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3mcZ china.huanqiu.comarticle武警官兵27年守护“上海城市记忆” 240万卷馆藏档案“零事故零差错”/e3pmh1nnq/e3pn60p0i图说:官兵们帮助档案馆工作人员检修办公设施,搬运档案资料。李军学 摄在长宁区仙霞路326号,绿荫掩映之下,一栋独有特色的梯形建筑物,吸引着来往路人的目光。这座始建于1959年的上海市档案馆,拥有240万卷的馆藏档案,保存着完整的“上海城市记忆”。27年前,武警上海总队三支队十四中队进驻与此,担负起守护“上海记忆”的重任。在第十个“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十四中队,感受这群守护“上海记忆”战士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上海市档案馆,远远地就看到屹立在门前的执勤哨兵。仲夏时节,当日气温高达33摄氏度,路面温度更是接近50摄氏度,当班哨兵的脸被晒得通红,后背也湿了一大半。支队政委李杰告诉记者,战士执勤环境十分枯燥艰苦,大门哨位离档案馆外墙距离仅有五六米,哨兵目光所及之处,基本就是一堵高墙。加之档案馆位于繁华地带,每天车流如梭、人声鼎沸,哨兵除了要接受严寒酷暑的考验外,还要忍受各种噪音,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尽管条件艰苦,但官兵一直传承着“用责任书写忠诚,用忠诚守护历史”的队训,尽心尽责地守护上海市档案馆的安全,实现了安全工作“零事故、零差错”。图说:官兵们帮助档案馆工作人员检修办公设施,搬运档案资料。李军学 摄档案馆内有240万卷的馆藏档案,这些档案资料‘怕水又怕火’,其中许多档案资料都是“孤本”,一旦损毁或遗失,都是无法挽回的历史损失。因此,中队的官兵们必须时时刻刻保持高度的警惕,确保不留一丝安全隐患。 一天,刚出完早操的排长林松在返回营区的途中闻到一股淡淡的烧焦味,这立即引起了他的警觉。他立即对档案馆周围各个库室进行排查,终于在制冷间中发现火源,一条电线因老化发生自燃,正冒着滚滚浓烟。他第一时间向档案馆保卫处和中队值班室报告,并和赶来的工作人员一起扑救,避免了一场安全事故的发生。图说:官兵对档案馆消防设施进行检查。李军学 摄“除了要防范火灾水灾,哨兵还要防止馆内资料丢失被盗。”中队指导员张璇说,档案馆周围社会环境复杂、人流量大,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和前来借阅档案资料的人进进出出,这就要求执勤哨兵有一双“火眼金睛”,保证对各类证件一看准、一眼清。今年3月,2名男子持证要求进入档案馆查询资料,哨兵林松在查验2人证件过程中,发现其中一人证件存在诸多疑点。林松当即向值班室报告,并果断将2名男子阻拦在警戒线外。后来得知,这是支队和档案馆共同组织的一次“检查”,意图检验哨兵的执勤能力。没想到精心布置的“骗局”被哨兵轻易识破,档案馆领导连声感慨:“有武警战士在,我们就放心了”。1496998053000责编:千帆新民晚报1496998053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图说:官兵们帮助档案馆工作人员检修办公设施,搬运档案资料。李军学 摄在长宁区仙霞路326号,绿荫掩映之下,一栋独有特色的梯形建筑物,吸引着来往路人的目光。这座始建于1959年的上海市档案馆,拥有240万卷的馆藏档案,保存着完整的“上海城市记忆”。27年前,武警上海总队三支队十四中队进驻与此,担负起守护“上海记忆”的重任。在第十个“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十四中队,感受这群守护“上海记忆”战士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上海市档案馆,远远地就看到屹立在门前的执勤哨兵。仲夏时节,当日气温高达33摄氏度,路面温度更是接近50摄氏度,当班哨兵的脸被晒得通红,后背也湿了一大半。支队政委李杰告诉记者,战士执勤环境十分枯燥艰苦,大门哨位离档案馆外墙距离仅有五六米,哨兵目光所及之处,基本就是一堵高墙。加之档案馆位于繁华地带,每天车流如梭、人声鼎沸,哨兵除了要接受严寒酷暑的考验外,还要忍受各种噪音,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尽管条件艰苦,但官兵一直传承着“用责任书写忠诚,用忠诚守护历史”的队训,尽心尽责地守护上海市档案馆的安全,实现了安全工作“零事故、零差错”。图说:官兵们帮助档案馆工作人员检修办公设施,搬运档案资料。李军学 摄档案馆内有240万卷的馆藏档案,这些档案资料‘怕水又怕火’,其中许多档案资料都是“孤本”,一旦损毁或遗失,都是无法挽回的历史损失。因此,中队的官兵们必须时时刻刻保持高度的警惕,确保不留一丝安全隐患。 一天,刚出完早操的排长林松在返回营区的途中闻到一股淡淡的烧焦味,这立即引起了他的警觉。他立即对档案馆周围各个库室进行排查,终于在制冷间中发现火源,一条电线因老化发生自燃,正冒着滚滚浓烟。他第一时间向档案馆保卫处和中队值班室报告,并和赶来的工作人员一起扑救,避免了一场安全事故的发生。图说:官兵对档案馆消防设施进行检查。李军学 摄“除了要防范火灾水灾,哨兵还要防止馆内资料丢失被盗。”中队指导员张璇说,档案馆周围社会环境复杂、人流量大,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和前来借阅档案资料的人进进出出,这就要求执勤哨兵有一双“火眼金睛”,保证对各类证件一看准、一眼清。今年3月,2名男子持证要求进入档案馆查询资料,哨兵林松在查验2人证件过程中,发现其中一人证件存在诸多疑点。林松当即向值班室报告,并果断将2名男子阻拦在警戒线外。后来得知,这是支队和档案馆共同组织的一次“检查”,意图检验哨兵的执勤能力。没想到精心布置的“骗局”被哨兵轻易识破,档案馆领导连声感慨:“有武警战士在,我们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