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4hvW china.huanqiu.comarticle【砥砺奋进的五年】发展与共享凸显民生福祉/e3pmh1nnq/e3pn60p0i天山网讯(记者谢晓艳 通讯员谢讯报道)宽阔平坦的石材大道,流光溢彩的滨河路,载歌载舞的团结公园,干净整洁的县城街道,新建成的一个个优美的居住小区……这些构成了如今和硕城乡风景的新亮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和硕县党委、人民政府始终坚持民生优先、转型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力应对各种挑战,主动抢抓发展机遇,倾力推进各项工作,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2.1亿元增加到33.7亿元,年均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12年的12.2亿元增加到15.4亿元,年均增长10.9%,累计完成投资68.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012年的0.90亿元增加到1.7亿元,年均增长12.3%,累计财政支出54.4亿元。如今的和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县域功能日趋完善,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明显增强。因地制宜抓扶贫 让数千名贫困户脱贫6月29日,和硕县新塔热乡新塔热村杜寒羊养殖合作社内,贫困户戴森林一边给羊喂草,一边给记者讲述着他的脱贫经历。“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家里有27亩地,种植玉米和麦子,收成好的话,一年地里的农作物有2万元的收成,但由于长期患病,每个月需要支付1000余元的医药费,导致家里生活拮据。考虑到我的实际情况,村里在杜寒羊养殖合作社内给我们这些贫困户找到了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一个月抽2-3天的时间给羊喂喂草,打扫一下卫生,每个月可以领到500元的收入,这比外出打工方便多了。”戴森林感激地说。 据了解,杜寒羊养殖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7月4日,占地面积25亩,圈舍面积420平方米。2016年10月,该合作社引进优质杜寒羊260只,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经营模式,吸纳26户贫困户以羊入股,托养分红,实现从“牧羊人”到“投资人”的转变,预计将带动26户贫困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增长3261元。杜寒羊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汪新怀说:“目前,合作社养殖状况良好,合作社还统筹扶贫特岗,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养殖管理,积累经验,为带动贫困人口持续增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和硕县积极探索开展资产收益性产业扶贫,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村一品、一户一项目”的原则,重点支持贫困户发展庭院种养业、林果业,多元化发展庭院经济,使其成为引导贫困农牧民实现增收的新产业。同时,结合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推进旅游扶贫工程,引导有思想、能干事的贫困农牧民从事农家乐、牧家乐等服务产业,使数千名农牧民实现脱贫。2017年,还将确保824户2059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乃仁克尔乡包尔图村退出贫困村。抓基础调结构 带动现代农业稳步发展而在和硕县新塔热乡新塔热村村民艾海提·吾拉英家里,桑子、蟠桃、葡萄、栗子、杏子挂满了枝头,一块占地6亩的果园,将艾海提的家点缀成了“果蔬乐园”。“2010年起,我积极响应村里发展庭院经济的号召,将自家6亩地改造成了果园,种植了56个品种的果树,现如今,村里的绿化管网通到了每家每户,为庭院种植提供了基础保障。到了丰收的季节,园子里的水果可以收入1万元,栽培的各种类的果树苗可以收入3-4万元。一家人的日子在庭院经济的带动下,越过越红火。”艾海提开心地说。五年来,和硕县抓基础、调结构,带动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业基础日趋完善,连续出台优惠政策,安排资金9.4亿元用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成功创建自治区设施农业先进县、自治区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与此同时,农区畜牧业稳步发展,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25.6万平方米,牲畜存栏达29.4万头(只),牛羊良种率达到70%以上。葡萄、西梅等特色林果种植结构、管理体系、品牌建设不断优化,特色林果业面积达13.2万亩,果品总产量达4.96万吨。和硕葡萄酒成功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基本草原划定和确权、农业初始水权综合改革顺利推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家,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家、自治区级示范社16家。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7423人,实现劳务收入1.1亿元。大力实施城乡建设 民生福祉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和硕县积极抓园区建设、重招商,工业经济成效显著。五年间,和硕县不断强化重点企业跟踪服务,企业实现提质增效。其中:富邦国源、龙投矿业等25家石材加工企业落户园区,帝奥酒庄、国菲酒庄等6家酒庄竣工投产,宏运椒业、红隆椒业等4家辣椒深加工企业投产达效,国华、恒鑫光电项目建成投运,工业硅项目具备规模生产能力。同时,招商引资工作也成效显著,82个项目建成投产,落实到位资金87.5亿元。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创建新疆著名商标、巴州知名商标14件。宏景公司、冠龙公司分别在天津股权交易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芳香庄园在“新三板”上市。五年来,和硕县积极构建以红色教育、休闲度假、民俗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发展模式,马兰军博园、大美南疆第一站建设稳步推进,金沙滩景区创建为国家标准化服务示范区。累计接待游客18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亿元。五年来,和硕县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统筹推进。累计财政支出54.4亿元;城镇化率由“十一五”的45%提升到54.58%。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园林县城。实施16个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博斯腾湖生态保护项目,完成三个村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农村道路建设资金9000万元,建设农村公路252公里。连续五年实施“民生建设年”活动,民生支出占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学前两年双语教育全面普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得到贯彻落实。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增加城镇就业1.1万人,保障城乡低收入家庭25万人次。和硕县委副书记、县长哈热说:“五年来,我们以改善民生为第一目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连续实施民生建设年活动,民生支出占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其中,建设保障性安居房14300套,3074名农牧民实现脱贫。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10809元增加到15236元,年均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6137元增加到27927.5元,年均增长13.7%。”1500957891000责编:千帆巴音郭楞日报1500957891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天山网讯(记者谢晓艳 通讯员谢讯报道)宽阔平坦的石材大道,流光溢彩的滨河路,载歌载舞的团结公园,干净整洁的县城街道,新建成的一个个优美的居住小区……这些构成了如今和硕城乡风景的新亮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和硕县党委、人民政府始终坚持民生优先、转型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力应对各种挑战,主动抢抓发展机遇,倾力推进各项工作,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2.1亿元增加到33.7亿元,年均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12年的12.2亿元增加到15.4亿元,年均增长10.9%,累计完成投资68.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012年的0.90亿元增加到1.7亿元,年均增长12.3%,累计财政支出54.4亿元。如今的和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县域功能日趋完善,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明显增强。因地制宜抓扶贫 让数千名贫困户脱贫6月29日,和硕县新塔热乡新塔热村杜寒羊养殖合作社内,贫困户戴森林一边给羊喂草,一边给记者讲述着他的脱贫经历。“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家里有27亩地,种植玉米和麦子,收成好的话,一年地里的农作物有2万元的收成,但由于长期患病,每个月需要支付1000余元的医药费,导致家里生活拮据。考虑到我的实际情况,村里在杜寒羊养殖合作社内给我们这些贫困户找到了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一个月抽2-3天的时间给羊喂喂草,打扫一下卫生,每个月可以领到500元的收入,这比外出打工方便多了。”戴森林感激地说。 据了解,杜寒羊养殖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7月4日,占地面积25亩,圈舍面积420平方米。2016年10月,该合作社引进优质杜寒羊260只,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经营模式,吸纳26户贫困户以羊入股,托养分红,实现从“牧羊人”到“投资人”的转变,预计将带动26户贫困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增长3261元。杜寒羊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汪新怀说:“目前,合作社养殖状况良好,合作社还统筹扶贫特岗,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养殖管理,积累经验,为带动贫困人口持续增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和硕县积极探索开展资产收益性产业扶贫,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村一品、一户一项目”的原则,重点支持贫困户发展庭院种养业、林果业,多元化发展庭院经济,使其成为引导贫困农牧民实现增收的新产业。同时,结合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推进旅游扶贫工程,引导有思想、能干事的贫困农牧民从事农家乐、牧家乐等服务产业,使数千名农牧民实现脱贫。2017年,还将确保824户2059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乃仁克尔乡包尔图村退出贫困村。抓基础调结构 带动现代农业稳步发展而在和硕县新塔热乡新塔热村村民艾海提·吾拉英家里,桑子、蟠桃、葡萄、栗子、杏子挂满了枝头,一块占地6亩的果园,将艾海提的家点缀成了“果蔬乐园”。“2010年起,我积极响应村里发展庭院经济的号召,将自家6亩地改造成了果园,种植了56个品种的果树,现如今,村里的绿化管网通到了每家每户,为庭院种植提供了基础保障。到了丰收的季节,园子里的水果可以收入1万元,栽培的各种类的果树苗可以收入3-4万元。一家人的日子在庭院经济的带动下,越过越红火。”艾海提开心地说。五年来,和硕县抓基础、调结构,带动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业基础日趋完善,连续出台优惠政策,安排资金9.4亿元用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成功创建自治区设施农业先进县、自治区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与此同时,农区畜牧业稳步发展,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25.6万平方米,牲畜存栏达29.4万头(只),牛羊良种率达到70%以上。葡萄、西梅等特色林果种植结构、管理体系、品牌建设不断优化,特色林果业面积达13.2万亩,果品总产量达4.96万吨。和硕葡萄酒成功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基本草原划定和确权、农业初始水权综合改革顺利推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家,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家、自治区级示范社16家。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7423人,实现劳务收入1.1亿元。大力实施城乡建设 民生福祉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和硕县积极抓园区建设、重招商,工业经济成效显著。五年间,和硕县不断强化重点企业跟踪服务,企业实现提质增效。其中:富邦国源、龙投矿业等25家石材加工企业落户园区,帝奥酒庄、国菲酒庄等6家酒庄竣工投产,宏运椒业、红隆椒业等4家辣椒深加工企业投产达效,国华、恒鑫光电项目建成投运,工业硅项目具备规模生产能力。同时,招商引资工作也成效显著,82个项目建成投产,落实到位资金87.5亿元。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创建新疆著名商标、巴州知名商标14件。宏景公司、冠龙公司分别在天津股权交易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芳香庄园在“新三板”上市。五年来,和硕县积极构建以红色教育、休闲度假、民俗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发展模式,马兰军博园、大美南疆第一站建设稳步推进,金沙滩景区创建为国家标准化服务示范区。累计接待游客18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亿元。五年来,和硕县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统筹推进。累计财政支出54.4亿元;城镇化率由“十一五”的45%提升到54.58%。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园林县城。实施16个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博斯腾湖生态保护项目,完成三个村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农村道路建设资金9000万元,建设农村公路252公里。连续五年实施“民生建设年”活动,民生支出占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学前两年双语教育全面普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得到贯彻落实。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增加城镇就业1.1万人,保障城乡低收入家庭25万人次。和硕县委副书记、县长哈热说:“五年来,我们以改善民生为第一目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连续实施民生建设年活动,民生支出占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其中,建设保障性安居房14300套,3074名农牧民实现脱贫。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10809元增加到15236元,年均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6137元增加到27927.5元,年均增长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