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G4kXfjXAV china.huanqiu.comarticle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介绍/e3pmh1nnq/e3pn60p0i郑州经开区成立于1993年,2000年获批为河南省首个国家级经开区,管辖面积158.7平方公里。辖区现有市场主体4.2万家,集聚规模以上企业736家,外商投资企业106家,超百亿企业14家,亿元以上企业235家,纳税超亿元企业25家,在区内投资的世界500强39家、国内500强53家。各类研发机构273个,集聚高新技术企业209家,建成和在建双创载体面积200万平方米。先后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示范物流园区等荣誉,是河南省第一家六星级产业集聚区。2020年,全区GDP完成1122亿元,增长3.9%;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51亿元,增长4.2%;财政总收入282.6亿元,同比增长8.2%。2020年9月荣获全省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考核第一名,2020年度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排名第26位一、产业集聚效应显著,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三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成为全省最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陆港型物流枢纽的核心区。目前,辖区拥有市场主体4.3万家,集聚规模以上企业734家,外商投资企业106家,超百亿企业14家,亿元以上企业189家,在区内投资的世界500强39家、国内500强53家。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774.6亿元,增长2.6%。汽车产业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生态体系。拥有上汽、海马、东风日产、宇通4家整车厂,6家专用车厂,近300家配套零部件企业,已经形成了130万辆的整车产能,占全省的70%以上。2020年汽车产业产值1003亿元,下降10.7%;整车产量44.6万辆,同比下降25.4%。装备制造业方面,形成了一批行业龙头。郑煤机是世界最大的煤炭机械生产商、中铁装备稳居行业世界第一,海尔建成全国最先进的智能化生产基地,富泰华产值稳定在百亿级。2020年装备制造业产值584亿元,同比增长19.8%,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现代物流业方面,形成了陆港型枢纽经济。以医药物流、快递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汽车物流等高附加值业态为重点,集聚物流企业275家,4A级以上物流企业17家,建成仓储面积400多万平方米。培育了国药、高济等一批行业龙头。2020年现代物流业营业收入合计2106.2亿元。其中,限上批发业1020.5亿元,限下批发业711亿元,电子商务72.5亿元,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302.2亿元。二、开放平台优势凸显,全省对外开放窗口地位确立郑州经开区已经发展成为河南省“五区联动”的重要平台、“四路协同”的主要载体。“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快,中欧班列(郑州)从这里连通世界,开通了5条线路,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多口岸、多线路、多目的地”和“双向集疏、均衡往返”的常态化运行,并获批为中东部地区唯一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2020年中欧班列(郑州)开行1126班,货值43.11亿美元,货重72.41万吨。“网上丝绸之路”越来越便捷,经开区作为跨境电商的先导区,“1210”监管模式等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跨境电商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试点获批、成功举办第四届全球跨境电商大会。2020年,跨境电商走货量1.02亿包,进出口货值196.43亿元。其中,进口出区1313.99万包,货值20亿元,出口出区8880.11万包,货值约176.43亿元。“海上丝绸之路”越来越通达,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合作港口达到5个(郑州—青岛港、郑州—连云港、郑州—天津港、郑州—宁波舟山港班列、郑州—上海杨浦港),形成了铁公海多式联运的物流枢纽体系。2020年海铁联运开行237班,货量1.5万标箱。自贸区建设加快推进,经开区是河南自贸区的核心片区,占郑州片区面积的56.3%,累计总结上报创新案例20余例。拥有郑州新区、邮政、车站三个海关监管机构,以及汽车、粮食、邮政、医药等特种商品指定口岸。经开综保区正式挂牌运营。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动力活力持续释放郑州经开区是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河南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重要功能区,聚集各类研发机构309家、高新技术企业195家、科技型企业612家。建成和在建双创载体面积300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众创空间6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2020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32亿元,增长2.4%,占规上工业总产值7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315.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7%;全社会研发投入完成55.2亿元,同比增长40.8%,研发投入强度(占GDP的比重)达到4.9%,提高1.2个百分点。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5.7件。全区入选国家、省市各类人才计划155人,其中,国家级22人,省级38人。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级科技进步奖4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1项。获得国家级专利奖5项,省级专利奖6项。其中,旭飞光电荣获国家第21届专利金奖,中铁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正申报国家地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四、产城融合发展,宜业宜居现代新城初具规模郑州经开区坚持“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截至目前,建成区面积64.7平方公里,通车道路里程350千米,绿地面积2705.5公顷,绿地率41.81%。全面启动起步区(老工业区)、滨河国际新城、国际物流园区三个核心板块建设,起步区核心板块围绕盘活低效闲置用地,大力发展智造创新产业,推动老工业区有机更新,打造新型工业用地示范区;滨河新城核心板块围绕推进总部基地、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蝶湖商务地标等“6+2”项目,打造产研融合魅力新城;国际物流园区核心板块围绕加快科研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物流智慧新城。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郑州经开区持续打造高效营商环境,深化一件事“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改革,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赋能“郑好办”APP、政务服务网、办事大厅综合窗口、自助一体机“四端同步”,公民个人、企业法人544项高频事项“网上办”服务。提升企业开办、一般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竣工工程项目联合验收、水电气暖获得等事项办事便利度。全面推行亿元以上项目及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同时建立企业家联谊会、企业接待日、开辟绿色通道等沟通交流和服务提升制度。1634785208471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时报163478520847111[]{"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郑州经开区成立于1993年,2000年获批为河南省首个国家级经开区,管辖面积158.7平方公里。辖区现有市场主体4.2万家,集聚规模以上企业736家,外商投资企业106家,超百亿企业14家,亿元以上企业235家,纳税超亿元企业25家,在区内投资的世界500强39家、国内500强53家。各类研发机构273个,集聚高新技术企业209家,建成和在建双创载体面积200万平方米。先后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示范物流园区等荣誉,是河南省第一家六星级产业集聚区。2020年,全区GDP完成1122亿元,增长3.9%;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51亿元,增长4.2%;财政总收入282.6亿元,同比增长8.2%。2020年9月荣获全省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考核第一名,2020年度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排名第26位一、产业集聚效应显著,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三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成为全省最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陆港型物流枢纽的核心区。目前,辖区拥有市场主体4.3万家,集聚规模以上企业734家,外商投资企业106家,超百亿企业14家,亿元以上企业189家,在区内投资的世界500强39家、国内500强53家。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774.6亿元,增长2.6%。汽车产业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生态体系。拥有上汽、海马、东风日产、宇通4家整车厂,6家专用车厂,近300家配套零部件企业,已经形成了130万辆的整车产能,占全省的70%以上。2020年汽车产业产值1003亿元,下降10.7%;整车产量44.6万辆,同比下降25.4%。装备制造业方面,形成了一批行业龙头。郑煤机是世界最大的煤炭机械生产商、中铁装备稳居行业世界第一,海尔建成全国最先进的智能化生产基地,富泰华产值稳定在百亿级。2020年装备制造业产值584亿元,同比增长19.8%,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现代物流业方面,形成了陆港型枢纽经济。以医药物流、快递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汽车物流等高附加值业态为重点,集聚物流企业275家,4A级以上物流企业17家,建成仓储面积400多万平方米。培育了国药、高济等一批行业龙头。2020年现代物流业营业收入合计2106.2亿元。其中,限上批发业1020.5亿元,限下批发业711亿元,电子商务72.5亿元,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302.2亿元。二、开放平台优势凸显,全省对外开放窗口地位确立郑州经开区已经发展成为河南省“五区联动”的重要平台、“四路协同”的主要载体。“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快,中欧班列(郑州)从这里连通世界,开通了5条线路,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多口岸、多线路、多目的地”和“双向集疏、均衡往返”的常态化运行,并获批为中东部地区唯一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2020年中欧班列(郑州)开行1126班,货值43.11亿美元,货重72.41万吨。“网上丝绸之路”越来越便捷,经开区作为跨境电商的先导区,“1210”监管模式等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跨境电商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试点获批、成功举办第四届全球跨境电商大会。2020年,跨境电商走货量1.02亿包,进出口货值196.43亿元。其中,进口出区1313.99万包,货值20亿元,出口出区8880.11万包,货值约176.43亿元。“海上丝绸之路”越来越通达,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合作港口达到5个(郑州—青岛港、郑州—连云港、郑州—天津港、郑州—宁波舟山港班列、郑州—上海杨浦港),形成了铁公海多式联运的物流枢纽体系。2020年海铁联运开行237班,货量1.5万标箱。自贸区建设加快推进,经开区是河南自贸区的核心片区,占郑州片区面积的56.3%,累计总结上报创新案例20余例。拥有郑州新区、邮政、车站三个海关监管机构,以及汽车、粮食、邮政、医药等特种商品指定口岸。经开综保区正式挂牌运营。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动力活力持续释放郑州经开区是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河南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重要功能区,聚集各类研发机构309家、高新技术企业195家、科技型企业612家。建成和在建双创载体面积300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众创空间6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2020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32亿元,增长2.4%,占规上工业总产值7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315.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7%;全社会研发投入完成55.2亿元,同比增长40.8%,研发投入强度(占GDP的比重)达到4.9%,提高1.2个百分点。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5.7件。全区入选国家、省市各类人才计划155人,其中,国家级22人,省级38人。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级科技进步奖4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1项。获得国家级专利奖5项,省级专利奖6项。其中,旭飞光电荣获国家第21届专利金奖,中铁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正申报国家地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四、产城融合发展,宜业宜居现代新城初具规模郑州经开区坚持“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截至目前,建成区面积64.7平方公里,通车道路里程350千米,绿地面积2705.5公顷,绿地率41.81%。全面启动起步区(老工业区)、滨河国际新城、国际物流园区三个核心板块建设,起步区核心板块围绕盘活低效闲置用地,大力发展智造创新产业,推动老工业区有机更新,打造新型工业用地示范区;滨河新城核心板块围绕推进总部基地、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蝶湖商务地标等“6+2”项目,打造产研融合魅力新城;国际物流园区核心板块围绕加快科研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物流智慧新城。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郑州经开区持续打造高效营商环境,深化一件事“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改革,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赋能“郑好办”APP、政务服务网、办事大厅综合窗口、自助一体机“四端同步”,公民个人、企业法人544项高频事项“网上办”服务。提升企业开办、一般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竣工工程项目联合验收、水电气暖获得等事项办事便利度。全面推行亿元以上项目及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同时建立企业家联谊会、企业接待日、开辟绿色通道等沟通交流和服务提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