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2FMr作者:迟嵩 通讯员卢燕芳china.huanqiu.comarticle黑龙江大学举办东北高校首个“新诗百年”大型诗会/e3pmh1nnq/e3pn60p0i央广网哈尔滨5月11日消息(记者迟嵩 通讯员卢燕芳)5月10日晚,由黑龙江大学文学院策划、排演的实践教学成果:“新诗百年”诗会于黑龙江大学音乐厅举行。本次诗会以回顾新诗历程、重读诗歌经典的创新实践,回眸新诗百年,激扬诗意龙江。他们通过诗剧、演唱、朗诵等创新形式深度再现新诗的经典篇章,将观众带上时光穿梭机,共同回味新诗的百年意蕴。据悉,黑龙江大学是东北地区第一个举行纪念“新诗百年”大型诗会的高校。在黑龙江大学教授、著名“第三代诗人”代表人物张曙光的带领下,黑龙江大学成立了明天诗社,为新诗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促进新诗创作研究。秉承着当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理想,明天诗社成员承办了本次诗会。自1917年胡适先生的第一批新诗刊登在《新青年》上,新诗已走过百年,中国的新诗发展虽几经坎坷,但仍旧充满活力,中国诗人从未如此密切地和自己的时代、社会、生活拥抱。诗会现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用他们激昂的歌声和动人的表演带领现场的观众回到行走在刀剑与烽火、眼泪和鲜血的《新青年》杂志社;回到以诗会友、以梦为马的北平。穿越百年的对话与回眸,我们仿佛能看到《晨星》下,胡适与好友月夜共酌,畅谈新诗的未来;看到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怨结的姑娘彷徨在《雨巷》;看到艾青在雄浑荒凉的《北方》大声歌唱;看到食指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看到北岛用他的嘶吼对世界的披露、质疑与呐喊做出《回答》…… 透过场上演员的深情表演,观众在现场深入感受诗人在创作中所体现的艺术本质,感受诗歌与朗诵的自然碰撞和交融。其中,诗人张曙光在黑大汲取养分,在龙江获取灵感,写下《中央大街》这首哈尔滨的诗歌地标——这首诗歌以叙事见长,又流淌着低回的抒情,让观众犹如中央大街上的“漫步者”,聆听每一块方砖传递出的古老的故事。正是这北国的黑土文化、冰雪之情,孕育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龙江诗人。伴随着一曲《光阴的故事》,本次晚会也已走到尾声。灯光亮起,现场的观众却还停留在新诗百年所带给他们的震撼和激情。流水它带走了光阴的故事,却带不走黑大青年对诗歌的热爱。新诗,带着求索,带着对中国人尊严的担当,走过了一个世纪;回眸,温习中国人一百年的冷暖悲欣,岁月沧桑。在这次重读中,文学院师生践行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精神追求,在那些沉甸甸的诗行中,承载了他们的责任与担当。在这场向百年新诗致敬中,黑大人也践行着黑龙江大学“博学慎思,参天尽物”的校训,用诗歌唱出他们对诗歌,对岁月最真诚的依恋。1494481699000责编:千帆央广网1494481699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央广网哈尔滨5月11日消息(记者迟嵩 通讯员卢燕芳)5月10日晚,由黑龙江大学文学院策划、排演的实践教学成果:“新诗百年”诗会于黑龙江大学音乐厅举行。本次诗会以回顾新诗历程、重读诗歌经典的创新实践,回眸新诗百年,激扬诗意龙江。他们通过诗剧、演唱、朗诵等创新形式深度再现新诗的经典篇章,将观众带上时光穿梭机,共同回味新诗的百年意蕴。据悉,黑龙江大学是东北地区第一个举行纪念“新诗百年”大型诗会的高校。在黑龙江大学教授、著名“第三代诗人”代表人物张曙光的带领下,黑龙江大学成立了明天诗社,为新诗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促进新诗创作研究。秉承着当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理想,明天诗社成员承办了本次诗会。自1917年胡适先生的第一批新诗刊登在《新青年》上,新诗已走过百年,中国的新诗发展虽几经坎坷,但仍旧充满活力,中国诗人从未如此密切地和自己的时代、社会、生活拥抱。诗会现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用他们激昂的歌声和动人的表演带领现场的观众回到行走在刀剑与烽火、眼泪和鲜血的《新青年》杂志社;回到以诗会友、以梦为马的北平。穿越百年的对话与回眸,我们仿佛能看到《晨星》下,胡适与好友月夜共酌,畅谈新诗的未来;看到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怨结的姑娘彷徨在《雨巷》;看到艾青在雄浑荒凉的《北方》大声歌唱;看到食指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看到北岛用他的嘶吼对世界的披露、质疑与呐喊做出《回答》…… 透过场上演员的深情表演,观众在现场深入感受诗人在创作中所体现的艺术本质,感受诗歌与朗诵的自然碰撞和交融。其中,诗人张曙光在黑大汲取养分,在龙江获取灵感,写下《中央大街》这首哈尔滨的诗歌地标——这首诗歌以叙事见长,又流淌着低回的抒情,让观众犹如中央大街上的“漫步者”,聆听每一块方砖传递出的古老的故事。正是这北国的黑土文化、冰雪之情,孕育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龙江诗人。伴随着一曲《光阴的故事》,本次晚会也已走到尾声。灯光亮起,现场的观众却还停留在新诗百年所带给他们的震撼和激情。流水它带走了光阴的故事,却带不走黑大青年对诗歌的热爱。新诗,带着求索,带着对中国人尊严的担当,走过了一个世纪;回眸,温习中国人一百年的冷暖悲欣,岁月沧桑。在这次重读中,文学院师生践行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精神追求,在那些沉甸甸的诗行中,承载了他们的责任与担当。在这场向百年新诗致敬中,黑大人也践行着黑龙江大学“博学慎思,参天尽物”的校训,用诗歌唱出他们对诗歌,对岁月最真诚的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