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akZ2vzNu china.huanqiu.comarticle淮滨县投资环境介绍/e3pmh1nnq/e3pn60p0i淮滨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豫皖两省交界处,淮河中上游,因濒临淮河而得名。县域面积约1209平方公里,人口82万,辖15个乡镇、4个街道。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上,迎来了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机遇期。淮河生态经济带、“一带一路”、中原城市群、皖江经济带、武汉城市群、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等国家战略在这里叠加。尤其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7处提到支持淮滨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直接将“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淮滨内河水运口岸、淮滨港物流园区”纳入规划,给予重点支持。近年来,先后荣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双拥示范县、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县、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一、淮滨区位优越淮滨交通便利,京九铁路纵贯淮滨南北(京九高铁淮滨站已纳入十三五规划),淮息、淮固和淮阜高速连接大广、沪陕、济广、阜新四条大动脉,距郑合高铁阜阳站仅60公里,距阜阳、合肥、武汉、信阳明港机场百里之遥。 千里长淮第一港---信阳淮滨港,是河南省最大的内陆天然良港,是中原地区通江达海的水运要塞,公铁水一体化淮滨物流港呼之欲出,正在形成“北有郑州航空港,南有信阳淮滨港”的对外开放格局。淮滨县发挥淮河航运优势,抢抓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机遇,谋划启动了106.9平方公里,集物流、制造、贸易、休闲于一体的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建设,基本功能区划分为 “一港六区一廊道”,核心项目信阳淮滨港建成后吞吐量可达2080万吨,拥有20个千吨级泊位,将成为河南省内河集件杂货、集装箱、散货泊位于一体的最大综合性港口。二、淮滨资源丰富淮滨位于我国秦岭-淮河这条重要地理分界线上,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四季分明,雨水充足,无霜期长,盛产小麦、水稻、玉米、红薯、油菜、花生、芝麻、芡实。息半夏、猫爪草闻名全国,淮南麻鸭等畜牧业资源丰富。特别是淮滨弱筋小麦种植面积达75万亩,成为支撑我省乃至全国低筋面粉和烘焙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料基地之一,也是五粮液集团酿酒原材料供应基地,享有“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的美誉。淮滨是人口大县、劳动力大县,有城乡富余劳动力39.7万人,常年在外务工31.1万人,其中纺织服装熟练工10万人左右。周边市县人口密集,100公里范围内市县人口近千万。建有县乡村三级招工服务体系,随时帮助企业招工。实行工岗快递,通过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施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训,为企业用工提供3个月岗前培训,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用工需求。三、淮滨生态优美淮滨县境内洪河、闾河、白露河四面环绕,淮河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拥有湿地5033公顷,其中淮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400公顷。保护区内有较完整的植物群落和湿地生态系统,素有“淮上江南·梦里水乡”的美誉。围绕“水景生态园林城市”定位,抢抓全省首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试点县机遇,成就了“五百里水路一座城,生态体验在淮滨”的诗意繁华,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先进县。四、淮滨产业集聚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4.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近10平方公里,围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配套建有3300多套公租房、156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污水处理厂和桂花、和顺、立城三大综合服务区,规划建有染整产业园、纺织品交易市场、纺织配套园等多个“园中园”项目,现已入驻企业19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2家,被评为河南百亿产业集群30强、河南省发展又好又快产业集聚区,获河南省5A级最具投资价值营商环境集聚区金星奖。中西部地区化纤纺织生产基地。化纤纺织企业117家,签约投产喷水织机达3万台(套),约占全球的4%、全国的5.17%,年产坯布16亿多米,有雪梨纺、四面弹等200多个种类,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3%,省内约25%。主要有浙商纺织、刚辉纺织、川大纺织等龙头企业。智能服装名城。拥有服装生产企业45家,年加工服装2000万件,年产值达27亿元。主要有苏美达服饰、君子林服饰、香港顺发羊毛衫产业园、中国淮滨临港服装城以及3平方公里的智能服装特色小镇等。中原食品加工研发基地。拥有食品加工企业22家,主要有五谷春酒业、华英肉鸡、麦得隆食品、金豫南面粉等企业,年加工食品超过20万吨,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造船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是河南省最大的造船基地,年可生产钢质散装货船500余艘,畅销长江和淮河航运市场,素有内河航运“十船三淮滨”的美誉。五、淮滨营商环境实行入驻企业项目审批“代办制”,缴纳税费“一费制”,全程代办的“保姆式”服务,不让企业跑腿,实现客商与群众、客商与政府部门两个零接触。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四个一”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六、淮滨优惠政策1.上市优惠政策。享受国家级贫困县企业上市“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并按市、县相关政策给予扶持和奖励。2.土地优惠政策。符合主导产业且投资额度、强度均符合标准的入园企业,可享受土地优惠政策。3.税收优惠政策。前五年缴纳的税收地方留存部分,由县财政按照一定比例给予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技术改造等经营扶持。4.金融扶持政策。设立工业发展基金和企业发展引导资金,保障企业用资,降低融资成本。5.购房政策。在园区务工满一年以上,即可按工作年限给予相应购房补助。在创业新城购买住房的,每平方米给予500元奖补、如再购买商铺的,按照政府控制的成本价交易。6.用工扶持政策。对进厂务工3个月以上的新员工,政府一次性给予600元生活补贴。企业员工及其子女,可选择城区就近就学、就医、就业,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7.标准厂房前三年租金减免,弹性出让。8.科研扶持。对符合主导产业,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相关科技标准的,一次性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其它研发平台和实验室视其作用大小给予适当奖励。在国家、省、市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的,也将分别给予奖励。9.对受聘于县产业集聚区企业的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县政府无偿提供住房供其使用。10.对项目引荐人实施重奖;重大投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政策。163400604329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时报1634006043290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ee35d27795985b126375f7798bce1716u5.jpg{"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淮滨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豫皖两省交界处,淮河中上游,因濒临淮河而得名。县域面积约1209平方公里,人口82万,辖15个乡镇、4个街道。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上,迎来了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机遇期。淮河生态经济带、“一带一路”、中原城市群、皖江经济带、武汉城市群、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等国家战略在这里叠加。尤其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7处提到支持淮滨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直接将“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淮滨内河水运口岸、淮滨港物流园区”纳入规划,给予重点支持。近年来,先后荣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双拥示范县、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县、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一、淮滨区位优越淮滨交通便利,京九铁路纵贯淮滨南北(京九高铁淮滨站已纳入十三五规划),淮息、淮固和淮阜高速连接大广、沪陕、济广、阜新四条大动脉,距郑合高铁阜阳站仅60公里,距阜阳、合肥、武汉、信阳明港机场百里之遥。 千里长淮第一港---信阳淮滨港,是河南省最大的内陆天然良港,是中原地区通江达海的水运要塞,公铁水一体化淮滨物流港呼之欲出,正在形成“北有郑州航空港,南有信阳淮滨港”的对外开放格局。淮滨县发挥淮河航运优势,抢抓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机遇,谋划启动了106.9平方公里,集物流、制造、贸易、休闲于一体的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建设,基本功能区划分为 “一港六区一廊道”,核心项目信阳淮滨港建成后吞吐量可达2080万吨,拥有20个千吨级泊位,将成为河南省内河集件杂货、集装箱、散货泊位于一体的最大综合性港口。二、淮滨资源丰富淮滨位于我国秦岭-淮河这条重要地理分界线上,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四季分明,雨水充足,无霜期长,盛产小麦、水稻、玉米、红薯、油菜、花生、芝麻、芡实。息半夏、猫爪草闻名全国,淮南麻鸭等畜牧业资源丰富。特别是淮滨弱筋小麦种植面积达75万亩,成为支撑我省乃至全国低筋面粉和烘焙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料基地之一,也是五粮液集团酿酒原材料供应基地,享有“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的美誉。淮滨是人口大县、劳动力大县,有城乡富余劳动力39.7万人,常年在外务工31.1万人,其中纺织服装熟练工10万人左右。周边市县人口密集,100公里范围内市县人口近千万。建有县乡村三级招工服务体系,随时帮助企业招工。实行工岗快递,通过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施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训,为企业用工提供3个月岗前培训,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用工需求。三、淮滨生态优美淮滨县境内洪河、闾河、白露河四面环绕,淮河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拥有湿地5033公顷,其中淮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400公顷。保护区内有较完整的植物群落和湿地生态系统,素有“淮上江南·梦里水乡”的美誉。围绕“水景生态园林城市”定位,抢抓全省首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试点县机遇,成就了“五百里水路一座城,生态体验在淮滨”的诗意繁华,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先进县。四、淮滨产业集聚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4.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近10平方公里,围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配套建有3300多套公租房、156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污水处理厂和桂花、和顺、立城三大综合服务区,规划建有染整产业园、纺织品交易市场、纺织配套园等多个“园中园”项目,现已入驻企业19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2家,被评为河南百亿产业集群30强、河南省发展又好又快产业集聚区,获河南省5A级最具投资价值营商环境集聚区金星奖。中西部地区化纤纺织生产基地。化纤纺织企业117家,签约投产喷水织机达3万台(套),约占全球的4%、全国的5.17%,年产坯布16亿多米,有雪梨纺、四面弹等200多个种类,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3%,省内约25%。主要有浙商纺织、刚辉纺织、川大纺织等龙头企业。智能服装名城。拥有服装生产企业45家,年加工服装2000万件,年产值达27亿元。主要有苏美达服饰、君子林服饰、香港顺发羊毛衫产业园、中国淮滨临港服装城以及3平方公里的智能服装特色小镇等。中原食品加工研发基地。拥有食品加工企业22家,主要有五谷春酒业、华英肉鸡、麦得隆食品、金豫南面粉等企业,年加工食品超过20万吨,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造船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是河南省最大的造船基地,年可生产钢质散装货船500余艘,畅销长江和淮河航运市场,素有内河航运“十船三淮滨”的美誉。五、淮滨营商环境实行入驻企业项目审批“代办制”,缴纳税费“一费制”,全程代办的“保姆式”服务,不让企业跑腿,实现客商与群众、客商与政府部门两个零接触。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四个一”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六、淮滨优惠政策1.上市优惠政策。享受国家级贫困县企业上市“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并按市、县相关政策给予扶持和奖励。2.土地优惠政策。符合主导产业且投资额度、强度均符合标准的入园企业,可享受土地优惠政策。3.税收优惠政策。前五年缴纳的税收地方留存部分,由县财政按照一定比例给予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技术改造等经营扶持。4.金融扶持政策。设立工业发展基金和企业发展引导资金,保障企业用资,降低融资成本。5.购房政策。在园区务工满一年以上,即可按工作年限给予相应购房补助。在创业新城购买住房的,每平方米给予500元奖补、如再购买商铺的,按照政府控制的成本价交易。6.用工扶持政策。对进厂务工3个月以上的新员工,政府一次性给予600元生活补贴。企业员工及其子女,可选择城区就近就学、就医、就业,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7.标准厂房前三年租金减免,弹性出让。8.科研扶持。对符合主导产业,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相关科技标准的,一次性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其它研发平台和实验室视其作用大小给予适当奖励。在国家、省、市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的,也将分别给予奖励。9.对受聘于县产业集聚区企业的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县政府无偿提供住房供其使用。10.对项目引荐人实施重奖;重大投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