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4opF china.huanqiu.comarticle20年哈密二中考出11个全疆文科第一/e3pmh1nnq/e3pn60p0i都市消费晨报讯(记者李雯报道)2017年高考成绩揭晓,赵寒雨以665分成为全疆文科第一,同时她背后的哈密市第二中学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如果说考出一位第一名可能是偶然,但20年来出现11位第一名,让人不得不承认哈密二中是“实力派”。如此辉煌的“战绩”是如何炼成的?7月29日,记者走进哈密二中,探访成功秘密。起步期初露锋芒走进哈密二中,教学楼大厅里摆放着红色的展板,上面展示着历年来的高考文科“强者们”,俨然一条“星光大道”。 1997年,张海燕考出了哈密二中第一个全疆文科第一名,而全校师生知道这份光荣的时间,却是在一年后。朱建萍是张海燕的班主任老师,现在仍在校任教。1994年,哈密二中与其他3所中学合并;3年后,该校培养出的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参加高考,全校第一名张海燕被北京大学录取。“当时信息没有共享,我们只知道这届学生成绩还不错,并不知道全疆总排名。”朱建萍回忆道。“你们学校了不得,去年出了个全疆第一名!”1998年6月,一位领导来到哈密二中视察工作,透露了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虽然晚了整整一年,当时激动的心情我到现在都记得,我们几个任课老师高兴得跳了起来!”朱建萍说。那个夏天,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哈密二中也在哈密地区崭露头角。大刀阔斧改革期聘用制激发动力哈密二中成为了当地的焦点,老师和校领导在骄傲的同时,倍感压力。1997年开始,校领导研究决定,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用人机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学校全体教职工采用“聘用制”;随后,学校率先实行了绩效工资制,绩效工资取决于代课数量和效果,取代了原有的平均工资。“校领导聘用年级主任,年级主任聘用班主任,班主任聘用任课老师,全过程由教务处、德育处监管。”54岁的朱建军现任教务处主任,也是一名语文任课老师,他回忆,聘用制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有的老师教学水平高,就会被好几个班主任抢,有的老师可能因为不够认真负责而无人问津,这就要求他以后要付出更多努力来迎头赶上。”朱建军说,从那以后,师资水平进入良性循环。据了解,每个年级都是一年一聘,高二、高三年级组考虑到学生需要对老师的熟悉期,会注意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聘用制效果如何?记者在哈密二中高考成绩统计数据中看到,1998年至2002年,哈密二中本科上线率从36.07%上升到59.51%,重点率从14.48%上升到26.95%,5年期间共有12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巅峰时期三连冠2005年,2006年,2007年,哈密二中蝉联了全疆文科三连冠,校史上最辉煌的巅峰期让无数哈密人骄傲,甚至成为了哈密地区的“名片”。“三连冠以后,哈密市、巴里坤县、伊吾县的家长不再把孩子送去外地求学,大家都愿意在家门口读书,甚至以能进二中为骄傲。”历史老师李超峰回忆。李超峰说,外界的美誉让自己倍感压力,教师们也不断探讨如何提升教学水平,不断磨合。由于高考题目越来越活,李超峰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首先是开拓眼界,研究全国各类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融会贯通,抓重点给学生讲解;其次,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任课老师和学生同时参加考试,从答题思路中发现问题;最后,学科老师的相互协作,保证模拟成绩的客观性。”“学生对老师高度信任、高度认可后,学习效率会更高。”朱建萍说,“我的方法就是给学生面批试卷,面对面的交流和他直接看到分数的效果是不同的。一方面让学生对错题印象更深刻,另一方面能增进师生感情,还能建立信心,制定学习计划。”第一名只有一个提升上线率是重点哈密二中副校长赵学波说:“检验一所中学的标准不应仅看第一名的数量,毕竟第一名只有一个,更多学生的目标是上大学和名校。”赵学波主管教学教研工作,他不断细化和完善成绩分析机制,并提出了学科导师制。“成绩分析分3个层面。首先是班级分析,每次考试结束,6名任课老师要逐个分析每一位学生的成绩,了解学生的动态;其次学科分析是整个年级的学科老师,对同样试题产生的不同教学成果的分析,要求老师们抓住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最后年级分析,尖子班、重点班、平行班,对不同层次的班级以及不同的学科进行宏观的分析和评价。”赵学波说。学科导师制是参考大学体质制定出来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的“瘸腿”科目,赵学波介绍说:“偏科后患无穷,任课老师要成为偏科学生的学科导师,直到这名学生的成绩赶上来,并保持稳定。”根据哈密二中2017高考成绩统计数据,记者看到,本科上线率是94.25%,本科重点上线率是66.6%,有5人考入清华大学、3人考入北京大学、3人考入复旦大学、1人考入香港中文大学。赵学波说,希望哈密二中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能成为“全疆一流,全国知名”的顶尖中学。1501467031000责编:千帆都市消费晨报1501467031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都市消费晨报讯(记者李雯报道)2017年高考成绩揭晓,赵寒雨以665分成为全疆文科第一,同时她背后的哈密市第二中学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如果说考出一位第一名可能是偶然,但20年来出现11位第一名,让人不得不承认哈密二中是“实力派”。如此辉煌的“战绩”是如何炼成的?7月29日,记者走进哈密二中,探访成功秘密。起步期初露锋芒走进哈密二中,教学楼大厅里摆放着红色的展板,上面展示着历年来的高考文科“强者们”,俨然一条“星光大道”。 1997年,张海燕考出了哈密二中第一个全疆文科第一名,而全校师生知道这份光荣的时间,却是在一年后。朱建萍是张海燕的班主任老师,现在仍在校任教。1994年,哈密二中与其他3所中学合并;3年后,该校培养出的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参加高考,全校第一名张海燕被北京大学录取。“当时信息没有共享,我们只知道这届学生成绩还不错,并不知道全疆总排名。”朱建萍回忆道。“你们学校了不得,去年出了个全疆第一名!”1998年6月,一位领导来到哈密二中视察工作,透露了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虽然晚了整整一年,当时激动的心情我到现在都记得,我们几个任课老师高兴得跳了起来!”朱建萍说。那个夏天,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哈密二中也在哈密地区崭露头角。大刀阔斧改革期聘用制激发动力哈密二中成为了当地的焦点,老师和校领导在骄傲的同时,倍感压力。1997年开始,校领导研究决定,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用人机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学校全体教职工采用“聘用制”;随后,学校率先实行了绩效工资制,绩效工资取决于代课数量和效果,取代了原有的平均工资。“校领导聘用年级主任,年级主任聘用班主任,班主任聘用任课老师,全过程由教务处、德育处监管。”54岁的朱建军现任教务处主任,也是一名语文任课老师,他回忆,聘用制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有的老师教学水平高,就会被好几个班主任抢,有的老师可能因为不够认真负责而无人问津,这就要求他以后要付出更多努力来迎头赶上。”朱建军说,从那以后,师资水平进入良性循环。据了解,每个年级都是一年一聘,高二、高三年级组考虑到学生需要对老师的熟悉期,会注意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聘用制效果如何?记者在哈密二中高考成绩统计数据中看到,1998年至2002年,哈密二中本科上线率从36.07%上升到59.51%,重点率从14.48%上升到26.95%,5年期间共有12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巅峰时期三连冠2005年,2006年,2007年,哈密二中蝉联了全疆文科三连冠,校史上最辉煌的巅峰期让无数哈密人骄傲,甚至成为了哈密地区的“名片”。“三连冠以后,哈密市、巴里坤县、伊吾县的家长不再把孩子送去外地求学,大家都愿意在家门口读书,甚至以能进二中为骄傲。”历史老师李超峰回忆。李超峰说,外界的美誉让自己倍感压力,教师们也不断探讨如何提升教学水平,不断磨合。由于高考题目越来越活,李超峰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首先是开拓眼界,研究全国各类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融会贯通,抓重点给学生讲解;其次,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任课老师和学生同时参加考试,从答题思路中发现问题;最后,学科老师的相互协作,保证模拟成绩的客观性。”“学生对老师高度信任、高度认可后,学习效率会更高。”朱建萍说,“我的方法就是给学生面批试卷,面对面的交流和他直接看到分数的效果是不同的。一方面让学生对错题印象更深刻,另一方面能增进师生感情,还能建立信心,制定学习计划。”第一名只有一个提升上线率是重点哈密二中副校长赵学波说:“检验一所中学的标准不应仅看第一名的数量,毕竟第一名只有一个,更多学生的目标是上大学和名校。”赵学波主管教学教研工作,他不断细化和完善成绩分析机制,并提出了学科导师制。“成绩分析分3个层面。首先是班级分析,每次考试结束,6名任课老师要逐个分析每一位学生的成绩,了解学生的动态;其次学科分析是整个年级的学科老师,对同样试题产生的不同教学成果的分析,要求老师们抓住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最后年级分析,尖子班、重点班、平行班,对不同层次的班级以及不同的学科进行宏观的分析和评价。”赵学波说。学科导师制是参考大学体质制定出来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的“瘸腿”科目,赵学波介绍说:“偏科后患无穷,任课老师要成为偏科学生的学科导师,直到这名学生的成绩赶上来,并保持稳定。”根据哈密二中2017高考成绩统计数据,记者看到,本科上线率是94.25%,本科重点上线率是66.6%,有5人考入清华大学、3人考入北京大学、3人考入复旦大学、1人考入香港中文大学。赵学波说,希望哈密二中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能成为“全疆一流,全国知名”的顶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