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bbSCrxMtY china.huanqiu.comarticle2021中国十佳优质营商环境县郎溪县投资环境简介/e3pmh1nnq/e3pn60p0i郎溪县人民政府(2021年11月)郎溪,古称建平,公元988年(北宋端拱元年)置县,恰逢宋太宗赵光义改元端拱,建县适逢改元,盛世承平,遂定名为“建平”。1914年(民国3年),“因治南有郎溪水,取其意定名郎溪”,建平县改名为郎溪县。当前,郎溪县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辖9镇1个省级开发区,人口36万。郎溪交通畅达,区位条件优越。位于安徽省东南边陲,长三角腹地,皖、苏、浙三省交界之地,素有“三省通衢”之称,与江苏省南京市、常州市接壤相连,毗邻浙江省湖州市。“两小时经济圈”内有南京、上海、杭州、合肥四个省会城市和四大国际机场,以及苏锡常等15个长三角最发达城市;宣杭铁路和商合杭高铁穿境而过;“皖东南第一港”芜申运河连接长江、太湖直达上海。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国家战略交叠辐射区,是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核心区。郎溪历史悠久,文化开放包容。置县千年,吴文化、楚文化、徽文化和中原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铸就了郎溪独特的开放包容的移民文化。境内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胥溪河,历史名人伍子胥、岳飞、李秀成和现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富春、陈毅以及国画大师张大千都曾留迹郎溪,轶传后人。郎溪山水相依,自然生态秀美。境内8万亩茶园连绵起伏,堆绿叠翠,连片茶园面积居全国之冠、亚洲第二,被授予“中国绿茶之乡”。郎溪,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郎川河横贯东西,安徽第二大淡水湖南漪湖(约147平方公里)宛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县城西侧。全县森林覆盖率近40%,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常年均在优、良等级以上。黄山余脉和天目山余脉横亘南北,旅游景点异彩纷呈,集山水游、绿色生态游、文化游、农家游为一体。承黄山余脉之神韵、倾倒八方香客和游人的4A级旅游景区“石佛山—天子湖”景区,彰显“江南水韵之城”魅力。先后获国家级生态县、中国“十大休闲小城”、安徽省文明城市、2019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县、2020中国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县等称号。近年来,郎溪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工业强县”首要地位,围绕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深入学习沪苏浙等地先进地区经验,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在全县上下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着力打造“‘溪’致入微”的为企服务品牌。 一是以联系帮扶和解决问题为核心,树立顶格推进的服务理念。始终牢记服务宗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现有“百名干部帮百企”“县级领导联系帮扶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等干部联系帮扶机制的作用,广泛了解各行业发展动态,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落实上级惠企政策。创新服务机制,深入企业基层和生产经营一线现场问政,聚焦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获得水电气、获得信贷、缴纳税费、跨境贸易等企业需求关键领域,县域范围内能解决的,及时交办、限时交结,需要上级部门支持协调的,会同有关单位主动对接,上下联动,变“企业跑”为“我来跑”。结合省市统一部署,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常态长效。创新管理方式,提高整体意识,鼓励引导企业通过平台合理反映问题和诉求,认真梳理、快速交办、定期回访企业满意度情况,加强事中监管和事后跟踪,针对难点问题和暂时无法解决问题,第一时间正面回应,积极和企业做好沟通对接工作。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大监管力度,努力营造诚实守信、公平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二是以资源整合和标准化建设为根本,打造科学规范的服务体系。更大力度推进简政放权,按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依法扩大政务服务事项下放范围,全县涉及审批事项的45个县直部门的所有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充分授权,实现“应进必进”;制定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运行程序,深入推进网上审批、流程优化、负面清单管理,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力度,确保下放事项接得住、办得好;加快推进综合窗口建设,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流程,逐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一窗口办理、一站式服务、一平台共享、全县域通办和全流程效能监督,构建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更大力度严格管理,着力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等管理制度,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尽可能地为办事群众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迟服务等个性化服务,实现服务受理“零推诿”;不断优化评优评先机制,组织开展“十佳窗口标兵”评选活动,通过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增强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争取服务结果“零投诉”;强化督查考核,对进驻中心的窗口人员,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办法,保证窗口人员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办事群众、各媒体、各其它社会力量组成的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的工作评价体系,实现服务监督“零死角”。更大范围整合资源,加强县数据资源局与进驻部门的沟通协调,协同配合进行双重管理,形成良好的常态化互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切实可行、实用有效的工作制度,进一步理顺派驻单位内部管理机制,明确办理职责,规范办理程序,提高办理效。三是以“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全程代理为重点,创新便民快捷的服务机制。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在线服务体验,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加强统筹安排,提高“一网通办”能力,加大推广“皖事通”移动政务服务品牌,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加快建立县级大数据平台,推动县与镇之间、县级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实现县域范围内数据资源互通共享,建立统一的政务服务网上智慧平台,扩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受理、办理的数量和种类,力争更多事项全程网办。继续深化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机制,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并联审批、精减资料、就近办理等机制的基础上,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保姆式”服务;要加强对帮办队伍业务人员指导培训,提升全县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工作专业化水平,充分利用我县企业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网上平台运行,实现线下网上“代跑时代”,努力为更多群众和企业提供亲民便民、高效智慧的政务服务,塑优郎溪服务品牌。未来,郎溪县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抢抓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机遇期,切实创优营商环境,着力打造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投资兴业首选地。1637026494066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时报1637026494066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c5c11a15a3132f899717e928d829c7f2u5.jpg{"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郎溪县人民政府(2021年11月)郎溪,古称建平,公元988年(北宋端拱元年)置县,恰逢宋太宗赵光义改元端拱,建县适逢改元,盛世承平,遂定名为“建平”。1914年(民国3年),“因治南有郎溪水,取其意定名郎溪”,建平县改名为郎溪县。当前,郎溪县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辖9镇1个省级开发区,人口36万。郎溪交通畅达,区位条件优越。位于安徽省东南边陲,长三角腹地,皖、苏、浙三省交界之地,素有“三省通衢”之称,与江苏省南京市、常州市接壤相连,毗邻浙江省湖州市。“两小时经济圈”内有南京、上海、杭州、合肥四个省会城市和四大国际机场,以及苏锡常等15个长三角最发达城市;宣杭铁路和商合杭高铁穿境而过;“皖东南第一港”芜申运河连接长江、太湖直达上海。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国家战略交叠辐射区,是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核心区。郎溪历史悠久,文化开放包容。置县千年,吴文化、楚文化、徽文化和中原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铸就了郎溪独特的开放包容的移民文化。境内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胥溪河,历史名人伍子胥、岳飞、李秀成和现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富春、陈毅以及国画大师张大千都曾留迹郎溪,轶传后人。郎溪山水相依,自然生态秀美。境内8万亩茶园连绵起伏,堆绿叠翠,连片茶园面积居全国之冠、亚洲第二,被授予“中国绿茶之乡”。郎溪,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郎川河横贯东西,安徽第二大淡水湖南漪湖(约147平方公里)宛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县城西侧。全县森林覆盖率近40%,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常年均在优、良等级以上。黄山余脉和天目山余脉横亘南北,旅游景点异彩纷呈,集山水游、绿色生态游、文化游、农家游为一体。承黄山余脉之神韵、倾倒八方香客和游人的4A级旅游景区“石佛山—天子湖”景区,彰显“江南水韵之城”魅力。先后获国家级生态县、中国“十大休闲小城”、安徽省文明城市、2019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县、2020中国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县等称号。近年来,郎溪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工业强县”首要地位,围绕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深入学习沪苏浙等地先进地区经验,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在全县上下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着力打造“‘溪’致入微”的为企服务品牌。 一是以联系帮扶和解决问题为核心,树立顶格推进的服务理念。始终牢记服务宗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现有“百名干部帮百企”“县级领导联系帮扶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等干部联系帮扶机制的作用,广泛了解各行业发展动态,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落实上级惠企政策。创新服务机制,深入企业基层和生产经营一线现场问政,聚焦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获得水电气、获得信贷、缴纳税费、跨境贸易等企业需求关键领域,县域范围内能解决的,及时交办、限时交结,需要上级部门支持协调的,会同有关单位主动对接,上下联动,变“企业跑”为“我来跑”。结合省市统一部署,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常态长效。创新管理方式,提高整体意识,鼓励引导企业通过平台合理反映问题和诉求,认真梳理、快速交办、定期回访企业满意度情况,加强事中监管和事后跟踪,针对难点问题和暂时无法解决问题,第一时间正面回应,积极和企业做好沟通对接工作。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大监管力度,努力营造诚实守信、公平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二是以资源整合和标准化建设为根本,打造科学规范的服务体系。更大力度推进简政放权,按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依法扩大政务服务事项下放范围,全县涉及审批事项的45个县直部门的所有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充分授权,实现“应进必进”;制定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运行程序,深入推进网上审批、流程优化、负面清单管理,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力度,确保下放事项接得住、办得好;加快推进综合窗口建设,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流程,逐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一窗口办理、一站式服务、一平台共享、全县域通办和全流程效能监督,构建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更大力度严格管理,着力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等管理制度,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尽可能地为办事群众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迟服务等个性化服务,实现服务受理“零推诿”;不断优化评优评先机制,组织开展“十佳窗口标兵”评选活动,通过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增强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争取服务结果“零投诉”;强化督查考核,对进驻中心的窗口人员,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办法,保证窗口人员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办事群众、各媒体、各其它社会力量组成的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的工作评价体系,实现服务监督“零死角”。更大范围整合资源,加强县数据资源局与进驻部门的沟通协调,协同配合进行双重管理,形成良好的常态化互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切实可行、实用有效的工作制度,进一步理顺派驻单位内部管理机制,明确办理职责,规范办理程序,提高办理效。三是以“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全程代理为重点,创新便民快捷的服务机制。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在线服务体验,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加强统筹安排,提高“一网通办”能力,加大推广“皖事通”移动政务服务品牌,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加快建立县级大数据平台,推动县与镇之间、县级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实现县域范围内数据资源互通共享,建立统一的政务服务网上智慧平台,扩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受理、办理的数量和种类,力争更多事项全程网办。继续深化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机制,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并联审批、精减资料、就近办理等机制的基础上,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保姆式”服务;要加强对帮办队伍业务人员指导培训,提升全县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工作专业化水平,充分利用我县企业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网上平台运行,实现线下网上“代跑时代”,努力为更多群众和企业提供亲民便民、高效智慧的政务服务,塑优郎溪服务品牌。未来,郎溪县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抢抓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机遇期,切实创优营商环境,着力打造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投资兴业首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