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Q84f3作者:china.huanqiu.comgallery海峡两岸公祭孔子/e3pmh1nnq/e3pn6eiep1254180025000责编:qixuetao中国新闻网 125418002500011[]{"gallery":{"members":[{"desc":" 九月二十八日上午,山东省各界公祭孔子大典仪式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举行。 中新社发 王超 摄点击查看更多新闻图片 ——记己丑年山东曲阜公祭孔子大典 中新社记者 张璐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艳艳的秋阳使得笼罩在曲阜城上空的一层薄雾渐渐散去。曲阜明故城大成桥畔、万仞宫墙前,孔庙杏坛之上、大成殿内……乐舞翩翩、琴瑟齐鸣,钟鼓馔玉尽显赤诚。今天上午,山东省各界公祭孔子大典仪式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举行。公祭仪式以“中正和美”之音,拨开历史的沧桑,将人们带回到二千五百六十年前的那个秋天,那个万世师表孔子诞生的时刻。 “和衷共济,讲信修睦”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公祭仪式从曲阜明故城南门万人齐声诵读《论语》开始。但见万头攒动却不闻一丝杂音,只有淡淡乐声伴随着诵读之音穿透时空。首次于祭孔大典中举行的“万人合颂”活动,将祭孔的路线进一步延长,这既是己丑年公祭孔子大典的开始,亦是对古礼祭祀孔夫子典礼始点的恢复。 曲阜明故城南门外的神道上,不时传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孔子名言的颂唱声,踏着歌者的虔诚,祭祀人员缓步来到万仞宫墙下。古代祭礼中的“叩拜”,换作今日九十九名小学生与著名书画家范曾同时挥毫,一百个“和”字与宫墙之上的两个大“和”字相映生辉。范曾先生笔下的“和衷共济,讲信修睦”八个大字,即是今年公祭孔子大典的主题所在。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 “叩拜”结束后,各界人士穿仰圣门,经金声玉振坊入大中门、过同文门、奎文阁……大成门前古琴声悄然响起,两名演奏者仿佛自远古缓缓走来,牵引着祭祀者迈入遥远而神秘的另一个时空。目光流转间,大成殿前的古装祭祀舞者已是隐约可见,承载着千古中华历史文明的礼乐声中,刹那间古今两个时空完美交融。 钟鼓声歇,身披黄色绶带的朝圣者们庄严步入属于先哲的历史时空,在杏坛与大成殿间缓缓止步。巍然耸立的大成殿如至圣先师俯视大地,威严而又慈祥地静候众生。山东省政协主席孙淑义主持了公祭大典,在身着明代祭祀礼服的舞者簇拥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山东省长姜大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孔子教育奖获奖代表、著名书画家范曾等朝圣者分别向先师孔子敬献花篮。 尚中贵和 天下大同 “唯和衷以共济,讲信而修睦。此足称万国邦交之极则,亦各族和谐之宏观。遗训虽远,践行在迩,岁寒松柏,历千万龄而不凋,其非孔子博怀之远猷,而周瞻之大略欤?”公祭仪式上,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诵读了由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撰写的己丑年公祭孔子祭文。六百余字的祭文洋洋洒洒,如泼墨山水,层层展开,芳香犹在,沁人心脾,一改之前的骈文文体,以古体散文的形式表达对至圣先师孔子的景仰之情。 “乐礼善学,尚中贵和”的儒学精髓贯穿于整个祭文之中。祭文告曰,先师孔子以及儒家学说的影响已经超出了中国,超出了亚洲,如今的孔子研究院遍布世界各地,孔子思想已成为指导全人类进步的智慧之火。 在《天下大同》乐舞声中,己丑年公祭孔子大典完美落幕。来自韩国、以色列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千余名朝圣者参加了公祭大典。(完)","url":"\/\/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090928\/4138551bc8.jpg"},{"desc":" 九月二十八日上午,山东省各界公祭孔子大典仪式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举行。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山东省长姜大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孔子教育奖获奖代表、著名书画家范曾等,以及来自韩国、以色列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千余名朝圣者参加了隆重的公祭大典仪式。仪式上,古代祭礼中的“叩拜”,换作今日九十九名小学生与著名书画家范曾同时挥毫,一百个“和”字与宫墙之上的两个大“和”字相映生辉。图为九十九名小学生在万仞宫墙下同时书写“和”字。中新社发 王超 摄点击查看更多新闻图片","url":"\/\/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090928\/a4ae730ea1.jpg"},{"desc":" 图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第二排左)、山东省长姜大明(第二排右)向孔子敬献花篮。 中新社发 王超 摄","url":"\/\/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090928\/9e06662549.jpg"},{"desc":" 图为山东曲阜己丑年公祭孔子大典现场。中新社发 王超 摄","url":"\/\/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090928\/23aa163816.jpg"},{"desc":" 9月28日清晨,台北孔庙隆重举行孔子诞辰2559周年释奠典礼。图为台北市长郝龙斌在仪式结束后向资深礼生颁发感谢状。 中新社发黄少华摄","url":"\/\/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090928\/4291851480.jpg"},{"desc":" 活动遵循传统古礼仪节,分37步骤。图为多年来担任佾生的台北大龙小学生,以六佾舞行献礼,展现“诚于中,形于外”的姿仪,表达对孔子的尊崇与赞颂。中新网","url":"\/\/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090928\/684635122c.jpg"},{"desc":" 9月28日清晨,台北孔庙隆重举行孔子诞辰2559周年释奠典礼。在钟鼓乐声中,启扉、迎神、上香、献帛、献爵、献花、饮褔、受胙及送神等传统古礼依序进行,场面庄严。由初中生和小学生分别担任的乐生和佾生,展现雅乐、姿仪,表达对孔子的尊崇和赞颂。中新社发黄少华 摄","url":"\/\/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090928\/6870dbe7ce.jpg"},{"desc":" 9月28日,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祭祀典礼在素有“南孔圣地”之称的浙江衢州举行。图为众人在祭祀典礼上齐唱《大同颂》。中新社发 夏毅 摄","url":"\/\/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090928\/313bab1128.jpg"},{"desc":" 9月28日,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祭祀典礼在浙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庙举行。位于浙江西部的衢州孔庙,是与山东曲阜孔庙并列的全国两所孔氏家庙之一,向有“南宗圣地”之称。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孔氏嫡系在孔子48代孙孔端友率领下迁居衢州,并在此建立家庙。自此,子孙绵延,衢州成了孔氏的第二家乡。今年正值大祭,图为浙江省副省长葛慧君(左一)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右一)等出席仪式。中新社发 夏毅 摄","url":"\/\/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090928\/a76ef22074.jpg"}]}}//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090928/684635122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