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wpxuJPWuM china.huanqiu.comarticle清镇市围绕“四个三”打造营商环境新亮点、新标识/e3pmh1nnq/e3pn60p0i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围绕中央、省、贵阳市有关决策部署,我市始终视企业为发展命脉,视营商环境为品牌和未来,围绕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目标,全力推进各项改革事项,营商环境取得一定成效,社会各界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不断提升,2018年我市营商环境指标测评位于全省88个区县市第四位,2019年全省第二位,成功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第19位),并获评“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市县区)”等荣誉称号。成绩背后是刀刃向内抓改革的勇气,清镇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围绕“三强、三抓、三新、三全”举措打造营商环境新亮点、新标识,使营商环境的这块“金字招牌”更新、更亮。 “三强”引领提升:一是强组织领导把稳舵。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担任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组长,各责任单位均由一把手亲自抓,自上而下形成强大合力。二是强顶层设计标航向。以目标为导向、问题为导向、结果为导向,围绕营商环境专项指标改革事项及重点应时应势制定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举措措施和工作要求,进一步找差距、补短板,集中定向攻坚。三是强化统筹调度促推进。把营商环境建设摆上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三级调度”将各种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处理在初始阶段、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抓”推动提升:一是抓专项指标攻坚。紧紧围绕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难点、堵点,重点针对20个营商环境专项指标、2个地方特色指标精准发力,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减成本。二是抓法治保障攻坚。瞄准法治化发展方向,以审判执行质效提升为主线,认真落实各项司法便民举措,全力缩短解决商业纠纷时间和成本,着力推动形成平等有序、充满活力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抓问题解决攻坚。连续几年对全市工商登记注册的10000多家企业实施遍访100%全覆盖,反映问题100%解决到位,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三新”促进提升:一是建立新机制。在原有机制体制基础上,创新建立“招商引业项目‘招安扶’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机制”,将产业大招商与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精准联动、深度融合,为投资者提供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二是试点新指数。依托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及招商引业工作基础,创新提出“园区要素保障配套指数、企业发展问题化解指数”两个地方特色指标,通过以评促改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存在问题有效解决,园区要素保障持续改善。三是采取新方法。创新开展营商环境评议科(股)长、主任效能服务提升专项活动,切实解决作风不实、“中梗阻”甚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发布“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商环境“三单”,督促厘清政商交往边界,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引导企业诚实守则,形成政企之间良好互动新局面。“三全”助力提升:一是政策“全部”兑现。2020年共兑现各级政策承诺资金项目52个,累计兑现资金1.84亿元。二是账款“全面”清理。大力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行动,所欠账款100%全部清偿到位。三是承诺“全数”检验。按照一个项目一张调度表的方式,对各类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跟踪调度,以此核查各行政审批单位是否按照承诺的办理时限及时办结各类手续和各属地单位是否按照项目推进时序如期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推进速度检验营商环境成效。面对新形势,立足新格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好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下一步营商环境工作,清镇将围绕打造“诚信+政务、市场、法治、民主、人文”五大环境,发扬“新时代贵州精神”,牢记初心、勇担使命、开拓创新、乘势而上,通过今年的不懈努力,塑造营商环境新优势,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助力全市“一百两千三区”建设!162632725447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时报1626327254479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7642ef324178e8545b7993220a2ec8b5u5.jpg{"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围绕中央、省、贵阳市有关决策部署,我市始终视企业为发展命脉,视营商环境为品牌和未来,围绕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目标,全力推进各项改革事项,营商环境取得一定成效,社会各界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不断提升,2018年我市营商环境指标测评位于全省88个区县市第四位,2019年全省第二位,成功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第19位),并获评“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市县区)”等荣誉称号。成绩背后是刀刃向内抓改革的勇气,清镇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围绕“三强、三抓、三新、三全”举措打造营商环境新亮点、新标识,使营商环境的这块“金字招牌”更新、更亮。 “三强”引领提升:一是强组织领导把稳舵。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担任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组长,各责任单位均由一把手亲自抓,自上而下形成强大合力。二是强顶层设计标航向。以目标为导向、问题为导向、结果为导向,围绕营商环境专项指标改革事项及重点应时应势制定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举措措施和工作要求,进一步找差距、补短板,集中定向攻坚。三是强化统筹调度促推进。把营商环境建设摆上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三级调度”将各种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处理在初始阶段、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抓”推动提升:一是抓专项指标攻坚。紧紧围绕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难点、堵点,重点针对20个营商环境专项指标、2个地方特色指标精准发力,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减成本。二是抓法治保障攻坚。瞄准法治化发展方向,以审判执行质效提升为主线,认真落实各项司法便民举措,全力缩短解决商业纠纷时间和成本,着力推动形成平等有序、充满活力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抓问题解决攻坚。连续几年对全市工商登记注册的10000多家企业实施遍访100%全覆盖,反映问题100%解决到位,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三新”促进提升:一是建立新机制。在原有机制体制基础上,创新建立“招商引业项目‘招安扶’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机制”,将产业大招商与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精准联动、深度融合,为投资者提供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二是试点新指数。依托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及招商引业工作基础,创新提出“园区要素保障配套指数、企业发展问题化解指数”两个地方特色指标,通过以评促改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存在问题有效解决,园区要素保障持续改善。三是采取新方法。创新开展营商环境评议科(股)长、主任效能服务提升专项活动,切实解决作风不实、“中梗阻”甚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发布“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商环境“三单”,督促厘清政商交往边界,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引导企业诚实守则,形成政企之间良好互动新局面。“三全”助力提升:一是政策“全部”兑现。2020年共兑现各级政策承诺资金项目52个,累计兑现资金1.84亿元。二是账款“全面”清理。大力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行动,所欠账款100%全部清偿到位。三是承诺“全数”检验。按照一个项目一张调度表的方式,对各类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跟踪调度,以此核查各行政审批单位是否按照承诺的办理时限及时办结各类手续和各属地单位是否按照项目推进时序如期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推进速度检验营商环境成效。面对新形势,立足新格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好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下一步营商环境工作,清镇将围绕打造“诚信+政务、市场、法治、民主、人文”五大环境,发扬“新时代贵州精神”,牢记初心、勇担使命、开拓创新、乘势而上,通过今年的不懈努力,塑造营商环境新优势,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助力全市“一百两千三区”建设!