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3Odu china.huanqiu.comarticle动真碰硬!400多个点位上的法治暗访/e3pmh1nnq/e3pn60p0i6月20日上午,遂宁市大英县工业集中发展区红旗社区居委会门前,围满了参与讨论拆迁安置房分配方案的居民。当天,省依法治省第二暗访组刚好到此暗访,暗访组成员以“群众”的身份切身感受了一番基层自治的氛围。类似这样“不速之客”造访的场景,从6月中旬开始,在全省21个市(州)的400多个点位上陆续上演。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全面依法治省作出新部署。站在高起点,面对新征程,如何动真碰硬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落实?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基于依法治省《暗访工作规则》和《暗访工作内容》,在去年首次成功组织省级暗访工作的基础上,于今年6月中旬启动2017年度依法治省暗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描绘了四川从法治良序总体形成向整体形成迈进的路线图,在这一进程中,开展依法治省暗访是把省委相关决策部署压紧压实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省依法治省办负责人表示,带着这样的认知,目前,暗访工作正紧锣密鼓、一丝不苟推进中。 今年依法治省暗访工作有何新举措?暗访看到了什么?6月20日至22日,记者随省依法治省第二暗访组深入多个市(州),直击依法治省暗访工作。一把尺子首次量化暗访现场打分“一把尺子量到底”夏日的蜀中大地,烈日炎炎、热浪逼人。6月20日,“围观”完拆迁安置房分配方案讨论,省依法治省第二暗访组的部分工作人员径直找到社区支部书记钟国安,亮明身份、开门见山,请其配合回答有关问题、提供文档资料,当场对该社区依法治理情况逐条打分。其他工作人员,则以课题研究者的身份在附近居民家中,同居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法治体验,聆听他们对增强法治获得感的建议。今年,是我省第二次启动依法治省暗访工作。暗访对21个市(州)全覆盖,对象共六大类,包括县(市、区),市(州)、县(市、区)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对象。通过实地走访、直接提问、访问群众、座谈交流、个别谈话、旁听庭审等方式,看基层“关键少数”履职是否到位、部门业务工作与法治建设有无“两张皮”现象、法治氛围是否浓厚等。为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工作,今年的暗访组均由省依法治省办和省直有关部门抽调的工作人员共同组成,各小组率队同志都参加过去年的暗访。与去年相比,今年暗访更为深入。暗访组在每个市(州)的必查点位17个,包括2个县(市、区)、4个乡镇(街道)、2个执法部门等;抽查点位为3个。点位总数较去年增加约一倍。今年暗访的评价方法从去年的定性变为了定量,是这次暗访工作的最大特点。“针对去年定性评价针对性不强的情况,今年省依法治省办对标中央和我省相关要求,设计了面向各市(州)的包含51个子项的百分制打分表,对各类暗访对象分别明确了暗访内容、目标分值、评分标准等。”省依法治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暗访实行暗访人员现场打分,确保客观公平,“一把尺子量到底”。记者看到,暗访组成员手中的暗访手册有几十页厚,检查内容十分详细。以村(社)为例,该类总分20分。其中,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情况较好的,最高可得2分,有效服务管理留守老人、妇女、学生的,也可得2分。一个市州内暗访的多个村(社),按平均分计入打分表。今年的工作还进一步突出了“暗访属性”,坚持动真碰硬,坚持“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到现场,重点必查、随机抽查、‘回头看’复查,严格台账落实情况打分、严格清单反馈、严格整改落实、严格成果运用”。记者在随暗访组下基层的途中看到,暗访组成员手持纸质地图和手机导航,沿途随机选择点位。有时则沿着问题脉络“顺藤”展开。如,得知一些群众对工业污染的情况反映后,暗访组随即赶赴园区管委会、县环保局了解环保执法落实等情况。一种变化面对暗访各地干部心态更从容,工作落点更实“乡里设立依法治理机构没?”“有。”这个简单的对话,常常是暗访组到基层单位后问的第一个问题。机构设置和人员分工是否到位,是衡量依法治省在基层落地的基础标准。记者随暗访组发现,不少乡镇坚持了书记带头抓、副书记具体抓,这让暗访组的同志感到欣慰。暗访是了解基层工作状态、挖掘基层经验亮点的最直接方式。“今年再下基层暗访,我感到法治氛围更浓了,干部的法治意识更强了。”省依法治省办工作人员回忆说,去年首次暗访时,一些地方干部面对我们的到来“手足无措”,面对问题直冒汗,随着法治暗访的常态化,依法治理工作的推进,今年再面对询问和检查时,他们的心态更从容、更自信,工作落点也更实。从容是因为心里更有底气,暗访组成员在基层发现了不少好做法。总体来看,暗访的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依法治理工作。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精神和全省加强依法治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推进会精神在基层传达到位;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落实较好,多数县、乡健全了治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工作动力及成效比去年有较大提升;“谁执法谁普法”工作针对性明显增强;多数单位都制定了学法计划,能坚持会前学法、常态学法;越来越多的单位和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依法治理信访秩序。各地的一些创新性作法也给暗访组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法治服务“头等大事”上,广元市全省率先出台《法治扶贫行动方案》,把脱贫攻坚工作上升为推动贫困地区现代化、法治化的综合工程、系统工程。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遂宁市检察院制定了“两法衔接”移交的具体标准,促进了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维护法律尊严。在基层治理、法律七进方面,南充市顺庆区共兴镇在村里建立了“法律理事堂”,引入法律顾问、律师、干部等力量,模拟法庭调解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据介绍,暗访结束后,各地特色经验经梳理后将通过简报等方式印发全省学习推广。一个导向“潜入”基层一线准确查找问题,为依法治理“把脉开方”查找问题同样是依法治省暗访工作的主要目的,带着问题导向“潜入”基层一线,亲眼看、亲口问、亲耳听是准确查找问题的有效方式。在走访过程中,暗访组发现,在村(社)一级,一些地方尚存在未设立治村办或领导小组的情况,一些地方未落实我省“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往往多个村社共用一个法律顾问。某社区拆迁户韩素荣大姐遗憾地告诉暗访组,“法律顾问律师下来帮过我们,但他可能太忙了,没有把道理给我们讲清楚。”“这些问题若不是下村问,很难掌握。”省依法治省第二暗访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实地走访,暗访组还发现了一些村的村规民约雷同的情况。在川东北的三个行政村村委会墙上,其制作的《村规民约》不仅牌匾样式一样,内容也一字不差。一位村(社)干部解释说,“村规民约,就是大同小异。”“村规民约应通过村民会议讨论形成,各村有各村的具体情况,内容完全一样,可能是讨论不到位,甚至走过场。而这样的村规民约村民认同度自然不高,最后将流于形式。”暗访组同志尖锐的指出,“切莫小看了村规民约文字雷同的问题,这说明个别地方没有坚持基层依法治理。”此外,暗访组还在暗访中设置了“回头看”环节。去年,在某市暗访中发现个别乡镇治理办未按规定设置在综治办的情况,今年,暗访组在“回头看”时发现,整改并未到位。对此,省依法治省办工作人员建议,对于多次“回头看”仍整改不到位的,可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问责,必要时向当地党委(党组)提出人事调整等建议。查找问题,还需解决问题。结束暗访后,记者跟随的省依法治省第二暗访组对一些共性问题,向当地党委提出了如下建议:强化“关键少数”,突出重点对象抓推动,把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四个亲自”“五个同”等法治责任纳入年度考核方案,推动把法治实绩纳入干部政绩考核重要内容。推动机构健全,按照加强组织领导、选强领导干部、配强工作力量的要求,对标我省即将出台的相关文件,从根本上破解机构人员编制问题,确保市县乡都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村(社)有具体人员干事。坚持厉行法治,要把普法和法治实施相结合,让人民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法治获得感,为形成法治信仰打下基础。在提出建议的同时,暗访组也敏锐地记录下基层的一些鲜活建议,比如在基层法院、检察院,干警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案多人少境况,呼吁进一步完善员额制改革。在军民融合领域企业,经营者呼吁加大知识产权领域违法行为惩处力度……经过梳理后,这些鲜活的建议都将汇集成专报供省委领导掌握参考。一组效果逐级压紧压实责任推动依法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按照规则,暗访工作结束后,将形成量化分数、排位的专门报告呈送省委,形成对市(州)法治建设的总体评价。“排位的目的是要压紧压实责任,推动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省依法治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我省首次依法治省暗访就引起各地积极反响。川北某市于暗访情况反馈后第二天召开全市大会通报暗访情况、部署整改措施,调整了依法治市办主任,要求选优配强县(市、区)依法治理办主任。达州市召开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扩大)会议,通报暗访情况,提出整改要求,责令法治工作推进不力的一区一市在会上作了检讨。今年,接受暗访后,相关地区和部门迅疾对标补短、积极整改。在暗访意见交换现场,遂宁市安居区委领导当即安排布置,3天内召集所有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传达暗访组意见,研究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督促整改落实。一些市(州)委表示,将结合省里正在开展的专项督导工作,在自查中把法治作为重要内容,动真碰硬推进法治工作刚性落地。“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地方从去年开始就借鉴省上工作方式,密集开展暗访、领导带队督察现场推进会等方式推进法治工作落地落实、提质增效。”省依法治省办负责人说。今年4月,雅安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印发《暗访工作规则》和《暗访工作内容》,原则上每季度组织1次暗访。今年5月,就在省暗访组出击的前一个月,内江市依法治市办已组织完成了2017年度的法治暗访工作。更多的市(州)、县(市、区)已计划在下半年展开暗访、督察。”省依法治省办负责人指出,法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尤其是面对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全面依法治省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更需要层层传导、逐级压实,确保依法治省的理念和力度到了基层不减弱、不走样。“正是近年来持之以恒打出依法治省暗访、督察调研、年度考核、第三方评估等‘组合拳’,逐级压紧压实了责任,推动基层主动作为、开拓前进。”省委党校教授罗振宇评价说。今年,四川依法治省被纳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年度重大实践经验总结课题,中央调研组认为四川向全国提供了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法治好经验。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钟振宇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李向雨本报制图/朱濉1498776226000责编:千帆四川日报1498776226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6月20日上午,遂宁市大英县工业集中发展区红旗社区居委会门前,围满了参与讨论拆迁安置房分配方案的居民。当天,省依法治省第二暗访组刚好到此暗访,暗访组成员以“群众”的身份切身感受了一番基层自治的氛围。类似这样“不速之客”造访的场景,从6月中旬开始,在全省21个市(州)的400多个点位上陆续上演。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全面依法治省作出新部署。站在高起点,面对新征程,如何动真碰硬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落实?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基于依法治省《暗访工作规则》和《暗访工作内容》,在去年首次成功组织省级暗访工作的基础上,于今年6月中旬启动2017年度依法治省暗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描绘了四川从法治良序总体形成向整体形成迈进的路线图,在这一进程中,开展依法治省暗访是把省委相关决策部署压紧压实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省依法治省办负责人表示,带着这样的认知,目前,暗访工作正紧锣密鼓、一丝不苟推进中。 今年依法治省暗访工作有何新举措?暗访看到了什么?6月20日至22日,记者随省依法治省第二暗访组深入多个市(州),直击依法治省暗访工作。一把尺子首次量化暗访现场打分“一把尺子量到底”夏日的蜀中大地,烈日炎炎、热浪逼人。6月20日,“围观”完拆迁安置房分配方案讨论,省依法治省第二暗访组的部分工作人员径直找到社区支部书记钟国安,亮明身份、开门见山,请其配合回答有关问题、提供文档资料,当场对该社区依法治理情况逐条打分。其他工作人员,则以课题研究者的身份在附近居民家中,同居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法治体验,聆听他们对增强法治获得感的建议。今年,是我省第二次启动依法治省暗访工作。暗访对21个市(州)全覆盖,对象共六大类,包括县(市、区),市(州)、县(市、区)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对象。通过实地走访、直接提问、访问群众、座谈交流、个别谈话、旁听庭审等方式,看基层“关键少数”履职是否到位、部门业务工作与法治建设有无“两张皮”现象、法治氛围是否浓厚等。为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工作,今年的暗访组均由省依法治省办和省直有关部门抽调的工作人员共同组成,各小组率队同志都参加过去年的暗访。与去年相比,今年暗访更为深入。暗访组在每个市(州)的必查点位17个,包括2个县(市、区)、4个乡镇(街道)、2个执法部门等;抽查点位为3个。点位总数较去年增加约一倍。今年暗访的评价方法从去年的定性变为了定量,是这次暗访工作的最大特点。“针对去年定性评价针对性不强的情况,今年省依法治省办对标中央和我省相关要求,设计了面向各市(州)的包含51个子项的百分制打分表,对各类暗访对象分别明确了暗访内容、目标分值、评分标准等。”省依法治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暗访实行暗访人员现场打分,确保客观公平,“一把尺子量到底”。记者看到,暗访组成员手中的暗访手册有几十页厚,检查内容十分详细。以村(社)为例,该类总分20分。其中,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情况较好的,最高可得2分,有效服务管理留守老人、妇女、学生的,也可得2分。一个市州内暗访的多个村(社),按平均分计入打分表。今年的工作还进一步突出了“暗访属性”,坚持动真碰硬,坚持“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到现场,重点必查、随机抽查、‘回头看’复查,严格台账落实情况打分、严格清单反馈、严格整改落实、严格成果运用”。记者在随暗访组下基层的途中看到,暗访组成员手持纸质地图和手机导航,沿途随机选择点位。有时则沿着问题脉络“顺藤”展开。如,得知一些群众对工业污染的情况反映后,暗访组随即赶赴园区管委会、县环保局了解环保执法落实等情况。一种变化面对暗访各地干部心态更从容,工作落点更实“乡里设立依法治理机构没?”“有。”这个简单的对话,常常是暗访组到基层单位后问的第一个问题。机构设置和人员分工是否到位,是衡量依法治省在基层落地的基础标准。记者随暗访组发现,不少乡镇坚持了书记带头抓、副书记具体抓,这让暗访组的同志感到欣慰。暗访是了解基层工作状态、挖掘基层经验亮点的最直接方式。“今年再下基层暗访,我感到法治氛围更浓了,干部的法治意识更强了。”省依法治省办工作人员回忆说,去年首次暗访时,一些地方干部面对我们的到来“手足无措”,面对问题直冒汗,随着法治暗访的常态化,依法治理工作的推进,今年再面对询问和检查时,他们的心态更从容、更自信,工作落点也更实。从容是因为心里更有底气,暗访组成员在基层发现了不少好做法。总体来看,暗访的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依法治理工作。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精神和全省加强依法治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推进会精神在基层传达到位;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落实较好,多数县、乡健全了治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工作动力及成效比去年有较大提升;“谁执法谁普法”工作针对性明显增强;多数单位都制定了学法计划,能坚持会前学法、常态学法;越来越多的单位和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依法治理信访秩序。各地的一些创新性作法也给暗访组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法治服务“头等大事”上,广元市全省率先出台《法治扶贫行动方案》,把脱贫攻坚工作上升为推动贫困地区现代化、法治化的综合工程、系统工程。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遂宁市检察院制定了“两法衔接”移交的具体标准,促进了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维护法律尊严。在基层治理、法律七进方面,南充市顺庆区共兴镇在村里建立了“法律理事堂”,引入法律顾问、律师、干部等力量,模拟法庭调解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据介绍,暗访结束后,各地特色经验经梳理后将通过简报等方式印发全省学习推广。一个导向“潜入”基层一线准确查找问题,为依法治理“把脉开方”查找问题同样是依法治省暗访工作的主要目的,带着问题导向“潜入”基层一线,亲眼看、亲口问、亲耳听是准确查找问题的有效方式。在走访过程中,暗访组发现,在村(社)一级,一些地方尚存在未设立治村办或领导小组的情况,一些地方未落实我省“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往往多个村社共用一个法律顾问。某社区拆迁户韩素荣大姐遗憾地告诉暗访组,“法律顾问律师下来帮过我们,但他可能太忙了,没有把道理给我们讲清楚。”“这些问题若不是下村问,很难掌握。”省依法治省第二暗访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实地走访,暗访组还发现了一些村的村规民约雷同的情况。在川东北的三个行政村村委会墙上,其制作的《村规民约》不仅牌匾样式一样,内容也一字不差。一位村(社)干部解释说,“村规民约,就是大同小异。”“村规民约应通过村民会议讨论形成,各村有各村的具体情况,内容完全一样,可能是讨论不到位,甚至走过场。而这样的村规民约村民认同度自然不高,最后将流于形式。”暗访组同志尖锐的指出,“切莫小看了村规民约文字雷同的问题,这说明个别地方没有坚持基层依法治理。”此外,暗访组还在暗访中设置了“回头看”环节。去年,在某市暗访中发现个别乡镇治理办未按规定设置在综治办的情况,今年,暗访组在“回头看”时发现,整改并未到位。对此,省依法治省办工作人员建议,对于多次“回头看”仍整改不到位的,可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问责,必要时向当地党委(党组)提出人事调整等建议。查找问题,还需解决问题。结束暗访后,记者跟随的省依法治省第二暗访组对一些共性问题,向当地党委提出了如下建议:强化“关键少数”,突出重点对象抓推动,把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四个亲自”“五个同”等法治责任纳入年度考核方案,推动把法治实绩纳入干部政绩考核重要内容。推动机构健全,按照加强组织领导、选强领导干部、配强工作力量的要求,对标我省即将出台的相关文件,从根本上破解机构人员编制问题,确保市县乡都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村(社)有具体人员干事。坚持厉行法治,要把普法和法治实施相结合,让人民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法治获得感,为形成法治信仰打下基础。在提出建议的同时,暗访组也敏锐地记录下基层的一些鲜活建议,比如在基层法院、检察院,干警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案多人少境况,呼吁进一步完善员额制改革。在军民融合领域企业,经营者呼吁加大知识产权领域违法行为惩处力度……经过梳理后,这些鲜活的建议都将汇集成专报供省委领导掌握参考。一组效果逐级压紧压实责任推动依法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按照规则,暗访工作结束后,将形成量化分数、排位的专门报告呈送省委,形成对市(州)法治建设的总体评价。“排位的目的是要压紧压实责任,推动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省依法治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我省首次依法治省暗访就引起各地积极反响。川北某市于暗访情况反馈后第二天召开全市大会通报暗访情况、部署整改措施,调整了依法治市办主任,要求选优配强县(市、区)依法治理办主任。达州市召开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扩大)会议,通报暗访情况,提出整改要求,责令法治工作推进不力的一区一市在会上作了检讨。今年,接受暗访后,相关地区和部门迅疾对标补短、积极整改。在暗访意见交换现场,遂宁市安居区委领导当即安排布置,3天内召集所有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传达暗访组意见,研究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督促整改落实。一些市(州)委表示,将结合省里正在开展的专项督导工作,在自查中把法治作为重要内容,动真碰硬推进法治工作刚性落地。“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地方从去年开始就借鉴省上工作方式,密集开展暗访、领导带队督察现场推进会等方式推进法治工作落地落实、提质增效。”省依法治省办负责人说。今年4月,雅安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印发《暗访工作规则》和《暗访工作内容》,原则上每季度组织1次暗访。今年5月,就在省暗访组出击的前一个月,内江市依法治市办已组织完成了2017年度的法治暗访工作。更多的市(州)、县(市、区)已计划在下半年展开暗访、督察。”省依法治省办负责人指出,法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尤其是面对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全面依法治省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更需要层层传导、逐级压实,确保依法治省的理念和力度到了基层不减弱、不走样。“正是近年来持之以恒打出依法治省暗访、督察调研、年度考核、第三方评估等‘组合拳’,逐级压紧压实了责任,推动基层主动作为、开拓前进。”省委党校教授罗振宇评价说。今年,四川依法治省被纳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年度重大实践经验总结课题,中央调研组认为四川向全国提供了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法治好经验。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钟振宇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李向雨本报制图/朱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