有一定的蛋白同化能力,大剂量使用有蛋白合成的作用,能够促进肌肉增长、增加力量。在牲畜饲养领域,少数不法牲畜饲养企业和个人把盐酸克仑特罗这类物质大量添加在饲料中,以加快牲畜生长,提高牲畜的瘦肉率,所以这类物质才被俗称为‘瘦肉精’。”这位专家说。目前,我国每年兴奋剂检查多达上万例,其中兴奋剂阳性比例约为千分之一,克仑特罗阳性概率更小。因此,在专业人士看来,运动员只要科学饮食、服从管理,就可以避免误服事件发生。“运动员是个非常特殊的职业,吃东西和用药都要比一般人更加小心,以避免因误服误用导致兴奋剂阳性。”反兴奋剂中心专家说,“按照《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相关规定,对运动员的处罚实行严格责任制。一旦兴奋剂检测呈阳性,运动员首先要承担责任,然后才是举证。误服误用的举证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运动员即便是有了确凿的证据,还要说服听证委员,才有可能被减免处罚。只有在极特殊的案例里,才有可能完全免除处罚。”本报北京2月26日(中国青年报)1330290998000责编:libaitao中国青年报133029099800011["9CaKrnJk04d","9CaKrnJk0tj","9CaKrnJk0yR","9CaKrnJk0I5","9CaKrnJk0K5","9CaKrnJk1G6","9CaKrnJk2o7","9CaKrnJk2qI","9CaKrnJk2qT","9CaKrnJk2CH"]{"email":"libaitao@huanqiu.com","name":"libaitao"}
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再次向各运动队下发注意食品安全的紧急通知——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让很多运动员心惊不已。“这对运动员来说是灾难性的消息。”北京奥运会男子85公斤级举重冠军陆永在自己的微博上表示,“现在只有我们的运动员食堂才能让我们放心吃饭了”。市场上部分猪牛羊肉安全指标超标,对于必须接受反兴奋剂监督的国家队运动员确实危害极大。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冠军佟文在2010年世锦赛后被检测出“克仑特罗阳性”,受到国际柔联两年禁赛的处罚。后佟文聘请专业律师团队在体育仲裁法庭上进行申诉才得以恢复清白,事后,佟文和教练吴卫凤均认为,问题根源在于“食用了不合格的猪肉”。记者去年前往天津付村基地采访佟文时,深刻感受到教练组对于食品安全的严格控制——肉类食物必须经卫生部门检验,就连教练家属送来的玉米,队员都不会随意食用。“队里传达了总局的文件,市场上很多猪牛羊肉都兴奋剂含量超标,连鱼类都有检测出问题的,所以规定国家队成员不能在外用餐。”一名国家举重队队员今天下午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如果有极特殊的情况需要在外面吃饭,也只能吃点儿素菜。” 无独有偶,上周国家马拉松集训队在丽江训练期间“养鸡”的消息,同样在体育界引起关注。尽管领队田晓君告诉记者,集训队并非是“养鸡”,“就是买了些土鸡,一天吃不完就放在院子里”。但田晓君同时表示,“现在要特别注意食品安全问题,有添加剂的食品不敢吃,当地的土鸡还算安全。”这已经不是国字号运动员第一次对食品安全问题给予“重点关注”了,今年1月下旬,在广州船艇训练基地训练的亚运会赛艇冠军黄文仪在微博中称,“国家体育总局下发通知禁止队员吃猪肉”,随后补发“领队说要养猪”的微博,表示“在外面不能吃羊肉牛肉,只能吃鸡和鱼”,“之前还能吃到北京空运过来的‘安全肉’,现在就连国家队自己给运动员养的猪都查出了瘦肉精”。尽管黄文仪很快删除了这两条微博,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也向记者澄清,所谓“养猪”一说只是队员之间的调侃,但面对食品安全方面的严峻形势,国家体育总局的谨慎不无道理。“元旦过后,体育总局召开了一个奥运备战期间食品安全问题的专门会议,会上建议运动员以后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但并没有不让运动员吃猪肉的硬性要求。据了解,会上只是重申了不允许运动员在外吃猪肉和牛羊肉,同时,运动训练基地的肉类也需要主动提交国家兴奋剂检测中心进行检测。”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记者近日得到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方面的证实,为避免运动员“克仑特罗”的“食源性摄入”,供在京备战奥运会运动队食用的所有肉类,均要由检测中心进行专项检测后方可食用。在京集训的各项目国字号队伍主要分布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和北京奥体中心两地,反兴奋剂中心工作人员对提供饮食部门每批次的进货均要进行检测,“购进的肉类放在冰库里不能直接吃,要采样检测合格后才能食用”。“体育科学学会定期公布《国家队集中采购运动营养食品目录》,反兴奋剂中心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负责对所有送检的样本进行检测,确保《目录》中的食品和营养品不含有任何违禁成分。这是一项长期工作,今年实验室仅对营养补剂的检测就达到43种。”中国反兴奋剂中心专家告诉记者,“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做好备战伦敦奥运会国家队运动员肉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实验室对肉食品的检测力度极大,只有检测合格的肉食品,运动员才能食用。”事实上,国人所说的“瘦肉精”,多指国际反兴奋剂机构《禁用清单》中的蛋白同化制剂类物质——克仑特罗,克仑特罗在医学临床和动物饲养领域大多以盐酸克仑特罗形式存在。“盐酸克仑特罗具有支气管扩张效应,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哮喘。同时它具有一定的蛋白同化能力,大剂量使用有蛋白合成的作用,能够促进肌肉增长、增加力量。在牲畜饲养领域,少数不法牲畜饲养企业和个人把盐酸克仑特罗这类物质大量添加在饲料中,以加快牲畜生长,提高牲畜的瘦肉率,所以这类物质才被俗称为‘瘦肉精’。”这位专家说。目前,我国每年兴奋剂检查多达上万例,其中兴奋剂阳性比例约为千分之一,克仑特罗阳性概率更小。因此,在专业人士看来,运动员只要科学饮食、服从管理,就可以避免误服事件发生。“运动员是个非常特殊的职业,吃东西和用药都要比一般人更加小心,以避免因误服误用导致兴奋剂阳性。”反兴奋剂中心专家说,“按照《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相关规定,对运动员的处罚实行严格责任制。一旦兴奋剂检测呈阳性,运动员首先要承担责任,然后才是举证。误服误用的举证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运动员即便是有了确凿的证据,还要说服听证委员,才有可能被减免处罚。只有在极特殊的案例里,才有可能完全免除处罚。”本报北京2月26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