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XeF4JohZp china.huanqiu.comarticle凝心聚力谋发展 改革创新向未来——梅河口市高质量发展创新举措/e3pmh1nnq/e3pn60p0i2021年9月8日,梅河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是吉林省首个省级新区、全国唯一省级开发区升格为正厅级的开发区,与梅河口市委、市政府实行“市区合一”管理模式。梅河口将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树立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打造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吉林省开发开放的重要窗口。 梅河口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全市幅员面积2179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高新区、19个乡镇、5个街道、303个行政村,总人口70万人,是吉林省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商埠重镇,吉林省中部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关键节点城市。2013年9月,被吉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首批扩权强县改革试点,赋予地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成为省辖市。2019年9月,被吉林省委、省政府赋予“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新发展定位。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蝉联综合实力、投资潜力、新型城镇化质量、营商环境、绿色发展、治理能力、投资竞争力7个“全国百强县市”,荣获全国高质量发展十佳市、全国营商环境十佳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市、中国最美全域旅游名城等荣誉称号。梅河口实现了从试点到示范、从排头到样板、从奋进到崛起的全新蜕变,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 一、坚定招商引资信心,狠抓落实推动项目落地 梅河口市委书记和市长安排部署,带领市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牵头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难题。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设立招商引资办公室;各乡镇(街)、部门各自组建招商队伍,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同时,以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的形式明确所有市级领导和各部门单位的招商任务,四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至少引进1个投资3—5亿元的项目,其他市级领导,每年至少要引进1个2亿元以上的项目。二是强化一体化服务。对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建立由1位或多位包保市级领导、包保部门、审批职能部门、项目服务秘书、项目中心多级联动的包保工作专班,明确1名市级领导作为专班牵头领导,负责专班指挥工作,一企一策、全过程跟踪服务企业,形成上下贯通、闭环管理的“穿透式包保”机制,确保服务“无死角”,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开展“服务企业周”和“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把企业当家业,用真情助力企业发展,以最有力、最及时、最温暖的方式服务企业。三是加快项目落地。“十三五”以来,成功引进四环制药、步长制药、鲁南制药等全国百强药企,天衡药业、世基集团、红星美凯龙、国投集团、江楠集团、传化物流、泸州老窖、皓月集团、东旭集团、国能生物、北京住总集团、中国建材等行业领军企业,以及泰国正大集团、新加坡三达膜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落户发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0亿元,其中域外投资超过80%。积极开展线上招商活动,先后与皓月集团、东旭集团、河南银基集团等企业进行视频洽谈,签订合作协议。同时,时刻与投资者保持畅通联系,与中国建材集团、北汽集团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全市谋划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263个,总投资699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42亿元。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41个,总投资677亿元;亿元以上项目107个,总投资657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总投资372亿元,成为梅河口历史上项目建设最好的一年。 二、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加速提升行政审批效能 一是构建优质审批机制。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审批服务新模式,实现企业注册1天办结,全面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社会投资低风险类工程建设项目压减至17个工作日;率先在全省开通与浙江省丽水市“跨省通办”业务,13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通办”。“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到100%,并将“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一次不用跑”延伸,率先在全省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市乡村三级全覆盖;大力推行“休息日错峰”服务、“工作日延时”服务、免费打字复印服务、联审联办,送审上门服务、多证合一、告知承诺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一件事一次办”、“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九项服务措施。二是构建舒心政务环境。成立“中小企业服务直通车”,组建“中小企业服务员”队伍,对市重点项目、小微企业协会会员和特殊群体实施帮办代办服务;成立“小微企业协会”和“小微企业协会党支部”,发挥非公党建功用,助力全市9000户小微企业抱团发展;开展“政务服务员”进社区工作,选派18名业务骨干组成9支政务服务员队伍,深入全市18个社区(党群服务站) ,构建起1个政务大厅、5个街道、18个社区的“1518”政务服务新模式,将服务推送到百姓身边;2022年7月1日,梅河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上线运行,进一步规范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行为、强化交易监督管理、节约社会资源,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的市场秩序,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激发产业澎湃动力 按照“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结合我市发展实际,制定《支持“4+3”主导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设立20亿元产业引导资金,构建起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4+3+N”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医药健康产业持续扩张。四环制药累计在梅投资100亿元,纳税总额达到100亿元,产值规模超过100亿元;步长制药累计投资80亿元;鲁南制药和天衡药业投资15亿元研发治疗高尿酸血症新药,填补了国内空白。医药健康产业形成百亿级全产业链产业集群,总量占全省20%。二是食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成功推进阜康酒精与国投集团重组,成为亚洲最大的食用酒精生产基地。建设投资100亿元的世基啤酒生态城,实施10万吨新梅河精酿啤酒项目,重塑梅河啤酒品牌。引进泸州老窖建设白酒生产基地,补齐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没有高端白酒的短板。投资10.5亿元建设果仁产业园,推动果仁加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投资3亿元建成保兴泉项目,让梅河口人喝上了自己的优质矿泉水。三是商贸物流产业提质增效。引进红星美凯龙,投资60亿元建设东北地区唯一的双MALL购物公园。引进广州江楠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农产品批发及冷链物流项目,打造东北最大的农产品(果蔬)批发市场;引进浙江传化物流,投资30亿元建设“公路港”项目,设立东北区物流结算中心,打造服务全省、辐射东北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深化与浙江省丽水市对口合作,投资3.2亿元建设电商产业园,打造“梅河臻品”区域公共品牌,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农村电商十佳典型县市”。四是现代服务业多业态融合发展。建成总投资300亿元、占地12平方公里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涵盖医疗康养、文化体育、教育教学、生态旅游、商贸休闲“五大板块”,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服务业先进地区。五是旅游产业突破发展。成立东北旅游发展集团,联合东北三省一区378家文旅企业组建旅联体,实现区域联动发展。打造海龙湖景区、东北不夜城、知北村等旅游景点,开展消夏避暑节、啤酒节、泼水节等系列活动。2021年旅游人次突破1200万,旅游综合收入突破60亿元。六是装备制造业快速推进。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引进申龙客车、北汽集团、东旭集团,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七是建筑及其配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引进中如建工、长春建工合作建设项目,北方建材、江苏绿可、北京住总集团等建材生产和建筑企业落户发展。今年以来,按照“六新产业”部署,大力推进辽矿集团梅河露天矿项目,能源产业成为全新增长点。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是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十”就是“十四五”时期种植10万亩蔬菜、养殖10万头肉牛。“百”就是今年养殖100万只品牌鸡,“十四五”时期养殖100万头品牌猪。市委、市政府统一采购100万只鸡雏,免费发放给农民。“千”就是“十四五”期间建设1000亩冷棚、1000亩暖棚。其中,暖棚由政府公建,对外招商经营,前3年免收租金,并给予贴息补助;冷棚鼓励经营主体自建,在省级补贴基础上再给予每亩5000元补贴。“万”就是今年培育1万户庭院经济示范户、1万户家庭农场。二是实施镇村“双百”“双二百”工程。村成立集体合作社,种植蔬菜100亩、养牛100头;乡镇组建国有农场,种植蔬菜200亩、养牛200头。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完善举措,每个乡镇养殖500头牛,每个村养殖200—300头牛。三是开展庭院经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月。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拆乱治乱、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种植建设、统一运营管理、统一兜底保险的“六统一”原则,做好农民的院子、园子、房子、屋子、车子、票子、脑子“七子”文章,打造一批“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四是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户”行动。落实“基层建设年”要求,向所有农村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每年驻村帮扶不少于200天;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户”行动,5000多名干部结对帮扶近6000户农户。五是完善产供销体系。成立市乡村三级国有农工商公司和合作社,打通产销渠道。成立国有梅河供应公司,在长春设立“梅河供应”旗舰店,经销我市特优产品,塑造梅河形象,打响梅河品牌。六是制定惠农强农扶持政策。市财政每年列支3亿元专项资金,制定蔬菜兜底收购、农民进城购房优惠、仓储设施建设、返乡入乡创业等扶持政策。 五、构建东北地区人才高地,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对高层次专家型人才,“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确定政策待遇;对紧缺型专业人才,下放招聘权限至部门自主招聘。建立“人才编制池”,常态化储备100个事业编制,在全市范围内统筹使用,用于招聘紧缺人才。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定期邀请中央、北京大学等全国顶尖学者来梅授课,每年组织干部到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丽水市等进行脱产培训,3年来累计投入1500万元,让干部学习全国最先进理念。组建助企服务办公室,从全市选派优秀干部开展为期3年的驻企服务,全面提升经济工作能力。建设科技孵化器、电商孵化器、红色孵化器等一批孵化机构,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空间平台。三是构建人才队伍长效机制。先后引进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史亮、中国酿酒大师战胜、景域驴妈妈集团副总裁易辉、大唐不夜城总设计师刘磊、北京天衡药物研究院院长姜庆伟等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四是优化人才服务机制。在全省率先设立正科级的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专门负责人才工作。投资7亿元建设人才公寓和专家公寓,免费提供给高层次人才,低租金提供给年轻大学生。 六、推进社会事业全面现代化,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一是建成区域医疗中心。投资40亿元建成医疗康养中心,全市医疗床位数量增长一倍,每年域外到我市就医患者超过10万人次。去年,与吉大一院合作建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梅河医院,30名医疗专家常驻梅河开展医疗服务,成为全省地区合作和医疗资源下沉的示范点。二是建成区域教育中心。建设总投资100亿元的教育小镇,教育承载能力全面提升。组建梅河口未来教育集团,引进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史亮以及近百名教育专家和高端人才,教学水平进入全省前列。三是建成区域文体中心。投资30亿元建成文体中心等设施,先后承办万人演唱会、全省残运会、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四国篮球邀请赛、国际半程马拉松等文体活动,成功申办2022年吉林省第十九届运动会,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体活动集聚区。 梅河口再次腾飞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努力将梅河口打造成为吉林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东北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耀眼明珠! 166243466738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时报16624346673821[]{"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2021年9月8日,梅河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是吉林省首个省级新区、全国唯一省级开发区升格为正厅级的开发区,与梅河口市委、市政府实行“市区合一”管理模式。梅河口将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树立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打造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吉林省开发开放的重要窗口。 梅河口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全市幅员面积2179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高新区、19个乡镇、5个街道、303个行政村,总人口70万人,是吉林省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商埠重镇,吉林省中部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关键节点城市。2013年9月,被吉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首批扩权强县改革试点,赋予地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成为省辖市。2019年9月,被吉林省委、省政府赋予“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新发展定位。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蝉联综合实力、投资潜力、新型城镇化质量、营商环境、绿色发展、治理能力、投资竞争力7个“全国百强县市”,荣获全国高质量发展十佳市、全国营商环境十佳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市、中国最美全域旅游名城等荣誉称号。梅河口实现了从试点到示范、从排头到样板、从奋进到崛起的全新蜕变,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 一、坚定招商引资信心,狠抓落实推动项目落地 梅河口市委书记和市长安排部署,带领市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牵头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难题。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设立招商引资办公室;各乡镇(街)、部门各自组建招商队伍,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同时,以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的形式明确所有市级领导和各部门单位的招商任务,四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至少引进1个投资3—5亿元的项目,其他市级领导,每年至少要引进1个2亿元以上的项目。二是强化一体化服务。对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建立由1位或多位包保市级领导、包保部门、审批职能部门、项目服务秘书、项目中心多级联动的包保工作专班,明确1名市级领导作为专班牵头领导,负责专班指挥工作,一企一策、全过程跟踪服务企业,形成上下贯通、闭环管理的“穿透式包保”机制,确保服务“无死角”,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开展“服务企业周”和“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把企业当家业,用真情助力企业发展,以最有力、最及时、最温暖的方式服务企业。三是加快项目落地。“十三五”以来,成功引进四环制药、步长制药、鲁南制药等全国百强药企,天衡药业、世基集团、红星美凯龙、国投集团、江楠集团、传化物流、泸州老窖、皓月集团、东旭集团、国能生物、北京住总集团、中国建材等行业领军企业,以及泰国正大集团、新加坡三达膜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落户发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0亿元,其中域外投资超过80%。积极开展线上招商活动,先后与皓月集团、东旭集团、河南银基集团等企业进行视频洽谈,签订合作协议。同时,时刻与投资者保持畅通联系,与中国建材集团、北汽集团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全市谋划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263个,总投资699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42亿元。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41个,总投资677亿元;亿元以上项目107个,总投资657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总投资372亿元,成为梅河口历史上项目建设最好的一年。 二、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加速提升行政审批效能 一是构建优质审批机制。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审批服务新模式,实现企业注册1天办结,全面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社会投资低风险类工程建设项目压减至17个工作日;率先在全省开通与浙江省丽水市“跨省通办”业务,13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通办”。“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到100%,并将“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一次不用跑”延伸,率先在全省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市乡村三级全覆盖;大力推行“休息日错峰”服务、“工作日延时”服务、免费打字复印服务、联审联办,送审上门服务、多证合一、告知承诺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一件事一次办”、“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九项服务措施。二是构建舒心政务环境。成立“中小企业服务直通车”,组建“中小企业服务员”队伍,对市重点项目、小微企业协会会员和特殊群体实施帮办代办服务;成立“小微企业协会”和“小微企业协会党支部”,发挥非公党建功用,助力全市9000户小微企业抱团发展;开展“政务服务员”进社区工作,选派18名业务骨干组成9支政务服务员队伍,深入全市18个社区(党群服务站) ,构建起1个政务大厅、5个街道、18个社区的“1518”政务服务新模式,将服务推送到百姓身边;2022年7月1日,梅河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上线运行,进一步规范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行为、强化交易监督管理、节约社会资源,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的市场秩序,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激发产业澎湃动力 按照“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结合我市发展实际,制定《支持“4+3”主导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设立20亿元产业引导资金,构建起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4+3+N”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医药健康产业持续扩张。四环制药累计在梅投资100亿元,纳税总额达到100亿元,产值规模超过100亿元;步长制药累计投资80亿元;鲁南制药和天衡药业投资15亿元研发治疗高尿酸血症新药,填补了国内空白。医药健康产业形成百亿级全产业链产业集群,总量占全省20%。二是食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成功推进阜康酒精与国投集团重组,成为亚洲最大的食用酒精生产基地。建设投资100亿元的世基啤酒生态城,实施10万吨新梅河精酿啤酒项目,重塑梅河啤酒品牌。引进泸州老窖建设白酒生产基地,补齐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没有高端白酒的短板。投资10.5亿元建设果仁产业园,推动果仁加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投资3亿元建成保兴泉项目,让梅河口人喝上了自己的优质矿泉水。三是商贸物流产业提质增效。引进红星美凯龙,投资60亿元建设东北地区唯一的双MALL购物公园。引进广州江楠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农产品批发及冷链物流项目,打造东北最大的农产品(果蔬)批发市场;引进浙江传化物流,投资30亿元建设“公路港”项目,设立东北区物流结算中心,打造服务全省、辐射东北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深化与浙江省丽水市对口合作,投资3.2亿元建设电商产业园,打造“梅河臻品”区域公共品牌,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农村电商十佳典型县市”。四是现代服务业多业态融合发展。建成总投资300亿元、占地12平方公里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涵盖医疗康养、文化体育、教育教学、生态旅游、商贸休闲“五大板块”,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服务业先进地区。五是旅游产业突破发展。成立东北旅游发展集团,联合东北三省一区378家文旅企业组建旅联体,实现区域联动发展。打造海龙湖景区、东北不夜城、知北村等旅游景点,开展消夏避暑节、啤酒节、泼水节等系列活动。2021年旅游人次突破1200万,旅游综合收入突破60亿元。六是装备制造业快速推进。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引进申龙客车、北汽集团、东旭集团,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七是建筑及其配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引进中如建工、长春建工合作建设项目,北方建材、江苏绿可、北京住总集团等建材生产和建筑企业落户发展。今年以来,按照“六新产业”部署,大力推进辽矿集团梅河露天矿项目,能源产业成为全新增长点。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是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十”就是“十四五”时期种植10万亩蔬菜、养殖10万头肉牛。“百”就是今年养殖100万只品牌鸡,“十四五”时期养殖100万头品牌猪。市委、市政府统一采购100万只鸡雏,免费发放给农民。“千”就是“十四五”期间建设1000亩冷棚、1000亩暖棚。其中,暖棚由政府公建,对外招商经营,前3年免收租金,并给予贴息补助;冷棚鼓励经营主体自建,在省级补贴基础上再给予每亩5000元补贴。“万”就是今年培育1万户庭院经济示范户、1万户家庭农场。二是实施镇村“双百”“双二百”工程。村成立集体合作社,种植蔬菜100亩、养牛100头;乡镇组建国有农场,种植蔬菜200亩、养牛200头。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完善举措,每个乡镇养殖500头牛,每个村养殖200—300头牛。三是开展庭院经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月。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拆乱治乱、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种植建设、统一运营管理、统一兜底保险的“六统一”原则,做好农民的院子、园子、房子、屋子、车子、票子、脑子“七子”文章,打造一批“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四是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户”行动。落实“基层建设年”要求,向所有农村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每年驻村帮扶不少于200天;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户”行动,5000多名干部结对帮扶近6000户农户。五是完善产供销体系。成立市乡村三级国有农工商公司和合作社,打通产销渠道。成立国有梅河供应公司,在长春设立“梅河供应”旗舰店,经销我市特优产品,塑造梅河形象,打响梅河品牌。六是制定惠农强农扶持政策。市财政每年列支3亿元专项资金,制定蔬菜兜底收购、农民进城购房优惠、仓储设施建设、返乡入乡创业等扶持政策。 五、构建东北地区人才高地,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对高层次专家型人才,“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确定政策待遇;对紧缺型专业人才,下放招聘权限至部门自主招聘。建立“人才编制池”,常态化储备100个事业编制,在全市范围内统筹使用,用于招聘紧缺人才。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定期邀请中央、北京大学等全国顶尖学者来梅授课,每年组织干部到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丽水市等进行脱产培训,3年来累计投入1500万元,让干部学习全国最先进理念。组建助企服务办公室,从全市选派优秀干部开展为期3年的驻企服务,全面提升经济工作能力。建设科技孵化器、电商孵化器、红色孵化器等一批孵化机构,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空间平台。三是构建人才队伍长效机制。先后引进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史亮、中国酿酒大师战胜、景域驴妈妈集团副总裁易辉、大唐不夜城总设计师刘磊、北京天衡药物研究院院长姜庆伟等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四是优化人才服务机制。在全省率先设立正科级的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专门负责人才工作。投资7亿元建设人才公寓和专家公寓,免费提供给高层次人才,低租金提供给年轻大学生。 六、推进社会事业全面现代化,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一是建成区域医疗中心。投资40亿元建成医疗康养中心,全市医疗床位数量增长一倍,每年域外到我市就医患者超过10万人次。去年,与吉大一院合作建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梅河医院,30名医疗专家常驻梅河开展医疗服务,成为全省地区合作和医疗资源下沉的示范点。二是建成区域教育中心。建设总投资100亿元的教育小镇,教育承载能力全面提升。组建梅河口未来教育集团,引进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史亮以及近百名教育专家和高端人才,教学水平进入全省前列。三是建成区域文体中心。投资30亿元建成文体中心等设施,先后承办万人演唱会、全省残运会、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四国篮球邀请赛、国际半程马拉松等文体活动,成功申办2022年吉林省第十九届运动会,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体活动集聚区。 梅河口再次腾飞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努力将梅河口打造成为吉林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东北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耀眼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