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UQaoSIOq china.huanqiu.comarticle汝州投资环境介绍/e3pmh1nnq/e3pn60p0i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因北汝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汝州文化底蕴深厚。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有关于汝州的篇章,出土于汝州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是全国64件不可出国(境)展出文物之一,也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最大的一幅陶画。自隋朝设汝州,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汝瓷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首,自古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美誉。汝州温泉富含60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健康养生和医疗保健功能,一代女皇武则天曾多次从洛阳到汝州疗养,素有“万古神汤”之称。诞生于汝州的曲剧,是中国第八、河南第二大剧种,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汝州区位交通优越。位于郑州都市圈和洛阳都市圈交叉辐射地带,焦枝铁路贯穿南北,宁洛、二广、林桐高速穿境而过,在1小时交通圈内通达郑州机场、洛阳机场,郑万高铁、呼南高铁、洛平漯周高铁、三洋铁路或临近或设站,构建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汝州文旅资源丰富。现有旅游资源单体1300个,“古建博物馆”风穴寺,“地质奇观”汝州怪坡,“灵川秀水”九峰山;丹阳湖、汝水湾,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云堡妙境、乌蓬雅居,乡村风情和精品民宿独具魅力。汝州城乡环境优美。中央公园、森林公园等4个超3000亩的大型公园连接城区北部的龙山花海、南部的国家湿地公园,组成了贯穿城市的生态轴、景观轴、发展轴。北汝河、洗耳河、广成河碧波相连,30公里“活水绕城”景观带已经形成,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汝州产业基础较好。汝州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具备开采的矿产资源有46种。形成了以生物医药、机绣纺织、装备制造为主的主导产业,以煤炭焦化、陶瓷、阀门制造为主的快速发展壮大传统产业,以“互联网+商贸物流”、肉食品为主的高成长性产业。2020年,全年生产总值完成485.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3亿元。县域综合实力位居中部百强县(市)第29位;连续3年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位于第93位。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县位次由第85位跃升至第78位。先后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省级森林城市。一、产业有基础。汝州市抢抓政策机遇,育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兴主导产业,升级壮大煤炭焦化、绿色建材传统支柱产业,培育汝绣纺织、现代陶瓷汝州特色产业,加快构建“2+2+2”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建设制造业强市。 装备制造产业。坚持以规模集聚、零部件生产为方向,建设完成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园区。目前主要有森地新能源汽车制造、郑铁三佳道岔制造、宝湖实业仪表仪器快速热电偶生产制造、河南煜达阀门制造、圣华原铝业、润泽轻合金、增强车辆汽车大厢制造等企业。2020年完成产值2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以产业集聚区为主平台,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育巨龙生物、仁华生物、宏翔生物和润灵科技等企业集团,2020年,生物医药产值达到15亿元。其中,巨龙生物2020年年产值11亿元,是河南省产量最大的玉米淀粉生产企业,全国最大的色氨酸生产基地。先后取得知识产权专利49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科技成果登记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茶氨酸、组氨酸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小品种氨基酸产品产量、市场占有率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煤炭焦化产业。我市原煤储量达35.5亿吨,年原煤产能1000万吨,聚焦强链延链补链,目前年产150万吨的平煤集团夏店矿即将投产,正在实施汝丰焦化年产120万吨、天瑞焦化年产300万吨焦化装备大型化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煤炭、焦化、煤气综合利用、精细化工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竞争力。2020年煤炭焦化产业完成总产值76亿元。机绣纺织产业。筑巢引凤、无中生有,高标准规划建设汝绣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坚持以提升规模、延伸链条为方向,引进160家机绣纺织企业和上下游配套服务企业入驻,提升高端面料占比,推动机绣产品由出口向内销转变、由中低端向品牌化转变,着力打造轻纺原料、创意设计、服装服饰、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全产业链条。2020年实现产值35亿元。二、发展有平台。围绕全面融入国家、省重大战略规划,启动实施了“1573”全域发展战略,按照“产城融合、一体发展”的理念,着力建设打造汝州市产业集聚区、汝瓷小镇、温泉小镇等重点产业发展载体,不断完善产业园区功能配套,提升产业发展支撑能力。汝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5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共有“四上”企业12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7家。2020年,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完成265亿元。2021年1月,汝州市产业集聚区被省政府批准设立为河南省汝州经济技术开发区。8月,汝州市产业集聚区成功进入河南省第二批化工园区行列。汝绣农民工返乡创业产业园。我市依托5万余名汝州籍外出务工人员在浙江柯桥从事机绣纺织产业的优势,高标准规划建设的集农民工返乡创业、新兴产业培育、脱贫攻坚等功能于一体的返乡创业平台。园区总规划面积7.8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80栋39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入驻机绣返乡创业企业160余家、生产线1300余条,带动就业8000余人,2020年实现产值35亿元。汝瓷小镇。按照“汝瓷+文化+旅游+科技”的产业发展定位,在严和店遗址的基础上,规划建设的特色小镇。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规划面积约5800亩,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园区一期建设主要包括河南省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创客源区、中国汝瓷博物馆等,着力打造汝瓷文化传承圣地、产业融合发展高地。2017年,汝瓷小镇获批第二批国家级特色小镇。温泉小镇。依托得天独厚的温泉地热水资源,建设温泉小镇,总规划面积10.27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9000亩。以健康、养老、食品产业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积极发展旅游业、商贸服务业等配套产业。成功引进了河南水投、西安乐华、南通三建等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谋划开工重大重点项目36个,总投资34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5亿元,建成项目5个。温泉小镇获得中国最具投资潜力旅游胜地、全国十佳生态文化旅游乡镇、全国生态特色旅游镇等荣誉称号。三、要素有支撑。近年来,我市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要素保障能力,全面优化交通、电力、燃气、供热、供水、治污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拓展建设用地保障渠道,近几年收储土地2.2万余亩;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已建设5G基站144个,基本实现主城区5G基站基础配套设施全覆盖;强化电力保障,电网最大负荷45万千瓦,年供电量超过20亿千瓦时;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依托境内26条大小河流、26座中小型水库,全市生产生活用水能够切实保障。目前,正在建设郏县至汝州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及前坪水库南北干渠引水工程,将进一步提升汝州供水能力;积极推进煤改气,加大天然气应用率,在洛阳新奥燃气积极支持下,城区实现天然气全覆盖;集中供热管网已覆盖汝州市建成区、科教园区等区域;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目前城区已建设产业集聚区等四个污水处理厂,静脉产业园日处理垃圾能力可达500吨。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产业要素支撑能力,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四、服务有保障。汝州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以优化体制机制为重点,以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为目标,全力打造开放优惠的招商环境。按照“产业链条化、企业园区化、环境生态化、服务便利化”的思路,围绕重点产业、优势产业,成立9个重点产业服务专班,出台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聚焦营商环境提升中的问题短板,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坚决清理规范和降低涉企收费,聚焦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为市场主体创造更优质的生长环境、更有利的发展空间。全力打造服务高效的政务环境。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抓手,不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体系建设,加快流程再造、信息共享。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汝州市连续五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均保持在一万户左右,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新时代的汝州优势突出、大有可为。真诚期盼大家到“汝瓷之乡,曲剧故里”旅游观光、投资兴业。我们将以最大的热情、最优的服务、最高的效率,竭力营造一流环境,与大家共享发展机遇,共谱合作篇章,共创宏图伟业。1639721624066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时报1639721624066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70d6fb8312b21882188fdb4a58ba9e00u5.jpg{"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因北汝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汝州文化底蕴深厚。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有关于汝州的篇章,出土于汝州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是全国64件不可出国(境)展出文物之一,也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最大的一幅陶画。自隋朝设汝州,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汝瓷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首,自古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美誉。汝州温泉富含60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健康养生和医疗保健功能,一代女皇武则天曾多次从洛阳到汝州疗养,素有“万古神汤”之称。诞生于汝州的曲剧,是中国第八、河南第二大剧种,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汝州区位交通优越。位于郑州都市圈和洛阳都市圈交叉辐射地带,焦枝铁路贯穿南北,宁洛、二广、林桐高速穿境而过,在1小时交通圈内通达郑州机场、洛阳机场,郑万高铁、呼南高铁、洛平漯周高铁、三洋铁路或临近或设站,构建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汝州文旅资源丰富。现有旅游资源单体1300个,“古建博物馆”风穴寺,“地质奇观”汝州怪坡,“灵川秀水”九峰山;丹阳湖、汝水湾,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云堡妙境、乌蓬雅居,乡村风情和精品民宿独具魅力。汝州城乡环境优美。中央公园、森林公园等4个超3000亩的大型公园连接城区北部的龙山花海、南部的国家湿地公园,组成了贯穿城市的生态轴、景观轴、发展轴。北汝河、洗耳河、广成河碧波相连,30公里“活水绕城”景观带已经形成,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汝州产业基础较好。汝州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具备开采的矿产资源有46种。形成了以生物医药、机绣纺织、装备制造为主的主导产业,以煤炭焦化、陶瓷、阀门制造为主的快速发展壮大传统产业,以“互联网+商贸物流”、肉食品为主的高成长性产业。2020年,全年生产总值完成485.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3亿元。县域综合实力位居中部百强县(市)第29位;连续3年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位于第93位。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县位次由第85位跃升至第78位。先后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省级森林城市。一、产业有基础。汝州市抢抓政策机遇,育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兴主导产业,升级壮大煤炭焦化、绿色建材传统支柱产业,培育汝绣纺织、现代陶瓷汝州特色产业,加快构建“2+2+2”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建设制造业强市。 装备制造产业。坚持以规模集聚、零部件生产为方向,建设完成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园区。目前主要有森地新能源汽车制造、郑铁三佳道岔制造、宝湖实业仪表仪器快速热电偶生产制造、河南煜达阀门制造、圣华原铝业、润泽轻合金、增强车辆汽车大厢制造等企业。2020年完成产值2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以产业集聚区为主平台,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育巨龙生物、仁华生物、宏翔生物和润灵科技等企业集团,2020年,生物医药产值达到15亿元。其中,巨龙生物2020年年产值11亿元,是河南省产量最大的玉米淀粉生产企业,全国最大的色氨酸生产基地。先后取得知识产权专利49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科技成果登记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茶氨酸、组氨酸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小品种氨基酸产品产量、市场占有率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煤炭焦化产业。我市原煤储量达35.5亿吨,年原煤产能1000万吨,聚焦强链延链补链,目前年产150万吨的平煤集团夏店矿即将投产,正在实施汝丰焦化年产120万吨、天瑞焦化年产300万吨焦化装备大型化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煤炭、焦化、煤气综合利用、精细化工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竞争力。2020年煤炭焦化产业完成总产值76亿元。机绣纺织产业。筑巢引凤、无中生有,高标准规划建设汝绣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坚持以提升规模、延伸链条为方向,引进160家机绣纺织企业和上下游配套服务企业入驻,提升高端面料占比,推动机绣产品由出口向内销转变、由中低端向品牌化转变,着力打造轻纺原料、创意设计、服装服饰、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全产业链条。2020年实现产值35亿元。二、发展有平台。围绕全面融入国家、省重大战略规划,启动实施了“1573”全域发展战略,按照“产城融合、一体发展”的理念,着力建设打造汝州市产业集聚区、汝瓷小镇、温泉小镇等重点产业发展载体,不断完善产业园区功能配套,提升产业发展支撑能力。汝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5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共有“四上”企业12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7家。2020年,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完成265亿元。2021年1月,汝州市产业集聚区被省政府批准设立为河南省汝州经济技术开发区。8月,汝州市产业集聚区成功进入河南省第二批化工园区行列。汝绣农民工返乡创业产业园。我市依托5万余名汝州籍外出务工人员在浙江柯桥从事机绣纺织产业的优势,高标准规划建设的集农民工返乡创业、新兴产业培育、脱贫攻坚等功能于一体的返乡创业平台。园区总规划面积7.8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80栋39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入驻机绣返乡创业企业160余家、生产线1300余条,带动就业8000余人,2020年实现产值35亿元。汝瓷小镇。按照“汝瓷+文化+旅游+科技”的产业发展定位,在严和店遗址的基础上,规划建设的特色小镇。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规划面积约5800亩,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园区一期建设主要包括河南省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创客源区、中国汝瓷博物馆等,着力打造汝瓷文化传承圣地、产业融合发展高地。2017年,汝瓷小镇获批第二批国家级特色小镇。温泉小镇。依托得天独厚的温泉地热水资源,建设温泉小镇,总规划面积10.27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9000亩。以健康、养老、食品产业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积极发展旅游业、商贸服务业等配套产业。成功引进了河南水投、西安乐华、南通三建等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谋划开工重大重点项目36个,总投资34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5亿元,建成项目5个。温泉小镇获得中国最具投资潜力旅游胜地、全国十佳生态文化旅游乡镇、全国生态特色旅游镇等荣誉称号。三、要素有支撑。近年来,我市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要素保障能力,全面优化交通、电力、燃气、供热、供水、治污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拓展建设用地保障渠道,近几年收储土地2.2万余亩;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已建设5G基站144个,基本实现主城区5G基站基础配套设施全覆盖;强化电力保障,电网最大负荷45万千瓦,年供电量超过20亿千瓦时;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依托境内26条大小河流、26座中小型水库,全市生产生活用水能够切实保障。目前,正在建设郏县至汝州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及前坪水库南北干渠引水工程,将进一步提升汝州供水能力;积极推进煤改气,加大天然气应用率,在洛阳新奥燃气积极支持下,城区实现天然气全覆盖;集中供热管网已覆盖汝州市建成区、科教园区等区域;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目前城区已建设产业集聚区等四个污水处理厂,静脉产业园日处理垃圾能力可达500吨。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产业要素支撑能力,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四、服务有保障。汝州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以优化体制机制为重点,以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为目标,全力打造开放优惠的招商环境。按照“产业链条化、企业园区化、环境生态化、服务便利化”的思路,围绕重点产业、优势产业,成立9个重点产业服务专班,出台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聚焦营商环境提升中的问题短板,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坚决清理规范和降低涉企收费,聚焦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为市场主体创造更优质的生长环境、更有利的发展空间。全力打造服务高效的政务环境。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抓手,不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体系建设,加快流程再造、信息共享。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汝州市连续五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均保持在一万户左右,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新时代的汝州优势突出、大有可为。真诚期盼大家到“汝瓷之乡,曲剧故里”旅游观光、投资兴业。我们将以最大的热情、最优的服务、最高的效率,竭力营造一流环境,与大家共享发展机遇,共谱合作篇章,共创宏图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