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ZDdS china.huanqiu.comarticle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坚守到底的中国“劲草”/e3pmh1nnq/e3pn60p0i央视网消息:“呦呦鹿鸣、食野之蒿”。86岁的屠呦呦创造性地发现、提取了抗疟药物青蒿素,问世40年来,已经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成为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之一,也是有史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女性科学家。深冬的早晨,我们来到了屠呦呦的家。屠呦呦的家面积不大、陈设也十分简单。而最吸引人们注意力的,要数客厅一角的柜子,里面摆满了屠呦呦获得的各种国内外奖项。她拿出了一个看起来烂了好大一块儿的球形木头,她告诉我们这是她获得诺贝尔奖时,评选委员会专门送给她的一个特殊的礼物。屠呦呦说:“这是一个地球,就是说,你这个烂得最多,就是你治病的范围更广,当时疟疾是世界性的(疾病),所以这块就特别大,特别大就是治病的范围更广一点,大概这意思,当时他是这么说的。”这一大块烂掉的木头,象征着屠呦呦一直对抗的顽疾——疟疾。她几十年的科研生涯,都是在与这种剥夺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作斗争。时光回到上世纪60年代,那时越南战争爆发,疟疾流行,由于原有的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肆意流行的疟疾,成为了导致战斗减员的第一难题。越方向我国提出,希望帮助解决部队受疟疾困扰的难题,而疟疾疫情,同样也在困扰我国,因此,一场汇聚了全国60多个单位500余名科研人员的抗疟新药研发,在全国开展。当时在中医研究院工作的屠呦呦,也参与了这项抗疟之战。屠呦呦坚持从中医的研究经典中寻找灵感。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整理出了640个药方,挨个儿尝试其有效性,可是两年过去了,她没有任何好的发现。一次偶然的尝试,屠呦呦发现,用青蒿提取药物治疗疟疾,药效可以有68%,她兴奋地继续在青蒿上做实验,没想到,结果却令她大跌眼镜。屠呦呦说:“结果一做越来越不行了,只有40%或者十几。(别人说)这个药物就放下了,你就不值当研究。”好不容易寻找到的希望,屠呦呦不舍就这么轻易放弃。她不断思考破解青蒿无效的奥秘。屠呦呦:“所以后来又找文献,就碰到这个《肘后备急方》。看到,《肘后备急方》给我启发比较大的就是什么,它提出来,青蒿一把水两升渍,喝下去,我想了,中医一般都是用水煎的,这个做了没效的,总也不好,是不是有点温度的影响。这样就要改用药的方法,所以用乙醚来提取。乙醚是低温的,做出来确实就抓住了要害。”这个笔记本密密麻麻的记录了从1969年接受任务,到1971年发现青蒿素,两年间,屠呦呦所做的全部实验数据。青蒿排在第191个。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又迅速剔除提取物中的有害成分,制成药物,开展了动物实验,不料,问题又出现了,在动物实验中,个别动物出现了肝脏损伤,这个抗疟药物青蒿素到底适不适合人类服用,团队出现了争议。为了争取宝贵的实验时间,屠呦呦主动提出,自己和团队里的另外两名成员一起,亲自试药。在屠呦呦的字典里,只有坚持,没有放弃。她亲身带头拿自己做实验,最终验证了药物对人体是无毒害的。1972年屠呦呦发现的青蒿提取物在临床中治愈了30例疟疾患者,随后,团队又迅速完成了青蒿乙醚提取物有效成分的纯化与分离工作,青蒿素从此诞生。屠呦呦用她的坚持,最终发现了青蒿素抗疟的奥秘,造福了世界。2015年,她的特殊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了青蒿素的研制,当年屠呦呦一直把小女儿放在宁波李家寄养。现在,八十六岁的屠呦呦,依然继续做着青蒿素的研究。她希望,这个来自中国的神奇小草 ,可以更好的造福人类。屠呦呦说:“青蒿素确实来之不易,以前限于一定的条件,只是做疟疾做的比较多,国际上大家都用开了,其他病,都还有可以用的,所以我是希望有条件,能够物尽其用,为人类解决更多的疾病问题。”1483934036000责编:千帆央视网1483934036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央视网消息:“呦呦鹿鸣、食野之蒿”。86岁的屠呦呦创造性地发现、提取了抗疟药物青蒿素,问世40年来,已经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成为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之一,也是有史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女性科学家。深冬的早晨,我们来到了屠呦呦的家。屠呦呦的家面积不大、陈设也十分简单。而最吸引人们注意力的,要数客厅一角的柜子,里面摆满了屠呦呦获得的各种国内外奖项。她拿出了一个看起来烂了好大一块儿的球形木头,她告诉我们这是她获得诺贝尔奖时,评选委员会专门送给她的一个特殊的礼物。屠呦呦说:“这是一个地球,就是说,你这个烂得最多,就是你治病的范围更广,当时疟疾是世界性的(疾病),所以这块就特别大,特别大就是治病的范围更广一点,大概这意思,当时他是这么说的。”这一大块烂掉的木头,象征着屠呦呦一直对抗的顽疾——疟疾。她几十年的科研生涯,都是在与这种剥夺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作斗争。时光回到上世纪60年代,那时越南战争爆发,疟疾流行,由于原有的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肆意流行的疟疾,成为了导致战斗减员的第一难题。越方向我国提出,希望帮助解决部队受疟疾困扰的难题,而疟疾疫情,同样也在困扰我国,因此,一场汇聚了全国60多个单位500余名科研人员的抗疟新药研发,在全国开展。当时在中医研究院工作的屠呦呦,也参与了这项抗疟之战。屠呦呦坚持从中医的研究经典中寻找灵感。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整理出了640个药方,挨个儿尝试其有效性,可是两年过去了,她没有任何好的发现。一次偶然的尝试,屠呦呦发现,用青蒿提取药物治疗疟疾,药效可以有68%,她兴奋地继续在青蒿上做实验,没想到,结果却令她大跌眼镜。屠呦呦说:“结果一做越来越不行了,只有40%或者十几。(别人说)这个药物就放下了,你就不值当研究。”好不容易寻找到的希望,屠呦呦不舍就这么轻易放弃。她不断思考破解青蒿无效的奥秘。屠呦呦:“所以后来又找文献,就碰到这个《肘后备急方》。看到,《肘后备急方》给我启发比较大的就是什么,它提出来,青蒿一把水两升渍,喝下去,我想了,中医一般都是用水煎的,这个做了没效的,总也不好,是不是有点温度的影响。这样就要改用药的方法,所以用乙醚来提取。乙醚是低温的,做出来确实就抓住了要害。”这个笔记本密密麻麻的记录了从1969年接受任务,到1971年发现青蒿素,两年间,屠呦呦所做的全部实验数据。青蒿排在第191个。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又迅速剔除提取物中的有害成分,制成药物,开展了动物实验,不料,问题又出现了,在动物实验中,个别动物出现了肝脏损伤,这个抗疟药物青蒿素到底适不适合人类服用,团队出现了争议。为了争取宝贵的实验时间,屠呦呦主动提出,自己和团队里的另外两名成员一起,亲自试药。在屠呦呦的字典里,只有坚持,没有放弃。她亲身带头拿自己做实验,最终验证了药物对人体是无毒害的。1972年屠呦呦发现的青蒿提取物在临床中治愈了30例疟疾患者,随后,团队又迅速完成了青蒿乙醚提取物有效成分的纯化与分离工作,青蒿素从此诞生。屠呦呦用她的坚持,最终发现了青蒿素抗疟的奥秘,造福了世界。2015年,她的特殊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了青蒿素的研制,当年屠呦呦一直把小女儿放在宁波李家寄养。现在,八十六岁的屠呦呦,依然继续做着青蒿素的研究。她希望,这个来自中国的神奇小草 ,可以更好的造福人类。屠呦呦说:“青蒿素确实来之不易,以前限于一定的条件,只是做疟疾做的比较多,国际上大家都用开了,其他病,都还有可以用的,所以我是希望有条件,能够物尽其用,为人类解决更多的疾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