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FM1c9Dlh3 china.huanqiu.comarticle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高质量发展创新举措/e3pmh1nnq/e3pn60p0i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以下简称“雨花区块”)承接长沙片区113项改革事项中的96项,并自主提出23项改革事项,目前,实施率100%,完成率85%,打造了“10个全省首创”,形成1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5个编入第一批省级制度创新成果案例库;国家要求复制推广的278项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中,雨花区块已复制推广70项,正在复制推广26项。雨花区块作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核心区,紧紧围绕“中非经贸合作”这一主题,在营商环境优化上展作为,形成的特色创新举措有: 1.探索中非易货贸易(对非本币结算)机制。深入探索中非易货贸易,中非易货贸易(对非本币结算)实现新成效,截至2022年6月,支持雨花区块试点单位已探索完成3个国家共计10单易货贸易,近日正在开展中国炊具换尼日利亚锂矿易货贸易业务。试点企业已于2022年1月上线对非本币结算贸易数字化服务平台,已获得市级层面的试点授牌,正积极争取省级及国家级层面的试点授牌。 2.设立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建设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是中非合作“九项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中非经贸深度先行区建设的重点任务。2022年6月,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取得新突破,完成全国首笔肯尼亚先令汇至中国并兑换人民币的业务,涉及金额242万肯尼亚先令(约合13.7万元人民币)。 3.打造中非直播电商孵化中心。作为全国第一个开展中非直播带货的专业直播基地,主要目的是想通过直播带货新模式,向中国消费者推广非洲产品和品牌,带动非洲产品销售。直播中心开业以来,共开展4900余场直播,总销售额6.8亿元,其中非洲产品直播600余场,总销售额6000余万元,单场最高销售额500余万元。目前主打国内直播带货业务,下一步,将充分发挥高桥大市场全球贸易采购方式和自贸试验区的优势,有针对性地推介非洲特色产品,搭建中非商贸往来的桥梁。 4.建设中非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由长沙海关、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研究会、雨花区政府三方共建,已在示范园内建设中非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办公室,评议基地的建设将助力湖南掌握对非合作话语权,助力雨花对标国际标准,优化和完善中非经贸合作的长效机制,推动中非产业健康发展。 5.开通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启用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线。与湖南联通合作,由湖南联通提供技术支持,在示范园试点。这是我省首个聚焦对外贸易建设的通信基础设施,也是湖南自贸试验区首个以园区为单位开通的国际专线。国际网络专线的开通将有效解决跨境信息交互中网络时延、误码率高、丢包率高等问题。 6.成立湖南自贸试验区首个党建联盟——“红领商港”党建联盟。联合海关、税务、外汇、口岸等省市部门单位成立党建联盟,打造直播电商红色e站,以党建引领工作、整合资源、汇聚力量。 7.发展市场监督领域“触发式”综合监管新模式。通过打造以大数据为支撑、以信息化为手段的智能监测一体化平台,实现全行业覆盖、全流程管理、全天候监测的市场综合监管新模式。该模式入选第一批省级制度创新成果案例库,受到国家市场监督总局的高度关注。 8.开展一站式全程代办服务。为入驻企业开展“四全”(即全天候、全流程、全领域、全周期)帮(代)办服务,在雨花区块内高桥版块、高铁版块分别设置一站式全程代办服务平台,截止目前共计免费为企业提供商事登记、海关外汇登记备案等办件服务1075件,让企业入驻自贸区省时、省钱、省心、省力。2021年一站式代办服务企业实现税收共计751.45万元。 9.创建高桥商贸流通标准化服务体系。该体系已通过全国商贸流通标准化试点,到2023年,把批发市场的商户、消费者、上下游需要的服务,都形成标准化的制度,并全部投映到信息化平台上,可以复制、推广到更多的批发市场。 1660530048526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时报1660530048526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4fbafa6fdfbb0f54b9d7ef4b078644b9u5.jpg{"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以下简称“雨花区块”)承接长沙片区113项改革事项中的96项,并自主提出23项改革事项,目前,实施率100%,完成率85%,打造了“10个全省首创”,形成1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5个编入第一批省级制度创新成果案例库;国家要求复制推广的278项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中,雨花区块已复制推广70项,正在复制推广26项。雨花区块作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核心区,紧紧围绕“中非经贸合作”这一主题,在营商环境优化上展作为,形成的特色创新举措有: 1.探索中非易货贸易(对非本币结算)机制。深入探索中非易货贸易,中非易货贸易(对非本币结算)实现新成效,截至2022年6月,支持雨花区块试点单位已探索完成3个国家共计10单易货贸易,近日正在开展中国炊具换尼日利亚锂矿易货贸易业务。试点企业已于2022年1月上线对非本币结算贸易数字化服务平台,已获得市级层面的试点授牌,正积极争取省级及国家级层面的试点授牌。 2.设立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建设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是中非合作“九项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中非经贸深度先行区建设的重点任务。2022年6月,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取得新突破,完成全国首笔肯尼亚先令汇至中国并兑换人民币的业务,涉及金额242万肯尼亚先令(约合13.7万元人民币)。 3.打造中非直播电商孵化中心。作为全国第一个开展中非直播带货的专业直播基地,主要目的是想通过直播带货新模式,向中国消费者推广非洲产品和品牌,带动非洲产品销售。直播中心开业以来,共开展4900余场直播,总销售额6.8亿元,其中非洲产品直播600余场,总销售额6000余万元,单场最高销售额500余万元。目前主打国内直播带货业务,下一步,将充分发挥高桥大市场全球贸易采购方式和自贸试验区的优势,有针对性地推介非洲特色产品,搭建中非商贸往来的桥梁。 4.建设中非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由长沙海关、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研究会、雨花区政府三方共建,已在示范园内建设中非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办公室,评议基地的建设将助力湖南掌握对非合作话语权,助力雨花对标国际标准,优化和完善中非经贸合作的长效机制,推动中非产业健康发展。 5.开通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启用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线。与湖南联通合作,由湖南联通提供技术支持,在示范园试点。这是我省首个聚焦对外贸易建设的通信基础设施,也是湖南自贸试验区首个以园区为单位开通的国际专线。国际网络专线的开通将有效解决跨境信息交互中网络时延、误码率高、丢包率高等问题。 6.成立湖南自贸试验区首个党建联盟——“红领商港”党建联盟。联合海关、税务、外汇、口岸等省市部门单位成立党建联盟,打造直播电商红色e站,以党建引领工作、整合资源、汇聚力量。 7.发展市场监督领域“触发式”综合监管新模式。通过打造以大数据为支撑、以信息化为手段的智能监测一体化平台,实现全行业覆盖、全流程管理、全天候监测的市场综合监管新模式。该模式入选第一批省级制度创新成果案例库,受到国家市场监督总局的高度关注。 8.开展一站式全程代办服务。为入驻企业开展“四全”(即全天候、全流程、全领域、全周期)帮(代)办服务,在雨花区块内高桥版块、高铁版块分别设置一站式全程代办服务平台,截止目前共计免费为企业提供商事登记、海关外汇登记备案等办件服务1075件,让企业入驻自贸区省时、省钱、省心、省力。2021年一站式代办服务企业实现税收共计751.45万元。 9.创建高桥商贸流通标准化服务体系。该体系已通过全国商贸流通标准化试点,到2023年,把批发市场的商户、消费者、上下游需要的服务,都形成标准化的制度,并全部投映到信息化平台上,可以复制、推广到更多的批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