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w4pM china.huanqiu.comarticle探访和田恐怖劫机事件真相/e3pmh1nnq/e3pn4fgqn●本报赴新疆特派记者 邱永峥 ●本报记者 王 渠“这并不是简单的劫机案,这些恐怖分子是想制造一起机毁人亡的惨剧。”对于6月29日发生于新疆和田的劫机阴谋,一名负责处置这起事件的现场指挥员6月3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斩钉截铁地说。在GS7554航班上的乘客和机务人员奋不顾身,共同粉碎6名暴徒企图制造的恐怖事件后,一些境外媒体和敌对势力将这起事件说成是“维汉民众之间的斗殴”,“中国当局会利用此事件对维族进行镇压”。国内网络上也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传言和谣言。《环球时报》记者近两天来对GS7554航班上的乘客、事件现场处置指挥员、新疆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采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办公室发言人侯汉敏告诉记者:“在恐怖暴力面前,不分民族,不论职业,奋不顾身的集体抗争让恐怖势力无容身之地。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偶发事件影响不了新疆建设发展大局的根本所在。”制服暴徒的警察中有维有汉“劫机了!”6月29日,从新疆和田飞往乌鲁木齐的天津航空公司GS7554航班起飞仅6分钟,头等舱乘客刘会军的这声高喊打破了机上的平静。刘会军的座位紧挨着驾驶舱门。当时,坐在经济舱第6至第8排的3名乘客突然站起来,其中一名“残疾人”将手中的金属组合拐杖拧成几截,丢给同伙和在机舱中部就坐的另外3人,他们用民族语言高声呼喊,直冲驾驶舱门。“他们是想用金属棒撬开驾驶舱门。”负责处置这起事件的一位指挥员6月3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事发突然,机舱内乘务员、空警和乘客们都没有反应过来,所以刘会军这声喊一下子惊醒了大伙,真是立大功了。他接着还打掉了暴徒手中试图点着的爆燃物。”不过,刘会军也因此遭到了暴徒们的袭击,头部受重创。暴徒们撬不开驾驶舱门,就一边挥舞金属棒对着机舱内的乘客和设备乱砸,一边摸出“遥控器”式的东西,并要机舱中部的同伙丢火柴和打火机过来!这时反应过来的便衣空警和一些乘客也上前与暴徒搏斗。“搏斗非常激烈,连机舱的顶棚都有损坏!”最早在微博上发出飞机遭劫持的网友“骆驼”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转述了他的好友、航班上奋起反抗的一名乘客惊心动魄的经历:“我这个20多年的同学兼好友,以前从来没有打过架,但这次也上了,因为当时他的想法就一个:横竖都是死,拼了或许还能活!” “除了机上的空警、乘务员和乘客,因公到乌鲁木齐出差的洛浦县4名警察和和田2名警察对制服暴徒起了很大作用。”现场处置指挥员告诉记者,这6名警察中,除一两人是汉族外,其余全是维吾尔族干警。该指挥员还提到一个细节,即正是这些维族警察听明白了暴徒们叫喊中所透露出的意图,这为制服恐怖嫌犯们起了重要的作用。“暴徒是想制造机毁人亡惨剧”在劫机事件发生后,和田公安机关在初步审查后于6月29日晚迅速公布了6名劫机者的身份。现场处置的指挥员向《环球时报》证实,这6名暴徒分别来自喀什地区的巴楚、莎车和叶城,年龄最小的1992年出生,最大的是1976年出生。“他们就是想制造机毁人亡的惨剧,而不是把航班劫持到哪里去。”这位现场指挥员对记者说:“他们中一个人假扮残疾人,因此得以拄着拐杖通过了安检。”6名暴徒这次带上飞机的不仅是“一根拐杖”,亲历事件的乘客表示,暴徒们持有“雷管”类物品和引火物。现场指挥员对记者说:“除了金属拐杖外,嫌犯还有火柴、打火机等,最可怕的是6枚爆燃物,现在正在进一步调查是制式雷管还是自制爆炸物。”这名指挥员坦言:“幸运的是,这些爆燃物引燃时间较长,而乘客和公安保卫人员反应迅速,敢于拼命,所以才没有引发不堪设想的后果。”能够显示这6名暴徒想制造机毁人亡企图的还有一个事实:那就是当暴徒们发现无法冲进驾驶舱,引燃爆燃物企图也失败并遭集体制服后,他们居然选择了自残。不过,在新疆相关部门及时公布此案的初步信息后,一些境外媒体出现“遇到劫机,国际通行规则是不反抗”,甚至以此来质疑这起事件的真实性。对此,这名指挥员称:“面对如此丧心病狂的暴徒,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考虑到如此特殊的情况,国际上处置劫机的基本做法不适用。”实际上,恐怖分子在新疆曾数次阴谋破坏袭击航空器:2008年3月,一名嫌犯将“爆炸破坏装置”带上飞机被乘客和机组乘员发现;2011年新疆首届亚欧博览会前,新疆破获了企图携破坏性工具上飞机的案件。当然,嫌犯们的拐杖、爆燃物和火柴、打火机是如何带上航班的,这对于航空安全管理部门来说是一个正在调查的严峻问题。“调查正在进行之中,是失职还是其他原因,还没有结论。”一名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率承认。此外,对这6名恐怖嫌疑犯的背景和幕后的势力也在调查之中。杂音掩盖不了真相“我们公开真实情况的速度,要跟互联网时代的不负责或者别有用心的杂音赛跑。”不论是负责发布官方声音的侯汉敏,还是负责现场处置的强力机构官员,他们都对记者感慨说,要想赢得这场反恐的斗争,不仅要迅速制服恐怖嫌犯,还必须尽快公布真相,公布的越快、越详细,杂音就会越小。就像以前一些涉及中国的恐怖案件一样,一些外媒往往片面强调支持这些行动的境外势力的说法。法新社6月30日引述“世维会”发言人的话说:“维族人认定有人劫持飞机事件是谎言。”此前一天,此人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则称,“这是因为航班上的汉族与维族乘客抢座位引发的斗殴。”《印度斯坦时报》也引述“世维会”的话称,“事件发生在7•5事件三周年‘敏感日’到来之前,所以和田地区的‘气氛紧张’。 中国当局会利用此事件对当地人进行镇压。”这些声音甚至使国内网络上也带出一些不明真相的传言和谣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问题专家李伟7月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遇到劫机事件要不要反抗,现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规定。“9•11”事件以前,各国航空安全条例规定,如果遇到暴力劫机事件,机上人员尽量不要反抗,以免造成机毁人亡的事件。但“9•11”事件后,恐怖分子劫机本身是为了制造机毁人亡的惨剧,甚至企图把被劫飞机当作武器,制造更大的人员伤亡。因此许多国家修改了航空安全条例,在飞机上派有空警,遇到暴力劫机时,可以寻机制服劫机者。事实上,“9•11”事件后,很多未遂劫机事件都是乘警或者机上人员制服暴力分子。李伟说,“世维会”说不是劫机,而是普通斗殴,这是在混淆视听。犯罪分子试图在飞机上引燃爆炸物,这是明显的恐怖行为。飞机是脆弱的航空器,对它的任何危害行为都可视为刑事犯罪活动。这些嫌犯有明显的意图和团伙行为,完全可以判定为恐怖事件,他们的目的是造成恐慌或者更大的影响。影响不了新疆发展大势“除了涉事航班外,从和田起降的航班当天就正常了!”在和田机场外的出租车司机田师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事发时是很紧张,但很快就恢复了起降,甚至连GS7554后面的航班都是正常起飞的。”本报记者当天从北京首都机场飞新疆的航班也是正常起飞,并没有发生如网络上传的“出事后北京都空中交通管制”。“我们对自己的安全防范很有数。”负责现场处置的指挥员告诉记者:“我自己就是乘后一个航班从和田返回乌鲁木齐的。”事件发生后,在记者住的乌鲁木齐酒店里,入住的多国游客显得都很平静,这起事件对他们的旅游也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乌鲁木齐一家旅游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跟前两年相比,现在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游客,他们的心态都平和很多,不会因为一件偶发事情就产生恐惧心理,以至于对新疆的旅游信心产生影响。”《环球时报》两名女记者近几天在南疆采访“玛纳斯”旅游文化节。两名初次到新疆的女记者在没有当地人陪同的情况下,到喀什老城维吾尔族同胞家里做客,后来又与并不相识的维吾尔族青年一起包车到巴仁乡采访,她们说:“我们一直觉得很踏实。”当然,民众的安全感源于自治区对“平安”工程细致有效的建设。自治区综治办副主任张春学表示,全区各地适时组织开展了以防范“三股势力”、非法宗教活动和重点要害部位为重点的“两个排查”活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堵塞了各类案件、事故发生的隐患和苗头。近一段时期以来,新疆各地各部门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全区绝大多数地方刑事案件发生率不同程度下降,不少县市各类案件发生率呈两位数下降。扎实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积小安为大安,成为全疆平安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有利因素。▲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13412767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贺超环球时报134127678000011["9CaKrnJw3WB","9CaKrnJw3Wv","9CaKrnJw1XC"]//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2/0703/20120703093621706.jpg{"email":"hechao@huanqiu.com","name":"贺超"}
●本报赴新疆特派记者 邱永峥 ●本报记者 王 渠“这并不是简单的劫机案,这些恐怖分子是想制造一起机毁人亡的惨剧。”对于6月29日发生于新疆和田的劫机阴谋,一名负责处置这起事件的现场指挥员6月3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斩钉截铁地说。在GS7554航班上的乘客和机务人员奋不顾身,共同粉碎6名暴徒企图制造的恐怖事件后,一些境外媒体和敌对势力将这起事件说成是“维汉民众之间的斗殴”,“中国当局会利用此事件对维族进行镇压”。国内网络上也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传言和谣言。《环球时报》记者近两天来对GS7554航班上的乘客、事件现场处置指挥员、新疆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采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办公室发言人侯汉敏告诉记者:“在恐怖暴力面前,不分民族,不论职业,奋不顾身的集体抗争让恐怖势力无容身之地。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偶发事件影响不了新疆建设发展大局的根本所在。”制服暴徒的警察中有维有汉“劫机了!”6月29日,从新疆和田飞往乌鲁木齐的天津航空公司GS7554航班起飞仅6分钟,头等舱乘客刘会军的这声高喊打破了机上的平静。刘会军的座位紧挨着驾驶舱门。当时,坐在经济舱第6至第8排的3名乘客突然站起来,其中一名“残疾人”将手中的金属组合拐杖拧成几截,丢给同伙和在机舱中部就坐的另外3人,他们用民族语言高声呼喊,直冲驾驶舱门。“他们是想用金属棒撬开驾驶舱门。”负责处置这起事件的一位指挥员6月3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事发突然,机舱内乘务员、空警和乘客们都没有反应过来,所以刘会军这声喊一下子惊醒了大伙,真是立大功了。他接着还打掉了暴徒手中试图点着的爆燃物。”不过,刘会军也因此遭到了暴徒们的袭击,头部受重创。暴徒们撬不开驾驶舱门,就一边挥舞金属棒对着机舱内的乘客和设备乱砸,一边摸出“遥控器”式的东西,并要机舱中部的同伙丢火柴和打火机过来!这时反应过来的便衣空警和一些乘客也上前与暴徒搏斗。“搏斗非常激烈,连机舱的顶棚都有损坏!”最早在微博上发出飞机遭劫持的网友“骆驼”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转述了他的好友、航班上奋起反抗的一名乘客惊心动魄的经历:“我这个20多年的同学兼好友,以前从来没有打过架,但这次也上了,因为当时他的想法就一个:横竖都是死,拼了或许还能活!” “除了机上的空警、乘务员和乘客,因公到乌鲁木齐出差的洛浦县4名警察和和田2名警察对制服暴徒起了很大作用。”现场处置指挥员告诉记者,这6名警察中,除一两人是汉族外,其余全是维吾尔族干警。该指挥员还提到一个细节,即正是这些维族警察听明白了暴徒们叫喊中所透露出的意图,这为制服恐怖嫌犯们起了重要的作用。“暴徒是想制造机毁人亡惨剧”在劫机事件发生后,和田公安机关在初步审查后于6月29日晚迅速公布了6名劫机者的身份。现场处置的指挥员向《环球时报》证实,这6名暴徒分别来自喀什地区的巴楚、莎车和叶城,年龄最小的1992年出生,最大的是1976年出生。“他们就是想制造机毁人亡的惨剧,而不是把航班劫持到哪里去。”这位现场指挥员对记者说:“他们中一个人假扮残疾人,因此得以拄着拐杖通过了安检。”6名暴徒这次带上飞机的不仅是“一根拐杖”,亲历事件的乘客表示,暴徒们持有“雷管”类物品和引火物。现场指挥员对记者说:“除了金属拐杖外,嫌犯还有火柴、打火机等,最可怕的是6枚爆燃物,现在正在进一步调查是制式雷管还是自制爆炸物。”这名指挥员坦言:“幸运的是,这些爆燃物引燃时间较长,而乘客和公安保卫人员反应迅速,敢于拼命,所以才没有引发不堪设想的后果。”能够显示这6名暴徒想制造机毁人亡企图的还有一个事实:那就是当暴徒们发现无法冲进驾驶舱,引燃爆燃物企图也失败并遭集体制服后,他们居然选择了自残。不过,在新疆相关部门及时公布此案的初步信息后,一些境外媒体出现“遇到劫机,国际通行规则是不反抗”,甚至以此来质疑这起事件的真实性。对此,这名指挥员称:“面对如此丧心病狂的暴徒,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考虑到如此特殊的情况,国际上处置劫机的基本做法不适用。”实际上,恐怖分子在新疆曾数次阴谋破坏袭击航空器:2008年3月,一名嫌犯将“爆炸破坏装置”带上飞机被乘客和机组乘员发现;2011年新疆首届亚欧博览会前,新疆破获了企图携破坏性工具上飞机的案件。当然,嫌犯们的拐杖、爆燃物和火柴、打火机是如何带上航班的,这对于航空安全管理部门来说是一个正在调查的严峻问题。“调查正在进行之中,是失职还是其他原因,还没有结论。”一名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率承认。此外,对这6名恐怖嫌疑犯的背景和幕后的势力也在调查之中。杂音掩盖不了真相“我们公开真实情况的速度,要跟互联网时代的不负责或者别有用心的杂音赛跑。”不论是负责发布官方声音的侯汉敏,还是负责现场处置的强力机构官员,他们都对记者感慨说,要想赢得这场反恐的斗争,不仅要迅速制服恐怖嫌犯,还必须尽快公布真相,公布的越快、越详细,杂音就会越小。就像以前一些涉及中国的恐怖案件一样,一些外媒往往片面强调支持这些行动的境外势力的说法。法新社6月30日引述“世维会”发言人的话说:“维族人认定有人劫持飞机事件是谎言。”此前一天,此人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则称,“这是因为航班上的汉族与维族乘客抢座位引发的斗殴。”《印度斯坦时报》也引述“世维会”的话称,“事件发生在7•5事件三周年‘敏感日’到来之前,所以和田地区的‘气氛紧张’。 中国当局会利用此事件对当地人进行镇压。”这些声音甚至使国内网络上也带出一些不明真相的传言和谣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问题专家李伟7月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遇到劫机事件要不要反抗,现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规定。“9•11”事件以前,各国航空安全条例规定,如果遇到暴力劫机事件,机上人员尽量不要反抗,以免造成机毁人亡的事件。但“9•11”事件后,恐怖分子劫机本身是为了制造机毁人亡的惨剧,甚至企图把被劫飞机当作武器,制造更大的人员伤亡。因此许多国家修改了航空安全条例,在飞机上派有空警,遇到暴力劫机时,可以寻机制服劫机者。事实上,“9•11”事件后,很多未遂劫机事件都是乘警或者机上人员制服暴力分子。李伟说,“世维会”说不是劫机,而是普通斗殴,这是在混淆视听。犯罪分子试图在飞机上引燃爆炸物,这是明显的恐怖行为。飞机是脆弱的航空器,对它的任何危害行为都可视为刑事犯罪活动。这些嫌犯有明显的意图和团伙行为,完全可以判定为恐怖事件,他们的目的是造成恐慌或者更大的影响。影响不了新疆发展大势“除了涉事航班外,从和田起降的航班当天就正常了!”在和田机场外的出租车司机田师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事发时是很紧张,但很快就恢复了起降,甚至连GS7554后面的航班都是正常起飞的。”本报记者当天从北京首都机场飞新疆的航班也是正常起飞,并没有发生如网络上传的“出事后北京都空中交通管制”。“我们对自己的安全防范很有数。”负责现场处置的指挥员告诉记者:“我自己就是乘后一个航班从和田返回乌鲁木齐的。”事件发生后,在记者住的乌鲁木齐酒店里,入住的多国游客显得都很平静,这起事件对他们的旅游也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乌鲁木齐一家旅游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跟前两年相比,现在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游客,他们的心态都平和很多,不会因为一件偶发事情就产生恐惧心理,以至于对新疆的旅游信心产生影响。”《环球时报》两名女记者近几天在南疆采访“玛纳斯”旅游文化节。两名初次到新疆的女记者在没有当地人陪同的情况下,到喀什老城维吾尔族同胞家里做客,后来又与并不相识的维吾尔族青年一起包车到巴仁乡采访,她们说:“我们一直觉得很踏实。”当然,民众的安全感源于自治区对“平安”工程细致有效的建设。自治区综治办副主任张春学表示,全区各地适时组织开展了以防范“三股势力”、非法宗教活动和重点要害部位为重点的“两个排查”活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堵塞了各类案件、事故发生的隐患和苗头。近一段时期以来,新疆各地各部门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全区绝大多数地方刑事案件发生率不同程度下降,不少县市各类案件发生率呈两位数下降。扎实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积小安为大安,成为全疆平安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有利因素。▲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