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3PHq作者:李腾飞china.huanqiu.comarticle《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今起正式实施/e3pmh1nnq/e3pn60p0i央广网昆明7月1日消息(记者李腾飞)《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7月1日起正式实施,“无字天书”的保护从此走上法制化轨道。澄江化石地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1984年被中国古生物学家侯先光教授发现。迄今为止已陆续发现并记录近200个物种的珍稀化石,是目前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早寒武纪地球生命大爆发的化石遗迹。该化石地于2012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唯一化石类世界遗产。《条例》共5章35条,明确了澄江化石地的保护范围、保护原则和保护体制,细化了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措施。《条例》将澄江化石地保护范围分为两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5.12平方公里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二级保护区2.2平方公里为遗产地外围的缓冲区,保护范围总面积7.32平方公里。 为加强对澄江化石地的统一管理,避免多头执法、相互推诿,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条例》明确规定玉溪市人民政府设立的澄江化石地管理机构为执法主体,具体负责澄江化石地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并具体规定了该机构的工作职责。此外,《条例》明确规定了澄江化石地保护范围内一级保护区的七项禁止行为和二级保护区的五项禁止行为,强化了对澄江化石地保护范围内违法建设行为、开采磷矿行为和擅自发掘化石等行为的监督和查处。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德文指出,《条例》的颁布实施,是规范澄江化石地保护管理的需要;是提升公众保护意识,保护遗产地的原生态环境,打击盗采化石行为的需要;是履行我国政府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庄严承诺的需要。澄江化石地发现者侯先光教授对于《条例》的颁布实施则给出了“及时”的评价,他提出,7.32平方公里保护范围仅仅是一个量化、具体的标准,应该构建全社会共同爱护、保护化石地的参与机制。1498881234000责编:千帆央广网1498881234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央广网昆明7月1日消息(记者李腾飞)《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7月1日起正式实施,“无字天书”的保护从此走上法制化轨道。澄江化石地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1984年被中国古生物学家侯先光教授发现。迄今为止已陆续发现并记录近200个物种的珍稀化石,是目前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早寒武纪地球生命大爆发的化石遗迹。该化石地于2012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唯一化石类世界遗产。《条例》共5章35条,明确了澄江化石地的保护范围、保护原则和保护体制,细化了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措施。《条例》将澄江化石地保护范围分为两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5.12平方公里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二级保护区2.2平方公里为遗产地外围的缓冲区,保护范围总面积7.32平方公里。 为加强对澄江化石地的统一管理,避免多头执法、相互推诿,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条例》明确规定玉溪市人民政府设立的澄江化石地管理机构为执法主体,具体负责澄江化石地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并具体规定了该机构的工作职责。此外,《条例》明确规定了澄江化石地保护范围内一级保护区的七项禁止行为和二级保护区的五项禁止行为,强化了对澄江化石地保护范围内违法建设行为、开采磷矿行为和擅自发掘化石等行为的监督和查处。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德文指出,《条例》的颁布实施,是规范澄江化石地保护管理的需要;是提升公众保护意识,保护遗产地的原生态环境,打击盗采化石行为的需要;是履行我国政府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庄严承诺的需要。澄江化石地发现者侯先光教授对于《条例》的颁布实施则给出了“及时”的评价,他提出,7.32平方公里保护范围仅仅是一个量化、具体的标准,应该构建全社会共同爱护、保护化石地的参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