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mZRz china.huanqiu.comarticle中国晋级发达国家概率引争议 专家:4%无意义/e3pmh1nnq/e3pmtdr7f中科院:中国有望提前1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显示:如果完全按照国际经验,21世纪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概率约为4%。对此,陈剑表示“这4%根本没有什么意义”“如果完全按照历史经验来估算,中国21世纪末晋级发达国家的概率约为4%;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因素,中国人口13亿~14亿,发达国家人口10亿,中国的概率可能更小。”1月30日,在“世界现代化400年暨《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专家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说。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世界现代化概览》(下称《报告》)是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年度系列报告的第十本,分析了世界现代化的基本事实和未来前景,并探讨中国现代化的事实和前景。报告中称,根据过去300年的历史经验,21世纪发达国家大约为20个,发展中国家有100多个;发达国家有可能降级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升级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包括3组国家,它们分别是中等发达、初等发达和欠发达国家。21世纪发展中国家仍然有成功机会,它们将争夺5张升级发达国家的门票。4%的“晋级概率”在座谈会上引起争议。“对未来的预测,把握不好,得出的结果就很滑稽。”与会的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剑对本刊记者说,“这4%根本没有什么意义。”《报告》勾画了一幅世界现代化的“数字化全景扫描”,而在一些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看来,《报告》的方法和结论还有待商榷。预计204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如果按1990~2005年的年均增长率估算,中国有可能在2040年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有可能提前10年左右实现。”何传启对本刊记者说。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何传启说,如果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中国现代化水平大体如下:其一,经济现代化: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美元,关键经济指标的排名进入世界前40名。其二,社会现代化: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城市化率和信息化率达到80%左右。其三,政治现代化:建成民主、自由、平等和高效的政治文明,国际竞争力的排名进入世界前10名。其四,文化现代化:文化生活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文化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的排名进入世界前20名。其五,人的现代化:大学普及率超过80%,平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人类发展指数排名进入世界前20名。其六,生态现代化: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完全脱钩,人居环境质量基本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报告》认为,从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至今,世界现代化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是以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为典型特征的经典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是以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为典型特征的新型现代化。根据《报告》的研究结果,2006年世界上有29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有90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现代化,有12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有数百个少数民族生活在原始社会。在21世纪,预计有100多个国家将全面完成第一次现代化,有80多个国家将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发达国家将完成第二次现代化。2006年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中的初等发达水平,处于第一次现代化成熟期,第一次现代化已完成4/5,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约为发达国家的2/5。2006年,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在全世界131个国家中排名第七十位。中国内地现代化发展不平衡。北京已经达到第二次现代化的起步期,上海和天津已经处于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过渡期,浙江等7个地区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成熟期,湖北等21个地区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2006年中国部分地区的部分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欧洲比较发达国家的水平。北京的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城市化水平和大学普及率已经达到意大利和西班牙水平,综合现代化指数、平均预期寿命和成人识字率接近意大利和西班牙水平。1265758380000责编:佚名瞭望新闻周刊126575838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中科院:中国有望提前1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显示:如果完全按照国际经验,21世纪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概率约为4%。对此,陈剑表示“这4%根本没有什么意义”“如果完全按照历史经验来估算,中国21世纪末晋级发达国家的概率约为4%;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因素,中国人口13亿~14亿,发达国家人口10亿,中国的概率可能更小。”1月30日,在“世界现代化400年暨《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专家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说。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世界现代化概览》(下称《报告》)是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年度系列报告的第十本,分析了世界现代化的基本事实和未来前景,并探讨中国现代化的事实和前景。报告中称,根据过去300年的历史经验,21世纪发达国家大约为20个,发展中国家有100多个;发达国家有可能降级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升级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包括3组国家,它们分别是中等发达、初等发达和欠发达国家。21世纪发展中国家仍然有成功机会,它们将争夺5张升级发达国家的门票。4%的“晋级概率”在座谈会上引起争议。“对未来的预测,把握不好,得出的结果就很滑稽。”与会的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剑对本刊记者说,“这4%根本没有什么意义。”《报告》勾画了一幅世界现代化的“数字化全景扫描”,而在一些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看来,《报告》的方法和结论还有待商榷。预计204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如果按1990~2005年的年均增长率估算,中国有可能在2040年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有可能提前10年左右实现。”何传启对本刊记者说。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何传启说,如果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中国现代化水平大体如下:其一,经济现代化: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美元,关键经济指标的排名进入世界前40名。其二,社会现代化: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城市化率和信息化率达到80%左右。其三,政治现代化:建成民主、自由、平等和高效的政治文明,国际竞争力的排名进入世界前10名。其四,文化现代化:文化生活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文化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的排名进入世界前20名。其五,人的现代化:大学普及率超过80%,平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人类发展指数排名进入世界前20名。其六,生态现代化: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完全脱钩,人居环境质量基本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报告》认为,从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至今,世界现代化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是以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为典型特征的经典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是以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为典型特征的新型现代化。根据《报告》的研究结果,2006年世界上有29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有90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现代化,有12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有数百个少数民族生活在原始社会。在21世纪,预计有100多个国家将全面完成第一次现代化,有80多个国家将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发达国家将完成第二次现代化。2006年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中的初等发达水平,处于第一次现代化成熟期,第一次现代化已完成4/5,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约为发达国家的2/5。2006年,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在全世界131个国家中排名第七十位。中国内地现代化发展不平衡。北京已经达到第二次现代化的起步期,上海和天津已经处于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过渡期,浙江等7个地区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成熟期,湖北等21个地区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2006年中国部分地区的部分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欧洲比较发达国家的水平。北京的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城市化水平和大学普及率已经达到意大利和西班牙水平,综合现代化指数、平均预期寿命和成人识字率接近意大利和西班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