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wq3RtQy1W china.huanqiu.comarticle望城经开区营商环境概况/e3pmh1nnq/e3pn60p0i一、园区基本情况望城经开区成立于2000年,2014年升级为国家级园区。历经20年建设发展,园区入驻企业37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5家,高新技术企业159家。初步形成以晟通科技、金龙铜业、中信戴卡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新材料暨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以旺旺食品、澳优乳业、吴赣制药等为代表的食品医药产业集群,以比亚迪、伟创力、德赛电池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智能终端)产业集群,以京东、苏宁、国美等电商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集群。2020年,园区完成了规模工业总产值663.6亿元,同比增长18.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1.7亿元,同比增长13.14%;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36亿元,同比增长24.95%;完成税收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23.4%,各项指标稳居全市国家级园区前列。二、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情况2020年以来,望城经开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决策部署,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赛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全心全意服务实体经济,园区营商环境实现质的飞跃。 一是聚焦重点,全面提速服务效能。围绕“企业办事不出园”目标,承接512项涉企职权下放园区,推行流程再造、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先建后验等举措。自助服务走进企业,在本部政务大厅、铜官工业园政务大厅、企业集中的金桥国际企业服务中心3个重要区域建成24小时自助服务区。将涉及工程建设审批和市场准入的139项服务事项,以窗口前置模式,为铜官工业园企业提供优质的政务服务,实现审批两园融合。学习先进地区好经验,目前已制定帮代办服务实施办法、管理制度、考核细则等工作规范,招聘专人推进帮代办服务。二是兑现政策,降低企业发展成本。2020年,园区企业享受社保减免、水电气优惠、减税降费资金逾2.2亿元,累计指导推荐园区1031家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区各级奖励资金项目55项,申报资金逾3.97亿元。对工业及仓储项目生产性用房实行无费化审批,共有21个项目完成“先建后验”减费审批,共减少报建规费约1495万元,为建设单位减少施工图审查费用共约508万元。三是强化保障,提升园区综合配套。2020年,通过园区国有控股的华伟人力公司,累计为园区比亚迪电子、德赛电池、旺旺食品等企业招聘入职员工16000余人。出台《关于印发<低效工业用地二次开发产业扶持办法(试行)>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工业地产平台招商扶持办法(试行)>的通知》等政策,盘活低效空闲工业用地。组建“产业攻坚博士团”,园区引进的博士加码享受望城区给予的20万元/人资金补贴。12名人才获得长沙市高层次人才认定,3名新引进人才获评“100个科技创新人才”。春节期间,为降低员工返乡途中疫情风险,2月8日,园区安排23辆大巴,接送800余名企业职工返回到23个地市州。2月17日,为提高员工返岗率,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园区又组织了16辆大巴,赴多地接回返岗员工600余人。四是多措并举,营造最佳创业环境。2020年,园区企业通过各种融资途径获得资金累计达48亿元。企业研发投入达到17.23亿元,R&D研究经费占比GDP的比例达到5.3%,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4家,同比增长111%;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4.44亿元,同比增长28.7%。创建国家省市孵化器3家,众创空间3家,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家。成立经开区调解室,设立法律服务热线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自成立以来,共调解/处理纠纷300余起。充分发挥联点干部帮扶企业机制,对园区360家“四上”企业一对一联点覆盖,收集并解决企业问题。12345热线平台满意率维持在98%以上。三、下一步工作计划望城经开区将继续对标省、市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及先进地区工作经验,结合园区实际,出台园区2021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强化“月调度、季分析、年总结”常态化调度机制,统筹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工程各项任务落地落实。重点推进权限承接、政策落地、权益保护、减费降税专项行动,围绕“一件事一次办”,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组建行政审批与政务服务局,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加大法律服务、金融服务、技能培训支持力度,搭建企业家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浓厚亲商尊商兴商的良好氛围。聚焦难点、痛点,搭建银企对接、春风行动、“四零”采购等服务平台,尽一切努力继续优化人工、水电气、融资等生产要素成本,切实提升园区企业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1626327404571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时报1626327404571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5fdbc78be411b2ce74522d0f4bd7ac6au5.jpg{"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一、园区基本情况望城经开区成立于2000年,2014年升级为国家级园区。历经20年建设发展,园区入驻企业37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5家,高新技术企业159家。初步形成以晟通科技、金龙铜业、中信戴卡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新材料暨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以旺旺食品、澳优乳业、吴赣制药等为代表的食品医药产业集群,以比亚迪、伟创力、德赛电池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智能终端)产业集群,以京东、苏宁、国美等电商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集群。2020年,园区完成了规模工业总产值663.6亿元,同比增长18.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1.7亿元,同比增长13.14%;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36亿元,同比增长24.95%;完成税收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23.4%,各项指标稳居全市国家级园区前列。二、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情况2020年以来,望城经开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决策部署,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赛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全心全意服务实体经济,园区营商环境实现质的飞跃。 一是聚焦重点,全面提速服务效能。围绕“企业办事不出园”目标,承接512项涉企职权下放园区,推行流程再造、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先建后验等举措。自助服务走进企业,在本部政务大厅、铜官工业园政务大厅、企业集中的金桥国际企业服务中心3个重要区域建成24小时自助服务区。将涉及工程建设审批和市场准入的139项服务事项,以窗口前置模式,为铜官工业园企业提供优质的政务服务,实现审批两园融合。学习先进地区好经验,目前已制定帮代办服务实施办法、管理制度、考核细则等工作规范,招聘专人推进帮代办服务。二是兑现政策,降低企业发展成本。2020年,园区企业享受社保减免、水电气优惠、减税降费资金逾2.2亿元,累计指导推荐园区1031家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区各级奖励资金项目55项,申报资金逾3.97亿元。对工业及仓储项目生产性用房实行无费化审批,共有21个项目完成“先建后验”减费审批,共减少报建规费约1495万元,为建设单位减少施工图审查费用共约508万元。三是强化保障,提升园区综合配套。2020年,通过园区国有控股的华伟人力公司,累计为园区比亚迪电子、德赛电池、旺旺食品等企业招聘入职员工16000余人。出台《关于印发<低效工业用地二次开发产业扶持办法(试行)>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工业地产平台招商扶持办法(试行)>的通知》等政策,盘活低效空闲工业用地。组建“产业攻坚博士团”,园区引进的博士加码享受望城区给予的20万元/人资金补贴。12名人才获得长沙市高层次人才认定,3名新引进人才获评“100个科技创新人才”。春节期间,为降低员工返乡途中疫情风险,2月8日,园区安排23辆大巴,接送800余名企业职工返回到23个地市州。2月17日,为提高员工返岗率,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园区又组织了16辆大巴,赴多地接回返岗员工600余人。四是多措并举,营造最佳创业环境。2020年,园区企业通过各种融资途径获得资金累计达48亿元。企业研发投入达到17.23亿元,R&D研究经费占比GDP的比例达到5.3%,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4家,同比增长111%;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4.44亿元,同比增长28.7%。创建国家省市孵化器3家,众创空间3家,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家。成立经开区调解室,设立法律服务热线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自成立以来,共调解/处理纠纷300余起。充分发挥联点干部帮扶企业机制,对园区360家“四上”企业一对一联点覆盖,收集并解决企业问题。12345热线平台满意率维持在98%以上。三、下一步工作计划望城经开区将继续对标省、市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及先进地区工作经验,结合园区实际,出台园区2021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强化“月调度、季分析、年总结”常态化调度机制,统筹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工程各项任务落地落实。重点推进权限承接、政策落地、权益保护、减费降税专项行动,围绕“一件事一次办”,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组建行政审批与政务服务局,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加大法律服务、金融服务、技能培训支持力度,搭建企业家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浓厚亲商尊商兴商的良好氛围。聚焦难点、痛点,搭建银企对接、春风行动、“四零”采购等服务平台,尽一切努力继续优化人工、水电气、融资等生产要素成本,切实提升园区企业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